帖子详情

转载申爸育儿观念:前瞻孩子在小学阶段的思维发展(五岁以下孩子家长慎入)

18943126家有小学生

全部回帖
留印,等着继续分享。
2015/02/05回复
爱因斯坦、钱学森、郭永怀与古典音乐

“……还有一件事情,和这个很像。同样奇怪。你想不想知道?”
大申已经感起兴趣,当然表示“想知道“。
“另一件事情就是听音乐会。音乐会和你的小片子一样,也是让人不喜欢,可是对思考很有益处的东西。”

我不等大申回馈,马上按照准备好的思路,往下走。
“爱因斯坦是德国的科学家,后来,他跑到美国去了,对吗?”
这个大申早就知道。
大申点点头。

我继续说:“爱因斯坦太有名了,他一到美国,下轮船的镜头都给拍成了电影…”
大申兴奋起来了:“我知道!《百年叱咤风云》里面有。”
“对啊,《百年叱咤风云》里面就有。你注意了吗:爱因斯坦从船上走下来的时候,手里拿着什么?”
大申说:“他手里拿着一个木头盒子。”

我本来希望大申回答,爱因斯坦拎着小提琴。
可大申没有。
大申说那是一个木头盒子。
显然,大申不认识琴盒。

这得稍加引导。
我说:“他手里拎着的盒子,是什么样子的?”
大申说:“细长的盒子,扁扁的。”
“那里面装着什么?”
大申迟疑地摇摇头:“不知道。”
“里面是小提琴啊!你真笨!”
爱因斯坦的纪录片里,有很多他拉小提琴的镜头。

大申换上了他的经典的不好意思的憨厚表情:“我是有点笨。”

尽管大申不知道琴盒,可是,大申对一部纪录片中的一个普通镜头竟然有如此精细的感知,令我大感惊异…这里面大有深意,相当相当滴重要…这个找机会另述…

“小提琴是用来干什么的?”我自问自答:“当然是用来演奏音乐的。演奏什么音乐呢?是古典音乐。咱们听的交响音乐会,是不是也是古典音乐啊?”我问大申。
大申点头:“是啊。”

我们骑到了庆丰公园东门,两个人下车,把自行车搬出栅栏。

出了公园的铁栅栏,我们骑上车,我继续说:“爱因斯坦是哪年逃到德国去的?”
“1937年。希*勒迫害犹太人,爱因斯坦是从英国逃到美国去的。”大申说。
“为什么?”
“因为他参加了一个英国的会议,开完会,就跑了。爱因斯坦当然是从英国跑到美国去的啦。”大申自信地回答。

“咱们去旅行的时候,带的东西多吗?”我趁势问。
“不多。就带一个拉杆箱。”大申回答。
“大申,你看。一个人出差去旅行,是不会带多少东西的。是吧?”
大申点点头。

我继续说:“出差的人,只会随身带一些衣服什么的。爱因斯坦是在出差途中逃跑的,他一定带不了多少东西。他去英国之前,肯定就想好了:‘我到英国开完会,就跑!是不是?’要是你,你离开家,就再也不会来了,你会随身带什么样的东西?当然是最重要的东西啦!你看,什么是爱因斯坦最重要的东西呢?一把小提琴!”

大申一边使劲儿地蹬车,一边仰着头,盯着爸爸,很是兴奋,大加赞同。

我接着说:“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科学家吧?”
大申一连串点头。

“最伟大的科学家,都喜欢古典音乐。你知道郭永怀吗?”
大申说:“知道。《两弹一星元勋科学家》里面有。”
“郭永怀从美国回国以后,是当中科院力学所的所长吧?”
大申:“是。”
“你还记得采访郭永怀的妻子,他妻子身边放着的东西是什么吗?”
“一个留声机。”
“留声机是做什么用的呢?”

大申摇摇头。大申在生活中从来没看到过老式的手摇的有一个曲里拐弯大喇叭的留声机。

我说:“留声机是放音乐的。放古典音乐,交响乐。”
大申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好像是说:哦….原来那个怪模怪样的东西,原来是放音乐的呀。在大申的世界里,音乐不是从DVD机里面播出来的,就是从电脑、iPad里面播出来的,最不济,也是从Nano里面播出来的。从这么怪家伙里面播出音乐,这不是大申所能想象得到的。

我看大申很上路,就又说:“钱学森是中国最伟大的科学家吧?”
大申点点头。
“钱学森家的客厅正中央,摆着一个什么东西?”我问。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里也有一集钱学森。而且,大申以前也看过记录片《钱学森》。

“一架钢琴!”大申兴奋地说。

“行了!”我心里暗自说。
我觉得说到这里,就应该可以了。力度够了。

“咱们今天骑得远一点,多探探险,怎么样…”
我不失时机地转换了话题。
2015/02/07回复
成功了!

