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那些我们不知道的事实(六)——发现和探索
“孩子到底在听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非常非常重要。
我们不知道,在成长的孩子的小脑袋里,到底发生着什么事情。发生着的这些事情重要呃....它们将决定孩子思维的水平,认识事物的能力,对待事物的态度,对待周边人的态度,孩子未来的行为.....如果我们认同“头脑指挥着人的一切行为”的话,那么“头脑”的形成就是最重要的事情了。
可惜,我们还是不能直接知道孩子的小脑袋里,到底发生着什么事情。
尽管如此,事情也并不绝望:孩子自发的兴趣,可以透露出一些隐秘信息,让我们可以一窥里面那神秘的世界。
现在,一缕神秘光线....这可能是最重要的一缕光线....冲过重重迷雾,透露出来。
我要破解它带来的信息。
我的第一个猜测是:孩子为故事中亲切的语气所吸引....
大申听的《夏洛的网》是一个叫刘佩佩的姐姐讲的。佩佩姐姐的态度和蔼,语气亲切....我觉得有些太亲切了,称得上亲昵了....
妈妈给孩儿讲故事,态度、语气是很重要的事情哦....这大家都清楚。
测试这个猜测,很简单。
我还有佩佩姐姐讲的《法布尔昆虫记》。
同一个人播讲的故事,态度语气都是一样的。
我把《昆虫记》中的一节,插到《夏洛的网》里面,看看大申的反应怎么样。
《夏洛的网》在音响里正常播放着。大申坐在沙发上,手里翻着一本书,一边看,一边听。
佩佩姐姐在做一集的结语:“........到底是谁取得了胜利?故事总要是有悬念的。想知道的话,明天,不要忘记了,到这儿再来找佩佩姐姐。好啦,今天的节目,就是这样啦。我们....明天再见啦!”
我紧张地观察着大申的反应。
一切都很正常。
大申看完了一页书,伸手去摸书页,准备翻页。
一个文件结束之后的短暂停顿。
接着,音响里想起了《法布尔昆虫记》的声音:“最近,毒王非常想家。”同样的佩佩姐姐清新亲昵的声音。
大申正在翻起书页的手,停在了半空中。孩子警觉地抬起头来,把脸转向音响,努力地、仔细地聆听,皱着眉。然后,佩佩姐姐唱了起来:“阳光照射着.....”
大申啪地一下合上书,把书往沙发上一摔,愤怒地大叫:“爸爸!《夏洛的网》!你放的不是《夏洛的网》!给我播《夏洛的网》!”
我赶紧跑过去,按键,跳到下一首。
“嗨!小朋友,今天,你心情好吗?真高兴,又和你在一起啦。我现在.....”是佩佩姐姐的《夏洛的网》。
这回对了。
大申愤怒地瞪了爸爸一眼,伸手去拿刚才摔走了的那本书。
我赶紧退回书房,打开千千静听。
《法布尔昆虫记》讲到“阳光照射着.....”的时候,时间显示:12秒。
我按了一下暂停键,呆住了。
很明显,孩子不是在听语气。
我的假设不成立,想错了。
让我吃惊倒不是这个。让我吃惊的是,孩子的反应速度。
12秒,这么短的时间,孩子凭什么确定,给他放的故事换了?
不仅时间如此之短啊....还有更甚者:孩子当时正在专心地看书。孩子是在一心二用的状态下,用了这么短的时间,捕捉到换故事这个事实的。
哎呀,神奇。
太神奇了。
转载申爸育儿观念:前瞻孩子在小学阶段的思维发展(五岁以下孩子家长慎入)
18938126家有小学生
全部回帖
燕之露楼42楼
词汇:那些我们不知道的事实(六)——真的喜欢听
实验过了各种假设。
没有一丝进展。
不知道孩子到底在听什么。
在合适的时候,给到孩子合适的环境,孩子自己就开始贪婪地吮吸。
我把成人的故事给了大申,孩子就没命地听起来了。
是时,大申5岁5个月。
冬天,天亮得很晚。早上七点半的时候,天才刚刚放亮。
大申五点半不到,就爬起来了。
小东西睡眼惺忪,跌跌撞撞地摸进卫生间,照着马桶的方向,来个大哗哗,也不知道都撒到哪里去了。
然后,就跑进客厅,打开灯,一只小手遮挡强烈的灯光,一只小手去抓Nano。
故事从音箱中流淌出来。
大申心满意足地到沙发上,端端正正地坐着,听。
只要故事一开始播,大申的睡意顿时全消,精神起来。
7点钟到了,大申动身去幼儿园。这时候,天还很黑,星星和月亮都还挂在天上。
那段时间,大申去幼儿园,动身前,他已经听了一个半小时的故事了。
周六日,大申不用去幼儿园,可以一直听。大约到了七点半的时候,大申坐不住了。
小东西跑到书架那里,抱来一抱书,摊在沙发上,一边看一边听。
除了出去玩儿,整个一天的时间,大申就这样一边看一边听。
小东西可以一直听到晚上九点。
听了一天,实在太累了。小脑袋瓜一沾到枕头,一分钟都不到,就睡熟了。
在大申入学前的三个月,大申从幼儿园结业了。
整整三个月时间,天天都是这么过的。
实验过了各种假设。
没有一丝进展。
不知道孩子到底在听什么。
在合适的时候,给到孩子合适的环境,孩子自己就开始贪婪地吮吸。
我把成人的故事给了大申,孩子就没命地听起来了。
是时,大申5岁5个月。
冬天,天亮得很晚。早上七点半的时候,天才刚刚放亮。
大申五点半不到,就爬起来了。
小东西睡眼惺忪,跌跌撞撞地摸进卫生间,照着马桶的方向,来个大哗哗,也不知道都撒到哪里去了。
然后,就跑进客厅,打开灯,一只小手遮挡强烈的灯光,一只小手去抓Nano。
故事从音箱中流淌出来。
大申心满意足地到沙发上,端端正正地坐着,听。
只要故事一开始播,大申的睡意顿时全消,精神起来。
7点钟到了,大申动身去幼儿园。这时候,天还很黑,星星和月亮都还挂在天上。
那段时间,大申去幼儿园,动身前,他已经听了一个半小时的故事了。
周六日,大申不用去幼儿园,可以一直听。大约到了七点半的时候,大申坐不住了。
小东西跑到书架那里,抱来一抱书,摊在沙发上,一边看一边听。
除了出去玩儿,整个一天的时间,大申就这样一边看一边听。
小东西可以一直听到晚上九点。
听了一天,实在太累了。小脑袋瓜一沾到枕头,一分钟都不到,就睡熟了。
在大申入学前的三个月,大申从幼儿园结业了。
整整三个月时间,天天都是这么过的。
2015/03/02回复
燕之露楼43楼
词汇:那些我们不知道的事实(七)——神性和听的结果
我想做个测试:大申一边看书,一边听,到底听进去了没有。
“黑暗中出现了一双明亮的眼睛,渐渐地…”音响里的故事说。
大申正坐在沙发上,专心地看他的《DK大百科·太空卷》。
“大申,这是谁来啦?”申爸问。
“多比!”
大申头也不抬,随口说。
说完就完了,大申仍然看他的书。
看书的专心,一点儿也没有被打断。
果真是多比来了。
大申看过DVD的。
这真让人惊奇:孩子在专心地看书,可也在专心地听故事。
这个叫做“一心二用”。岂止是一心二用,就这个例子来说,大申是在一心三用:一用于看书;二用于听故事;三用于听爸爸的问题并回答。
孩子来自于神秘之界。他来到这个世界上,带来了神性。我们成人办不到的事情,在孩子那里,却是轻松容易的事情。至少在大申五六岁的时候,这种一心多用的能力,惊绝老爸。
孩子自己,却浑然不知。
也许,“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于孩子来说。反倒是,大人竟然连一边看书,一边听故事都做不到,会令大申感到惊奇不已。
可以肯定的是,这种能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消失.....消失了,不见了,再也找不回来了....
今天的大申,还可以“一边....一边”地做事,但是,孩子已经开始喜欢“专注地做某一件事情”了,偶尔,会拒绝一边看书,一边听什么东西。
这种转折点,是在7岁之后的某一个时刻。
在听完了《哈利·波特与密室》之后,词汇方面的效果就明显显现出来:大申的话中,出现了越来越多文陬陬的词儿,明显是从《哈利·波特》中学来的。从用词上看,用得基本不错。
看来,大申确实理解那些词汇的基本意思了。
举几个例子:
有一天,申爸和大申一块儿去大郊亭桥,买做科学实验用的玻璃器皿.....是时,大申五岁八个月......那边比较荒芜,很多小店用蜂窝煤取暖,烧剩下带孔的煤渣,就扔在门口的人行道上。
大申指着煤渣,问爸爸:“爸爸,这里怎么有这么多烟花的废墟啊?”
“废墟”!
从“废弃的东西”这个意思看,“废墟”用得还算可以,只不过从来没有人说烟花放过剩下的带洞的纸盒是“废墟”——当然,大申以前从来没有见到过蜂窝煤。
刚出门的时候:“大申,我觉得你应该练练新学的两首曲子。要不然,你下午上钢琴课,就得不到小贴画了。你说呢?”我对大申说。
“我早就对小贴画不感兴趣了。你还小贴画小贴画的。幼稚!”
呵呵,“幼稚”。
大申很“幼稚”,但不喜欢别人说他“幼稚”。他倒喜欢说别人“幼稚”。
前一天,就在去买玻璃器皿之前的那一天:
《可怕的科学实验》里面,“实验需要准备的东西”中有一个大玻璃碗,申爸和大申探讨,可否用大申的鱼缸代替大玻璃碗:“...那好吧,你再找别的东西吧…反正我是坚决不肯把我的鱼缸推荐给你做实验的…”大申总结说。
呵呵,“坚决不肯”。
“废墟”、“幼稚”、“坚决不肯”,这些都是第一次从大申口里说出来的词汇。大申用得显然还不够妥贴。可是,不管怎么着,大申是记住了,并且在用。用着用着,词意就会慢慢体会,能用得越来越精确了。
我想做个测试:大申一边看书,一边听,到底听进去了没有。
“黑暗中出现了一双明亮的眼睛,渐渐地…”音响里的故事说。
大申正坐在沙发上,专心地看他的《DK大百科·太空卷》。
“大申,这是谁来啦?”申爸问。
“多比!”
大申头也不抬,随口说。
说完就完了,大申仍然看他的书。
看书的专心,一点儿也没有被打断。
果真是多比来了。
大申看过DVD的。
这真让人惊奇:孩子在专心地看书,可也在专心地听故事。
这个叫做“一心二用”。岂止是一心二用,就这个例子来说,大申是在一心三用:一用于看书;二用于听故事;三用于听爸爸的问题并回答。
孩子来自于神秘之界。他来到这个世界上,带来了神性。我们成人办不到的事情,在孩子那里,却是轻松容易的事情。至少在大申五六岁的时候,这种一心多用的能力,惊绝老爸。
孩子自己,却浑然不知。
也许,“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于孩子来说。反倒是,大人竟然连一边看书,一边听故事都做不到,会令大申感到惊奇不已。
可以肯定的是,这种能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消失.....消失了,不见了,再也找不回来了....
今天的大申,还可以“一边....一边”地做事,但是,孩子已经开始喜欢“专注地做某一件事情”了,偶尔,会拒绝一边看书,一边听什么东西。
这种转折点,是在7岁之后的某一个时刻。
在听完了《哈利·波特与密室》之后,词汇方面的效果就明显显现出来:大申的话中,出现了越来越多文陬陬的词儿,明显是从《哈利·波特》中学来的。从用词上看,用得基本不错。
看来,大申确实理解那些词汇的基本意思了。
举几个例子:
有一天,申爸和大申一块儿去大郊亭桥,买做科学实验用的玻璃器皿.....是时,大申五岁八个月......那边比较荒芜,很多小店用蜂窝煤取暖,烧剩下带孔的煤渣,就扔在门口的人行道上。
大申指着煤渣,问爸爸:“爸爸,这里怎么有这么多烟花的废墟啊?”
“废墟”!
从“废弃的东西”这个意思看,“废墟”用得还算可以,只不过从来没有人说烟花放过剩下的带洞的纸盒是“废墟”——当然,大申以前从来没有见到过蜂窝煤。
刚出门的时候:“大申,我觉得你应该练练新学的两首曲子。要不然,你下午上钢琴课,就得不到小贴画了。你说呢?”我对大申说。
“我早就对小贴画不感兴趣了。你还小贴画小贴画的。幼稚!”
