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申爸对任何训练方式....Doman也好、两岁识字也好、背经也好.....都不拒斥。
首先,这些为我们所知道的方法,都应该是有效的方法。否则,谁会投资投精力把它宣传到你我都知道的程度呢;
其次,这些有效的方法,在大申这里也会有效。那些方法,应该针对孩子的普遍能力开发的,只要是孩子,就应该有效;
最后呢,所有的方法,都有阶段性。在那个阶段,效果应该显著。过了期了,效果就很小很小了。
PS.
这个PS最气人:申爸自己对这些方法,一概不采纳。
PPS.
“申爸,做人得厚道”.....嗯,确实,所有这些方法里面,有一个申爸挺看重的,那就是逻辑狗。
转载申爸育儿观念:前瞻孩子在小学阶段的思维发展(五岁以下孩子家长慎入)
18940126家有小学生
全部回帖
燕之露楼122楼
智力+情感=一切。
让申爸来解释,米爸关注的这两点,“智力”怎么成为其基础的。
行动的动力最好解释。
申爸说7.5的转折,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孩子能按照观念的要求来主动地行动。
在这座楼开始的简短扯淡完了之后,申爸就开始直切主题。
从第17楼开始,就开始说这件事情。到第33楼,这个观点通过一个精心的实验,得到了完整的证实。
人的行动是要靠头脑指挥的。头脑透过7.5岁形成的这种能力,有意识地指挥自己行动。
但大脑怎么具体选择做什么动作、采取什么行动呢?或者说,大脑指挥行动的依据是什么呢?
观念和目标。
观念涌现自“概念”,“概念”来自大量词汇的涌现....其实是大量词汇在头脑中形成的图式的涌现....这个前边说过,一时找不到了。肯定说过。
解释米爸的第二点。“能力”这个东西,其实本质上就是“主观愿望”。不信,大家查查《现代汉语词典》。主观愿望,刚才已经说了。不过,申爸理解,米爸提出的“能力”,还应该包含技能、技巧,Know How的成分。
良好的智力确保孩子能够产生强烈的内部动机。有了内部动机,他当然就会去做。只不过,“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孩子先做简单的,包含单一技巧的事情,慢慢地扩展,发展出处理更复杂事物的能力。
需要时间,这个当然。
让申爸来解释,米爸关注的这两点,“智力”怎么成为其基础的。
行动的动力最好解释。
申爸说7.5的转折,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孩子能按照观念的要求来主动地行动。
在这座楼开始的简短扯淡完了之后,申爸就开始直切主题。
从第17楼开始,就开始说这件事情。到第33楼,这个观点通过一个精心的实验,得到了完整的证实。
人的行动是要靠头脑指挥的。头脑透过7.5岁形成的这种能力,有意识地指挥自己行动。
但大脑怎么具体选择做什么动作、采取什么行动呢?或者说,大脑指挥行动的依据是什么呢?
观念和目标。
观念涌现自“概念”,“概念”来自大量词汇的涌现....其实是大量词汇在头脑中形成的图式的涌现....这个前边说过,一时找不到了。肯定说过。
解释米爸的第二点。“能力”这个东西,其实本质上就是“主观愿望”。不信,大家查查《现代汉语词典》。主观愿望,刚才已经说了。不过,申爸理解,米爸提出的“能力”,还应该包含技能、技巧,Know How的成分。
良好的智力确保孩子能够产生强烈的内部动机。有了内部动机,他当然就会去做。只不过,“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孩子先做简单的,包含单一技巧的事情,慢慢地扩展,发展出处理更复杂事物的能力。
需要时间,这个当然。
2015/04/28回复
燕之露楼123楼
首先,米爸,汪丁丁的这个模型,肯定是不适合于智力建构期的孩子用的。在智力建构期,所谓逻辑、道德、语言这三个方面,都是无稽之谈。
孩子只有词汇和模仿,还谈不上真正的表达复杂意义的语言。孩子偶尔会说一些很复杂深刻的话,似乎在使用“语言”能力,不过,这是表象,这种情形,不过是孩子头脑的偶然涌现现象而已。当然,孩子会模仿大人说一些很“懂事”的话,但这话后面的机制是不一样的,就像前边的两种不同“这是一些文字”。
情感是在任何阶段都可以发展的,这一点,那幅图中是正确的。
其次,让我们退回到原点。我们都知道,如果不理解,就谈不上掌握。
可是,这个理解,怎么理解呢?