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我坐立不安,抓耳挠腮。
急的。
我希望周日早点儿到来,好检验上周末那一席话的效果怎么样。

为了“原汁原味”地在一个绝对人工控制的环境下,检验实验的结果,我刻意小心地不提音乐会、古典音乐....一点点一点点都不提,就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似的。

这个实验结果,实在是太太太重要了:
要是下个周末,大申高高兴兴地去听音乐会,那可不仅仅是听音乐会的事情解决了
....相比较而言,这是个小事情。和未来更重要的事情相比,这无足挂齿....
如果是这样,就是雄辩的证明:大申已经发展到了可以依靠抽象的观念来决定自己的行为的阶段。
如果是这样,就预示着大申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这时候,人类的思想、理性,开始预热,准备发光....

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大申不但一点儿也不提电影,更不看电影。大申只是抽空儿看一看自己的“小片子”,《二战风云人物》什么的。电影和纪录片都存在高清机的硬盘上,大申要看电影,没有任何障碍。
可大申挑纪录片看,并没有看电影。
尽管电影很诱人。
几天过去了,大申一次电影都没看。

这说明,周日的抹黑已经起作用了。
这种感觉,越来越明确:周日,大申会去听音乐会,应该没问题。

期盼是一种甜美的折磨。

那几天,我就在期盼中过来了。

难熬的几天终于过去了,时间又到了星期日。
早上8点。
吃完早饭,大申和申妈讨论今天的计划。

大申有点语无伦次地说:“我先休息30分钟,然后,然后....我把24个单词写一遍。写完了,play十分钟,我就复习100个生词。然后,我和老爸去听音乐会.....”
声音虽然轻微,可是我却听得清清楚楚!
这话,比世界上什么言语都美妙,我如聆仙乐,如饮春醪....

成功啦!

我所有的预测得到了完全的验证。
干净、彻底。

接下来的**,大申都是高高兴兴地去听,一点点不乐意的意思都没有。
大申和两个星期之前,完全就是两个人儿。

有天,申妈怒了。申妈怒了的原因是:大申写字糊弄。不止是写字糊弄,老师留的作业纸,回到家里藏起来,不做!
申妈被气得暴跳如雷。

申妈:“我告诉你,今天你写字要是还那么乱划拉,就取消Tony英语,取消音乐会!治不了你了呢,你个小崽子!”

短短十五天之后,“取消音乐会”已经变成对大申最大的惩罚之一....十五天之前,情况还是:即便“取消Tony英语”,大申也不肯去听音乐会。

这世界变化快。
2015/02/07回复
什么是殉葬

“老爸,什么是‘殉葬’啊?”大申问。
老爸决定好好回答大申的问题。
“有个人,要死了。他认为,人死了之后,就到另外一个世界里面去了。到了那个世界里面呢,他还想骑马,喝牛奶,吃猪肉。那怎么办呢?就把马牛猪杀了,一块儿埋在他的坟里,就算跟着他一块儿到另一个世界去了,他还可以照旧享用。这些马啊,牛啊,猪啊什么的,就是殉葬。”
大申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又问:“那....为啥要**呢?”
申爸:“**?啊,这个啊:那个死人,活着的时候,有人伺候。死了呢,到了那个世界,也想有人伺候。他就杀了好多人,当仆人带过去。”
“他怎么那么蠢哪。”大申评论道。
接着,大申开始顽皮了:“要是他想在那个世界里玩儿iPad呢?”
“玩儿iPad啊...那就把iPad也埋了。殉葬,带过去玩儿呗。”老爸说。
“那要是他想玩儿好多苹果的东西呢....那就最好把一个苹果店也一块儿埋了。”大申自己总结道。
“你怎么想起‘殉葬’来了?”申爸反守为攻。
“《古埃及的秘密》里面说的。”大申回答。

在苹果店工作的人,小心了.......让小孩子喜欢,不是什么好事情哦.....

===========================================================
申爸和大申之间有很多很有趣的对话....不记下来,就流失了,就没有了。我要是想起来,就随手记下来吧。不管记到哪里,随便哪里都行。
这个,算是叫做“对话录”。
2015/02/08回复
朱爸所言,其思路掉进了一个陷阱。
曾经,申爸的思路亦是如此的。
申爸也是在大申渐渐长大,脱离了最初的成长阶段之后,才意识到这个问题的。

朱爸说:“大申主动去听音乐会到底是为了当科学家的诱惑,还是去感受交响乐本身之美呢?”
呵呵,这个,在孩子小的时候,他是不能“感受交响乐本身之美”的。
孩子生下来,就生长在“环境”中,不管这个环境充满着躁动的喧嚣,刺耳的噪音,还是优雅的殿堂,愉悦的旋律。
对孩子来说,都是“环境”。
在孩子的意识建构起来,能够理性地思维,分析、比较、有目的地去体验、总结之前,环境塑成孩子的整个思维世界。
“感受交响乐本身之美”是意识建构完善之后,孩子才能做到的事情。

在此之前,就是“泡着”。把孩子“泡在”音乐的氛围里面。
当然,好的音乐对孩子的正向情感、思维能力的形成、良好的情绪也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是附加的好处。
2015/02/08回复
老师能教给孩子什么,为什么(三)

继续钓鱼哈.......