呵呵,“幼稚”。
大申很“幼稚”,但不喜欢别人说他“幼稚”。他倒喜欢说别人“幼稚”。
前一天,就在去买玻璃器皿之前的那一天:
《可怕的科学实验》里面,“实验需要准备的东西”中有一个大玻璃碗,申爸和大申探讨,可否用大申的鱼缸代替大玻璃碗:“...那好吧,你再找别的东西吧…反正我是坚决不肯把我的鱼缸推荐给你做实验的…”大申总结说。
呵呵,“坚决不肯”。
“废墟”、“幼稚”、“坚决不肯”,这些都是第一次从大申口里说出来的词汇。大申用得显然还不够妥贴。可是,不管怎么着,大申是记住了,并且在用。用着用着,词意就会慢慢体会,能用得越来越精确了。
2015/03/02回复
燕之露楼44楼
词汇:那些我们不知道的事实(八)——楔子
大申表现出了一种极度怪异的能力...就在差一点点不到六岁的时候....之所以说它怪异,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个方面,这种能力极其重要....重要到几乎可以涵盖一切所谓“教育”的范畴;另一个方面,至今为止,据我所知,只有大申一个孩子有这种能力.....不管是现实中,我身边的朋友,还是成千上万的网友,都没有人报告说,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观察到了这种能力。就申爸所及的文字中,也没有提到这种能力。
当一个活生生的事实摆在眼前的时候,真的是不可思议。
要讲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应该从“经典”谈起。
先说说经典,当做楔子。
经典文献,是些咋样的东西呢?
经典文献,自有它“经典”之原因。
有一类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称他们为“范式的开创者”。雅斯贝尔斯的那个大部头的作品,名字叫《大哲学家》的,是少数我认真从头看到尾的书之一。
在《大哲学家》中,雅斯贝尔斯说,有一类哲学家,开创了一整个文明...这样的牛人,迄今为止,在人类这个物种中,总共才出来四个:佛陀,苏格拉底,耶稣和孔子。
这些人有意思,全都尊崇“述而不著”...其实,从我角度来看,“述而不著”无非是懒惰的代名词...佛陀传下来的经,金刚经什么的,是弟子后来记录的;耶稣的新旧约也是门徒所写;论语是孔子弟子所写。最绝的是苏格拉底,根本就没有自己的著作传下来。
要是您希望和这些人一样牛叉,就要每天光想光说,一个字不写。我是没指望了,因为已经写了这么多没用的文字在这里。
这里所说的“范式”,值得好好理解理解。一个文明的“范式”规定着这个文明的基本问题、整个文明大厦的主体结构、其文明的发展方向、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甚至什么可考量什么不可以思考...
跟这个同类,但比较好理解一点的是彼得·圣吉的“心智模式”。这个是指一个人,他认为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哪些是可以控制的,哪些是既定的事实,根本不用去质疑....一个人,在你看来笨拙而迟钝,只要更改一点点,就能有重大的突破,他面前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可他就是不能换个角度想一想,出现这样的事情,肯定是这个人的“心智模式”阻碍了他自己。
往大了说,一个文明...儒家文明、基督教文明、科学主义精神的文明...他们的跟心智模式相对应的,就是“范式”。
了解了“范式”是啥,就很容易了解,范式开创者的著作,对我们每一个生活在这个文明之中的人,意味着什么。
有一个人,捡到了一张纸,上面画着条条道道,标着长度宽度高度...他到国家大剧院去,拿着那张纸和实际的建筑对照,他发现:诶!真神,这图也不知道是谁照着大剧院画的:大剧院里有什么建筑,纸上就画着什么建筑;找个卷尺量量,建筑物的长宽高是多少,纸上的长宽高就写多少...
这个人以为那张纸是照着大剧院的实物画的,殊不知,他捡到的是大剧院的建筑总图。
事情的真相是:大剧院是照着那张图建的!
我们这个文明,是照着《论语》《金刚进》《道德经》里面所说的东西建的。你要是这样认为,不会有大错。
我自己的感觉吧......我和很多朋友们谈天儿的时候......我记得,好像在35岁之前,根本没有谈到过《论语》《道德经》《资治通鉴》...可是,现如今,每次聊天,时间长的那种...几乎每次都能聊到对《论语》《道德经》《资治通鉴》的理解,要不然,也是引用里边儿的话:“呵呵,名可名么”,“君子以自强不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那么干法,暴雨飘风而已”....
我自己呢,当年是自己摸到《道德经》和《论语》这里来的。先是觉得那里面的话儿说得很对,总结得精辟...后来,就开始读这些文献,反复读,越读越觉得对,越读越觉得讲得妙...没有一句不中肯,没有一句无所指...我就像那个捡到纸的人一样,以为那经典总结了我身边的所有人事道理,我就想,孔老二老子这些家伙,咋这牛捏?好几千年之前,就把他死后好几千之后的事情的道理写了,写进了他的书里...
后来,有一天,我读《大哲学家》,我忽然意识到:靠!搞什么搞,那些经典就是建筑这个文明的建筑总图。这个文明是按照建筑总图构建起来的,要是觉得经典里面说的不对,那真的就不对了!
孩子还小,接受能力强。你给孩子什么,就是什么;教孩子什么,就会什么。
经典文献,是我优先考虑要给大申的东西。
大申表现出了一种极度怪异的能力...就在差一点点不到六岁的时候....之所以说它怪异,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个方面,这种能力极其重要....重要到几乎可以涵盖一切所谓“教育”的范畴;另一个方面,至今为止,据我所知,只有大申一个孩子有这种能力.....不管是现实中,我身边的朋友,还是成千上万的网友,都没有人报告说,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观察到了这种能力。就申爸所及的文字中,也没有提到这种能力。
当一个活生生的事实摆在眼前的时候,真的是不可思议。
要讲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应该从“经典”谈起。
先说说经典,当做楔子。
经典文献,是些咋样的东西呢?
经典文献,自有它“经典”之原因。
有一类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称他们为“范式的开创者”。雅斯贝尔斯的那个大部头的作品,名字叫《大哲学家》的,是少数我认真从头看到尾的书之一。
在《大哲学家》中,雅斯贝尔斯说,有一类哲学家,开创了一整个文明...这样的牛人,迄今为止,在人类这个物种中,总共才出来四个:佛陀,苏格拉底,耶稣和孔子。
这些人有意思,全都尊崇“述而不著”...其实,从我角度来看,“述而不著”无非是懒惰的代名词...佛陀传下来的经,金刚经什么的,是弟子后来记录的;耶稣的新旧约也是门徒所写;论语是孔子弟子所写。最绝的是苏格拉底,根本就没有自己的著作传下来。
要是您希望和这些人一样牛叉,就要每天光想光说,一个字不写。我是没指望了,因为已经写了这么多没用的文字在这里。
这里所说的“范式”,值得好好理解理解。一个文明的“范式”规定着这个文明的基本问题、整个文明大厦的主体结构、其文明的发展方向、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甚至什么可考量什么不可以思考...
跟这个同类,但比较好理解一点的是彼得·圣吉的“心智模式”。这个是指一个人,他认为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哪些是可以控制的,哪些是既定的事实,根本不用去质疑....一个人,在你看来笨拙而迟钝,只要更改一点点,就能有重大的突破,他面前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可他就是不能换个角度想一想,出现这样的事情,肯定是这个人的“心智模式”阻碍了他自己。
往大了说,一个文明...儒家文明、基督教文明、科学主义精神的文明...他们的跟心智模式相对应的,就是“范式”。
了解了“范式”是啥,就很容易了解,范式开创者的著作,对我们每一个生活在这个文明之中的人,意味着什么。
有一个人,捡到了一张纸,上面画着条条道道,标着长度宽度高度...他到国家大剧院去,拿着那张纸和实际的建筑对照,他发现:诶!真神,这图也不知道是谁照着大剧院画的:大剧院里有什么建筑,纸上就画着什么建筑;找个卷尺量量,建筑物的长宽高是多少,纸上的长宽高就写多少...
这个人以为那张纸是照着大剧院的实物画的,殊不知,他捡到的是大剧院的建筑总图。
事情的真相是:大剧院是照着那张图建的!
我们这个文明,是照着《论语》《金刚进》《道德经》里面所说的东西建的。你要是这样认为,不会有大错。
我自己的感觉吧......我和很多朋友们谈天儿的时候......我记得,好像在35岁之前,根本没有谈到过《论语》《道德经》《资治通鉴》...可是,现如今,每次聊天,时间长的那种...几乎每次都能聊到对《论语》《道德经》《资治通鉴》的理解,要不然,也是引用里边儿的话:“呵呵,名可名么”,“君子以自强不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那么干法,暴雨飘风而已”....
我自己呢,当年是自己摸到《道德经》和《论语》这里来的。先是觉得那里面的话儿说得很对,总结得精辟...后来,就开始读这些文献,反复读,越读越觉得对,越读越觉得讲得妙...没有一句不中肯,没有一句无所指...我就像那个捡到纸的人一样,以为那经典总结了我身边的所有人事道理,我就想,孔老二老子这些家伙,咋这牛捏?好几千年之前,就把他死后好几千之后的事情的道理写了,写进了他的书里...
后来,有一天,我读《大哲学家》,我忽然意识到:靠!搞什么搞,那些经典就是建筑这个文明的建筑总图。这个文明是按照建筑总图构建起来的,要是觉得经典里面说的不对,那真的就不对了!
孩子还小,接受能力强。你给孩子什么,就是什么;教孩子什么,就会什么。
经典文献,是我优先考虑要给大申的东西。
2015/03/03回复
燕之露楼46楼
词汇:那些我们不知道的事实(九)——听了一耳朵《论语》
这是一场遭遇战。
起先,我完全没有料到,事情会是这样。
我不是想给大申经典文献么.....咱们中华文明,首当其冲的经典,当然是《论语》......我就时不时地拿着论语,到大申哪里去试试:读给大申听。
不知道什么原因.......似乎和史代纳有关......我有种信念:如果某种知识真的是有价值的,孩子会自己喜欢它。是本能地喜欢,你不用做任何引导,只要给他,他就喜欢了。
那......“为什么我给我儿读《论语》,他不喜欢听呢?”对于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要不然,是时间未到;要不然,是时间过了。如果你在正好的时候,读《论语》给孩子,他会非常喜欢听的。
这是我的信念啊.....信念么,你知道的,没什么“为什么”。信念就是信念。
我就这么认为。这就是信念。
大约是从大申三岁的时候开始吧.....具体时间,我实在想不起来了......每过几个月,我就拿着《论语》到大申面前念一念。大申很好奇地听着,一两分钟吧,转身就跑了。
孩子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就不感兴趣呗,总有一天,孩子会“感兴趣”的:按照我的信念,事情应该如此。
最开始的时候,我用来给大申读的是一本《论语》的小册子。流行书的风格,没有定价和版权,应该是某种玩具的赠品。
后来,我把那小册子扔了,换做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
时间定格在2012年的4月底或者5月初的一个什么日子。我又像以前一样,拿出《论语》,读给大申听。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一路读下去,一边读,一边观察大申的反应。大申没什么反应,静静地听着。不过,这次跟以前不一样。以前,大申会跑开,而这次没有。
听了一会儿,大申要继续去听《哈利·波特》,我就不读了,让他去听哈利·波特。
这只是一丝微风。
微风过后,一切归于平静。
可是,一场风暴,马上就要降临了。
这是一场遭遇战。
起先,我完全没有料到,事情会是这样。
我不是想给大申经典文献么.....咱们中华文明,首当其冲的经典,当然是《论语》......我就时不时地拿着论语,到大申哪里去试试:读给大申听。
不知道什么原因.......似乎和史代纳有关......我有种信念:如果某种知识真的是有价值的,孩子会自己喜欢它。是本能地喜欢,你不用做任何引导,只要给他,他就喜欢了。
那......“为什么我给我儿读《论语》,他不喜欢听呢?”对于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要不然,是时间未到;要不然,是时间过了。如果你在正好的时候,读《论语》给孩子,他会非常喜欢听的。
这是我的信念啊.....信念么,你知道的,没什么“为什么”。信念就是信念。
我就这么认为。这就是信念。
大约是从大申三岁的时候开始吧.....具体时间,我实在想不起来了......每过几个月,我就拿着《论语》到大申面前念一念。大申很好奇地听着,一两分钟吧,转身就跑了。
孩子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就不感兴趣呗,总有一天,孩子会“感兴趣”的:按照我的信念,事情应该如此。
最开始的时候,我用来给大申读的是一本《论语》的小册子。流行书的风格,没有定价和版权,应该是某种玩具的赠品。
后来,我把那小册子扔了,换做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
时间定格在2012年的4月底或者5月初的一个什么日子。我又像以前一样,拿出《论语》,读给大申听。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一路读下去,一边读,一边观察大申的反应。大申没什么反应,静静地听着。不过,这次跟以前不一样。以前,大申会跑开,而这次没有。
听了一会儿,大申要继续去听《哈利·波特》,我就不读了,让他去听哈利·波特。
这只是一丝微风。
微风过后,一切归于平静。
可是,一场风暴,马上就要降临了。
2015/03/04回复
燕之露楼49楼
词汇:那些我们不知道的事实(九)——啊呀!