申爸在爱坛的时候,曾经“理解”过一轮,结果也没理解出什么东西来。
后来,穆蕊妈妈又撞上了这个问题,申爸又理解了一轮。有进展,但不大。
理解“理解”是什么,关键是要理解“理解”的定义是什么。
在这个词汇上,《现代汉语词典》帮不上什么忙。
得用《辞海》。
《辞海》是这么解释“理解”词条的:
应用已有知识揭露事物之间的联系而认识新事物的过程。
既然“理解”一件事情,必须用到“已有知识”,那么,我们就可以向前推:
我们都有“理解”这种心理过程......不只是我们,连大申都表现出强劲的理解能力。现在教大申,那真是一种享受,那种“得天下之英才一教之乐”式的享受......那么,之前的大申呢?在申爸刚给大申读天书的时候,尽管大申偶尔会冒出一些极具洞察力的话,可很明显,那时的大申,还谈不上“理解”。
反正,这么往前推,总会有第一次“理解”的时候。
那么,这个时候,“已有的知识”是怎么来的呢?
靠直接感知这个世界形成的知识。
是的。
申爸曾经就是这么想的。
所有坚持让孩子在自由的环境里,一直感知生活的学说流派,都是这么想的。
但这只是走到中途的一个环节而已。
还远不是全部。关键的东西,根本还没碰到呢!
让申爸产生怀疑事件是:大申有一天,表现出对抽象名词的内涵的深刻把握。
抽象的名词,比如“团结”“崇高”“卑鄙”.....这些词汇,我们都知道是什么意思。可是,谁要是不服气,请明确地阐述一下,这些词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就难住了几乎所有的人。
明确说出这些词的内涵,属于那种“我一直以为我知道,直到有人来问我”的问题。
这就是说,这些词汇的内涵,不是有人教我们,我们才会的。我们是自己学会的,并且是在自己没有意识的情况下面,学会的。
那到底是怎么学会的呢?
让我们来假设:一个孩子,生下来就是聋子。很不幸的孩子。
十聋九哑,他也不会说话。
这样的孩子,感知、看、运动,都没有问题。但是,这样的孩子,即便是长大了,他对这些抽象名词的理解仍会有极大的障碍。
选择那些在13岁以后才学会手语的孩子做研究对象......13岁之前学会手语的不行,特别是五岁之前学会手语的孩子,对于这些词汇的理解,比照参照组,会低一些,但基本会正常.....考察这些人对于抽象名词的理解程度,一定是很低的。
这是申爸做出的预测。这个实验,实验心理学是完全可以做的。
申爸敢断定:结果一定如此。
为什么?
这些不幸的聋孩子缺少了靠词汇建构其未来用于理解的“基础知识”。
大申是怎么理解到这些抽象名词的内涵的?靠听。“团结”在大申听到的有意义的语境中出现几次,大申就自己建构出了其内涵。
现在,距离事情的真相,只有一步之遥了。
让申爸喘口气。
孩子只有词汇和模仿,还谈不上真正的表达复杂意义的语言。孩子偶尔会说一些很复杂深刻的话,似乎在使用“语言”能力,不过,这是表象,这种情形,不过是孩子头脑的偶然涌现现象而已。当然,孩子会模仿大人说一些很“懂事”的话,但这话后面的机制是不一样的,就像前边的两种不同“这是一些文字”。
情感是在任何阶段都可以发展的,这一点,那幅图中是正确的。
其次,让我们退回到原点。我们都知道,如果不理解,就谈不上掌握。
可是,这个理解,怎么理解呢?
申爸在爱坛的时候,曾经“理解”过一轮,结果也没理解出什么东西来。
后来,穆蕊妈妈又撞上了这个问题,申爸又理解了一轮。有进展,但不大。
理解“理解”是什么,关键是要理解“理解”的定义是什么。
在这个词汇上,《现代汉语词典》帮不上什么忙。
得用《辞海》。
《辞海》是这么解释“理解”词条的:
应用已有知识揭露事物之间的联系而认识新事物的过程。
既然“理解”一件事情,必须用到“已有知识”,那么,我们就可以向前推:
我们都有“理解”这种心理过程......不只是我们,连大申都表现出强劲的理解能力。现在教大申,那真是一种享受,那种“得天下之英才一教之乐”式的享受......那么,之前的大申呢?在申爸刚给大申读天书的时候,尽管大申偶尔会冒出一些极具洞察力的话,可很明显,那时的大申,还谈不上“理解”。
反正,这么往前推,总会有第一次“理解”的时候。
那么,这个时候,“已有的知识”是怎么来的呢?
