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从我在李网接触到申爸的育儿理念后自己很认同并在教育孩子时改变了很多,希望能分享给大 ...
转载申爸育儿观念:前瞻孩子在小学阶段的思维发展(五岁以下孩子家长慎入)
18941126家有小学生
全部回帖
燕之露楼64楼
老师能教给孩子什么,为什么(六):组织能够做到什么
话说德鲁克。
德鲁克发现的管理的职能,一共有四个: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它大致的意思是说,一个创造价值的现代组织,是这么管理的:先制定一个目标,然后呢?根据目标,制定实现它的计划,把人们分工,开始干。在干的过程中,不断地把阶段性的成果拿出来,和制定好的计划去比较,如果有偏差,要及时纠正,让进展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我们这个论坛呢......指在这里交流的爸爸妈妈....严格意义上,不是德鲁克所说的组织。我们这里是个俱乐部。
任何一个学校,都是一个现代组织。
现代组织有个什么特点呢?感觉“冷冰冰”的。是个高效机器,必须不偏不倚、稳定地完成它的目标。
咱们感觉一下,咱们这里这里和现代组织有啥就不一样。
申爸在这里发帖子,感觉很爽,很high,就天天早上写。要是明天申爸感觉腻了,不想写了,也就不写了。因为这里发帖,不过是“玩儿”而已;学校的老师就不行,天天都得上班。不管老师们感觉爽不爽,腻不腻,都得上班。“上班”是他们的工作。
一点儿也不奇怪,会有很多老师到这里来发帖子,交流。尽管谈的都是教育,可“其背后的处理机制”是不一样的。
申爸的话题,想到哪里,就说道哪里;想起那条线索,就说哪条线索。在这里有这里的规矩,我可以建议请求别人说些什么;可是对方不说,我也没有办法;学校就不同。一个单元,要八天讲完,就得在八天的时间里,把它讲完。要是哪位老师讲不完,就没办法混了:因为第九天就要“全年级单元测验”,你教的班级没讲完,怎么办?
为什么八天呢?因为一个单元有五课,第一课和第二课是两首短诗,一节课讲完;剩下三课课文比较长,要在两节课里讲完。加起来,正好八节课。这是根据几年、十几年积累下来的经验,制定出来的教学计划,非常科学的。
实际上,每一位老师,面对的情形是:他要讲的内容,已经严格的规定好了....严格到每一个五分钟,需要讲什么,都规定好了....这种严格程度,超出我们的想像。
很多新晋小学生的蒙氏妈妈,都有一种冲动:把理念传递给孩子的老师。呵呵,不是老师不相信,不想听你的理念....老师也是另一个孩子的妈妈么.......而是,你想让老师在什么时间做那些符合理念的事情?
老师她没有时间。
有年青的老师在这里.....甚至,她还是孩子的妈妈....她试图把蒙氏的理念,拿到小学来,用在她的课堂上。你可以找到这样的老师的帖子.....“哎!难呐。做点对学生有益的事情,怎么就这么难?”她感觉到。好像整个世界都在和她作对!教学内的任务完不成,她热心做的,得不到周围任何人的认可;她取得的成绩,没有人看得到;她不小心的失误,被周围的环境放大千万倍,来嘲笑。
最后,她也只好忍泪“回归”。
一个组织,它要运转良好,就不会允许这种“偏离目标的事情发生”。
她所遇到的困难,就来自“纠偏”行为。
可是,为什么“教委的那些人”,不充分发挥出青年教师的积极性,非要制定这样的目标和体系呢?
那是因为:稳定的问题。
凭着热情的地方,总会不稳定:有热情的人,一旦“燃尽”了,怎么办?
有一些曾经很好的“俱乐部”式的小学,里面的核心人员,有一天,“燃尽”了。那灰烬还没有普通的机械的现代性组织好。
现代性的学校,是孩子总会进入的机构,总会面对的问题。这是不可能改变的事实。
那么,家长们最好的方式,就是对这样的机构的目标有充分的认识,获得其“好处”,剩下的事情,想办法,自己做。
学校做好学校该做的事情;家长做好家长该做的事情。
话说德鲁克。
德鲁克发现的管理的职能,一共有四个: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它大致的意思是说,一个创造价值的现代组织,是这么管理的:先制定一个目标,然后呢?根据目标,制定实现它的计划,把人们分工,开始干。在干的过程中,不断地把阶段性的成果拿出来,和制定好的计划去比较,如果有偏差,要及时纠正,让进展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我们这个论坛呢......指在这里交流的爸爸妈妈....严格意义上,不是德鲁克所说的组织。我们这里是个俱乐部。
任何一个学校,都是一个现代组织。
现代组织有个什么特点呢?感觉“冷冰冰”的。是个高效机器,必须不偏不倚、稳定地完成它的目标。
咱们感觉一下,咱们这里这里和现代组织有啥就不一样。
申爸在这里发帖子,感觉很爽,很high,就天天早上写。要是明天申爸感觉腻了,不想写了,也就不写了。因为这里发帖,不过是“玩儿”而已;学校的老师就不行,天天都得上班。不管老师们感觉爽不爽,腻不腻,都得上班。“上班”是他们的工作。
一点儿也不奇怪,会有很多老师到这里来发帖子,交流。尽管谈的都是教育,可“其背后的处理机制”是不一样的。
申爸的话题,想到哪里,就说道哪里;想起那条线索,就说哪条线索。在这里有这里的规矩,我可以建议请求别人说些什么;可是对方不说,我也没有办法;学校就不同。一个单元,要八天讲完,就得在八天的时间里,把它讲完。要是哪位老师讲不完,就没办法混了:因为第九天就要“全年级单元测验”,你教的班级没讲完,怎么办?
为什么八天呢?因为一个单元有五课,第一课和第二课是两首短诗,一节课讲完;剩下三课课文比较长,要在两节课里讲完。加起来,正好八节课。这是根据几年、十几年积累下来的经验,制定出来的教学计划,非常科学的。
实际上,每一位老师,面对的情形是:他要讲的内容,已经严格的规定好了....严格到每一个五分钟,需要讲什么,都规定好了....这种严格程度,超出我们的想像。
很多新晋小学生的蒙氏妈妈,都有一种冲动:把理念传递给孩子的老师。呵呵,不是老师不相信,不想听你的理念....老师也是另一个孩子的妈妈么.......而是,你想让老师在什么时间做那些符合理念的事情?
老师她没有时间。
有年青的老师在这里.....甚至,她还是孩子的妈妈....她试图把蒙氏的理念,拿到小学来,用在她的课堂上。你可以找到这样的老师的帖子.....“哎!难呐。做点对学生有益的事情,怎么就这么难?”她感觉到。好像整个世界都在和她作对!教学内的任务完不成,她热心做的,得不到周围任何人的认可;她取得的成绩,没有人看得到;她不小心的失误,被周围的环境放大千万倍,来嘲笑。
最后,她也只好忍泪“回归”。
一个组织,它要运转良好,就不会允许这种“偏离目标的事情发生”。
她所遇到的困难,就来自“纠偏”行为。
可是,为什么“教委的那些人”,不充分发挥出青年教师的积极性,非要制定这样的目标和体系呢?
那是因为:稳定的问题。
凭着热情的地方,总会不稳定:有热情的人,一旦“燃尽”了,怎么办?
有一些曾经很好的“俱乐部”式的小学,里面的核心人员,有一天,“燃尽”了。那灰烬还没有普通的机械的现代性组织好。
现代性的学校,是孩子总会进入的机构,总会面对的问题。这是不可能改变的事实。
那么,家长们最好的方式,就是对这样的机构的目标有充分的认识,获得其“好处”,剩下的事情,想办法,自己做。
学校做好学校该做的事情;家长做好家长该做的事情。
2015/03/13回复
燕之露楼66楼
再谈目标(一):打哪儿指拿儿
有个笑话,说有一个人,自称神枪手,枪技如神,百发百中。
别人不服气,就让他表演。
靶子放好了,神枪手瞄都不瞄,举枪就打。
第一枪,正中靶心,于是,神枪手就指着靶心,笑着说:“怎么样,打得准吧?”
别人只好点头称是。
第二枪,脱把了,子弹连靶子都没打中,把靶子后边的墙皮,打掉了一块。
别人就说,原来你刚才打中靶心,不过是“瞎猫碰上死耗子”,遇上了而已。怎么样?第二枪露马脚了吧?
神枪手不慌不忙地指着弹坑说:“不对,我本来打的就是这点。我打得准吧?”
别人无可奈何地说:“原来你是‘打哪儿指哪儿’啊,不怪是神枪手。‘打哪儿指哪儿’,当然百发百中了。”
这是一个笑话。不过,它指出得道理,却一点儿也不滑稽。
申爸制定目标的原则就是:“打哪儿指哪儿”。
只不过,打的人绝不是申爸打,是大申。
我不是根据自身的信念和经验,确定一个“目标”,然后,逼着大申往这个目标跑....这是“指哪儿打哪儿”的思路;我是观察大申,看大申往哪里发展,然后,把大申自然发展发展的目标,当做教育大申的目标。
既然是“打哪儿指哪儿”,自然根本就不存在牛班女娃妈妈说的问题。
大申知道郭永怀,只不过是故事中遇到了这个名字,表明他知道而已。其实,大申的小脑袋里,名字多着呢:郭永怀、钱三强、波尔、爱因斯坦、牛顿、法拉第、卢瑟福、麦克斯韦、莱布尼茨、布朗、瓦特、德布罗意、焦耳、安培、特斯拉、奥本海默、费曼、普朗特、费米、周培源、朱光亚、伦琴、洛伦兹、波色、薛定谔、海森堡、居里夫人、........多着呢。这些是申爸知道大申肯定知道的。肯定还有若干申爸不知道大申肯定知道,而他确实知道的。
可是,如果是威逼,怎么威逼,也做不到。威逼可以做到知道郭永怀,但无论如何也不能知道这么多人。
稍微换一个角度,这么想一下:“想知道这么多人”,“需要知道这么多人”,是不是孩子的自然本性呢?会不会大申在六岁这个年龄,就想“往这里打”呢?