2010年5月3日,星期一。
我想通了点儿什么,决定在大申那里试试。
每天晚上,我都给大申讲8页《可怕的科学》,绝不多讲。
我把这个当做亲子阅读。
大申天天听得甜嘴吧舌地,一边喝牛奶,听完我讲的“故事”,自己到卫生间刷牙,互道晚安,就睡觉。
大申已经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每天9点多钟,刷过牙之后,就自己躺下,和我互道过“晚安”,不一会儿,就睡熟了。
我呢?早已经到了不需要那么多觉的年纪,就自己在旁边看书。根本不影响大申入睡。
大申刷完牙,我对大申说:“爸爸给你讲讲爸爸看的书,好不好?”
大申极感兴趣:“好!”
我顺手摸过《先天,后天——基因、经验及什么使我们成为人》这本书,从头开始给大申读了起来。
这是本“大人”看的书…内容的深度显然不适合大申的年纪…大申躺在床上,把头枕在爸爸的腿上,兴致勃勃地听着。
为了知道大申到底听懂了多少,我就停下来,问大申:“听懂了吗?”
大申点点头。
我问:“刚才说的什么意思?”
大申就用屁话回答:“刚才说的是‘屁’意思。”然后,哈哈大笑。
读了很久很久,我读得口干舌燥…大申那边呢?闭着眼睛,呼吸均匀,好像睡着了。我就停下来,自己往下看。
没一会儿功夫,大申就哼哼唧唧地说:“爸爸,你讲!”依然闭着眼睛,呼吸均匀,睡熟了的样子。
我只好再大声继续讲。
显然,大申没有“懂”。
可是,也不能说完全没“懂”,要不然,大申不会不依不饶地要爸爸持续不断地“讲”。
隔几天,我没有给大申讲我的书。
目的是想看看大申什么反应。
什么反应都没有。
每天,讲完《可怕的科学》,互道晚安之后,大申就睡了;不管我看不看书。
大申不主动要求我给他讲“我的书”。
又过了几天,我看《创造性领导的挑战》这本书,就又跟大申说:“爸爸给你讲讲爸爸看的书,好不好?”
“好!”
于是就开讲:“关于创造性领导的挑战
中庸的腐朽
我们的星球可能是颗珠宝吧,它不是。我们的社会是曾有过的最好社会吗?也不是。我们能否充满自信和满足,以至于如凯旋般地狂喜呢,我们不能。
怎么会这样呢?
这是由于我们当代社会趋向于选择一般性的对付策略,我建议称之为中庸。中庸释义为被迫过于盲从于多数人可能的或真实的认知、思想、感觉、要求和行为,以及它们在心理上的作用过程。到目前为止,一切都顺利。
…………
基本的建筑砖块
我把领导释义为人际关系的一种特殊过程,其参与者扮演着基本上等价的但又是互补的角色,他们为了非凡的表现而获取到灵感和动机。
这个定义有着多种含意,包括:
领导并非某人所具有的一种品质,也不是某人为其它人所做的某件事。领导是一种特殊种类的人际关系,即人类之间不断交换着质量-能量和信号的一种特定秩序。
所谓的领导者和追随者,可称之为“领导”这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上边就是当时读的片段…不要说大申的年纪,就是成人,能够从上面这段文字整理出自己的思路的,恐怕也不多。
这一次,我不再问大申听不听得懂了。我径直读下去,一直到大申彻底睡熟...我停下来,等了10分钟,也不见大申有反应....
啊呀!
大申竟然听这个。
我的天哪。
大申睡着了。
我却睡不着了。
一场大风暴,降临了。
2010年5月3日,星期一。
我想通了点儿什么,决定在大申那里试试。
每天晚上,我都给大申讲8页《可怕的科学》,绝不多讲。
我把这个当做亲子阅读。
大申天天听得甜嘴吧舌地,一边喝牛奶,听完我讲的“故事”,自己到卫生间刷牙,互道晚安,就睡觉。
大申已经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每天9点多钟,刷过牙之后,就自己躺下,和我互道过“晚安”,不一会儿,就睡熟了。
我呢?早已经到了不需要那么多觉的年纪,就自己在旁边看书。根本不影响大申入睡。
大申刷完牙,我对大申说:“爸爸给你讲讲爸爸看的书,好不好?”
大申极感兴趣:“好!”
我顺手摸过《先天,后天——基因、经验及什么使我们成为人》这本书,从头开始给大申读了起来。
这是本“大人”看的书…内容的深度显然不适合大申的年纪…大申躺在床上,把头枕在爸爸的腿上,兴致勃勃地听着。
为了知道大申到底听懂了多少,我就停下来,问大申:“听懂了吗?”
大申点点头。
我问:“刚才说的什么意思?”
大申就用屁话回答:“刚才说的是‘屁’意思。”然后,哈哈大笑。
读了很久很久,我读得口干舌燥…大申那边呢?闭着眼睛,呼吸均匀,好像睡着了。我就停下来,自己往下看。
没一会儿功夫,大申就哼哼唧唧地说:“爸爸,你讲!”依然闭着眼睛,呼吸均匀,睡熟了的样子。
我只好再大声继续讲。
显然,大申没有“懂”。
可是,也不能说完全没“懂”,要不然,大申不会不依不饶地要爸爸持续不断地“讲”。
隔几天,我没有给大申讲我的书。
目的是想看看大申什么反应。
什么反应都没有。
每天,讲完《可怕的科学》,互道晚安之后,大申就睡了;不管我看不看书。
大申不主动要求我给他讲“我的书”。
又过了几天,我看《创造性领导的挑战》这本书,就又跟大申说:“爸爸给你讲讲爸爸看的书,好不好?”
“好!”
于是就开讲:“关于创造性领导的挑战
中庸的腐朽
我们的星球可能是颗珠宝吧,它不是。我们的社会是曾有过的最好社会吗?也不是。我们能否充满自信和满足,以至于如凯旋般地狂喜呢,我们不能。
怎么会这样呢?
这是由于我们当代社会趋向于选择一般性的对付策略,我建议称之为中庸。中庸释义为被迫过于盲从于多数人可能的或真实的认知、思想、感觉、要求和行为,以及它们在心理上的作用过程。到目前为止,一切都顺利。
…………
基本的建筑砖块
我把领导释义为人际关系的一种特殊过程,其参与者扮演着基本上等价的但又是互补的角色,他们为了非凡的表现而获取到灵感和动机。
这个定义有着多种含意,包括:
领导并非某人所具有的一种品质,也不是某人为其它人所做的某件事。领导是一种特殊种类的人际关系,即人类之间不断交换着质量-能量和信号的一种特定秩序。
所谓的领导者和追随者,可称之为“领导”这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上边就是当时读的片段…不要说大申的年纪,就是成人,能够从上面这段文字整理出自己的思路的,恐怕也不多。
这一次,我不再问大申听不听得懂了。我径直读下去,一直到大申彻底睡熟...我停下来,等了10分钟,也不见大申有反应....
啊呀!
大申竟然听这个。
我的天哪。
大申睡着了。
我却睡不着了。
一场大风暴,降临了。
2015/03/05回复
燕之露楼50楼
首先呢,补充一点事实。
到今天为止,我给大申的有关公认的经典的接触,总结起来如下:
1、杨伯峻的《论语译注》 读了两遍;
2、陈鼓应的《老子今注今译》读了一遍;
3、罗念生译《荷马史诗》之《伊利亚特》,读了大约2/3。
就这些。并不多。
尽管读这些给孩子听,有点匪夷所思......可是,孩子喜欢听,读也就读了。
“过早给孩子输入他无法明了的经典”。
让我们好好琢摩一下这句话。
为了叙述简洁,咱们来个借代:
用《论语译注》代表经典的文献,用《不一样的卡梅拉》代表“适合于六岁孩子的读物”.....申爸对《不一样的卡梅拉》没有成见哈....尽管俺自己也没看过,也没给大申看过。就是因为看到这本书在当当童书中的排名如此靠前,才拿它来借代的。
好啦,准备工作就绪。
现在,问题来了:
《论语译注》可能是“过早给孩子输入他无法明了的经典”......为什么大家笃定,《不一样的卡梅拉》孩子就能明了呢?
到今天为止,我给大申的有关公认的经典的接触,总结起来如下:
1、杨伯峻的《论语译注》 读了两遍;
2、陈鼓应的《老子今注今译》读了一遍;
3、罗念生译《荷马史诗》之《伊利亚特》,读了大约2/3。
就这些。并不多。
尽管读这些给孩子听,有点匪夷所思......可是,孩子喜欢听,读也就读了。
“过早给孩子输入他无法明了的经典”。
让我们好好琢摩一下这句话。
为了叙述简洁,咱们来个借代:
用《论语译注》代表经典的文献,用《不一样的卡梅拉》代表“适合于六岁孩子的读物”.....申爸对《不一样的卡梅拉》没有成见哈....尽管俺自己也没看过,也没给大申看过。就是因为看到这本书在当当童书中的排名如此靠前,才拿它来借代的。
好啦,准备工作就绪。
现在,问题来了:
《论语译注》可能是“过早给孩子输入他无法明了的经典”......为什么大家笃定,《不一样的卡梅拉》孩子就能明了呢?
2015/03/05回复
燕之露楼52楼
嗯.......大家的回馈相当有活泼,强调孩子的天性......
我提醒一下:在人类个体发展过程中,会不会有两条主线,交织着向前发展?
一条主线以亲身的经验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孩子们不断整合直接经验到的信息,形成一个不断发展、完善、壮大的自我。在这条主线上,蒙氏,华德福....强调得非常多了。
《不一样的卡梅拉》是适应这条发展主线好资料。
还有第二条发展主线。这条主线,以概念的形成为起点,沿着另外一条线路,向前发展。在这条主线上,孩子的天性呈现出另外的面貌。
有三个事情,可以隐约泄露出这条主线的痕迹。
一个事情是,孩子获取词汇的意义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效率,完全是令成年人吃惊的:在五、六岁的年纪,孩子只要在自然语句中听到一个新词,哪怕只听到极少的几次...哪怕只有一两次....孩子也能“猜到”这个词的主要意思。前边提到的“废墟”就是这样的例子。
而要胜任这种水平的“猜测”活动,需要大脑拿出近于极限的强度来思考。
任何由意识控制的思考过程,都无法胜任这么繁重的思考,提供不起如此的强度。奇怪的是,这种能力,却是每一个孩子天生都具有的。孩子在无意中轻松自如地就能完美地完成这些分析任务。
这是一种天赋的能力。
天性。
一个事情是,孩子穿透现象,直达本质的能力。孩子的这种能力一旦开始显现,就会让成人惊叹不已。
这也是一种天赋的能力。
天性。
还有一件事情。我们去看宗师级的艺术大师。在他们晚年,其艺术进入炉火纯青的境界之后,他们手下的艺术就“返璞归真”,无一例外。
那种朴真状态,是孩子童年天然就有的。
在精神气质上,经典是和这种“朴真”相和谐的。
在这个意义上,孩子的“理解”能力,要远远强于成人。
我提醒一下:在人类个体发展过程中,会不会有两条主线,交织着向前发展?