靠直接感知这个世界形成的知识。
是的。
申爸曾经就是这么想的。
所有坚持让孩子在自由的环境里,一直感知生活的学说流派,都是这么想的。
但这只是走到中途的一个环节而已。
还远不是全部。关键的东西,根本还没碰到呢!
让申爸产生怀疑事件是:大申有一天,表现出对抽象名词的内涵的深刻把握。
抽象的名词,比如“团结”“崇高”“卑鄙”.....这些词汇,我们都知道是什么意思。可是,谁要是不服气,请明确地阐述一下,这些词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就难住了几乎所有的人。
明确说出这些词的内涵,属于那种“我一直以为我知道,直到有人来问我”的问题。
这就是说,这些词汇的内涵,不是有人教我们,我们才会的。我们是自己学会的,并且是在自己没有意识的情况下面,学会的。
那到底是怎么学会的呢?
让我们来假设:一个孩子,生下来就是聋子。很不幸的孩子。
十聋九哑,他也不会说话。
这样的孩子,感知、看、运动,都没有问题。但是,这样的孩子,即便是长大了,他对这些抽象名词的理解仍会有极大的障碍。
选择那些在13岁以后才学会手语的孩子做研究对象......13岁之前学会手语的不行,特别是五岁之前学会手语的孩子,对于这些词汇的理解,比照参照组,会低一些,但基本会正常.....考察这些人对于抽象名词的理解程度,一定是很低的。
这是申爸做出的预测。这个实验,实验心理学是完全可以做的。
申爸敢断定:结果一定如此。
为什么?
这些不幸的聋孩子缺少了靠词汇建构其未来用于理解的“基础知识”。
大申是怎么理解到这些抽象名词的内涵的?靠听。“团结”在大申听到的有意义的语境中出现几次,大申就自己建构出了其内涵。
现在,距离事情的真相,只有一步之遥了。
让申爸喘口气。
2015/05/06回复
燕之露楼124楼
妈妈的问题和孩子的问题
现在呢,大伙儿有了“图式”这个工具。
那啥,先用这个工具,解决一个烦得申爸要死的问题。
这问题解决了,断了念想的麻麻们,就不再来烦申爸了。
话说,优优妈提出的这个问题。
生了孩子之后的妈妈是一个神奇的物种。
当初,大申妈没怀孕的时候,跟申爸说得很清楚:“我就负责生。生下来,你养!”
这个....这个申爸只能忍气吞声,接受任何不平等条约。咋的呢?申妈说了:“你有本事,你自己生啊?”
申爸可没那本事。
申爸又想要大申吧,又不能“自己生”。你说咋办?没办法,面对具有自然垄断地位的申妈,就得接受所有的霸王条款。
然后吧,申妈怕申爸毁约,不停地提醒:“到时候你自己养啊,我可不管!”
申爸喏喏连声:“是是,自己养,自己养。申爸自己养。申妈只要生出来,就算完成任务。”
这个怀孕那段时间吧,把申爸都折腾稀了。一会儿呢,想吃西瓜,申爸上天入地,好不容易西瓜淘腾回来了,又改梨了。一会儿说不给吃肉,好不容易排骨炖好了,又说腥。去检查,一会儿这个指标高了,焦虑得要命,过一会儿那个指标又低了,同样焦虑得要死。申妈应该也折腾,难受。比申爸难受,申爸自己安慰自己道。
反正吧,就折腾这些事儿,申妈是不是再提醒条约,申爸没留意。
申爸留意这条约的时候,大申在妈妈的肚肚里都长的很大了。稍不满意,就乱蹬乱踹,搞得妈妈肚肚翻江倒海的。申爸忽然想起了条约,问申妈:“生出来,我养,你不管?”