如果是这样,申爸只不过是“打哪儿指哪儿”而已。
有个笑话,说有一个人,自称神枪手,枪技如神,百发百中。
别人不服气,就让他表演。
靶子放好了,神枪手瞄都不瞄,举枪就打。
第一枪,正中靶心,于是,神枪手就指着靶心,笑着说:“怎么样,打得准吧?”
别人只好点头称是。
第二枪,脱把了,子弹连靶子都没打中,把靶子后边的墙皮,打掉了一块。
别人就说,原来你刚才打中靶心,不过是“瞎猫碰上死耗子”,遇上了而已。怎么样?第二枪露马脚了吧?
神枪手不慌不忙地指着弹坑说:“不对,我本来打的就是这点。我打得准吧?”
别人无可奈何地说:“原来你是‘打哪儿指哪儿’啊,不怪是神枪手。‘打哪儿指哪儿’,当然百发百中了。”
这是一个笑话。不过,它指出得道理,却一点儿也不滑稽。
申爸制定目标的原则就是:“打哪儿指哪儿”。
只不过,打的人绝不是申爸打,是大申。
我不是根据自身的信念和经验,确定一个“目标”,然后,逼着大申往这个目标跑....这是“指哪儿打哪儿”的思路;我是观察大申,看大申往哪里发展,然后,把大申自然发展发展的目标,当做教育大申的目标。
既然是“打哪儿指哪儿”,自然根本就不存在牛班女娃妈妈说的问题。
大申知道郭永怀,只不过是故事中遇到了这个名字,表明他知道而已。其实,大申的小脑袋里,名字多着呢:郭永怀、钱三强、波尔、爱因斯坦、牛顿、法拉第、卢瑟福、麦克斯韦、莱布尼茨、布朗、瓦特、德布罗意、焦耳、安培、特斯拉、奥本海默、费曼、普朗特、费米、周培源、朱光亚、伦琴、洛伦兹、波色、薛定谔、海森堡、居里夫人、........多着呢。这些是申爸知道大申肯定知道的。肯定还有若干申爸不知道大申肯定知道,而他确实知道的。
可是,如果是威逼,怎么威逼,也做不到。威逼可以做到知道郭永怀,但无论如何也不能知道这么多人。
稍微换一个角度,这么想一下:“想知道这么多人”,“需要知道这么多人”,是不是孩子的自然本性呢?会不会大申在六岁这个年龄,就想“往这里打”呢?
如果是这样,申爸只不过是“打哪儿指哪儿”而已。
2015/03/13回复
燕之露楼67楼
有那么一种状态:享受着思考的乐趣(一)
理想在嘀咕,我在这里写东西的动机是什么,楠楠妈妈指出先哲们的看法的“惊人一致”。
这两者,是有相当大的关联的。
我不知道先哲们述而不作的原因是什么.....当然,可以推测....但我确实知道我在这里写帖子的动机是什么:好玩儿,感觉爽。
乐乐爸爸也指出:“我觉得,也可以把思考视作享受,一种思维的乐趣。”
人们的行为,背后都会有一种动因,驱动力。有些驱动力来自自身、内部,有的驱动力来自环境、外部。源自内部的驱动力,我们叫它们内部动因;来自外部的驱动力,我们叫它们外部动因。
思考的乐趣,是最重要的一种内部动因。
如何激发孩子的内部动因,是小学阶段孩子教育的核心问题。
理想在嘀咕,我在这里写东西的动机是什么,楠楠妈妈指出先哲们的看法的“惊人一致”。
这两者,是有相当大的关联的。
我不知道先哲们述而不作的原因是什么.....当然,可以推测....但我确实知道我在这里写帖子的动机是什么:好玩儿,感觉爽。
乐乐爸爸也指出:“我觉得,也可以把思考视作享受,一种思维的乐趣。”
人们的行为,背后都会有一种动因,驱动力。有些驱动力来自自身、内部,有的驱动力来自环境、外部。源自内部的驱动力,我们叫它们内部动因;来自外部的驱动力,我们叫它们外部动因。
思考的乐趣,是最重要的一种内部动因。
如何激发孩子的内部动因,是小学阶段孩子教育的核心问题。
2015/03/14回复
燕之露楼68楼
词汇(十二):那些我知道的事实(一)——呃呜,天哪!这个...怎么办?
让我退回去,看看当时,我已经知道了些什么。
在大申发展的过程中,我从这些已知的前提出发,又找到了些什么。
2009年,戊子鼠年。
那一年,春节来得特别早,一月二十六号就是大年初一了。
我吃好了早饭,舒舒服服地坐在书房里,看刚刚买来的新书。
在前一年的年底,我的项目大大地成功,公司“重奖”,重奖里面的一个小项目是:一张3000元的当当购书卡。
我的天,3000元,正好还碰上当当年底促销,打折。你可以想象,那买回来的可得有多少书。
我看的就是这些新买回来的。
其中,有本书叫做《思维的版图》。我一直对“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很感兴趣,可能当时把这本书当作人工智能的主题买的……反正不记得当时是怎么考虑的,弄了这样一本书回来。这本书是讲东西方思维差异的,是《脑与人生》丛书中的一本,内容是相当的不错。
《思维的版图》【美】理查德·尼斯贝特 著(The geography of thought by Richard Nisbett)韩秀霞 译 中信出版社
这本书的主旨于我并非要务,重要的是汪丁丁的序言,因为我正在琢磨大申的教育问题。
下面,引一段让我印象深刻的文字:
为了说明我们人类在开发自己的脑的能力方面处于多么落后的局面,我邀请读者仔细审视下面这组大脑神经元网络图(引自1998年出版的卡特的著作《心智地图》,英文版)
左图是新生儿大脑的神经元连接状况,可称为“疏松”。当儿童发育到六岁左右时(如中图所示),脑神经元之间的连接表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可称为“密集”。最后,大约在十岁以前(见右图),儿童的脑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再度变得“疏松”,但这是经过了学习和建构了对世界的基本想像方式之后的疏松,故而,可称为“间苗”。『间(jian读入声)苗是作者北大荒耕田的得来的东北术语:庄稼撒种的时候,还不知道种子出芽率如何,故而多撒一些种子。出苗之后,一堆苗会挤在一起,需要农民把发育不好的苗拔除,留下生长健壮的苗,可以充分享受阳光雨水肥力。这个工作叫做“间苗”。汪丁丁在这里用这个词儿,说明儿童的神经系统经过优化,不需要的部分退化掉,仅留下经过筛选的部分。形象极了。——申爸注』
这样,儿童大脑在六岁的时候,大约已经获得了超过成人大脑两倍的神经元数量。在其后的“间苗”期间,儿童的认知结构、情感结构、人格结构,这三类基本的、决定了人生命运的心智机构,就开始“定型”——除非发生特别深刻和震撼性的个人事件,这些基本结构不会有显著的改变。用中国民间流传着的看法表述,就是“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摘自汪丁丁《脑与人生》丛书总序 IX
上面引的这段话,让我对大申的教育产生紧迫感……六岁……种子全部发芽出苗……十岁之前,就要“间”好“苗”,要不,就来不及……“间苗”的方向已定:认知结构、情感结构、人格结构……娘的,具体咋办,我还一点想法也没有。
着急啊!