总有一天,孩子要背起小书包,高高兴兴走进学校的大门,去当小学生的。
那个寄托着妈妈无限慈爱的身影,总有一天会消失在学校教学楼的拐角处.......留下引颈张望的妈妈,在校门口无限惆怅,放心不下....

人们都一样:比照自己的愿望和憧憬,当现实和它不一样的时候,大家都会在心底产生不好的感觉...莫名的感觉。抓又抓不到,说又说不出。但是,那是一种真实的感觉,是实实在在在那里的;那感觉不好,也是实实在在不好的。
这感觉,在孩子入学之后,几乎存在于很多孩子的爸爸妈妈的脑海里。
这是对学校教育的一种感觉。

按照人的本能的反应....就是,一旦有冲突,那一定不是“我”错了,而是环境错了...这感觉一产生,就立刻地开始抱怨“学校教育”。

让我们先预览一下,学校的教育,是个什么样子的....当然,不是从大家熟悉的、经常见到的角度来看。
我们来个特殊角度,看学校教育。

小学生呢,他们早上8点开始一天的学校生活,下午3点从学校离开。中午,有一个小时的午休时间。
也就是说,老师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满打满算,一天,只有6个小时。
一个班级呢,有40个孩子....
让我们来做小学三年级的算术:
一个小时60分钟,6个小时就是6*60=360(分钟);
360分钟被40个孩子平均,就是360/40=9(分钟)。

让我们来看看算术题的得数的意义。
这道算术题的答案是9分钟,是什么意思呢?
这个意思是:一个班40个孩子,平均每个孩子在老师那里单独的接触时间只有9分钟。

一个家长,如果他仔细想一下的话:每天9分钟的时间,他希望让老师教会孩子什么?
一个学年,有165天上学的时间,那就是9*165=1485(分钟)大约是25个小时不到的时间。

好啦,你的孩子上一年的学,和老师平均的单独接触时间,只有25个小时!
25个小时,您又希望老师教会您的孩子什么?

您会说...这个不对啊!怎么能够这么算呢?
是的,是“不对”。因为,孩子们其实是6个小时都在和老师接触....根本就没有那“9分钟的单独接触”。
所以,不对!

且慢.....这个“思想上的实验”还是有它的用处的....
事实上,有关学校教育的诟病.....所有的问题......恰好,都出在这个地方。
2015/02/08回复
词汇:那些我们不知道的事实(一)

那啥,钓鱼还有“大转折”的事儿先说到这儿。
说些我们不知道的事情,还有它们引发的一些列事件。

2010年11月,一个初冬的清晨。
太阳柔和地照耀着,明亮,可一点儿也不温暖。
地下的枯草上挂着凝结的冰碴。
一个清冷的冬日的早上。

申爸舒服地坐在班车上,从书包里掏出《儿童思维发展》,接着看。
从申爸家到公司,直线距离并不远,往东北方向走,只有7公里。可是,公司的班车,它不走直线距离。申爸家是始发站,班车先往南,再往东,再往北,又向东,再向北,绕一个大圈子,才到公司的门口。
这一大圈绕下来,再加上北京著名的堵车.....雪上加霜......可需要好长好长的时间。

反正,申爸起床早,哪儿都是呆着,索性就按点儿上班车。班车上可以看书....哪儿都是看书,在哪儿看不都一眼....况且,班车上看书有个好处:不会迟到。一登上班车,就等于迈进办公室了。

话说班车上照例人声熙攘,热闹非凡。
申爸充耳不闻,独自看着自己的书。

该书213页。
《词汇习得的过程》
“在18个月之前,儿童的词汇词汇学习进展得非常缓慢。然而,从18个月起,儿童的词汇量表现出急剧增长,即‘词汇骤增’(vocabulary spurt)....如表6.6所示,18~21个月时儿童的词汇量成双倍速度增长,在21~24个月时,再次出现这种词汇的成倍增长现象.....这种快速增长表明儿童一定是在仅有的几次的接触中就能推断新单词的意思.....”