申妈幽怨地看着肚肚,不吱声了。
大申终于生下来了,申爸高兴得吧,腾着云架着雾的,脚底下都飘起来了。
小家伙静静地躺在小床里,该洗澡了。
申爸烧好了热水,试过水温,冷暖正合适。
自然地,伸手去抱摇篮里的孩子。
申妈本来静静地床上躺着呢,这一下子就坐起来了。肚肚上的伤口还没长好,起急了,拉了伤口,疼的直皱眉。申妈从床上委过来,伸手挡开了申爸的手:“你毛手毛脚的,怎么能给孩子洗澡?去,把水盆儿端过来。”
申爸只好去拿水盆儿,站在旁边伺候着,渴望地看申妈给孩子洗澡。伤口疼,申妈洗两下,换个姿势,再洗。
从此后,申爸就沦为只配干“粗活儿”的人。亲手弄孩子的工作,被申妈垄断着。
申妈早已经把早前的条约,丢到十霄云外去了。
这挺不错,申爸觉得。
十月怀胎,数不尽的牵挂焦虑辛苦痛苦,点点滴滴,时时刻刻,流淌进妈妈们的头脑中,建构起了关于孩子、自己的孩子的图式。这图式是孩子的,但更是妈妈的。
现在吧,你去翻心理学的书,很少有书用图式这个术语。心理空间取而代之。
心理空间这个术语也不错,它带来的内涵,比图式丰富多了。
关于自己的孩子的心理空间一旦在妈妈的脑海里建构起来,所有和孩子相关的思考、推理,就都在这个空间里发生。当然,这个“空间”时间的推移,会不断改进、完善。
妈妈们是透过这个“空间”去看自己的孩子的,或者说,孩子生活在妈妈心中,生活在这个“空间”里。在这个空间里,妈妈和孩子是一体的,不能分开的。妈妈就是孩子孩子就是妈妈,孩子就是妈妈的“我”的一部分。
还有,这个空间是伴随着痛苦建构起来的,这些极端的感受,都是和情感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
所以呢,孩子在妈妈的心中,和感情紧紧地纠缠在一起,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话说,问题恰好就出在这里。
幼小的婴儿,必须靠妈妈的这种连心的保护,才能在肉体上成活。这是这空间的卓越贡献。
可问题是,孩子毕竟在物理上,和妈妈分开了。他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了。
在妈妈的图式里,还是一体的。
这个独立的个体和妈妈心理的空间上的不匹配,必然产生很多问题。
可产生的这些问题吧,说穿了,它们都是妈妈的问题;这些问题,它们不是孩子的问题。
你看申爸的楼的标题:“前瞻孩子在小学阶段的思维发展”。申爸说的是孩子,不是妈妈。
话说,申爸从来不在育儿论坛别的帖子里发言。什么原因呢?在申爸看来,那些话题,其实是在解决妈妈的问题。不是解决孩子的问题。
申爸当然认同,妈妈的问题也是问题,也需要解决。
故,那些帖子极有价值极有价值。
可是,妈妈这个物种,对申爸来讲,比孩子复杂多了。实在是令人头大的生物......太复杂了,太神秘了.....申爸搞不定。真搞不定。
申爸搞不定,妈妈的问题就留在孩子教育的版块里面的别的话题里面吧。由这方面的高手去解决。
申爸还是专注在解决孩子的问题上为好。
要不,大家都一股脑地跑去解决妈妈的问题,剩下孩子丢在那里没人管,如何是好啊。
阳阳妈和优优妈都是聪明的妈妈,把申爸这里引起的“妈妈的问题”单独开贴,去那里讨论妈妈的问题,留申爸在这儿专门讨论孩子的问题。
尽管如此,从解决“孩子的问题”的角度,孩子的情感就不重要了吗?
当然不是。
在申爸“冷冰冰”的理性思维里面,孩子的情感问题,解决的敏感期,还在未来。
现在呢,大伙儿有了“图式”这个工具。
那啥,先用这个工具,解决一个烦得申爸要死的问题。
这问题解决了,断了念想的麻麻们,就不再来烦申爸了。
话说,优优妈提出的这个问题。
生了孩子之后的妈妈是一个神奇的物种。
当初,大申妈没怀孕的时候,跟申爸说得很清楚:“我就负责生。生下来,你养!”
这个....这个申爸只能忍气吞声,接受任何不平等条约。咋的呢?申妈说了:“你有本事,你自己生啊?”
申爸可没那本事。
申爸又想要大申吧,又不能“自己生”。你说咋办?没办法,面对具有自然垄断地位的申妈,就得接受所有的霸王条款。
然后吧,申妈怕申爸毁约,不停地提醒:“到时候你自己养啊,我可不管!”