真着急了。
是时,大申四岁零六个月零九天。
将近五年的时间过去了,现在,大申还有十个月,就过了汪丁丁的间苗期了。
回想起来,冥冥有如天助:我总能在大申最关键的时候,碰到一本恰当的书。
这本书是第一本。
从那一天起,我踏上了寻找“间苗之法”的道路。
让我退回去,看看当时,我已经知道了些什么。
在大申发展的过程中,我从这些已知的前提出发,又找到了些什么。
2009年,戊子鼠年。
那一年,春节来得特别早,一月二十六号就是大年初一了。
我吃好了早饭,舒舒服服地坐在书房里,看刚刚买来的新书。
在前一年的年底,我的项目大大地成功,公司“重奖”,重奖里面的一个小项目是:一张3000元的当当购书卡。
我的天,3000元,正好还碰上当当年底促销,打折。你可以想象,那买回来的可得有多少书。
我看的就是这些新买回来的。
其中,有本书叫做《思维的版图》。我一直对“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很感兴趣,可能当时把这本书当作人工智能的主题买的……反正不记得当时是怎么考虑的,弄了这样一本书回来。这本书是讲东西方思维差异的,是《脑与人生》丛书中的一本,内容是相当的不错。
《思维的版图》【美】理查德·尼斯贝特 著(The geography of thought by Richard Nisbett)韩秀霞 译 中信出版社
这本书的主旨于我并非要务,重要的是汪丁丁的序言,因为我正在琢磨大申的教育问题。
下面,引一段让我印象深刻的文字:
为了说明我们人类在开发自己的脑的能力方面处于多么落后的局面,我邀请读者仔细审视下面这组大脑神经元网络图(引自1998年出版的卡特的著作《心智地图》,英文版)
左图是新生儿大脑的神经元连接状况,可称为“疏松”。当儿童发育到六岁左右时(如中图所示),脑神经元之间的连接表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可称为“密集”。最后,大约在十岁以前(见右图),儿童的脑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再度变得“疏松”,但这是经过了学习和建构了对世界的基本想像方式之后的疏松,故而,可称为“间苗”。『间(jian读入声)苗是作者北大荒耕田的得来的东北术语:庄稼撒种的时候,还不知道种子出芽率如何,故而多撒一些种子。出苗之后,一堆苗会挤在一起,需要农民把发育不好的苗拔除,留下生长健壮的苗,可以充分享受阳光雨水肥力。这个工作叫做“间苗”。汪丁丁在这里用这个词儿,说明儿童的神经系统经过优化,不需要的部分退化掉,仅留下经过筛选的部分。形象极了。——申爸注』
这样,儿童大脑在六岁的时候,大约已经获得了超过成人大脑两倍的神经元数量。在其后的“间苗”期间,儿童的认知结构、情感结构、人格结构,这三类基本的、决定了人生命运的心智机构,就开始“定型”——除非发生特别深刻和震撼性的个人事件,这些基本结构不会有显著的改变。用中国民间流传着的看法表述,就是“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摘自汪丁丁《脑与人生》丛书总序 IX
上面引的这段话,让我对大申的教育产生紧迫感……六岁……种子全部发芽出苗……十岁之前,就要“间”好“苗”,要不,就来不及……“间苗”的方向已定:认知结构、情感结构、人格结构……娘的,具体咋办,我还一点想法也没有。
着急啊!
真着急了。
是时,大申四岁零六个月零九天。
将近五年的时间过去了,现在,大申还有十个月,就过了汪丁丁的间苗期了。
回想起来,冥冥有如天助:我总能在大申最关键的时候,碰到一本恰当的书。
这本书是第一本。
从那一天起,我踏上了寻找“间苗之法”的道路。
2015/03/14回复
燕之露楼69楼
词汇(十二):那些我知道的事情(二)
说有一根棍,很直的。
这根棍的一头向下插在水里,是湿的;另外一头暴露在空气中,是干的。
我们根据常识,都知道,在这根棍上,一定有一个点,处在水和空气的交界线上。在这个点上边的一个点,是干的,在这个点下边的一个点,是湿的。
一定有那么一个“交界点”。
人的任何一种能力,在时间轴上,都存在这样一个交界点:在这一点之前,人是没有这项能力的;在这一点之后,人掌握了这个能力。
小贝贝生出来,柔弱地躺在那里,他什么都不会。一个成年人,他具有很多很多能力。从小贝贝到成人,由一条笔直的“时间棍子”连着。在这条“时间棍子”上面,一定有一个交界点。
找到这个点!
这个点对于孩子的教育,非常关键。
在这个点前后的教育,对于这项技能,非常重要。
在这个点所代表的时间点的前边一点点、后边一点点那小段时间,是孩子的敏感期。
每一种能力都有各自的一个交界点啊....不是人生只有一个。
有爸爸说,不对!这里面有问题。
比如说,孩子会哭。生下来,护士往小屁屁上拍一下,孩子就发出了第一声响亮的啼哭。这个哭,也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天生就有的,不是谁教的.....是啊,让你教的话,你怎么能教会呢?.....
这么说是对的。
有些能力是天生的,有些能力是后天习得的。
哭、笑、咳嗽、打喷嚏、眨眼睛这些能力,都是天生的;
会说话、会写字,会读书这些能力,都是后天习得的。
好像....后天习得的能力,还应该继续区分....区分成两种:一种是主动习得的;另一种是被动习得的....我姑且这么说。
比如说话,这就是主动习得的能力。只要把一个孩子,放在一个正常的环境中,两岁之后,孩子自己就学会说话了,不用大人教。有报道说,有一些孩子,因为特殊的原因,生长在一个没有语言的环境里,等到十二岁发现了孩子的时候,孩子不会说话。这样的例子表明:孩子说话这种能力,和环境有关系。环境中没有语言,孩子就不会说话。
被动习得的例子。比如读书。文盲的例子告诉我们,他们生长的环境中,是有文字存在的......考虑到从小长在纽约布鲁克林区的黑人,有很多都是文盲.....可是,没有刻意的教,孩子不会自发地学会。
这和说话的情形,不一样。
现在的问题是:像概念化、抽象思维这样的高级思维能力,情况是怎样的呢?是天生的?后天习得的?是自发地学会的?刻意教的?
如果某个爸爸妈妈的孩子还小,四五岁,他们是不需要考虑这些问题的。
可是,如果孩子已经要上小学了,这就是必须考虑的问题了。
事实上,这个问题就是乐爸问斑爸的那个问题背后的本质。
那个问题是:“七岁之后呢?”
这个问题非常关键。
对它的看法,决定怎么看孩子在小学阶段思维的发展。
有一个交界点,这大家都同意;有争议的地方在于:这个交界点,在哪里?是几岁?
我的回答是:“概念化”的交界点,在五岁半.......这就是我把这个帖子放在这里,而不是放在“学校教育”板块的原因;“抽象思维”的交界点,在七岁半。
现在,说说什么是“概念化”。
说有一根棍,很直的。
这根棍的一头向下插在水里,是湿的;另外一头暴露在空气中,是干的。
我们根据常识,都知道,在这根棍上,一定有一个点,处在水和空气的交界线上。在这个点上边的一个点,是干的,在这个点下边的一个点,是湿的。
一定有那么一个“交界点”。
人的任何一种能力,在时间轴上,都存在这样一个交界点:在这一点之前,人是没有这项能力的;在这一点之后,人掌握了这个能力。
小贝贝生出来,柔弱地躺在那里,他什么都不会。一个成年人,他具有很多很多能力。从小贝贝到成人,由一条笔直的“时间棍子”连着。在这条“时间棍子”上面,一定有一个交界点。
找到这个点!
这个点对于孩子的教育,非常关键。
在这个点前后的教育,对于这项技能,非常重要。
在这个点所代表的时间点的前边一点点、后边一点点那小段时间,是孩子的敏感期。
每一种能力都有各自的一个交界点啊....不是人生只有一个。
有爸爸说,不对!这里面有问题。
比如说,孩子会哭。生下来,护士往小屁屁上拍一下,孩子就发出了第一声响亮的啼哭。这个哭,也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天生就有的,不是谁教的.....是啊,让你教的话,你怎么能教会呢?.....
这么说是对的。
有些能力是天生的,有些能力是后天习得的。
哭、笑、咳嗽、打喷嚏、眨眼睛这些能力,都是天生的;
会说话、会写字,会读书这些能力,都是后天习得的。
好像....后天习得的能力,还应该继续区分....区分成两种:一种是主动习得的;另一种是被动习得的....我姑且这么说。
比如说话,这就是主动习得的能力。只要把一个孩子,放在一个正常的环境中,两岁之后,孩子自己就学会说话了,不用大人教。有报道说,有一些孩子,因为特殊的原因,生长在一个没有语言的环境里,等到十二岁发现了孩子的时候,孩子不会说话。这样的例子表明:孩子说话这种能力,和环境有关系。环境中没有语言,孩子就不会说话。
被动习得的例子。比如读书。文盲的例子告诉我们,他们生长的环境中,是有文字存在的......考虑到从小长在纽约布鲁克林区的黑人,有很多都是文盲.....可是,没有刻意的教,孩子不会自发地学会。
这和说话的情形,不一样。
现在的问题是:像概念化、抽象思维这样的高级思维能力,情况是怎样的呢?是天生的?后天习得的?是自发地学会的?刻意教的?
如果某个爸爸妈妈的孩子还小,四五岁,他们是不需要考虑这些问题的。
可是,如果孩子已经要上小学了,这就是必须考虑的问题了。
事实上,这个问题就是乐爸问斑爸的那个问题背后的本质。
那个问题是:“七岁之后呢?”
这个问题非常关键。
对它的看法,决定怎么看孩子在小学阶段思维的发展。
有一个交界点,这大家都同意;有争议的地方在于:这个交界点,在哪里?是几岁?