一条主线以亲身的经验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孩子们不断整合直接经验到的信息,形成一个不断发展、完善、壮大的自我。在这条主线上,蒙氏,华德福....强调得非常多了。
《不一样的卡梅拉》是适应这条发展主线好资料。
还有第二条发展主线。这条主线,以概念的形成为起点,沿着另外一条线路,向前发展。在这条主线上,孩子的天性呈现出另外的面貌。
有三个事情,可以隐约泄露出这条主线的痕迹。
一个事情是,孩子获取词汇的意义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效率,完全是令成年人吃惊的:在五、六岁的年纪,孩子只要在自然语句中听到一个新词,哪怕只听到极少的几次...哪怕只有一两次....孩子也能“猜到”这个词的主要意思。前边提到的“废墟”就是这样的例子。
而要胜任这种水平的“猜测”活动,需要大脑拿出近于极限的强度来思考。
任何由意识控制的思考过程,都无法胜任这么繁重的思考,提供不起如此的强度。奇怪的是,这种能力,却是每一个孩子天生都具有的。孩子在无意中轻松自如地就能完美地完成这些分析任务。
这是一种天赋的能力。
天性。
一个事情是,孩子穿透现象,直达本质的能力。孩子的这种能力一旦开始显现,就会让成人惊叹不已。
这也是一种天赋的能力。
天性。
还有一件事情。我们去看宗师级的艺术大师。在他们晚年,其艺术进入炉火纯青的境界之后,他们手下的艺术就“返璞归真”,无一例外。
那种朴真状态,是孩子童年天然就有的。
在精神气质上,经典是和这种“朴真”相和谐的。
在这个意义上,孩子的“理解”能力,要远远强于成人。
2015/03/06回复
燕之露楼53楼
词汇:那些我们不知道的事实(十)——亢龙有悔
以前,我一直认为,孩子会按照人类基因规定好的程序,一步一步地、有序地执行发展的步骤,进入各种发展阶段。
如果某个孩子在一定的年龄,进入到某个发展阶段,那么,其他的孩子也会在类似的年纪,进入相同的发展阶段。
现在,这个观点有些修正了:某些发展阶段,是以前此的阶段中,孩子良好的发育为前提的。如果前面的阶段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后边一些阶段,孩子终其一生,可能也不会进入。
五岁半是一个分水岭。
在这个分水岭之前,孩子们的发展阶段都一样,没有什么差异。
可是,在这个分水岭之后,孩子的差异就越来越大......对于前边没有注意,给足环境,让其良好发展的孩子,就会很麻烦.....
话说三年之前。当我偶然发现孩子听《论语》,听《先天后天》的时候,我只是微感诧异。
大申在听《哈利·波特》么,这个东西,也不是“适合于五岁孩子水平的资料”,《论语》、《先天后天》同样也不是。
在这个意义上,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当我有目的地设计,发现大申竟然听《创造性领导的挑战》时,我震惊了。这无论如何也不应该啊:大申听《哈利·波特》,这毕竟还是属于“童话”的范畴,小孩子喜欢童话,也是应该的;《论语》可能是大申好奇,听那么一会儿,过一段时间,就不听,也未可知;《先天后天》也是谈的人的发展,和大申的自觉,也有些关联。
可是,《创造性领导的挑战》......这个东西,完全社会科学领域的话题,如果没有社会经验,那听起来就是天书。
孩子凭什么喜欢听?
理论永远是跟在事实身后的奴婢。
不管理论怎么个反对,可是事实就是事实。
如果眼前的事实就是如此,那一定不是事实错了,而是理论错了。
申爸根本来不及管理论的事情。
首先要考虑的是,怎么利用眼前的这个事实。
这个事情本身........大申听申爸读书,读任何书都行......灰常灰常有价值。如果弄好了,申爸可以利用这一点,去解决一切教育上的问题,并且有效。
怎么说呢?
假如,大申到了需要学习数学的年纪,申爸就读数学书给大申听;
假如,大申到了道德发展的年龄,申爸就读品德书给大申听;
假如,申爸希望大申对物理学感兴趣,申爸就读物理学的书给大申听;
假如,申爸希望大申对哲学感兴趣,申爸就读哲学的书给大申听;
假如,申爸希望大申对人文科学感兴趣,申爸就读人文经典给大申听;
假如,申爸希望大申对几何感兴趣,申爸就读几何书给大申听.............
这玩意儿,就是郭靖的“亢龙有悔”。不管情况怎么样,对手怎么着,就这一招儿使出去,准管用。
申爸喜欢这样的招数。
实际上,在过去的三年里面,申爸就是读了上述的那些书,给大申听的。
巴菲特说,他要找一个又长又粘的坡,滚雪球。
当时,申爸的想法和巴菲特倒是不谋而合,也想找一个又长又粘的坡.......菲特的书是后出版的哈.....
申爸找到的是刘辽逸版的《战争与和平》。
申爸决定,给大申读这部长篇小说。
以前,我一直认为,孩子会按照人类基因规定好的程序,一步一步地、有序地执行发展的步骤,进入各种发展阶段。
如果某个孩子在一定的年龄,进入到某个发展阶段,那么,其他的孩子也会在类似的年纪,进入相同的发展阶段。
现在,这个观点有些修正了:某些发展阶段,是以前此的阶段中,孩子良好的发育为前提的。如果前面的阶段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后边一些阶段,孩子终其一生,可能也不会进入。
五岁半是一个分水岭。
在这个分水岭之前,孩子们的发展阶段都一样,没有什么差异。
可是,在这个分水岭之后,孩子的差异就越来越大......对于前边没有注意,给足环境,让其良好发展的孩子,就会很麻烦.....
话说三年之前。当我偶然发现孩子听《论语》,听《先天后天》的时候,我只是微感诧异。
大申在听《哈利·波特》么,这个东西,也不是“适合于五岁孩子水平的资料”,《论语》、《先天后天》同样也不是。
在这个意义上,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当我有目的地设计,发现大申竟然听《创造性领导的挑战》时,我震惊了。这无论如何也不应该啊:大申听《哈利·波特》,这毕竟还是属于“童话”的范畴,小孩子喜欢童话,也是应该的;《论语》可能是大申好奇,听那么一会儿,过一段时间,就不听,也未可知;《先天后天》也是谈的人的发展,和大申的自觉,也有些关联。
可是,《创造性领导的挑战》......这个东西,完全社会科学领域的话题,如果没有社会经验,那听起来就是天书。
孩子凭什么喜欢听?
理论永远是跟在事实身后的奴婢。
不管理论怎么个反对,可是事实就是事实。
如果眼前的事实就是如此,那一定不是事实错了,而是理论错了。
申爸根本来不及管理论的事情。
首先要考虑的是,怎么利用眼前的这个事实。
这个事情本身........大申听申爸读书,读任何书都行......灰常灰常有价值。如果弄好了,申爸可以利用这一点,去解决一切教育上的问题,并且有效。
怎么说呢?
假如,大申到了需要学习数学的年纪,申爸就读数学书给大申听;
假如,大申到了道德发展的年龄,申爸就读品德书给大申听;
假如,申爸希望大申对物理学感兴趣,申爸就读物理学的书给大申听;
假如,申爸希望大申对哲学感兴趣,申爸就读哲学的书给大申听;
假如,申爸希望大申对人文科学感兴趣,申爸就读人文经典给大申听;
假如,申爸希望大申对几何感兴趣,申爸就读几何书给大申听.............
这玩意儿,就是郭靖的“亢龙有悔”。不管情况怎么样,对手怎么着,就这一招儿使出去,准管用。
申爸喜欢这样的招数。
实际上,在过去的三年里面,申爸就是读了上述的那些书,给大申听的。
巴菲特说,他要找一个又长又粘的坡,滚雪球。
当时,申爸的想法和巴菲特倒是不谋而合,也想找一个又长又粘的坡.......菲特的书是后出版的哈.....
申爸找到的是刘辽逸版的《战争与和平》。
申爸决定,给大申读这部长篇小说。
2015/03/06回复
燕之露楼54楼
词汇:那些我们不知道的事实(十一)——第一个要试验的问题
孩子是一时起兴,还是会长期地听呢?
这是我当时首先要搞清楚的问题。
这个问题很重要。如果一时起兴,那就没什么,不值得进一步考虑。
孩子总会一时起兴地整出各种稀奇古怪事情来的。
2010年5月9日,开始给大申朗读《战争与和平》;
回东北老家看太爷去了;
2010年5月11日,早上起床后,又给大申讲了半天的《战争与和平》,直到到了大申和大申妈下楼打羽毛球的时间,才结束;
2010年5月12日,《战争与和平》继续读。大申听得不亦乐乎,越来越感兴趣了...早晨,大申还没醒,申爸趴到大申耳边耳语:大申,快起来,爸爸要讲战争与和平啦!大申激灵一下就爬起来,上趟厕所,就要开讲。可惜,后来,没讲成,大申被大申妈绑架,到楼下打羽毛球去了。
2010年5月13日,战争与和平已经讲了50页了。
2010年5月14日,《战争与和平》讲到63页了。讲完《可怕的科学》之后,大申要求爸爸给讲两页《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爸爸讲完之后,问大申:这个书好听吗?“好听!”“和战争与和平相比,哪个好听?”“都好听”。已经讲到安娜·米哈伊洛夫娜到别祖霍夫伯爵家里去要钱,备受冷眼与嘲讽....
2010年5月15日,早上,讲了50分钟战争与和平。讲到77页了;晚上,悠悠来家里玩了,申爸给两个孩子讲《战争与和平》,两个小东西坐着听了一页,跑了
2010年5月16日,中午大申没睡觉,申爸给他讲《战争与和平》,才讲了一页半,大申就睡着了。讲到80页了。
2010年5月17日,晚上大申听着《战争与和平》就睡着了。已经讲到96页,彼埃尔继承了别祖霍夫的遗产....
空了好几天...
2010年5月20日,《战争与和平》继续哈。讲到108页:主要内容是朱莉给玛丽的一封信和后者的一封回信...托尔斯泰为了摹写一个“梅又闻花”的交际花,写到活灵活现,整整一页,满是字儿,一个自然段都不分,就那么一路平铺直叙下去...申爸念得那叫一个绝望....最后,《战争与和平》在申爸口干舌燥,嗓子冒烟中暂告一段落。
申爸深知“将欲取之,必固与之。将欲与之,必固取之”的道理。 “大申,今天别讲《战争与和平》了,好么?” “不行!”大申不满的声音大得赛过小茉莉,引得申妈溜过来,推开门缝儿,探头望里边看发生了什么事。“《战争与和平》已经是每天必须的了...”大申指示道...申爸继续不断地提示,不要再讲啦...最后,大申不耐烦地总结到:“...记住了,每天必须的!小屁孩儿...” 什么世道,老子我倒成了“小屁孩儿”。
又空了两天...
2010年5月23日,《战争与和平》继续,讲到119页啦,大申听得甜嘴吧舌的,申爸坚决不往下讲了,大申摩挲那书好一会儿,把里边的插图都翻出来看了一遍....
整整持续了两个星期。
看大申的劲头儿,不听恐怕是不行了。
事实是,在接下来的三年里,申爸一直在给大申读,大申一直在听。
昨天晚上,读的是《数:科学的语言》。
孩子是一时起兴,还是会长期地听呢?
这是我当时首先要搞清楚的问题。
这个问题很重要。如果一时起兴,那就没什么,不值得进一步考虑。
孩子总会一时起兴地整出各种稀奇古怪事情来的。
2010年5月9日,开始给大申朗读《战争与和平》;
回东北老家看太爷去了;
2010年5月11日,早上起床后,又给大申讲了半天的《战争与和平》,直到到了大申和大申妈下楼打羽毛球的时间,才结束;
2010年5月12日,《战争与和平》继续读。大申听得不亦乐乎,越来越感兴趣了...早晨,大申还没醒,申爸趴到大申耳边耳语:大申,快起来,爸爸要讲战争与和平啦!大申激灵一下就爬起来,上趟厕所,就要开讲。可惜,后来,没讲成,大申被大申妈绑架,到楼下打羽毛球去了。
2010年5月13日,战争与和平已经讲了50页了。
2010年5月14日,《战争与和平》讲到63页了。讲完《可怕的科学》之后,大申要求爸爸给讲两页《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爸爸讲完之后,问大申:这个书好听吗?“好听!”“和战争与和平相比,哪个好听?”“都好听”。已经讲到安娜·米哈伊洛夫娜到别祖霍夫伯爵家里去要钱,备受冷眼与嘲讽....
2010年5月15日,早上,讲了50分钟战争与和平。讲到77页了;晚上,悠悠来家里玩了,申爸给两个孩子讲《战争与和平》,两个小东西坐着听了一页,跑了
2010年5月16日,中午大申没睡觉,申爸给他讲《战争与和平》,才讲了一页半,大申就睡着了。讲到80页了。
2010年5月17日,晚上大申听着《战争与和平》就睡着了。已经讲到96页,彼埃尔继承了别祖霍夫的遗产....
空了好几天...