那个表6.6是没法完整地引用到这里了。那个表里面的“词汇增量”一项,引起了申爸的特别注意:
1岁0个月的孩子,每个月增加2个词汇;
1岁3个月的孩子,每个月增加6个词汇;
1岁6个月的孩子,每个月增加3个词汇;
1岁9个月的孩子,每个月增加96个词汇;
2岁0个月的孩子,每个月增加154个词汇;
2岁6个月的孩子,每个月增加174个词汇;
3岁0个月的孩子,每个月增加450个词汇;
4岁0个月的孩子,每个月增加644个词汇;
5岁0个月的孩子,每个月增加532个词汇。

申爸分析得到的规律是:
5岁之前,分析孩子单位时间词汇增量对时间的函数,一阶导数为正;二阶导数在孩子到达4岁的之前,是正的;4岁之后,为负。
呵呵,精通数学的爸爸妈妈,一看这个分析,马上就可以得出自己的丰富的结论了。

这丰富度是任何语言解读所不能达到的。
看来,数学还是要学好。

对于数学不怎么精通的爸爸妈妈,申爸给出两层解读。
第一层,二阶导数对应于“动力”。4岁的之后,二阶导数为负,意味着促使孩子获得词汇的力量,在过了4岁之后,逐渐减小了;一阶导数意味着“速度”。尽管“力”减小了,可是,整个系统因为惯性,仍然快速向前,尽管速度有所减慢,不像在4岁的时候,速度那么快;

这个解释,也不易理解。
再给第二层解释:在孩子4岁的时候,他每天获得的词汇量,在一生中是最多的;到了五岁,尽管每天获得的词汇量稍有减少,但仍然是一生中最多的时期。

是时,大申5岁5个月。
也就是说,现在,就是现在,是大申一生中获取词汇的最佳年龄。尽管,这个最佳已经到了下半程了。
可是,抓住下半程,也总比抓不住强。

申爸得马上采取行动。
一分钟也不能耽搁。
2015/02/09回复
斑斑爸点出了些很关键的问题。
让我们一起探讨。

确实没有必要很早训练孩子的理性思维能力......可是,且慢,斑斑爸能说一说,“理性思维能力”具体是指什么吗?
如果不好说的话,举两三个具体的例子,也行。
大申看这些经典的电影的时候,是8周岁。
倒退一年的时间....就是大申还差几个月到7周岁的时候.....申爸提的那些经典电影中的许多,即便给大申,大申也不看。
短短一年之后,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另外,斑斑爸能说一说,申爸提到的那些经典电影,和斑斑看的《孙悟空大闹天宫》、《葫芦娃》的区别在哪里吗?

哦,对了,斑爸提醒得及时:
在座的爸爸妈妈,有谁读过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或者黑格尔的《小逻辑》或者柏拉图的《对话录》的吗?
反正,读过这种类型的经典......我期望大家明白申爸指的哪种类型的书......我们不讨论这些书里面的内容,我们讨论一些和这种书有关的表面的事情。
2015/02/09回复
还没有讲到主题啊,这个铺垫也太长了吧?楼主能否直奔主题?小学阶段思维怎么发展?
2015/02/10回复
文章不错,学习了
2015/02/10回复
老师能教给孩子什么,为什么(四)

现在,让我们换位思考,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是老师......小学低年级的老师.....你该怎么办呢?

再高年级,申爸还没有体验,至少,完整的小学前三个年级,申爸已经有体验了。
大申下个学期就上四年级了么。

大申在学校学会了什么呢?
大申学会了三千来个字....会写将近一千个;大申学会了自主阅读......一旦孩子学会了自主阅读,他认识的字数就突飞猛进......大申现在认识多少字,实在是连大申自己也不知道;大申学会了写作文,一篇400字的作文,大申半个小时就划拉完了;大申学会了说,可以“第一....第二...总之”地像模像样地说话了.....
大申学会了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会看时钟、能辨别方向、懂得环境中基本的几何图形,什么三角、梯形、正方、长方、园形、椭圆....、懂得了奇数偶数、会算速度求相遇时间....
大申能听简单的英语故事、英语的句子读出来语音清晰准确,语调发音纯正,把大申的英语发音录音下来放,和原版的孩子的英语朗读比,没有啥大的区别,能以假乱真........
所有这些呢,都是在每天6个小时里面,老师教会大申的。

本质上,所有这些,都是“在钓马面鱼”。

这个钓马面鱼和钓金枪鱼它不一样....
你笨想,它们就不会一样:马面鱼的饵,是统一的,钓杆呢,钓线呢,也是一样的。标准化的。反正同样的饵、同样的钓杆、同样的钓线,下饵同样的深度,放下去钓,就是了。钓上来多少,全在于放多少钓杆下去;

金枪鱼呢,不一样:现在这个块海域,有哪些种类的金枪鱼出没?这个得事先搞清楚,有针对性地钓;钓800公斤的蓝金枪鱼的钓线韧度长度、钓杆的粗细、放饵的深度,和钓20公斤的金枪鱼的钓线的韧度长度、钓杆的粗细、放饵的深度,一定是不一样的;800公斤的蓝金枪鱼和20公斤的金枪鱼,咬钩了,接下来的操作,也完全不同:蓝金枪鱼咬钩了,要有控制地放线,拿船拖着鱼在海里走,直到把它拖得精疲力尽,才能把它拽上船来....这要折腾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才行....你想想,蓝金枪鱼多少公斤,人多少公斤;那鱼多大力气,人多大力气....这个操作稍有不当,就不是人钓鱼,而是鱼钓人了.....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就是描写钓这种大鱼的过程的,前两天,那谁提到过的.....20公斤的金枪鱼,哪儿那么麻烦,甩吧几下,直接把它拽上船就完了....