我的回答是:“概念化”的交界点,在五岁半.......这就是我把这个帖子放在这里,而不是放在“学校教育”板块的原因;“抽象思维”的交界点,在七岁半。
现在,说说什么是“概念化”。
2015/03/14回复
燕之露楼70楼
词汇(十三):那些我知道的事实(二)——失之毫厘 差以千里
任谁都能理解,在本初的时候,一个微小的差异,都会被未来的发展不断放大,最后,形成巨大差别。
巨大的差别来自发展的过程。
孩子发展的差异,根源在于他的头脑的发展基于一种“自展开”、“竞争性强壮”的发育方式。
昨天,我带大申到首都图书馆去挑书。
以前呢,都是我挑好书,买回来借回来,让大申看。
我找来的书,有些大申确实喜欢,爱不释手;有些大申不喜欢,扔到一边儿,不动。我就只好把不动的书还回去,或者束之高阁。
这法子效率很低。
往往是我找来一堆,他只挑出来两本。
这次,我带大申到首图的书库去,试着让大申自己挑。
大申在墙一样的书架中慢慢走着,扫视着书架上的书,漫不经心的样子。
走到世界史书架的时候,突然,扑过去,抽出了一本《太平洋战争史话:偷袭珍珠港》,郑重其事地翻看着了一会儿,然后,交给爸爸,表示要借。
男孩子都喜欢战争啊武器啊,海南出版社的这套《太平洋战争史话》还是相当地不错的。我以前确实打算借回来,给大申看的。
我没借,这回,大申自己选上了。
大申挑了一大堆书,有《太平洋战争》、《全景二战》、《马里亚纳海空战》、《罗马的故事》、《克里特岛迷宫:希腊罗马神话起源之谜》、DK图解系列的《希腊》和《罗马》,还有一本《希腊》,忘了是哪个出版社的了,风格和DK图解系列的一样。
我顺手抽出DK同系列的《古巴比伦》,推介给大申,问大申要不要。
大申看了一眼,摇摇头,表示不要。
我又热情地介绍说:“这本书和你那两本是一套诶。”
大申又仔细看了一眼,不耐烦地说:“我知道!”
可还是摇头。不要。
书挑好了,大申抱着,一大抱。他表示要去借书机上去借这些书。我说,借书卡的借书额度快用完了,没法借这么多书了,得放回去几本。大申摩挲来摩挲去,哪本也舍不得往回放。
最后,大申想出了主意,决定了:“我把这三本看完吧!”
大申指最后三本图解。最薄的三本铜版纸图画书。
于是,大申就坐在书架旁的地板上,开始看那三本书。
首图不让坐地上看书,管理员来了,会把他哄走。
我到阅览区找了把椅子,让大申坐在椅子上看。
50分钟之后,大申叫我,说那三本书看完了,咱们走吧。
大申对古希腊、古罗马的兴趣,起源于上个寒假。
寒假的时候,我给大申找了一套《世界文明讲坛》,他把里面的《古埃及之谜》、《古希腊之谜》和《希腊神话之谜》三部分,都看完了。
这三部分,说来很简单,就三个词。其实,全加起来,有将近20个小时的播放时间呢。
一个学期之后,大申自己选的九本书中,有五本是这个题材的。占了55%。
孩子在原初,第一推动的时候,是无所谓什么主题,哪种风格的读物的。你给他什么风格,哪种主题的读物,他就接受。
随机的。
区别在于未来。
大申一个学期之后,自己选书,还是选自己已经熟悉的古希腊古罗马的主题。因为有寒假的积淀在起作用。
这次的读物和寒假的读物,又共同构成新的积淀....当然,更厚重了。
下一个寒假的时候,如果再让大申自己选书,他还会选同样主题,因为有更加厚重的积淀会起作用。
从主题上看,大申对古代希腊古代罗马感兴趣。从题材上看呢?目前,大申只不过对这两个主题下面的史实故事感兴趣。
对于历史事件感兴趣,年复一年,孩子就会形成路径依赖。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早晚会对这个主题下面的艺术、文化、哲学、社会结构、宗教这些主题感兴趣的。
古希腊和古罗马是整个西方文明的源头。这个源头卡住了,理解整个西方文明,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顺便说一句,对于中华文明,源头是春秋战国......
从孩子发展的角度看,对于某个主题的兴趣,在第一推动的时候,是随机的。第一推动的主题取决于家长的刻意准备。如果家长没有准备,孩子就在环境中随机地撞上一种,并确定下来。
接下来,孩子的头脑的发展依照“自展开”、“竞争性强壮”的方式,会在这些早期主题上继续深入强化.....他自己不断地在环境中寻找同样主题的内容,吸收学习;从一个反面可以证明这一点,就是大申拒绝DK同系列的那本《古巴比伦》。寒假的时候,我根本就没给大申看《世界文明讲坛》中的《古巴比伦之谜》......
明显的主题选择倾向,是从孩子五岁半开始的。
任谁都能理解,在本初的时候,一个微小的差异,都会被未来的发展不断放大,最后,形成巨大差别。
巨大的差别来自发展的过程。
孩子发展的差异,根源在于他的头脑的发展基于一种“自展开”、“竞争性强壮”的发育方式。
昨天,我带大申到首都图书馆去挑书。
以前呢,都是我挑好书,买回来借回来,让大申看。
我找来的书,有些大申确实喜欢,爱不释手;有些大申不喜欢,扔到一边儿,不动。我就只好把不动的书还回去,或者束之高阁。
这法子效率很低。
往往是我找来一堆,他只挑出来两本。
这次,我带大申到首图的书库去,试着让大申自己挑。
大申在墙一样的书架中慢慢走着,扫视着书架上的书,漫不经心的样子。
走到世界史书架的时候,突然,扑过去,抽出了一本《太平洋战争史话:偷袭珍珠港》,郑重其事地翻看着了一会儿,然后,交给爸爸,表示要借。
男孩子都喜欢战争啊武器啊,海南出版社的这套《太平洋战争史话》还是相当地不错的。我以前确实打算借回来,给大申看的。
我没借,这回,大申自己选上了。
大申挑了一大堆书,有《太平洋战争》、《全景二战》、《马里亚纳海空战》、《罗马的故事》、《克里特岛迷宫:希腊罗马神话起源之谜》、DK图解系列的《希腊》和《罗马》,还有一本《希腊》,忘了是哪个出版社的了,风格和DK图解系列的一样。
我顺手抽出DK同系列的《古巴比伦》,推介给大申,问大申要不要。
大申看了一眼,摇摇头,表示不要。
我又热情地介绍说:“这本书和你那两本是一套诶。”
大申又仔细看了一眼,不耐烦地说:“我知道!”
可还是摇头。不要。
书挑好了,大申抱着,一大抱。他表示要去借书机上去借这些书。我说,借书卡的借书额度快用完了,没法借这么多书了,得放回去几本。大申摩挲来摩挲去,哪本也舍不得往回放。
最后,大申想出了主意,决定了:“我把这三本看完吧!”
大申指最后三本图解。最薄的三本铜版纸图画书。
于是,大申就坐在书架旁的地板上,开始看那三本书。
首图不让坐地上看书,管理员来了,会把他哄走。
我到阅览区找了把椅子,让大申坐在椅子上看。
50分钟之后,大申叫我,说那三本书看完了,咱们走吧。
大申对古希腊、古罗马的兴趣,起源于上个寒假。
寒假的时候,我给大申找了一套《世界文明讲坛》,他把里面的《古埃及之谜》、《古希腊之谜》和《希腊神话之谜》三部分,都看完了。
这三部分,说来很简单,就三个词。其实,全加起来,有将近20个小时的播放时间呢。
一个学期之后,大申自己选的九本书中,有五本是这个题材的。占了55%。
孩子在原初,第一推动的时候,是无所谓什么主题,哪种风格的读物的。你给他什么风格,哪种主题的读物,他就接受。
随机的。
区别在于未来。
大申一个学期之后,自己选书,还是选自己已经熟悉的古希腊古罗马的主题。因为有寒假的积淀在起作用。
这次的读物和寒假的读物,又共同构成新的积淀....当然,更厚重了。
下一个寒假的时候,如果再让大申自己选书,他还会选同样主题,因为有更加厚重的积淀会起作用。
从主题上看,大申对古代希腊古代罗马感兴趣。从题材上看呢?目前,大申只不过对这两个主题下面的史实故事感兴趣。
对于历史事件感兴趣,年复一年,孩子就会形成路径依赖。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早晚会对这个主题下面的艺术、文化、哲学、社会结构、宗教这些主题感兴趣的。
古希腊和古罗马是整个西方文明的源头。这个源头卡住了,理解整个西方文明,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顺便说一句,对于中华文明,源头是春秋战国......
从孩子发展的角度看,对于某个主题的兴趣,在第一推动的时候,是随机的。第一推动的主题取决于家长的刻意准备。如果家长没有准备,孩子就在环境中随机地撞上一种,并确定下来。
接下来,孩子的头脑的发展依照“自展开”、“竞争性强壮”的方式,会在这些早期主题上继续深入强化.....他自己不断地在环境中寻找同样主题的内容,吸收学习;从一个反面可以证明这一点,就是大申拒绝DK同系列的那本《古巴比伦》。寒假的时候,我根本就没给大申看《世界文明讲坛》中的《古巴比伦之谜》......