2010年5月20日,《战争与和平》继续哈。讲到108页:主要内容是朱莉给玛丽的一封信和后者的一封回信...托尔斯泰为了摹写一个“梅又闻花”的交际花,写到活灵活现,整整一页,满是字儿,一个自然段都不分,就那么一路平铺直叙下去...申爸念得那叫一个绝望....最后,《战争与和平》在申爸口干舌燥,嗓子冒烟中暂告一段落。
申爸深知“将欲取之,必固与之。将欲与之,必固取之”的道理。 “大申,今天别讲《战争与和平》了,好么?” “不行!”大申不满的声音大得赛过小茉莉,引得申妈溜过来,推开门缝儿,探头望里边看发生了什么事。“《战争与和平》已经是每天必须的了...”大申指示道...申爸继续不断地提示,不要再讲啦...最后,大申不耐烦地总结到:“...记住了,每天必须的!小屁孩儿...” 什么世道,老子我倒成了“小屁孩儿”。
又空了两天...
2010年5月23日,《战争与和平》继续,讲到119页啦,大申听得甜嘴吧舌的,申爸坚决不往下讲了,大申摩挲那书好一会儿,把里边的插图都翻出来看了一遍....
整整持续了两个星期。
看大申的劲头儿,不听恐怕是不行了。
事实是,在接下来的三年里,申爸一直在给大申读,大申一直在听。
昨天晚上,读的是《数:科学的语言》。
2015/03/09回复
燕之露楼55楼
目标是什么(一):“说一段故事给你听”
看来,目的是什么?这是回避不开的问题了。
确实,每位爸爸妈妈都有自己教育孩子的目的,或明或暗,都是有的。
目的太多了,“有多少个家长,就有多少个目的。”
可是,真的不会有为所有的家长所共同认同的目的吗?
说一段事给你听。
这是大申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上学期刚刚学的:
有一个小姑娘叫珍妮。有一天,她的妈妈叫她到店里去买面包圈。珍妮买了七个面包圈,把它们串在一起,她一面走着,一面东张西望。就在这时,一只狗紧跟在她后面,吃着一只只面包圈。珍妮觉得手里轻起来,回头一看,啊,已经晚了,狗把最后一个面包圈也吃光了,正得意的舔着嘴唇呢。
“呸!你这馋嘴的狗!”珍妮气的叫着,就在狗后面追起来了。
追着,追着,狗跳过了一个草堆不见了。珍妮也跑的累极了。她停下来一看,这里完全是一个陌生的地方。周围全是树,连一个过路人也没有。珍妮迷路了。她急的哭了起来。忽然,不知道从哪儿走出来一个老婆婆,她很关心的问:“小姑娘,你为什么哭啊?”珍妮就把迷路的事告诉了老婆婆。老婆婆很可怜珍妮,就说:“别哭了,我来帮你忙。我这儿有朵‘七色花’,它什么事都能办到。虽然你爱东张西望,但我知道你是个好姑娘,现在我把它送给你吧!”
话刚说完,一朵“七色花”就像小鸟一样飞到了珍妮的手中。啊,这是一朵多么美的花哟!它有七片透明的花瓣,每片花瓣的颜色都不一样,有黄的、红的、蓝的、绿的、橙色的、紫的和青的。老婆婆接着又说:“它不是一朵平常的花,是一神奇的小花,你想要什么,只要撕下一片小花瓣,把它扔出去,就说:‘飞哟,飞哟,小花瓣哟,听我说呀,照我做哟!’再说出你要什么,它就会立刻做起来的。”珍妮刚谢过老婆婆,老婆婆就不见了。
珍妮想起该回家了,可是怎么回家呢?她急的又要哭了。这时,她看到手中的‘七色花’,想起了老婆婆的话,连忙撕下一片黄花瓣,把它扔出去,就说:“飞哟飞哟,小花瓣哟,听我说呀,照我做哟!”让我带着面包圈回家去!”她的话刚说完,珍妮已经提着面包圈到家了。
她把面包圈交给了妈妈,心里想着:“这真是一朵神奇的小花,我要把它插到最好的花瓶里。”小花瓶是放在书架最高一格上的,珍妮人小,够不着,就站在椅子上踮起脚,伸出小手去拿,一不小心,“当啷”一声,小花瓶就打成碎片了。珍妮打碎了妈妈心爱的小花瓶,怎么办呢?她连忙撕下一片红花瓣,把它扔出去,就说:“飞哟飞哟,小花瓣哟,听我说呀,照我做哟!叫小花瓶像原来一样!”她的话刚说完,小花瓶就又好好的放在原来的地方了。珍妮不敢再拿小花瓶了,就带着“七色花”来到院子里,他看到许多的男孩子站在小木板上玩到北极去的游戏。珍妮说:“让我也玩玩吧?”可是男孩子说:“我们不带小姑娘到北极去。”
珍妮生气了,说:“这有什么稀奇,我马上就能到真正的北极去。”珍妮走到大门口,从神奇的“七色花”上撕下一片蓝花瓣扔出去,就说:“飞哟飞哟,小花瓣哟,听我说呀,照我做哟!让我马上到北极去。”她的话刚说完,忽然一阵大风吹来,太阳没有了,变成了黑夜。珍妮穿着夏天的裙子,光着脚,孤零零的一个人到了北极,那里冷极了,到处是冰雪。“哎呀,好妈妈,我冻死了!”珍妮叫着就哭了起来,可是眼泪马上就成了冰柱。珍妮忙用冻僵的手指,抓起“七色花”。撕下一片绿花瓣,扔出去,大声喊着:“飞哟飞哟,小花瓣哟,听我说呀,照我做哟!马上让我回到院子里。”她的话刚说完,就到了院子里了。
她看到院子那边,女孩子们在玩各种各样的玩具:有小轿车,大皮球,还有会唱歌的洋娃娃。珍妮越看越喜欢,心想:“我要叫他们看一看,到底谁的玩具多。”她从“七色花”上撕了一片橙色的花瓣,扔出去,说:“飞哟飞哟,小花瓣哟,听我说呀,照我做哟!叫全世界的玩具都归我吧!”
这下可不得了啦,玩具从四面八方向珍妮拥来。一只只美丽的洋娃娃跑来了,千千万万辆大卡车、小轿车“嘟嘟嘟嘟”的开来了;那数不清的花皮球蹦蹦跳跳地赶来了;还有自行车、飞机、坦克、积木......许许多多玩具都来了,把大街、院子、屋子都堆满了,一直堆到屋顶上,可还是堆着、堆着......“够了够了!”珍妮吓的抱着头叫了起来。可是,没有用,玩具还在不断的涌来。珍妮连忙撕了一片紫色的花瓣,扔出去,很快的说:“飞哟飞哟,小花瓣哟,听我说呀,照我做哟!叫所有的玩具赶快都回去!”于是,所有的玩具立刻都不见了。
珍妮朝“七色花”一看,只剩下一片花瓣了。
“哟,我把六片花瓣都浪费了,连一点的快乐都没有得到,多可惜呀!这最后的一片可不能随便乱用了。”
珍妮想着,走到大门口。看到一个小男孩坐在门前的板凳上。他那圆圆的脸上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又和气又好看,珍妮很喜欢他,就走过去问:“小朋友,你叫什么字?”“我叫威嘉。你叫什么名字?”“我叫珍妮。我们来捉迷藏吧?”威嘉皱着眉头,摇了摇头,说不行,我的脚有毛病,只能坐着,我真想跑着玩,可是没法子,一辈子就这样了。”“多可惜啊!”珍妮同情的望着他。忽然,珍妮想起了那朵神奇的“七色花”。她非常小心地把它从口袋里掏出来,然后把那最后的一片青色的小花瓣撕了下来,看了看,又闻了闻,才松开手指,用好听的声音唱起来:“飞哟飞哟,小花瓣哟,听我说呀,照我做哟!请你叫威嘉健康起来吧!”
就在那一分钟里,威嘉快活地从板凳上跳了下来,拉着珍妮的手跑起来了。威嘉变的又活泼、又健康,他跑的真快,连珍妮也追不上,他们跑啊,跳啊,玩的可高兴啦~
看来,目的是什么?这是回避不开的问题了。
确实,每位爸爸妈妈都有自己教育孩子的目的,或明或暗,都是有的。
目的太多了,“有多少个家长,就有多少个目的。”
可是,真的不会有为所有的家长所共同认同的目的吗?
说一段事给你听。
这是大申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上学期刚刚学的:
有一个小姑娘叫珍妮。有一天,她的妈妈叫她到店里去买面包圈。珍妮买了七个面包圈,把它们串在一起,她一面走着,一面东张西望。就在这时,一只狗紧跟在她后面,吃着一只只面包圈。珍妮觉得手里轻起来,回头一看,啊,已经晚了,狗把最后一个面包圈也吃光了,正得意的舔着嘴唇呢。
“呸!你这馋嘴的狗!”珍妮气的叫着,就在狗后面追起来了。
追着,追着,狗跳过了一个草堆不见了。珍妮也跑的累极了。她停下来一看,这里完全是一个陌生的地方。周围全是树,连一个过路人也没有。珍妮迷路了。她急的哭了起来。忽然,不知道从哪儿走出来一个老婆婆,她很关心的问:“小姑娘,你为什么哭啊?”珍妮就把迷路的事告诉了老婆婆。老婆婆很可怜珍妮,就说:“别哭了,我来帮你忙。我这儿有朵‘七色花’,它什么事都能办到。虽然你爱东张西望,但我知道你是个好姑娘,现在我把它送给你吧!”
话刚说完,一朵“七色花”就像小鸟一样飞到了珍妮的手中。啊,这是一朵多么美的花哟!它有七片透明的花瓣,每片花瓣的颜色都不一样,有黄的、红的、蓝的、绿的、橙色的、紫的和青的。老婆婆接着又说:“它不是一朵平常的花,是一神奇的小花,你想要什么,只要撕下一片小花瓣,把它扔出去,就说:‘飞哟,飞哟,小花瓣哟,听我说呀,照我做哟!’再说出你要什么,它就会立刻做起来的。”珍妮刚谢过老婆婆,老婆婆就不见了。
珍妮想起该回家了,可是怎么回家呢?她急的又要哭了。这时,她看到手中的‘七色花’,想起了老婆婆的话,连忙撕下一片黄花瓣,把它扔出去,就说:“飞哟飞哟,小花瓣哟,听我说呀,照我做哟!”让我带着面包圈回家去!”她的话刚说完,珍妮已经提着面包圈到家了。
她把面包圈交给了妈妈,心里想着:“这真是一朵神奇的小花,我要把它插到最好的花瓶里。”小花瓶是放在书架最高一格上的,珍妮人小,够不着,就站在椅子上踮起脚,伸出小手去拿,一不小心,“当啷”一声,小花瓶就打成碎片了。珍妮打碎了妈妈心爱的小花瓶,怎么办呢?她连忙撕下一片红花瓣,把它扔出去,就说:“飞哟飞哟,小花瓣哟,听我说呀,照我做哟!叫小花瓶像原来一样!”她的话刚说完,小花瓶就又好好的放在原来的地方了。珍妮不敢再拿小花瓶了,就带着“七色花”来到院子里,他看到许多的男孩子站在小木板上玩到北极去的游戏。珍妮说:“让我也玩玩吧?”可是男孩子说:“我们不带小姑娘到北极去。”
珍妮生气了,说:“这有什么稀奇,我马上就能到真正的北极去。”珍妮走到大门口,从神奇的“七色花”上撕下一片蓝花瓣扔出去,就说:“飞哟飞哟,小花瓣哟,听我说呀,照我做哟!让我马上到北极去。”她的话刚说完,忽然一阵大风吹来,太阳没有了,变成了黑夜。珍妮穿着夏天的裙子,光着脚,孤零零的一个人到了北极,那里冷极了,到处是冰雪。“哎呀,好妈妈,我冻死了!”珍妮叫着就哭了起来,可是眼泪马上就成了冰柱。珍妮忙用冻僵的手指,抓起“七色花”。撕下一片绿花瓣,扔出去,大声喊着:“飞哟飞哟,小花瓣哟,听我说呀,照我做哟!马上让我回到院子里。”她的话刚说完,就到了院子里了。
她看到院子那边,女孩子们在玩各种各样的玩具:有小轿车,大皮球,还有会唱歌的洋娃娃。珍妮越看越喜欢,心想:“我要叫他们看一看,到底谁的玩具多。”她从“七色花”上撕了一片橙色的花瓣,扔出去,说:“飞哟飞哟,小花瓣哟,听我说呀,照我做哟!叫全世界的玩具都归我吧!”