申爸喏喏连声:“是是,自己养,自己养。申爸自己养。申妈只要生出来,就算完成任务。”
这个怀孕那段时间吧,把申爸都折腾稀了。一会儿呢,想吃西瓜,申爸上天入地,好不容易西瓜淘腾回来了,又改梨了。一会儿说不给吃肉,好不容易排骨炖好了,又说腥。去检查,一会儿这个指标高了,焦虑得要命,过一会儿那个指标又低了,同样焦虑得要死。申妈应该也折腾,难受。比申爸难受,申爸自己安慰自己道。
反正吧,就折腾这些事儿,申妈是不是再提醒条约,申爸没留意。
申爸留意这条约的时候,大申在妈妈的肚肚里都长的很大了。稍不满意,就乱蹬乱踹,搞得妈妈肚肚翻江倒海的。申爸忽然想起了条约,问申妈:“生出来,我养,你不管?”
申妈幽怨地看着肚肚,不吱声了。
大申终于生下来了,申爸高兴得吧,腾着云架着雾的,脚底下都飘起来了。
小家伙静静地躺在小床里,该洗澡了。
申爸烧好了热水,试过水温,冷暖正合适。
自然地,伸手去抱摇篮里的孩子。
申妈本来静静地床上躺着呢,这一下子就坐起来了。肚肚上的伤口还没长好,起急了,拉了伤口,疼的直皱眉。申妈从床上委过来,伸手挡开了申爸的手:“你毛手毛脚的,怎么能给孩子洗澡?去,把水盆儿端过来。”
申爸只好去拿水盆儿,站在旁边伺候着,渴望地看申妈给孩子洗澡。伤口疼,申妈洗两下,换个姿势,再洗。
从此后,申爸就沦为只配干“粗活儿”的人。亲手弄孩子的工作,被申妈垄断着。
申妈早已经把早前的条约,丢到十霄云外去了。
这挺不错,申爸觉得。
十月怀胎,数不尽的牵挂焦虑辛苦痛苦,点点滴滴,时时刻刻,流淌进妈妈们的头脑中,建构起了关于孩子、自己的孩子的图式。这图式是孩子的,但更是妈妈的。
现在吧,你去翻心理学的书,很少有书用图式这个术语。心理空间取而代之。
心理空间这个术语也不错,它带来的内涵,比图式丰富多了。
关于自己的孩子的心理空间一旦在妈妈的脑海里建构起来,所有和孩子相关的思考、推理,就都在这个空间里发生。当然,这个“空间”时间的推移,会不断改进、完善。
妈妈们是透过这个“空间”去看自己的孩子的,或者说,孩子生活在妈妈心中,生活在这个“空间”里。在这个空间里,妈妈和孩子是一体的,不能分开的。妈妈就是孩子孩子就是妈妈,孩子就是妈妈的“我”的一部分。
还有,这个空间是伴随着痛苦建构起来的,这些极端的感受,都是和情感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
所以呢,孩子在妈妈的心中,和感情紧紧地纠缠在一起,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话说,问题恰好就出在这里。
幼小的婴儿,必须靠妈妈的这种连心的保护,才能在肉体上成活。这是这空间的卓越贡献。
可问题是,孩子毕竟在物理上,和妈妈分开了。他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了。
在妈妈的图式里,还是一体的。
这个独立的个体和妈妈心理的空间上的不匹配,必然产生很多问题。
可产生的这些问题吧,说穿了,它们都是妈妈的问题;这些问题,它们不是孩子的问题。
你看申爸的楼的标题:“前瞻孩子在小学阶段的思维发展”。申爸说的是孩子,不是妈妈。
话说,申爸从来不在育儿论坛别的帖子里发言。什么原因呢?在申爸看来,那些话题,其实是在解决妈妈的问题。不是解决孩子的问题。
申爸当然认同,妈妈的问题也是问题,也需要解决。
故,那些帖子极有价值极有价值。
可是,妈妈这个物种,对申爸来讲,比孩子复杂多了。实在是令人头大的生物......太复杂了,太神秘了.....申爸搞不定。真搞不定。
申爸搞不定,妈妈的问题就留在孩子教育的版块里面的别的话题里面吧。由这方面的高手去解决。
申爸还是专注在解决孩子的问题上为好。
要不,大家都一股脑地跑去解决妈妈的问题,剩下孩子丢在那里没人管,如何是好啊。
阳阳妈和优优妈都是聪明的妈妈,把申爸这里引起的“妈妈的问题”单独开贴,去那里讨论妈妈的问题,留申爸在这儿专门讨论孩子的问题。
尽管如此,从解决“孩子的问题”的角度,孩子的情感就不重要了吗?
当然不是。
在申爸“冷冰冰”的理性思维里面,孩子的情感问题,解决的敏感期,还在未来。
2015/05/2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