明显的主题选择倾向,是从孩子五岁半开始的。
2015/03/15回复
燕之露楼71楼
阅读这个事情吧,其实很简单。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如果父母喜欢阅读,孩子喜欢阅读的可能性很大。孩子只要模仿大人的行为就很快喜欢上阅读了。
父母不爱阅读呢,并不等于孩子不爱阅读。
如果父母不爱阅读,孩子也不会爱阅读,那目不识丁的农民就坚决养不出才子了。
只要孩子正常上学,在学校学会识字,在合适的时刻,把合适的书给孩子,不管父母爱阅读不,孩子都会喜欢阅读。
农村文盲的喜欢阅读的孩子,就是这么喜欢上阅读的。
这个情况,在路遥的一本叫《平凡的世界》里面,有生动的记述。
在合适的时候,给书。就行了
水天所指出的,确实。 我们先不说孩子,说成人。 一个成人做出任何一个决定,决定发展自己的某项能力,并且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几年之后,他终于获得了他想要的能力。 这是个挺好的事情。 然而,这个事情也可以这样看:这几年的时间,他也可以用来获得另外一种能力的。他现在获得了这种能力,是因为这几年时间,他已经这么用了;他已经把时间“这么用”了,获得了这种能力,他就没有可能“那么用”,获得另一种能力。 “另一种能力”可以看做他获得“这种能力”的机会成本。 现在看孩子。 孩子的教育,有三种情况: 第一、机会成本过高。反正不管怎么样,想到哪一种能力就养成这一种。这是一种概率性行为,有可能撞对了,但机会很小。 第二、不敢动手。因为担心失去某种“更重要”的机会,导致什么也不敢做; 第三、最低机会成本的路径。找到一条路径,使培养孩子的机会成本最低。 现在的问题是:做什么是机会成本最低的选择。 找到了,按照这个来培养孩子。 可是,不管做什么,它的机会成本都不是“0”。 做机会成本最低的事情,也是如此。 如果找到了机会成本最低的事情,做就好了,就不用嘀咕了。 朱爸,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的解释。 俺倒是没想风度的问题,更没想放过别人的事情。 申爸的动机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都有不同的解释,一件复杂的事情....像教育孩子......那就更有不同的思路了。申爸写东西,只不过是寻找想法相同的人,共同探讨而已。 阐述、论证、辩论、调侃、挖苦、攻击。这是一个序列,有先后之分。申爸在发帖的时候,挺有分寸的:最多到调侃为止。 没必要迈步再往下走。 尽管有时候,在兴头上,调侃会被理解为挖苦,但是,“调侃”是调侃,“挖苦”是挖苦。它们是不同的。过些日子,凉一凉,就看清楚了。 在申爸的动机里面,没有一丝一毫想说服“持不同政见者”的意思。骨子里,申爸尊重所有有自己见解的人,有时,也仔细研究他们的想法,得到自己的理解。得到的理解,申爸很少说出来。 |
2015/03/16回复
燕之露楼72楼
学习有用吗?之一个为人们所忽视的事实
学习有用吗?
或者,等价的提法:
为什么要学习?
这里的“学习”,既指学校学习,也指在学校学习的知识。
直接回答这个问题,留在最后。
先说一些其他的事情。
1960年,年青的西奥多·莱维特(Theodore Levitt)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叫做Marketing Myopia。Myopia就是孩子们经常犯的眼病:近视。
《营销近视症》。
这篇论文一经发表,就毫无悬念地入选第二届麦肯锡经营管理大奖(McKinsey Award)。这个奖项是当时........也是现在.......营销管理领域最重的荣誉。
这篇文章说了什么呢?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出来,就是:
“顾客买的不是直径五毫米的电钻,而是直径五毫米的孔”。
经营之道在于满足客户的需求。可是,客户的“需求”到底是什么?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像看上去那么容易。
如果你是一家经营电钻的公司.......博世,Bosch,比如说.......你满足你的客户什么样的需求呢?
你要提供世界上最好的电钻,还是提供最好的孔呢?
在营销学的领域,第一次有人明确地指出了一个事实......这个事实,在被指出来之后,竟然是这么明显.......这就是:别拿手段当目的。电钻只不过是打孔的手段,一个“直径五毫米的孔”才是人们真正想要的东西。
这个这个....想说什么来的?对了。
当电钻是唯一的在人们家里的钢筋水泥墙壁上获得一个“直径五毫米的孔”,博世的经营者就把注意力放在:怎么提高钻头的硬度,保证在高温下也能有足够的硬度;怎么提高电机的瞬间启动功率,保证有足够的扭矩打断钢筋;怎么提高电钻的稳定性,保证钻头旋转起来,电钻不抖动,还轻;把手怎么才能握起来舒服.......
一个电钻,有无穷无尽的说道。
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顾客为了得到一个“直径五毫米的孔”,就需要电钻。
电钻是获得“直径五毫米的孔”的孔的一种手段。
从博世的经营者的角度,上述那些事情做好了,是不是就行了呢?
不行。
你到百安居去看。
电钻可不只是一个品牌。
有各种,摆在那里,供客户挑选。
很多年以前,申爸装修房子。
请来的施工队,里面有一个小伙子,很热爱他自己的装修公司,也非常善谈。申爸边儿上当监工,没事儿,和他聊天儿。
需要在墙上打孔。小伙子很仔细地打开自己的工具箱,取出电钻,一边把包着的无纺布打开,矜持地往上面安钻头,一边带着点自豪,对申爸说:“我们公司,用的都是博世的电钻!”
博世的电钻好呗。
申爸这才第一次知道了博世电钻。
因为这次经历,申爸到百安居去,仔细研究了一下挂在架子上的电钻。
博世的电钻看上去确实好,每个都有精致细腻的塑料表面,漂亮。高傲地排在货架上,大大小小,琳琅满目。
仔细看说明,申爸才知道这是德国的产品。
德国的产品质量好,出了名儿的。
不怪小伙子得意。比起用山寨电钻的装修公司,用博世很有面子。
角色不同,这不用去管他。有三个诉求,明确地指出来:
一个是做“最好的电钻”;
另一个是提供“直径五毫米的孔”;
最后一个是“有面子”。
“最好的电钻”是获得“直径五毫米的孔”的手段;“直径五毫米的孔”是“最好的电钻”的目的、“有面子”也是一个合理的目的;用“最好的电钻”“有面子”;就“真正的目的”而言,有没有“面子”无关紧要。
可是,“真正的目的”,真的只有一个吗?
学习有用吗?
或者,等价的提法:
为什么要学习?
这里的“学习”,既指学校学习,也指在学校学习的知识。
直接回答这个问题,留在最后。
先说一些其他的事情。
1960年,年青的西奥多·莱维特(Theodore Levitt)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叫做Marketing Myopia。Myopia就是孩子们经常犯的眼病:近视。
《营销近视症》。
这篇论文一经发表,就毫无悬念地入选第二届麦肯锡经营管理大奖(McKinsey Award)。这个奖项是当时........也是现在.......营销管理领域最重的荣誉。
这篇文章说了什么呢?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出来,就是:
“顾客买的不是直径五毫米的电钻,而是直径五毫米的孔”。
经营之道在于满足客户的需求。可是,客户的“需求”到底是什么?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像看上去那么容易。
如果你是一家经营电钻的公司.......博世,Bosch,比如说.......你满足你的客户什么样的需求呢?
你要提供世界上最好的电钻,还是提供最好的孔呢?
在营销学的领域,第一次有人明确地指出了一个事实......这个事实,在被指出来之后,竟然是这么明显.......这就是:别拿手段当目的。电钻只不过是打孔的手段,一个“直径五毫米的孔”才是人们真正想要的东西。
这个这个....想说什么来的?对了。
当电钻是唯一的在人们家里的钢筋水泥墙壁上获得一个“直径五毫米的孔”,博世的经营者就把注意力放在:怎么提高钻头的硬度,保证在高温下也能有足够的硬度;怎么提高电机的瞬间启动功率,保证有足够的扭矩打断钢筋;怎么提高电钻的稳定性,保证钻头旋转起来,电钻不抖动,还轻;把手怎么才能握起来舒服.......
一个电钻,有无穷无尽的说道。
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顾客为了得到一个“直径五毫米的孔”,就需要电钻。
电钻是获得“直径五毫米的孔”的孔的一种手段。
从博世的经营者的角度,上述那些事情做好了,是不是就行了呢?
不行。
你到百安居去看。
电钻可不只是一个品牌。
有各种,摆在那里,供客户挑选。
很多年以前,申爸装修房子。
请来的施工队,里面有一个小伙子,很热爱他自己的装修公司,也非常善谈。申爸边儿上当监工,没事儿,和他聊天儿。
需要在墙上打孔。小伙子很仔细地打开自己的工具箱,取出电钻,一边把包着的无纺布打开,矜持地往上面安钻头,一边带着点自豪,对申爸说:“我们公司,用的都是博世的电钻!”
博世的电钻好呗。
申爸这才第一次知道了博世电钻。
因为这次经历,申爸到百安居去,仔细研究了一下挂在架子上的电钻。
博世的电钻看上去确实好,每个都有精致细腻的塑料表面,漂亮。高傲地排在货架上,大大小小,琳琅满目。
仔细看说明,申爸才知道这是德国的产品。
德国的产品质量好,出了名儿的。
不怪小伙子得意。比起用山寨电钻的装修公司,用博世很有面子。
角色不同,这不用去管他。有三个诉求,明确地指出来:
一个是做“最好的电钻”;
另一个是提供“直径五毫米的孔”;
最后一个是“有面子”。
“最好的电钻”是获得“直径五毫米的孔”的手段;“直径五毫米的孔”是“最好的电钻”的目的、“有面子”也是一个合理的目的;用“最好的电钻”“有面子”;就“真正的目的”而言,有没有“面子”无关紧要。
可是,“真正的目的”,真的只有一个吗?