这下可不得了啦,玩具从四面八方向珍妮拥来。一只只美丽的洋娃娃跑来了,千千万万辆大卡车、小轿车“嘟嘟嘟嘟”的开来了;那数不清的花皮球蹦蹦跳跳地赶来了;还有自行车、飞机、坦克、积木......许许多多玩具都来了,把大街、院子、屋子都堆满了,一直堆到屋顶上,可还是堆着、堆着......“够了够了!”珍妮吓的抱着头叫了起来。可是,没有用,玩具还在不断的涌来。珍妮连忙撕了一片紫色的花瓣,扔出去,很快的说:“飞哟飞哟,小花瓣哟,听我说呀,照我做哟!叫所有的玩具赶快都回去!”于是,所有的玩具立刻都不见了。
珍妮朝“七色花”一看,只剩下一片花瓣了。
“哟,我把六片花瓣都浪费了,连一点的快乐都没有得到,多可惜呀!这最后的一片可不能随便乱用了。”
珍妮想着,走到大门口。看到一个小男孩坐在门前的板凳上。他那圆圆的脸上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又和气又好看,珍妮很喜欢他,就走过去问:“小朋友,你叫什么字?”“我叫威嘉。你叫什么名字?”“我叫珍妮。我们来捉迷藏吧?”威嘉皱着眉头,摇了摇头,说不行,我的脚有毛病,只能坐着,我真想跑着玩,可是没法子,一辈子就这样了。”“多可惜啊!”珍妮同情的望着他。忽然,珍妮想起了那朵神奇的“七色花”。她非常小心地把它从口袋里掏出来,然后把那最后的一片青色的小花瓣撕了下来,看了看,又闻了闻,才松开手指,用好听的声音唱起来:“飞哟飞哟,小花瓣哟,听我说呀,照我做哟!请你叫威嘉健康起来吧!”
就在那一分钟里,威嘉快活地从板凳上跳了下来,拉着珍妮的手跑起来了。威嘉变的又活泼、又健康,他跑的真快,连珍妮也追不上,他们跑啊,跳啊,玩的可高兴啦~
2015/03/09回复
燕之露楼56楼
“智力”是个什么意思(二)
一提到智力,很多爸爸妈妈马上会想到IQ。一想到IQ,EQ跟着就来了。
可是,很奇怪,申爸自己呢?从来就没有理会过这两个Q....这一点,一想起来,申爸自己确实就感觉到奇怪....
为什么呢?
让我们退回到原点。
人类这个物种,很奇特的。
你看啊,一个人,22岁大学毕业,毕业之后呢,他才走入社会,开始赚钱,试着养活自己....赚得还不多,很多时候,赚的钱,自己吃饭都不够用。像华为那种肯给一个大学毕业生10000块当起薪的公司,凤毛麟角.....那些进不了华为的,很多还得继续靠父母接济.....比如周末回父母家蹭饭,甚或自己家不开火之类的。即便是很坚毅地自己承担起自己的吃穿住行的小夫妻,一旦到了他们有了后代的时候,还是需要蹭老人:请老人来给带孩子。
这22年里,人是最无能、最无用的.....看着你十个月大的孩子,还只能在地上爬,自己连站都站不起来。这时候,你想想:一只瞪羚生下来,十秒钟后就能在草原上飞奔.....不靠成熟的个体养育,一个幼小的人类个体很快就会饿死。
没有任何一种别的物种的幼体,像人类的幼体这样,未成年期这么长时间.....想想看,22年对一头大象而言,那就是它整个一生的生存时间了.....
可是呢,在这颗星球上,也没有任何一个物种,像人类这个物种一样,取得那么明显的生存优势.....人类的生存优势有些太强大了,强大到“想让哪个物种灭亡,就让哪个物种灭亡”的地步,强大到人类要出手,“人为地”保护某些物种,不要灭绝.....自然保护区就是担负这个使命的。
这事实暗示着两层意思。第一层,在物种竞争、生存竞争这个层面上,人类具有某种其他物种无法企及能力。人类靠了这种能力,登顶成为万物之王;第二层,这种能力的发展、培养、成熟,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人类22年的抚育期,这么长的时间,就是用来干这些的。
这是些很明显的事实。在申爸之前,老早就有人开始留意到这个现象了。
从总体上看,人类优于其他物种的优势到底是什么呢?
优势肯定不是来自体力上。人一定跑不赢猎豹,一定跳不高袋鼠,一定游不快海豚,耳朵赶不上蝙蝠、脚腿比不上斑马、牙齿比不过鳄鱼.....
可是,人类确实能够杀死任何一种凶恶强健的动物。
可是,人类可以发明火箭,速度达到第三宇宙速度,10个猎豹也跑不过那么快;人类可以发明蹦床,在那个上面跳。在地面上瞎蹦的袋鼠,打死它也跳不了那么高了;人类可以发明潜水艇,海豚就游不了那么快了;人类发明雷达,可以看到千里以外的东西、发明汽车,跑;申爸家的事物料理机,对付那些鳄鱼咬不动的东西,易如反掌.......
人类可以发明各种工具,借助于这些工具,赢过任何一个物种....这显然是不是体力,而是另外一种能力。
这种能力只有人类有,别的物种,没有。
远大要在长沙弄个高楼。世界第一高。如果是世界第一高的话,让这个楼躺下,它应该有将近一公里长。一公里!你想象一下你家附近的路,一公里能走到哪里。然后,想象把这么长的路,竖起来。
一公里高,额的那个神呐!
搭这么高的东西起来,和你家宝宝搭乐高积木,那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么高的东西,搭得起来,站得住不趴下,得需要仔细筹划:地基得打多牢固,才能不被上面的高塔和里面人和物给压碎了;怎么才能把楼搭起来,又要结实还要快.....据说,远大就是发明了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巧妙法子,才决定盖这么高个东西的.....楼上边儿刮风,产生压力,怎么才能不让巨大的扭力把楼给撅折了.....要是地震的话....这需要考虑的事情就更多,更复杂.....
弄这个东西,需要人类有非常强悍的规划能力。
这种能力,只有人类有,别的物种没有。
嗯,人能办到很多事,动物不行。这已经是手边常识,对于我们来说,根本用去费心放进脑袋里想一下的常识:一群袋鼠搭不起一座一公里高的楼....袋鼠搭楼,我们想都懒得去想。
从总体上来看,人类和袋鼠类一定有某种本质上的差别,导致人类能搭楼,袋鼠不能。
这种差别一定来自人类的头脑。
申爸把人类头脑中造成这种差别的能力,叫做“智力”。
要退回到原点......要从物种的比较中,从总体上,从本质上来看,才能理解好“智力”。
当然,这还没有回答“智力是什么”这个问题。
不急,慢慢儿来。
一提到智力,很多爸爸妈妈马上会想到IQ。一想到IQ,EQ跟着就来了。
可是,很奇怪,申爸自己呢?从来就没有理会过这两个Q....这一点,一想起来,申爸自己确实就感觉到奇怪....
为什么呢?
让我们退回到原点。
人类这个物种,很奇特的。
你看啊,一个人,22岁大学毕业,毕业之后呢,他才走入社会,开始赚钱,试着养活自己....赚得还不多,很多时候,赚的钱,自己吃饭都不够用。像华为那种肯给一个大学毕业生10000块当起薪的公司,凤毛麟角.....那些进不了华为的,很多还得继续靠父母接济.....比如周末回父母家蹭饭,甚或自己家不开火之类的。即便是很坚毅地自己承担起自己的吃穿住行的小夫妻,一旦到了他们有了后代的时候,还是需要蹭老人:请老人来给带孩子。
这22年里,人是最无能、最无用的.....看着你十个月大的孩子,还只能在地上爬,自己连站都站不起来。这时候,你想想:一只瞪羚生下来,十秒钟后就能在草原上飞奔.....不靠成熟的个体养育,一个幼小的人类个体很快就会饿死。
没有任何一种别的物种的幼体,像人类的幼体这样,未成年期这么长时间.....想想看,22年对一头大象而言,那就是它整个一生的生存时间了.....
可是呢,在这颗星球上,也没有任何一个物种,像人类这个物种一样,取得那么明显的生存优势.....人类的生存优势有些太强大了,强大到“想让哪个物种灭亡,就让哪个物种灭亡”的地步,强大到人类要出手,“人为地”保护某些物种,不要灭绝.....自然保护区就是担负这个使命的。
这事实暗示着两层意思。第一层,在物种竞争、生存竞争这个层面上,人类具有某种其他物种无法企及能力。人类靠了这种能力,登顶成为万物之王;第二层,这种能力的发展、培养、成熟,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人类22年的抚育期,这么长的时间,就是用来干这些的。
这是些很明显的事实。在申爸之前,老早就有人开始留意到这个现象了。
从总体上看,人类优于其他物种的优势到底是什么呢?
优势肯定不是来自体力上。人一定跑不赢猎豹,一定跳不高袋鼠,一定游不快海豚,耳朵赶不上蝙蝠、脚腿比不上斑马、牙齿比不过鳄鱼.....
可是,人类确实能够杀死任何一种凶恶强健的动物。
可是,人类可以发明火箭,速度达到第三宇宙速度,10个猎豹也跑不过那么快;人类可以发明蹦床,在那个上面跳。在地面上瞎蹦的袋鼠,打死它也跳不了那么高了;人类可以发明潜水艇,海豚就游不了那么快了;人类发明雷达,可以看到千里以外的东西、发明汽车,跑;申爸家的事物料理机,对付那些鳄鱼咬不动的东西,易如反掌.......
人类可以发明各种工具,借助于这些工具,赢过任何一个物种....这显然是不是体力,而是另外一种能力。
这种能力只有人类有,别的物种,没有。
远大要在长沙弄个高楼。世界第一高。如果是世界第一高的话,让这个楼躺下,它应该有将近一公里长。一公里!你想象一下你家附近的路,一公里能走到哪里。然后,想象把这么长的路,竖起来。
一公里高,额的那个神呐!
搭这么高的东西起来,和你家宝宝搭乐高积木,那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么高的东西,搭得起来,站得住不趴下,得需要仔细筹划:地基得打多牢固,才能不被上面的高塔和里面人和物给压碎了;怎么才能把楼搭起来,又要结实还要快.....据说,远大就是发明了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巧妙法子,才决定盖这么高个东西的.....楼上边儿刮风,产生压力,怎么才能不让巨大的扭力把楼给撅折了.....要是地震的话....这需要考虑的事情就更多,更复杂.....
弄这个东西,需要人类有非常强悍的规划能力。
这种能力,只有人类有,别的物种没有。
嗯,人能办到很多事,动物不行。这已经是手边常识,对于我们来说,根本用去费心放进脑袋里想一下的常识:一群袋鼠搭不起一座一公里高的楼....袋鼠搭楼,我们想都懒得去想。
从总体上来看,人类和袋鼠类一定有某种本质上的差别,导致人类能搭楼,袋鼠不能。
这种差别一定来自人类的头脑。
申爸把人类头脑中造成这种差别的能力,叫做“智力”。
要退回到原点......要从物种的比较中,从总体上,从本质上来看,才能理解好“智力”。
当然,这还没有回答“智力是什么”这个问题。
不急,慢慢儿来。
2015/03/10回复
燕之露楼57楼
每个人都有自己头脑中的“智力”。当申爸最初开始用“智力”这个词,来表示申爸想表示的内涵时,曾经有朋友强烈建议:申爸再发明一个词,以避免混淆。
申爸仔细思考了这个问题,最后决定,还是继续使用“智力”这个词为好,不必再发明新词。
最大的原因呢.....来自申爸头脑中的“智力”,和度娘来的“智力”,是一样的....尽管,可能和很多人头脑中的“智力”并不一样。
度娘里的“智力”,来自网友。
这位维护“智力”词条的网友,显然很有“智力”:这个词条里面的内容,不是他自己编写的,而是译自《不列颠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Britannica)....有些地方根据《心理学大辞典》做了调整。
前者不用说了,大家都知道。
说两句后者。《心理学大辞典》是北师大林崇德、华东师大杨治良、西南大学黄希庭联手组织编纂,03年出版的。申爸和稀罕这本书,盖因其编写态度认真.....不像申爸这里写帖子哈,错别字连篇,真是的....这电脑咋就这么不好使捏....这书的水平呢?也绝不低,这个缘故。
申爸要用“智力”这个词儿,就先得给这个词儿“正名”。
要不,我们嘴里说着“智力”的时候,脑袋中想着的,根本就不是一个东西。
鸡同鸭讲,永远讲不到一块儿去。
话说,人类想搞清楚,自己和别的物种比,取得优势的能力,本质是什么.....哦,就是“智力”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个事情呢,我猜测,从人类一开始,就琢磨了....有文字之前....有了文字之后呢,这种琢磨的过程和结果,有幸记录下来,我们能看到。这种文字,各个古文明都有....中华文明、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希腊文明都有......尤其以希腊文明为多,系统。
起原因固因为人类的好奇的本性,更因为这个事情琢磨明白了,有巨大实用价值:就是在教育后代和怎么让自身更加具有“智力”上面。
可是,“智力”这个东西,真的很难琢磨清楚。
琢磨不清楚的原因很简单:人们不知道该怎么下手。
时间就这么过了若干个世纪。
到了1904年,查尔斯·斯皮尔曼(Charles Edward Spearman)发表了一系列的论文。
每个学者都发表论文的.....有什么不同么?