钓马面鱼是标准化的,可以大规模操作、批量生产的活动;
钓金枪鱼是完全个性化的游戏,没办法大规模操作,批量生产。
2015/02/11回复
词汇:那些我们不知道的事实(二)

一旦我们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了,我们看到眼里的东西,也就不一样了。

咋才能增加大申的词汇量,并且快速增加呢?
听啊。

其实呢,大申老早就在听了。
申爸不记得当时大申是几岁了....大约一岁多吧....那时候,大申喜欢让申爸给读书。读《神异传说》还有嘟嘟熊。
哎呀,那个读哇....读也读不完哪....大申逮住一本书,就反复地,不断地,一遍一遍地要求爸爸给读。没完没了。
申爸上了一天班,累;晚上,申爸躺在床上读,无精打采,读;大申坐在旁边,神采奕奕聚精会神,听。

哎呀,把申爸腻歪得、困得没法说。
申爸朦胧的混乱的意识里,只知道自己在读,嘴在动;至于嘴里说出的是什么,自个儿完全不知道。声音也越来越小....估计也不连贯了....直到大申打断申爸:“你大点儿声!”申爸一激灵,清醒了,努力看清眼前的字儿,努力大点儿声继续读;
读着读着,申爸又迷离了,大申又抗议了:“不是九个太阳!是十个太阳!”申爸一激灵,又醒了,仔细看清楚了书上写得确实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人们突然感到太热了,抬头一看,天空中出现了十个太阳.....”申爸当年小时候的版本里,弈射的确实是九个太阳,所以,老按照记忆说,说错......

不知道什么原因,大申喜欢听爸爸讲;不喜欢听妈妈讲。说妈妈讲得“不好听”。申爸困得不行,妈妈渴望地巴结地凑上来:“大申,爸爸累了,妈妈给你讲好不好?”
大申斩钉截铁地说:“你走!”
妈妈走了,黯然神伤。
妈妈老伤心了....真伤心呐....搞得爸爸马上清醒了,跑过去,解释:“孩子小,不懂事......”

就这样,一个小人儿,总是乍吧乍吧地跟在爸爸屁股后面,手里拖着本书,嘴里央求:“爸爸,讲!爸爸,讲!”
这也不行啊!烦死了。
申爸开始想办法。
2015/02/11回复
词汇:那些我们不知道的事实(三)

我懒得很,能不出力,还能达到效果,一定不出力。

既然大申喜欢听,那就想到用MP3来代替爸爸讲。
大申小的时候,还没有便携的MP3播放器。我就找了台旧笔记本电脑,把小故事放在硬盘上,播出来,给大申听。
这招儿果真奏效:大申静静地坐在那里,兴致勃勃地听笔记本电脑“讲故事”,和听爸爸读,没有什么两样。
听故事的时候,大申特老实,省事。

我找了个好法子。有一大段时间,大申一闹,我就把电脑打开,开始播故事。大申就消停了,很认真地听。
不过呢,电脑还是不能全部取代我。每天睡觉之前,大申还是要“爸爸讲”。不过呢,比以前没完没了地讲,那是天上地下的差别。

大申听电脑“讲故事”,听了好些年。我弄了成堆的“小猫小狗小兔子”的睡前故事,放在电脑上给大申听。

话说,当我看到《儿童思维发展》的时候,大申已经不再要睡前故事了。我当时以为,孩子拒绝睡前小故事,是因为这些故事没有情节在里面。大申听到了《夏洛的网》、《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这类的“复杂的故事”........当然,是当时我的角度观察得出的结论。

我决定,给大申小说的朗读。成人的小说的朗读,而不是孩子的童话故事。
当时,做出这个决定是“合情合理”“自然而然”的:既然要增加孩子的词汇量,当然不能靠为孩子写的童话故事。那些童话故事,使用的词汇范围,太窄。

大申后来的故事,都和这个决定有关。
只是,当时,我根本没有感觉到,这么个决定,有什么异样....给一个五岁半的孩子成人的小说朗读,这怎么说,于那些倾心于幼儿教育的家长,都有点儿怪....甚至,绝不可以接受....
2015/02/11回复
词汇:那些我们不知道的事实(四)——今天的结果