2015/03/16回复
燕之露楼73楼
学习有用吗?一个本身就不对的提法
学习有用吗?这个问题,申爸自己在初中的时候,就在问。
很久很久的历史了。
那时候....特别是在高中的时候....申爸在课堂上,不由自主地琢磨这个问题。在课堂上,花在这个问题上的时间,超过学数学语文英语.....任何一门学科的时间。因为申爸虽坐在数学语文英语课的课堂上,脑袋里实在琢磨这个问题。现在回想当时的感觉,是有时候觉得自己想明白了,“学习有用”;过几天,又开始怀疑,再几天,又想明白了,“学习没用”。可是,这结论一经得出,又觉得,还是哪里不对劲儿,再琢磨,又“有用”了。
就这么乱起八糟,一直琢磨到大学。
遗憾的是,当时具体的思路,现在完全回忆不起了。
只留下这个么感觉:学习本身似乎没用,可是,学习这件事情有用。
现在,申爸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这个问题本身提得有问题。
学校学习,其本身无所谓有没有用。
在这个方面,正确的说法是,第一,“有没有用”是在一种态度下才会有的问题。在这种态度下,“学校学习”是没用的;第二,得把“学习的知识”和“学习的活动”区分开。前者的用处很窄......不一定绝对没用......后者“有没有”用,取决于人们要用这种活动实现什么目的。
下面,申爸来详细地解释。
学习有用吗?这个问题,申爸自己在初中的时候,就在问。
很久很久的历史了。
那时候....特别是在高中的时候....申爸在课堂上,不由自主地琢磨这个问题。在课堂上,花在这个问题上的时间,超过学数学语文英语.....任何一门学科的时间。因为申爸虽坐在数学语文英语课的课堂上,脑袋里实在琢磨这个问题。现在回想当时的感觉,是有时候觉得自己想明白了,“学习有用”;过几天,又开始怀疑,再几天,又想明白了,“学习没用”。可是,这结论一经得出,又觉得,还是哪里不对劲儿,再琢磨,又“有用”了。
就这么乱起八糟,一直琢磨到大学。
遗憾的是,当时具体的思路,现在完全回忆不起了。
只留下这个么感觉:学习本身似乎没用,可是,学习这件事情有用。
现在,申爸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这个问题本身提得有问题。
学校学习,其本身无所谓有没有用。
在这个方面,正确的说法是,第一,“有没有用”是在一种态度下才会有的问题。在这种态度下,“学校学习”是没用的;第二,得把“学习的知识”和“学习的活动”区分开。前者的用处很窄......不一定绝对没用......后者“有没有”用,取决于人们要用这种活动实现什么目的。
下面,申爸来详细地解释。
2015/03/17回复
燕之露楼74楼
学习有用吗?一个本身就不对的提法
哎呀,讲清楚这个,我很踟蹰。
真难讲明白呀。
正犹豫间,昨晚看范增的《国学开讲》。
我们看范增和主持人王利芬的对话。
王利芬:“您精通国学。对您画画它这样一个帮助,您能谈一下吗?”
范增:“学国学,是为了画画,能让别人看着更漂亮,就是为人之学了。我学国学是为己之学。我到底这个为己之学,怎么在我的画笔上体现,它乃是一个不其然而然的、不可以年月计的、也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它就流露出来了。这个我很难讲得具体。”
范增在这里,说了个什么意思呢?
范增所说的“为己之学”,意思是为了自己快乐、自己愉悦,才去学习。他是借用孔子的话:“古之人学为己,今之人学者为人。”来阐述自己的感受的。
呵呵,这个事情.....
第一,申爸的问题,看来不是个体的问题。不是申爸独有的,而为他人所无的问题。源远流长啊!就连作为古人的孔子,在这个问题上,也感叹“人心不古”;
第二,学习,是“无用之用”。范增自己说,自己学习是为了自己快乐。自己快乐,乐此不疲。恰好,他的学习对于作为画家的范增而言,“也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它就流露出来了”。这就有用了。可这个“有用”,是“不其然而然的、不可以年月计的”,也就是说,它起的作用是软性的、无所不在的。它肯定起作用,但不能期望它在规定的时候和规定的场合,一定起作用。
第三,毫无疑问的,学习是件快乐的事情。
申爸没法子说得比孔子好,也比不上范增。
申爸只好来补充。
范增也好,孔子也好,他们都没有从一个角度来认真思考:这个角度就是,人之初,“为己之学”是怎么样表现的。
这个话题,正好落在小学年龄段的孩子这里。更精确地说,典型的时段在8周岁和9周岁这两年。相当于小学三年级和四年级。
哎呀,讲清楚这个,我很踟蹰。
真难讲明白呀。
正犹豫间,昨晚看范增的《国学开讲》。
我们看范增和主持人王利芬的对话。
王利芬:“您精通国学。对您画画它这样一个帮助,您能谈一下吗?”
范增:“学国学,是为了画画,能让别人看着更漂亮,就是为人之学了。我学国学是为己之学。我到底这个为己之学,怎么在我的画笔上体现,它乃是一个不其然而然的、不可以年月计的、也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它就流露出来了。这个我很难讲得具体。”
范增在这里,说了个什么意思呢?
范增所说的“为己之学”,意思是为了自己快乐、自己愉悦,才去学习。他是借用孔子的话:“古之人学为己,今之人学者为人。”来阐述自己的感受的。
呵呵,这个事情.....
第一,申爸的问题,看来不是个体的问题。不是申爸独有的,而为他人所无的问题。源远流长啊!就连作为古人的孔子,在这个问题上,也感叹“人心不古”;
第二,学习,是“无用之用”。范增自己说,自己学习是为了自己快乐。自己快乐,乐此不疲。恰好,他的学习对于作为画家的范增而言,“也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它就流露出来了”。这就有用了。可这个“有用”,是“不其然而然的、不可以年月计的”,也就是说,它起的作用是软性的、无所不在的。它肯定起作用,但不能期望它在规定的时候和规定的场合,一定起作用。
第三,毫无疑问的,学习是件快乐的事情。
申爸没法子说得比孔子好,也比不上范增。
申爸只好来补充。
范增也好,孔子也好,他们都没有从一个角度来认真思考:这个角度就是,人之初,“为己之学”是怎么样表现的。
这个话题,正好落在小学年龄段的孩子这里。更精确地说,典型的时段在8周岁和9周岁这两年。相当于小学三年级和四年级。
2015/03/17回复
燕之露楼75楼
过来人都说,孩子的求知欲是无限的。
可怎么个无限法儿......申爸自己的感触,总结起来,就是:恐怖、震撼。
大申为了看他的《少年科学画报》,可以不吃饭,不喝水,不上厕所。躲在他的“狗窝”里,一整天都不出来,看。
清晨,天刚放点儿微光....五点钟都不到.....大申起来上厕所。过了半天不见动静,我以为回卧室睡觉了。哪成想,到客厅一看,地灯开着,大申抱着本画报,看睡着了。
一般的时候,大申不起夜,上面这种情况,只发生过一次。
正常情况下,大申五点半就爬将起来,跌跌撞撞地摸到卫生间,朝着马桶方向就是一阵扫射,根本不管搞到哪里去。然后,孩子一边抹眼睛,一边撞进他的“狗窝”里,就着微弱的天光,就开看。你要是不给他开灯,他就这么一路看下去,直到阳光从窗子射进来,照到书上,也不罢手。
晚上,困得都睁不开眼了,还是掐着书不放。谈判半天,才说好再看二十分钟,就睡觉。等二十分钟的铃声响了,你和他说赶紧刷牙、睡觉。他答应得好好儿的,可一转身,你到卧室去,孩子已经抱着枕头,睡熟了。
前后一分钟的光景都不到。
最猛的那几个月,大申可以不写作业,不睡觉,不看电视,只要有他的画报,就行。
这种渴求学习的欲望,震动亲历者的感觉。欲望太强烈了,一丝恐怖的感觉油然而生。
可是,这种劲头,竟是天生的。
在小学阶段,每个孩子都有。绝不会少掉了哪个孩子。
家长对于这天赋的把握,将决定孩子一生对于学习态度。也将决定所有和学习有关的智力水平。
大申阅读的历程是这样的:
从一岁半开始,自己看幼儿画报类的读物。很专注地看上面的图。这种状态一直就持续着,直到四岁多,开始看DK的百科图画。
大申学前不认字,一个字都不认识。汉字全是在上学之后,语文课上学的。
大申的桥梁书,有且只有一套,《丁丁历险记》。这套书是一年级下学期买的。那个时候,大申已经在课堂上学了600个汉字了。
孩子对这套书,非常感兴趣。
很明显,在拿到这套书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孩子是在看上面的图,没有一丁点儿看字的意图。
大申坐在沙发上,摊一本《法老的权杖》在沙发上,一边听音响里播的故事,一边琢磨他的书。他很仔细地扫视书页,静静地坐在那里,一幅图一幅图地琢磨。有时侯,看到页尾,眼光又回到前面,重新看过。经常的,他看到后边,忽然想起什么,就又把书往回翻,找到某一幅图,皱着眉,琢磨着、回顾着。回顾完了,就接着前面那幅画,继续往下琢磨,就好像刚才根本没有看过一遍似的。
一本书,他就这么着,能琢磨上好几个小时,也不烦。
情形很像他小的时候听故事,反反复复地听,把大人烦得要死,他却乐此不疲。
就这么着,《丁丁历险记》整整看了一年半的时间。期间,只要申爸感觉到大申对这书不感兴趣了,就放两集Adventures of Titntin给大申看。英文版的。看完了动画片,大申兴趣马上回来了,就又开始摊开书,坐在沙发上那儿琢磨。
大申对书上的文字感兴趣....或者说开始看文字,大约是在二年级上学期快期末的时候。那个时候,大申在语文课上已经学了大约2000字了。大申的同学,都开始自主阅读了。我指的是自主阅读文字.....大申很小就自主阅读了,只不过,是读图而已。
很可能,全班,只有大申一个还不能自主阅读文字....因为,我们知道,孩子在掌握了1000个汉字的时候,就可以开始自主阅读了。彼时,大申在课堂上都已经快学了2000个字了。
大申班级的家长,大家相互处得非常融洽。我在飞信上和家长聊天儿,打听别的孩子自主阅读的情况。家长们都兴高采烈地告知,自己的孩子读着什么什么书,“很感兴趣”。当得知大申还不能自主阅读的时候,家长就安慰我:“孩子开窍有先后,况且,我家孩子比大申生日大半年多呢!”