有的。
在人类对其自身探索的艰难历程中,斯皮尔曼的这些论文,石破天惊。
原因很简单:这些论文第一次给出一种思路....一种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思路:如何下手,来分析“智力”这个东西。
斯皮尔曼的方法,就是观察“智力”在人群中的表现,然后,把不同的表现归类,用来寻找其背后的原因。
斯皮尔曼的方法在本质上,是一种基于现象,分析其背后因素和结构的方法。
这种方法,就是用机械分析思路来分析“智力”这个东西....我们都知道,在二十世纪初期,机械分析是灰常流行的。
不管怎样,斯皮尔曼的方法是科学的,站得住脚的。
斯皮尔曼很重要,让智力研究终于走出了哲学的思辨的阶段,走上一条坚实的路。
申爸仔细思考了这个问题,最后决定,还是继续使用“智力”这个词为好,不必再发明新词。
最大的原因呢.....来自申爸头脑中的“智力”,和度娘来的“智力”,是一样的....尽管,可能和很多人头脑中的“智力”并不一样。
度娘里的“智力”,来自网友。
这位维护“智力”词条的网友,显然很有“智力”:这个词条里面的内容,不是他自己编写的,而是译自《不列颠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Britannica)....有些地方根据《心理学大辞典》做了调整。
前者不用说了,大家都知道。
说两句后者。《心理学大辞典》是北师大林崇德、华东师大杨治良、西南大学黄希庭联手组织编纂,03年出版的。申爸和稀罕这本书,盖因其编写态度认真.....不像申爸这里写帖子哈,错别字连篇,真是的....这电脑咋就这么不好使捏....这书的水平呢?也绝不低,这个缘故。
申爸要用“智力”这个词儿,就先得给这个词儿“正名”。
要不,我们嘴里说着“智力”的时候,脑袋中想着的,根本就不是一个东西。
鸡同鸭讲,永远讲不到一块儿去。
话说,人类想搞清楚,自己和别的物种比,取得优势的能力,本质是什么.....哦,就是“智力”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个事情呢,我猜测,从人类一开始,就琢磨了....有文字之前....有了文字之后呢,这种琢磨的过程和结果,有幸记录下来,我们能看到。这种文字,各个古文明都有....中华文明、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希腊文明都有......尤其以希腊文明为多,系统。
起原因固因为人类的好奇的本性,更因为这个事情琢磨明白了,有巨大实用价值:就是在教育后代和怎么让自身更加具有“智力”上面。
可是,“智力”这个东西,真的很难琢磨清楚。
琢磨不清楚的原因很简单:人们不知道该怎么下手。
时间就这么过了若干个世纪。
到了1904年,查尔斯·斯皮尔曼(Charles Edward Spearman)发表了一系列的论文。
每个学者都发表论文的.....有什么不同么?
有的。
在人类对其自身探索的艰难历程中,斯皮尔曼的这些论文,石破天惊。
原因很简单:这些论文第一次给出一种思路....一种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思路:如何下手,来分析“智力”这个东西。
斯皮尔曼的方法,就是观察“智力”在人群中的表现,然后,把不同的表现归类,用来寻找其背后的原因。
斯皮尔曼的方法在本质上,是一种基于现象,分析其背后因素和结构的方法。
这种方法,就是用机械分析思路来分析“智力”这个东西....我们都知道,在二十世纪初期,机械分析是灰常流行的。
不管怎样,斯皮尔曼的方法是科学的,站得住脚的。
斯皮尔曼很重要,让智力研究终于走出了哲学的思辨的阶段,走上一条坚实的路。
2015/03/10回复
燕之露楼58楼
目标是什么(二):大申的解读和对“解读”的解读
申爸的《七色花》遭到了乐乐爸的吐槽....吐得完全有道理.....可问题是......问题是,这个故事,尽管很“扯”,也有它的价值。
下面就会看到这种价值。
有价值的东西,是否有必要存在?嗯,这是一个一问题。
有必要存在的东西,是否可以收入小学的课本....嗯,这也是一个问题。
话说当时。
我不死心,继续追问:“要是有呢?假如....”
"那是假的!‘假如’个头哇!"我打扰了大申写作业,大申就不耐烦地说。
大申的意思是说:没有“假如”,“假如”没意思。
我还不死心。
既然“假如”没意思,咱就不“假如”。
“咳!不就是说说么。要是你有一个朵七色花,你用它来干嘛?”我问。
大申懒的和申爸理论了,就说:“要是我有一朵七色花,第一个花瓣,我就说:‘再来十朵!’”
对啊。七色花不过是一种能力的承诺。既然它无所不能,那就用第一个花瓣,要来足够的能力承诺。至于怎么享用么....反正,手里已经握着有足够的承诺,将来,要啥都行。
我们拿起一片七色花瓣,扔出去.....现在要的,只是现在觉得重要的;人得过生活啊,有未来啊....未来的生活会让人产生新的欲望....那时的欲望,现在是完全想象不到的....
这样的话,最聪明的法子,就是大申的法子:我弄到足够的“满足的承诺”在手里,至于具体要什么嘛...再说。
先把足够的“满足的承诺”,就是一大堆七色花搞到手再说。
孩子呢,生来的时候,他带着七色花来到这个世界上的。
可孩子自己呢,他不会用。
爸爸妈妈手里拿着孩子的七色花,"飞哟飞哟,小花瓣哟,听我说呀,照我做哟!"
这七色花瓣无所不能。现在,爸爸妈妈要什么呢?
每个爸爸妈妈都会不同。
我说申爸要什么吧:
我们爷儿俩一样:“先来十朵七色花!”
申爸只想要这个!
申爸只要想办法,把“十朵七色花”搞来,交到大申手里,就行了。至于他自己拿这堆花儿做什么,是像珍妮一样,无谓地跑到北极,刚一沾地儿,就忙不迭又跑回来,白白浪费两瓣珍贵的七色花瓣;还是用来做像治好威佳的腿那么“有价值”的事.....那时大申的事情,不是我的事情。
我只管做好我的事情,不去干涉大申的事情。
孩子天赋的七色花瓣呢,它保鲜期有限....等孩子长大了,保鲜期过了,就没用了。
花瓣儿留着不用,过期作废。
申爸现在就琢磨一件:咋能在天赋的七色花保鲜期过了之前,能够把七色花二代要出来,交到大申手里。让他自己高高兴兴地玩儿去。
大申九岁了,大申的花瓣已经开始枯萎。
十朵呢....即便弄来了...也不过70瓣。总有用完的时候。不过....是不是在用完之前,大申自己再用一瓣要十朵...那就是大申的事情了,跟申爸不相干。
问题是:什么是现实世界中的七色花?
那十朵怎么能弄来?
PS . 这个故事呢,得益于群里的朋友,共同完善,才讲出来的。申爸感谢丁爸、辰妈、菁爸、妞子妈提出的有深有洞察的问题、其他爸爸妈妈的支持和鼓励。
申爸的《七色花》遭到了乐乐爸的吐槽....吐得完全有道理.....可问题是......问题是,这个故事,尽管很“扯”,也有它的价值。
下面就会看到这种价值。
有价值的东西,是否有必要存在?嗯,这是一个一问题。
有必要存在的东西,是否可以收入小学的课本....嗯,这也是一个问题。
话说当时。
我不死心,继续追问:“要是有呢?假如....”
"那是假的!‘假如’个头哇!"我打扰了大申写作业,大申就不耐烦地说。
大申的意思是说:没有“假如”,“假如”没意思。
我还不死心。
既然“假如”没意思,咱就不“假如”。
“咳!不就是说说么。要是你有一个朵七色花,你用它来干嘛?”我问。
大申懒的和申爸理论了,就说:“要是我有一朵七色花,第一个花瓣,我就说:‘再来十朵!’”
对啊。七色花不过是一种能力的承诺。既然它无所不能,那就用第一个花瓣,要来足够的能力承诺。至于怎么享用么....反正,手里已经握着有足够的承诺,将来,要啥都行。
我们拿起一片七色花瓣,扔出去.....现在要的,只是现在觉得重要的;人得过生活啊,有未来啊....未来的生活会让人产生新的欲望....那时的欲望,现在是完全想象不到的....
这样的话,最聪明的法子,就是大申的法子:我弄到足够的“满足的承诺”在手里,至于具体要什么嘛...再说。
先把足够的“满足的承诺”,就是一大堆七色花搞到手再说。
孩子呢,生来的时候,他带着七色花来到这个世界上的。
可孩子自己呢,他不会用。
爸爸妈妈手里拿着孩子的七色花,"飞哟飞哟,小花瓣哟,听我说呀,照我做哟!"
这七色花瓣无所不能。现在,爸爸妈妈要什么呢?
每个爸爸妈妈都会不同。
我说申爸要什么吧:
我们爷儿俩一样:“先来十朵七色花!”
申爸只想要这个!
申爸只要想办法,把“十朵七色花”搞来,交到大申手里,就行了。至于他自己拿这堆花儿做什么,是像珍妮一样,无谓地跑到北极,刚一沾地儿,就忙不迭又跑回来,白白浪费两瓣珍贵的七色花瓣;还是用来做像治好威佳的腿那么“有价值”的事.....那时大申的事情,不是我的事情。
我只管做好我的事情,不去干涉大申的事情。
孩子天赋的七色花瓣呢,它保鲜期有限....等孩子长大了,保鲜期过了,就没用了。
花瓣儿留着不用,过期作废。
申爸现在就琢磨一件:咋能在天赋的七色花保鲜期过了之前,能够把七色花二代要出来,交到大申手里。让他自己高高兴兴地玩儿去。
大申九岁了,大申的花瓣已经开始枯萎。
十朵呢....即便弄来了...也不过70瓣。总有用完的时候。不过....是不是在用完之前,大申自己再用一瓣要十朵...那就是大申的事情了,跟申爸不相干。
问题是:什么是现实世界中的七色花?
那十朵怎么能弄来?
PS . 这个故事呢,得益于群里的朋友,共同完善,才讲出来的。申爸感谢丁爸、辰妈、菁爸、妞子妈提出的有深有洞察的问题、其他爸爸妈妈的支持和鼓励。
2015/03/11回复
燕之露楼59楼
“智力”:智商是个什么东西(三):天才之前的一些乱七八糟
就在斯皮尔曼发表其智力分析思路的第二年,1905年,在法国,两位心理学家....比奈和西蒙.....发表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智力量表,比奈-西蒙量表(Binet-Simon Scale)。
我不知道斯皮尔曼的思想启发了比奈和西蒙,让他们用斯皮尔曼的思路开发出量表;还是比奈和西蒙独立找到了思路又开发出工具....这是科学史上的小问题,申爸对这个方面不感兴趣。
申爸感兴趣的是:智力的测量到底是个怎么回事。
话说比奈和西蒙发表他们的量表六年之后,1911年,德国心理学家斯特恩提出了智力商数的概念。智力商数就是我们常说的智商,IQ。智力商数是个纯数字,没有单位。用心理年龄除以生理年龄,得到的数,就是智力商数。
心理年龄可以用比奈和西蒙的那个量表测量出来。
1919年,就在中国正在闹五四运动,折腾的时候,一个23岁的年轻人,来到巴黎大学心理研究所,拜西蒙为师,协助比奈开发他的量表。
你可能会问:1905年,那个量表不是已经发表了吗?为什么14年后,还要“开发”?