大申放暑假了。
娘儿两个在卧室起腻,嘁嘁喳喳地密谋着什么。
密谋完了之后,大申走出卧室,宣布:我要看《希利尔讲世界地理》。

于是,第一天,大申把《希利尔讲世界地理》看完了,25万字;
第二天,大申把《希利尔讲艺术史》看完了,32万字;
第三天,大申接着看《希利尔讲世界史》。这本书比较厚,37万字。大申一路看到晚上快十点,才看完。
第四天,申爸和申妈商量,让申妈忽悠一下大申,继续看贡布里希的《写给大家的简明世界史》。
这本书更薄,大申到下午五点钟的时候,就看完了。
《写给大家的简明世界史》只有17万字。

就这么着,大申用了四天的时间,吃掉了111万字。
四本厚厚的纸砖,现在都堆在我的写字台上,刚刚抄完版权页上的字数。

这暑假才刚开始。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孩子有一个阅读的爆发期。
这个爆发期,不只是大申有,应该每个孩子都有。
如果哪位幼儿的家长不相信,你亲自去书店,看看偎依在书架的角落里面,津津有味的读着书的孩子,问问他们读几年级,就有直观的感觉了。
这个时候,孩子学会了自主阅读,处于阅读的敏感期。读得快,数量多。
在阅读的爆发期,孩子多能读。
问题不在于孩子能读,读得快。
问题在于孩子读什么。
如果读《冒险小虎队》或者《查理九世》,相当多的9岁的孩子都能四天读111万字....可是,希利尔么....真像是,很多孩子,根本不读希利尔,甚至,终其一生,也不读。

大申读希利尔,申爸可以肯定,和一个东西有关。
这个东西就是:词汇。
2015/02/13回复
词汇:那些我们不知道的事实(五)——令人震惊的发现

当时,选什么小说,来给大申听,以增加词汇量,是个大问题。
最终,被我选来给大申读的,是J.K. Rowling的《哈利·波特》。
在听完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之后,大申又要求继续听《夏洛的网》。
本来么,大申就是听着《夏洛的网》的时候,《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被申爸硬生生地插进来的。

当大申回来继续听《夏洛的网》,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情发生了。
这是件让人迷惑,叫人百思不得其解,但却能给人无限启发的事情。
事情本身很尽管很轻微,可在孩子思维的发展史a上,却是一件震撼性、革命性的事件。在我这里,它引发的思考,彻底颠覆了很多十分普遍的观念和做法。
余响至今未绝。
2015/02/13回复
词汇:那些我们不知道的事实(五)——令人震惊的发现

事情呢,本身很简单,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

话说,到了大申听《夏洛的网》的年月,播放MP3的设备,早已鸟枪换炮了。从当年的破笔记本,升级为iPod Nano&有源音箱。

这张网,应该很好听。大申反反复复地听,慢慢地,吸引申妈也来听。
娘儿两个排排坐,端端正正地在沙发上,四只黑溜溜的大眼睛瞪着,跟着那只小猪会儿悲一会儿喜,很可爱很可爱。
申爸不行,申爸觉得那个故事没意思。申爸躲在书房里,自己看书。

过了一会儿,申妈把书房的门儿推开一条缝儿,探进脑袋来,抱怨:“你咋搞的?《夏洛的网》播的顺序怎么乱七八糟的,不按顺序播!”
我说:“不可能啊?”
于是,申爸就到客厅里,去听。

一听,果真,播放的次序确实不对。
正讲着艾弗里把青蛙放在口袋里,荡秋千,去撞谷仓上的燕子,一集结束了。一换集,马上变成讲蟋蟀唱的《夏天的挽歌》。我立马就听出,这个顺序不对了。
真实的情况是:有的时候对,有的时候不对。

我在互联网上下载来的《夏洛的网》,文件里面没有音轨序号。从iTune上把MP3装进Nano的时候,iTunes自动识别,给每一个文件一个播放的顺序号。“自动识别”的功能,显然不那么“自动”,把《夏洛的网》的顺序给“识别”错了。
这就顺“乱七八糟”的原因。

这个问题很好解决,我回到书房,手工给每个MP3文件标注上一个正确的“音轨序号”,把正确的文件拿iTunes注入到Nano里面就好了。两分钟就解决了。

我操作的时候,一缕念头在脑海中清晰起来:这个事情....这个事情......什么地方不对啊.......

大申在重新回来听《夏洛的网》之前,已经把这个故事听了十来遍了....这么多遍,每一遍都是“乱七八糟”听的,可大申从来没有表示过任何异议....
这意味着....这意味着:孩子不是在听情节!
播放的次序混乱了,情节就破碎了。
要是孩子在听情节,他早就抗议了,就像申妈一样.....
问题是,孩子没有任何表示....这说明,孩子听的,主要不是情节....

那....孩子在听什么?
2015/02/16回复
词汇:那些我们不知道的事实(五)——令人震惊的发现

正确地提出问题,等于解决了一半。

“孩子在听什么?”
这个问题提得正确。
正确的问题等于指出了正确的方向。
方向正确了,只要坚持走,总能走到什么地方.......