尽管,埃尔热的说明性图画画得极佳,那些连环图画的自说明性,震绝今古。可是,不借助于文字,要想单从图画上获取埃尔热要表现的所有意思,还是不可能。根本不可能。
在二年级的下学期,大申开始拎着书,潜进我的书房,指着一行字,要我读给他听。
孩子太想知道故事的情节了!图画中的信息,已经被反反复复咂摸过,实在无法得到更多的东西。在客观上,他已经认识足够多的字....事情的真相肯定是:在某个时刻,他开始自己琢磨上面的对白。只是,这还不能称为“阅读”。有些时候,碰巧,上面的字他都认识,能够把文字读成语句。一变成语音,孩子马上就抽取到了其中的意义。
长久想不通的一团团的谜,在这一刻,一下子全解开了!世界多么美好。快乐,无法言语的快乐充斥孩子的整个世界。.....那种最深刻、最为人着迷的“学习的快乐”啊!
那种快乐是刻骨铭心的。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他就永远也忘不了。
可是,当孩子要重复这快乐的时候,他遇到了困难。
把文字变成语音,在刚刚开始的时候,是多么的艰难:这个字没学过,根本不认识;那个字是“登”吗?应该学过的啊....似乎会,可是,怎么也想不起来了.....隔着一个不认识的字,那些单独的音,因为断错了词的位置,怎么也组合不出有意义的音节.....刚才这个字读出来过啊....现在,好不容易把一个一个的字都顺完了,要回头读字成句了,前边会的,又忘掉读什么音了......
孩子一个人,可怜地坐在沙发上,想啊,琢磨啊.....
可是,不行。怎么的都不行。实在读不懂是什么意思。
孩子太想知道故事的情节了。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又拎起书,可怜巴巴地找爸爸.....
我就是不辅助他。
我就让他自己挣扎。
很可奇怪的,大申如此地与“字”较劲,可从来不问我,某一个字读什么。
一次都没有过。
大申实在抠扯不明白了,就让爸爸把一句话整个读给他听。孩子认真地听着,眼睛一刻也不离开书页。爸爸读完了,他就捧着书,皱着眉,眼不离书边走边看,慢慢地退回到他的沙发上去。
孩子只要让爸爸读他搞不明白的句子,就说明已经开始阅读文字了。
我知道,破茧化蝶的时刻就要到来了。
可是,具体什么时候,我却一点概念也没有。
阅读,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技能。
它就是一个工具。
是用来获取信息,进而学习的工具。
这个工具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用途。
电钻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孔。
两者一个道理。
申爸一点儿不着急大申获得这件工具,更不担心大申获得不了这工具。
申爸看重的是:这个工具本身的质量和效率。好不好用。
申爸想弄一把最好的电钻交到大申手里。博世的。
阅读这件事情啊.....培养起来有两条进路:
一条是培养阅读技能本身。会阅读了,再用这种技能来书学习获取信息。关注每个字,能够正确地读出来;字读出来之后呢?连成句子;
另一条呢?是让孩子对要获得的信息产生渴望,然后,孩子自己逼着自己琢磨怎么把文字变成话。
前者家长可以教,每个步骤都很清晰,孩子的进步也很明确,摸得着看得到;
后者不行。后者的整个过程,都发生在孩子的脑海里。家长除了创造条件,从蛛丝马迹中感觉到进展之外,什么也看不到。
我们无法看到蛹里的蝴蝶发生了什么变化。
我们只能在某一天,看见从裂开的蛹里飞出的那只蝴蝶。
可怎么个无限法儿......申爸自己的感触,总结起来,就是:恐怖、震撼。
大申为了看他的《少年科学画报》,可以不吃饭,不喝水,不上厕所。躲在他的“狗窝”里,一整天都不出来,看。
清晨,天刚放点儿微光....五点钟都不到.....大申起来上厕所。过了半天不见动静,我以为回卧室睡觉了。哪成想,到客厅一看,地灯开着,大申抱着本画报,看睡着了。
一般的时候,大申不起夜,上面这种情况,只发生过一次。
正常情况下,大申五点半就爬将起来,跌跌撞撞地摸到卫生间,朝着马桶方向就是一阵扫射,根本不管搞到哪里去。然后,孩子一边抹眼睛,一边撞进他的“狗窝”里,就着微弱的天光,就开看。你要是不给他开灯,他就这么一路看下去,直到阳光从窗子射进来,照到书上,也不罢手。
晚上,困得都睁不开眼了,还是掐着书不放。谈判半天,才说好再看二十分钟,就睡觉。等二十分钟的铃声响了,你和他说赶紧刷牙、睡觉。他答应得好好儿的,可一转身,你到卧室去,孩子已经抱着枕头,睡熟了。
前后一分钟的光景都不到。
最猛的那几个月,大申可以不写作业,不睡觉,不看电视,只要有他的画报,就行。
这种渴求学习的欲望,震动亲历者的感觉。欲望太强烈了,一丝恐怖的感觉油然而生。
可是,这种劲头,竟是天生的。
在小学阶段,每个孩子都有。绝不会少掉了哪个孩子。
家长对于这天赋的把握,将决定孩子一生对于学习态度。也将决定所有和学习有关的智力水平。
大申阅读的历程是这样的:
从一岁半开始,自己看幼儿画报类的读物。很专注地看上面的图。这种状态一直就持续着,直到四岁多,开始看DK的百科图画。
大申学前不认字,一个字都不认识。汉字全是在上学之后,语文课上学的。
大申的桥梁书,有且只有一套,《丁丁历险记》。这套书是一年级下学期买的。那个时候,大申已经在课堂上学了600个汉字了。
孩子对这套书,非常感兴趣。
很明显,在拿到这套书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孩子是在看上面的图,没有一丁点儿看字的意图。
大申坐在沙发上,摊一本《法老的权杖》在沙发上,一边听音响里播的故事,一边琢磨他的书。他很仔细地扫视书页,静静地坐在那里,一幅图一幅图地琢磨。有时侯,看到页尾,眼光又回到前面,重新看过。经常的,他看到后边,忽然想起什么,就又把书往回翻,找到某一幅图,皱着眉,琢磨着、回顾着。回顾完了,就接着前面那幅画,继续往下琢磨,就好像刚才根本没有看过一遍似的。
一本书,他就这么着,能琢磨上好几个小时,也不烦。
情形很像他小的时候听故事,反反复复地听,把大人烦得要死,他却乐此不疲。
就这么着,《丁丁历险记》整整看了一年半的时间。期间,只要申爸感觉到大申对这书不感兴趣了,就放两集Adventures of Titntin给大申看。英文版的。看完了动画片,大申兴趣马上回来了,就又开始摊开书,坐在沙发上那儿琢磨。
大申对书上的文字感兴趣....或者说开始看文字,大约是在二年级上学期快期末的时候。那个时候,大申在语文课上已经学了大约2000字了。大申的同学,都开始自主阅读了。我指的是自主阅读文字.....大申很小就自主阅读了,只不过,是读图而已。
很可能,全班,只有大申一个还不能自主阅读文字....因为,我们知道,孩子在掌握了1000个汉字的时候,就可以开始自主阅读了。彼时,大申在课堂上都已经快学了2000个字了。
大申班级的家长,大家相互处得非常融洽。我在飞信上和家长聊天儿,打听别的孩子自主阅读的情况。家长们都兴高采烈地告知,自己的孩子读着什么什么书,“很感兴趣”。当得知大申还不能自主阅读的时候,家长就安慰我:“孩子开窍有先后,况且,我家孩子比大申生日大半年多呢!”
尽管,埃尔热的说明性图画画得极佳,那些连环图画的自说明性,震绝今古。可是,不借助于文字,要想单从图画上获取埃尔热要表现的所有意思,还是不可能。根本不可能。
在二年级的下学期,大申开始拎着书,潜进我的书房,指着一行字,要我读给他听。
孩子太想知道故事的情节了!图画中的信息,已经被反反复复咂摸过,实在无法得到更多的东西。在客观上,他已经认识足够多的字....事情的真相肯定是:在某个时刻,他开始自己琢磨上面的对白。只是,这还不能称为“阅读”。有些时候,碰巧,上面的字他都认识,能够把文字读成语句。一变成语音,孩子马上就抽取到了其中的意义。
长久想不通的一团团的谜,在这一刻,一下子全解开了!世界多么美好。快乐,无法言语的快乐充斥孩子的整个世界。.....那种最深刻、最为人着迷的“学习的快乐”啊!