实际上,测量智力的量表,一直到今天.....108年之后.....还在不断地开发。
有一首歌,叫做《漫步人生路》的,里面怎么唱来的?“越过高峰,另一峰却又现。目标推远,让理想永远在前面。”
这年青人很快就发现,开发智力量表这件事情,和这歌儿唱的情景,完全一样。
怎么回事呢?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就在于“智力”这个东西的“边界可无限扩展性”。
我们换个对象,来理解这种“边界可无限扩展性”。
今天,生态环境普遍恶化。
我们有理由去发明一个衡量标准.....生态环境指数......看某一个地方的生态环境,到底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恶化水平。有了这个标准,我们也能知道不同的地方的生态环境,比起来,哪个好,哪个不好。
你去问几百年前的人,他生存的环境中的生态环境指数。他说:“啊?这还要什么指数?我一看就知道哪里好,哪里不好!”这是当然的,山清水秀的地方生态环境好,穷山恶水的地方,生态环境不好。
这个几百年前的人,还不知道分析清楚生态环境指数,要从哪里下手。
后来,有一天,人们忽然想到:可以数十平方米里面有多少棵树、有多少株草、有没有水,水面的面积有多大、有多少个昆虫,用这些指标,来衡量生态环境的好坏。
这是一个革命性的想法,一说出来,没有人不同意。
大家都认为这很科学。
于是,就有了四个指标的“生态环境指数”。
人们对“科学”是很信任的,这个指数又于环境有关,能衡量出环境好坏。于是,人们就根据这个指数,决定在哪里安居。
可是,很快问题就来了。
有个傻瓜,根据这个指数,把家安在了瘴气弥散的沼泽里边。送了命。
他为啥把家安在那里呢?
因为那里每十平方米里,树也多,草也多,水面大,昆虫多。可是,就是有对上述四种东西都无害,只对人有害的瘴气。
于是,吵架开始了:挺生态指数的科学家说,我们开发的生态环境指数,只是衡量生态环境的好坏。我们开发的是生态环境指数,并不是宜居指数。
于是,生态环境指数的“科学”名声保留下来了。
老百姓呢?老百姓说,切!俺们屌丝不懂什么是“科学”。你们说你们的东西是“科学”的,是衡量生态环境好坏的。你们说沼泽里指数高。指数高就是环境好呗。我们屁民按你们说的,去了,死了。你们这些砖家,良心都被狗吃了。
老百姓是对的。
科学家知道老百姓哪里错了,可就是解释不清楚。事情发展到后来,越发严重,两个群体被定义为“群众”和“精英”,对立起来了。只要“精英”一开口,老百姓就吐槽。加上假砖家误导,还有标题党作乱,屌丝们只看标题,不看内容.......事情乱得一塌糊涂。
这个说得有点儿远了。
话说,“科学家”们知道,需求就是行动的指令。既然大众需求宜居指数,那就开发一个宜居指数。宜居指数就是在上述四个指标基础上,增加一个“瘴气指数”。
这边厢沼泽还没吵完,那边厢敦煌又吵起来了。
原来有人,把家安在离月牙泉800米的沙漠里了。
...........................................
就在斯皮尔曼发表其智力分析思路的第二年,1905年,在法国,两位心理学家....比奈和西蒙.....发表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智力量表,比奈-西蒙量表(Binet-Simon Scale)。
我不知道斯皮尔曼的思想启发了比奈和西蒙,让他们用斯皮尔曼的思路开发出量表;还是比奈和西蒙独立找到了思路又开发出工具....这是科学史上的小问题,申爸对这个方面不感兴趣。
申爸感兴趣的是:智力的测量到底是个怎么回事。
话说比奈和西蒙发表他们的量表六年之后,1911年,德国心理学家斯特恩提出了智力商数的概念。智力商数就是我们常说的智商,IQ。智力商数是个纯数字,没有单位。用心理年龄除以生理年龄,得到的数,就是智力商数。
心理年龄可以用比奈和西蒙的那个量表测量出来。
1919年,就在中国正在闹五四运动,折腾的时候,一个23岁的年轻人,来到巴黎大学心理研究所,拜西蒙为师,协助比奈开发他的量表。
你可能会问:1905年,那个量表不是已经发表了吗?为什么14年后,还要“开发”?
实际上,测量智力的量表,一直到今天.....108年之后.....还在不断地开发。
有一首歌,叫做《漫步人生路》的,里面怎么唱来的?“越过高峰,另一峰却又现。目标推远,让理想永远在前面。”
这年青人很快就发现,开发智力量表这件事情,和这歌儿唱的情景,完全一样。
怎么回事呢?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就在于“智力”这个东西的“边界可无限扩展性”。
我们换个对象,来理解这种“边界可无限扩展性”。
今天,生态环境普遍恶化。
我们有理由去发明一个衡量标准.....生态环境指数......看某一个地方的生态环境,到底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恶化水平。有了这个标准,我们也能知道不同的地方的生态环境,比起来,哪个好,哪个不好。
你去问几百年前的人,他生存的环境中的生态环境指数。他说:“啊?这还要什么指数?我一看就知道哪里好,哪里不好!”这是当然的,山清水秀的地方生态环境好,穷山恶水的地方,生态环境不好。
这个几百年前的人,还不知道分析清楚生态环境指数,要从哪里下手。
后来,有一天,人们忽然想到:可以数十平方米里面有多少棵树、有多少株草、有没有水,水面的面积有多大、有多少个昆虫,用这些指标,来衡量生态环境的好坏。
这是一个革命性的想法,一说出来,没有人不同意。
大家都认为这很科学。
于是,就有了四个指标的“生态环境指数”。
人们对“科学”是很信任的,这个指数又于环境有关,能衡量出环境好坏。于是,人们就根据这个指数,决定在哪里安居。
可是,很快问题就来了。
有个傻瓜,根据这个指数,把家安在了瘴气弥散的沼泽里边。送了命。
他为啥把家安在那里呢?
因为那里每十平方米里,树也多,草也多,水面大,昆虫多。可是,就是有对上述四种东西都无害,只对人有害的瘴气。
于是,吵架开始了:挺生态指数的科学家说,我们开发的生态环境指数,只是衡量生态环境的好坏。我们开发的是生态环境指数,并不是宜居指数。
于是,生态环境指数的“科学”名声保留下来了。
老百姓呢?老百姓说,切!俺们屌丝不懂什么是“科学”。你们说你们的东西是“科学”的,是衡量生态环境好坏的。你们说沼泽里指数高。指数高就是环境好呗。我们屁民按你们说的,去了,死了。你们这些砖家,良心都被狗吃了。
老百姓是对的。
科学家知道老百姓哪里错了,可就是解释不清楚。事情发展到后来,越发严重,两个群体被定义为“群众”和“精英”,对立起来了。只要“精英”一开口,老百姓就吐槽。加上假砖家误导,还有标题党作乱,屌丝们只看标题,不看内容.......事情乱得一塌糊涂。
这个说得有点儿远了。
话说,“科学家”们知道,需求就是行动的指令。既然大众需求宜居指数,那就开发一个宜居指数。宜居指数就是在上述四个指标基础上,增加一个“瘴气指数”。
这边厢沼泽还没吵完,那边厢敦煌又吵起来了。
原来有人,把家安在离月牙泉800米的沙漠里了。
...........................................
2015/03/11回复
燕之露楼60楼
“智力”:智商是个什么东西(四):天才之前的一些乱七八糟
原来啊,科学家们搞了一个什么叫做《中国西北部地区生态环境普查》的大型项目。在这项目里,西北部地区的宜居指数,得到了详细的测量,还出了书。
这本书里,明确写着,敦煌月牙泉附近的宜居指数是最高的。
这下儿不得了了。
整个儿甘肃......敦煌是甘肃的吧?应该是.....的人,都跑到宜居指数最高的地方盖房子.....谁不想把自己的家安在宜居指数高的地方啊?
话说,有那么一个人,他把房子盖在距离月牙泉800米的地方。
等房子盖好了,住进去,他发现,事情不对啊:这个鬼地方,开门就是沙子,吃水要到将近一公里远的地方去挑。这还不打紧,这鬼地方整年整年不下雨,种个草啊、蔬菜什么的,全干死。
这哪里宜居啊!
于是,这人就到微博上泣血哭诉:这地方不适宜居住,有图有真像,不让人不相信。
引来大量围观。路人都纷纷指责。大伙儿一想,什么地方儿错了呢?很明显么,那个宜居指数,真的是混蛋。这地方兔子都不拉屎,这事实很清楚,书上还说这地方儿的宜居指数是甘肃之最.....
宜居指数错了,没用。
这是明摆着的事实。
科学家们也知道这件事情了,回来调查。
一翻原始记录,科学家们发现,当初,十平方米取样的时候,取的是月牙泉边上的十平方米。那当然了。那里有水,有草,有树,还有昆虫,一点儿瘴气都没有。算出来的宜居指数自然高。
于是,科学家们给科技部写了报告,直陈事情:这是月牙泉特殊的生态环境造成的误解。
同时,报告在科技部的网站上向社会公布,原稿存国家图书馆,任由大众检阅。
这很科学,科技部采纳。于是,官方还是采用宜居指数来衡量是不是盖房子。
大众呢?月牙泉事件发生之后,分化了。
分化成“狗屁派”和“指数派”。“狗屁派”认为什么宜居指数,纯粹扯淡;“指数派”认为,既然国家都承认,官方认可,这指数又有那么大影响,自然应该采用这指数,决定自家在哪里盖房子。
有一个小小的事实:“指数派”人多。为啥呢?那是因为,当初月牙泉事件的时候,使智能手机的人还不多.....就像今天用1390号码的人一样,属于“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毕竟老百姓人多,先富起来的人少。老百姓都不知道这个事件,但是知道国家承认的标准。
话说这个宜居指数。后来,人们发现,这个噪音很讨厌,就把噪音也纳入到宜居指数里边儿了....人们发现,PM2.5也是应该考量的、居住密度也是应该考量的、是否重金属超标,也是应该考量的.........
发展到今天,就很复杂了。官方仍然认可宜居指数,可这指数和当初的五因素,已经大不相同,面目全非.....很多因素,你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社会上,“狗屁派”和“指数派”依然存在,时不时打架,吵得不可开交,一塌糊涂.......
原来啊,科学家们搞了一个什么叫做《中国西北部地区生态环境普查》的大型项目。在这项目里,西北部地区的宜居指数,得到了详细的测量,还出了书。
这本书里,明确写着,敦煌月牙泉附近的宜居指数是最高的。
这下儿不得了了。
整个儿甘肃......敦煌是甘肃的吧?应该是.....的人,都跑到宜居指数最高的地方盖房子.....谁不想把自己的家安在宜居指数高的地方啊?
话说,有那么一个人,他把房子盖在距离月牙泉800米的地方。
等房子盖好了,住进去,他发现,事情不对啊:这个鬼地方,开门就是沙子,吃水要到将近一公里远的地方去挑。这还不打紧,这鬼地方整年整年不下雨,种个草啊、蔬菜什么的,全干死。
这哪里宜居啊!
于是,这人就到微博上泣血哭诉:这地方不适宜居住,有图有真像,不让人不相信。
引来大量围观。路人都纷纷指责。大伙儿一想,什么地方儿错了呢?很明显么,那个宜居指数,真的是混蛋。这地方兔子都不拉屎,这事实很清楚,书上还说这地方儿的宜居指数是甘肃之最.....
宜居指数错了,没用。
这是明摆着的事实。
科学家们也知道这件事情了,回来调查。
一翻原始记录,科学家们发现,当初,十平方米取样的时候,取的是月牙泉边上的十平方米。那当然了。那里有水,有草,有树,还有昆虫,一点儿瘴气都没有。算出来的宜居指数自然高。
于是,科学家们给科技部写了报告,直陈事情:这是月牙泉特殊的生态环境造成的误解。
同时,报告在科技部的网站上向社会公布,原稿存国家图书馆,任由大众检阅。
这很科学,科技部采纳。于是,官方还是采用宜居指数来衡量是不是盖房子。
大众呢?月牙泉事件发生之后,分化了。
分化成“狗屁派”和“指数派”。“狗屁派”认为什么宜居指数,纯粹扯淡;“指数派”认为,既然国家都承认,官方认可,这指数又有那么大影响,自然应该采用这指数,决定自家在哪里盖房子。
有一个小小的事实:“指数派”人多。为啥呢?那是因为,当初月牙泉事件的时候,使智能手机的人还不多.....就像今天用1390号码的人一样,属于“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毕竟老百姓人多,先富起来的人少。老百姓都不知道这个事件,但是知道国家承认的标准。
话说这个宜居指数。后来,人们发现,这个噪音很讨厌,就把噪音也纳入到宜居指数里边儿了....人们发现,PM2.5也是应该考量的、居住密度也是应该考量的、是否重金属超标,也是应该考量的.........
发展到今天,就很复杂了。官方仍然认可宜居指数,可这指数和当初的五因素,已经大不相同,面目全非.....很多因素,你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社会上,“狗屁派”和“指数派”依然存在,时不时打架,吵得不可开交,一塌糊涂.......
2015/03/1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