可是,要找到另一半,可也并不容易。
事实上,申爸找了好几年,才找到另一半。
这个过程,延伸进了大申小学的历程之中。

问题的答案只是一个方面。更有价值的是,在找的过程中,启发和相应的对策。

话说问题在我的头脑中清晰了,我也开始疯狂了。
这个问题....你想想,孩子可以一天十几个小时,坐在那里静静地听故事,这是怎样的执着....可是,你忽然发现孩子听的竟然不是故事里面的情节:本来,你一直以为孩子是在听情节的.....
一方面,孩子听,是本能地喜欢听.....就像阳阳妈说的:“话说阳阳还是15个月的小幼儿时,一次哭闹不已,我就开始给他讲(背)睡前十分钟里的一个故事,他立马安静下来了。哈哈,知道此法之后,我就常用了。”
这可不是谁强迫孩子干的....
完全是孩子自发的行为。
另一方面,“听”这个事情.....最一开始,我把它当成一个整体来看待的....现在看来,内里面还有丰富的内部结构。当我的理所当然的假设被事实击垮......就是认为孩子会听情节.....我需要进一步探究,孩子到底是在听什么。是听语气吗?是听语调吗?是听语境吗?.......

走的方向正确,回答起这些具体的假设问题,就很容易了。
2015/02/16回复
回答一位妈妈提出的问题

有一位妈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我有一问题想请教下:孩子现在2岁,自己的东西不许别的小朋友玩,也不愿别的小朋友靠近自己,如果要是侵占了自己领地,就会动手打人,请问这种情况换做您,您会怎么处理?”

直接了当的回答是:不用处理。过几个月,就好了。

我要说的不是这个。
我要说的是:新晋的爸爸妈妈,由于没有经验,不知道应该把自己的精力和注意力,放在哪里。常见的情形是:放在了完全不该放的地方。
孩子呢,自打一生到这个世界上,每一个时刻,都有这个时刻正在发展的东西。
把注意力放在“这个时刻”正在发展的东西上,是最妙的。

比如说,这位妈妈提到的现象....什么现象呢?就是孩子的表现完全不符合社会的要求,在社会的交往需要孩子大度、宽容的时候,孩子表现出自私、粗鲁还动用武力。
这位妈妈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可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合适的时间不是在2岁,甚至6岁之前都不是合适的时间。当孩子上小学之后,是很好的引入期,用具体的实例来引导孩子,在学校和小伙伴交往,做么做。
在孩子7岁之后,可以给孩子讲道理了,为什么这么做。
也就是说:在孩子入学之后,是这个方面的问题的“正在发展的东西”。在8岁的时候,是教导孩子的合适时机。

假如,这位妈妈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社会交往方面,来教导孩子......这是什么结果都不会得到的,枉费了时间和精力.....孩子在2岁的时候,是音乐、节拍、节奏发展的敏感期。
把时间和精力挪一些,放在和孩子一起听音乐,踩着音乐的节拍蹦蹦跳跳......几年之后,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出现在孩子身上。
2015/02/27回复
“智力”是个什么意思(一)

呵呵,这个问题跟我疑惑的第一个问题是有关联的。即有什么样的教育价值观和目标、基于对孩子有什么 ...

微笑妈妈........8好意思哈,先前把妈妈和爸爸搞错了......上来,直接点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目标是什么?
微笑妈妈有种直奔垓心,不为任何枝枝蔓蔓的小问题所纠缠的能力。
这种直指问题本质的能力,就是我所说的“智力”。
具有这种能力的人,我称为“智力发展良好”。

有一个很严肃的问题,我郑重地提给微笑妈妈:你能够回忆起,你的这种能力,是怎么来的吗?
这是个需要仔细回忆,认真回答的问题哈....
这个问题的答案非常重要。

十分奇怪:
在成人世界,良好的智力无疑是一种“稀缺资源”.....就因为稀缺,所以十分“值钱”......
可是,对于孩子.....每个孩子天生的智力发育都是“良好”的....当孩子长到12岁.....初中一年级的时候.....实际的情况是:绝大部分孩子的“良好智力”消失不见了,这些孩子预备好,行将归于成人世界中的“大多数”的大堆中去;只有剩下的个别的一些孩子......不知道什么原因......被分到了“智力发展良好”那堆里边去了。

实际的情况,它就是这样的。
掌控人类发展的上帝,在智力发展这个问题上,似乎是在做减法,而不是加法。

让我们专注于主题....实际是让我专注于主题:
有两个问题。一个呢?是“什么是智力”,另一个呢,是“智力是什么”。

前一个问题很容易回答:
在八十年代末抛弃了铁饭碗,毅然下海的那些人,有良好的智力。后来的结果证明,这些人都成功了;
在零七年股市大顶的时候,清盘,入袋为安的那些人有良好的智力。后来,中石油从48块一路跌到了几块钱;
林毅夫有良好的智力。79年的时候,他就抱着几个篮球,游过台湾海峡,“叛逃”到大陆。因为他认为,一个巨大体量的经济体,经济将会快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一定会产生巨大的机会。他游过来抓机会。三十年后,他称为世行的首席经济学家。要是一直呆在在台湾那个小地方,林毅夫无论如何也到不了这个位置....
.....其实呢,任何一种成功,它背后站着的那个人,都是具有良好智力的人.....不好再举例了。再举,会把大家的注意力引到“胜者王侯败者贼”上面,而不是“什么是智力”上面。
问题出在哪里?问题出在, 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具体事例,都是些大事例......要不,我们怎么能都知道呢.......可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似乎和这些大事例没关系....我们每天每天遇到的,都是些细碎的小事:要不要跳槽?工作有许多事项可做,做哪一个?2岁的儿子出现了“完全不符合社会的要求”的行为,要不要干预?

事情尽管小,那些“选择对了”的爸爸妈妈,也都是有“良好智力”的人。
让我们试着做一点儿归纳:
第一,智力和未来有关。不管怎么说,当下是混乱的,未来是不确定的。混乱导致我们不知道当下该怎么办.......不知道怎么办,就乱“办”,导致丢失了当下。丢了当下,就丢了未来.......不确定导致很多人躲避未来这个问题:这才是所有人的生活的真实写照;
第二,智力是一种能力、是人的一种素质,这种能力和素质能够让一个人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决定。

可惜,这些归纳,根本不足以回答“智力是什么”这个问题。

要搞清楚“智力是什么”,还得扩大视野,更换角度。
2015/02/27回复
老师能教给孩子什么,为什么(五):组织能够做到什么

彼得·费丁南德·德鲁克(Peter Ferdinand Drucker)。
此翁生于1919年11月19日,卒于2005年11月11日。

2005年11月26日。
整个一个上午,我没干别的,一直在打电话。
打给《21世纪经济导报》的北京发行部。从邮递员打起,一直打到他们的总经理。
一路上去,训斥每一个人。

我一定是气疯了,当时。
05年,我花“巨资”,订阅了一整年的《21世纪经济导报》。目的倒不是为了看里面的“投资分析”,主要是,这个报纸背后有一群大写手,当发生重大事件的时候,它能够快速地联络的这些写手,及时奉上深度分析专题。
我就是为了这些深度分析,才订了厚厚的那摞纸的。

21世纪为了德鲁克,专门制作一份纪念专辑。应该有厚厚的一摞,随报纸递送来的。
我订一年的报纸,就是为了这种专辑。
可是,送到我家的报纸里,那摞专辑,却没有了。
报纸的页号连续地排着,正正好好,到了我需要的那些页,没有了。不见了。
我反反复复地翻,希望小偷能够为我留下几张。
可惜,没有。
一张都没留下。

我暴怒了。
尽管被骂的每个人都承诺,为了“补上”缺失的那些报纸。
可我知道,他们是补不上的。
确实,一直到2006年的11月,我也没等来“补上”的报纸。

德鲁克,何许人也?
如果你去请度娘,它会告诉你:这个人是管理学之父。
其实呢,准确地说,这个人是一个社会学家。在他中年的时候,他想搞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组织是怎样创造价值的。
这里所说的组织,相当于我们现在口语里的“单位”、“公司”这类词。

在德鲁克试图弄清楚他自己的疑问过程中,他顺路“发明了”管理....也许,是“发现了”管理.....没谁知道准确地应该怎么说。
反正,不管怎么说,自打德鲁克之后,才有了“管理学”这门学科。
所以,他才成为“管理学之父”的。
2015/02/27回复
猜你喜欢

治理甲醛后,终于可以放心入住了

在小学就读的女儿遭遇毁容厄运,求助

不让孩子学习钢琴,会不会担心孩子长大后怨父母

全职妈妈的辛酸 你知多少?

我不做仙妮蕾德的五个原因(转载)

BB已健康出生-妈妈分享经验(先兆流产、孕期坐飞机、高度近视、顺产、坐月子等)

热点推荐

广州赏梅正当时 从化花海错过要等明年

长见识了!萤火虫动漫嘉年华好热闹

怒省2300!苹果15免费维修成功

寒假还没有开始 寒假作业布置了一堆

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2025年装修交流群 杜绝踩坑等你加入

纠结 用热水器划算还是用天燃气划算

国补国补又来啦

老公看王刚师傅学做菜 成品还不错

朴朴的羊扒中看不中用 肉质很一般

广州塔下的惊喜 好听音乐市集开集!

干饭人的最爱!青椒炒牛肉好下饭

今天买到一块好牛腩 做清汤腩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