那种快乐是刻骨铭心的。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他就永远也忘不了。
可是,当孩子要重复这快乐的时候,他遇到了困难。
把文字变成语音,在刚刚开始的时候,是多么的艰难:这个字没学过,根本不认识;那个字是“登”吗?应该学过的啊....似乎会,可是,怎么也想不起来了.....隔着一个不认识的字,那些单独的音,因为断错了词的位置,怎么也组合不出有意义的音节.....刚才这个字读出来过啊....现在,好不容易把一个一个的字都顺完了,要回头读字成句了,前边会的,又忘掉读什么音了......
孩子一个人,可怜地坐在沙发上,想啊,琢磨啊.....
可是,不行。怎么的都不行。实在读不懂是什么意思。
孩子太想知道故事的情节了。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又拎起书,可怜巴巴地找爸爸.....
我就是不辅助他。
我就让他自己挣扎。
很可奇怪的,大申如此地与“字”较劲,可从来不问我,某一个字读什么。
一次都没有过。
大申实在抠扯不明白了,就让爸爸把一句话整个读给他听。孩子认真地听着,眼睛一刻也不离开书页。爸爸读完了,他就捧着书,皱着眉,眼不离书边走边看,慢慢地退回到他的沙发上去。
孩子只要让爸爸读他搞不明白的句子,就说明已经开始阅读文字了。
我知道,破茧化蝶的时刻就要到来了。
可是,具体什么时候,我却一点概念也没有。
阅读,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技能。
它就是一个工具。
是用来获取信息,进而学习的工具。
这个工具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用途。
电钻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孔。
两者一个道理。
申爸一点儿不着急大申获得这件工具,更不担心大申获得不了这工具。
申爸看重的是:这个工具本身的质量和效率。好不好用。
申爸想弄一把最好的电钻交到大申手里。博世的。
阅读这件事情啊.....培养起来有两条进路:
一条是培养阅读技能本身。会阅读了,再用这种技能来书学习获取信息。关注每个字,能够正确地读出来;字读出来之后呢?连成句子;
另一条呢?是让孩子对要获得的信息产生渴望,然后,孩子自己逼着自己琢磨怎么把文字变成话。
前者家长可以教,每个步骤都很清晰,孩子的进步也很明确,摸得着看得到;
后者不行。后者的整个过程,都发生在孩子的脑海里。家长除了创造条件,从蛛丝马迹中感觉到进展之外,什么也看不到。
我们无法看到蛹里的蝴蝶发生了什么变化。
我们只能在某一天,看见从裂开的蛹里飞出的那只蝴蝶。
2015/03/18回复
燕之露楼77楼
“我知道它会起作用。可没想到有这么大的作用。”
化蛹成蝶的时刻终于到了。
在一个我完全没意料到的时刻来到的。
2012年8月28日。
我下班回到家,马上感觉到家里的气氛异样。
很凝重。
我打开房门,一边找拖鞋,一边高声说:“我回来了!”
往常,大申这个时候早跑过来,小燕子似的,看我给他带什么“礼物”回来。这次,大申坐在沙发上,背对门,没动。姥爷坐在侧面的沙发上,抬头看了我一眼,低下头,继续摘韭菜。什么话也没说。
厨房里烟气腾腾,姥姥正在做饭。厨房门关着。
没人理我。
我换了鞋,溜进卧室。
妈妈已经到家了,抱着电脑坐在床上回邮件。
“出什么事了?”我低声问申妈。
申妈低声严肃地对申爸说:“去看看你儿子吧。出大事了。”
我赶紧跑回客厅,看大申出了什么“大事”。
大申坐在沙发上看书,全须全尾儿。不是身体受到了什么伤害。
我放心了。
大申听见爸爸的脚步声,抬头看了申爸一眼,一声没吭,低下眼皮,继续看他的书。
我看了一眼大申的看的书,只一瞬间,每个神经细胞就又都紧张起来了。
大申在看《哈利·波特》的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9月1号,马上,就要开学了,学校要求孩子们以小队为单位,做的公益劳动还没有做。
大申小队的家长们商量了一下,决定到花市新华书店,帮助书店的阿姨整理被放乱的图书。拍些照片,回来写活动总结报告。
因为是工作日,只好组织孩子们在6点钟,家长们下班之后再活动。
公益活动结束了,我看到书架上有一本《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就抽出来,问大申要不要买。大申已经听过一整部《哈利·波特》了.....前面说过的......对哈利很感兴趣,自然要买。
其实呢,这是蓄谋已久的一件事.....回头再叙。
我的意图很明确:大申已经学完了2735个汉字,该阅读纯文字的书了。以前,大申的读物都是带图的,这是大申第一本纯文字,没有图的书。
申爸期望大申携听哈利培养起来的兴趣,读哈利。
书买回来了,申爸全没指望大申很快会去读。故此,一套哈利,只挑最便宜的第一部,平装本,买回来先放着。
大申正在读的,就是昨晚这本一幅图都没有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申爸看到大申正在读纯文版《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还只是吃惊。当从大申的肩膀上溜眼过去,看到大申读到多少页的时候,申爸开始震惊。
大申读到了78页。
不管大申搭不搭理爸爸,申爸还是执着地问大申:“你是从头开始看的?”
大申很不耐烦地把眼睛从书页上挪开,看定爸爸,用毫不容质疑的口吻说:“当然是从头开始看的!”
申爸第一个想法是:孩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看的。反正,书买回来,一直到早上申爸上班之前,大申一眼都没看。
申爸马上跑进厨房,问姥姥:“大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看《哈利·波特》的?”
姥姥:“从下午一点半开始的。”
孩子从《丁丁历险记》这种连环画,一下子跳到纯文字的小说.....严格地讲,《哈利·波特》不是给儿童看的小说,是成人的小说.....这么大的事情竟然发生了。
怪不得家里的气氛凝重。
更重要的是大申的态度。孩子已经完全沉浸到书页里面去了。
接下来,申爸本能的念头就是:这不可能!
孩子怎么会在五个小时的时间里,把平生第一次接触到的密密麻麻的文字,看了78页。
这绝对不可能。
接下来的日子,大申惨了。
化蛹成蝶的时刻终于到了。
在一个我完全没意料到的时刻来到的。
2012年8月28日。
我下班回到家,马上感觉到家里的气氛异样。
很凝重。
我打开房门,一边找拖鞋,一边高声说:“我回来了!”
往常,大申这个时候早跑过来,小燕子似的,看我给他带什么“礼物”回来。这次,大申坐在沙发上,背对门,没动。姥爷坐在侧面的沙发上,抬头看了我一眼,低下头,继续摘韭菜。什么话也没说。
厨房里烟气腾腾,姥姥正在做饭。厨房门关着。
没人理我。
我换了鞋,溜进卧室。
妈妈已经到家了,抱着电脑坐在床上回邮件。
“出什么事了?”我低声问申妈。
申妈低声严肃地对申爸说:“去看看你儿子吧。出大事了。”
我赶紧跑回客厅,看大申出了什么“大事”。
大申坐在沙发上看书,全须全尾儿。不是身体受到了什么伤害。
我放心了。
大申听见爸爸的脚步声,抬头看了申爸一眼,一声没吭,低下眼皮,继续看他的书。
我看了一眼大申的看的书,只一瞬间,每个神经细胞就又都紧张起来了。
大申在看《哈利·波特》的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9月1号,马上,就要开学了,学校要求孩子们以小队为单位,做的公益劳动还没有做。
大申小队的家长们商量了一下,决定到花市新华书店,帮助书店的阿姨整理被放乱的图书。拍些照片,回来写活动总结报告。
因为是工作日,只好组织孩子们在6点钟,家长们下班之后再活动。
公益活动结束了,我看到书架上有一本《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就抽出来,问大申要不要买。大申已经听过一整部《哈利·波特》了.....前面说过的......对哈利很感兴趣,自然要买。
其实呢,这是蓄谋已久的一件事.....回头再叙。
我的意图很明确:大申已经学完了2735个汉字,该阅读纯文字的书了。以前,大申的读物都是带图的,这是大申第一本纯文字,没有图的书。
申爸期望大申携听哈利培养起来的兴趣,读哈利。
书买回来了,申爸全没指望大申很快会去读。故此,一套哈利,只挑最便宜的第一部,平装本,买回来先放着。
大申正在读的,就是昨晚这本一幅图都没有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申爸看到大申正在读纯文版《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还只是吃惊。当从大申的肩膀上溜眼过去,看到大申读到多少页的时候,申爸开始震惊。
大申读到了78页。
不管大申搭不搭理爸爸,申爸还是执着地问大申:“你是从头开始看的?”
大申很不耐烦地把眼睛从书页上挪开,看定爸爸,用毫不容质疑的口吻说:“当然是从头开始看的!”
申爸第一个想法是:孩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看的。反正,书买回来,一直到早上申爸上班之前,大申一眼都没看。
申爸马上跑进厨房,问姥姥:“大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看《哈利·波特》的?”
姥姥:“从下午一点半开始的。”
孩子从《丁丁历险记》这种连环画,一下子跳到纯文字的小说.....严格地讲,《哈利·波特》不是给儿童看的小说,是成人的小说.....这么大的事情竟然发生了。
怪不得家里的气氛凝重。
更重要的是大申的态度。孩子已经完全沉浸到书页里面去了。
接下来,申爸本能的念头就是:这不可能!
孩子怎么会在五个小时的时间里,把平生第一次接触到的密密麻麻的文字,看了78页。
这绝对不可能。
接下来的日子,大申惨了。
2015/03/23回复
燕之露楼78楼
申爸赶紧回去,坐在大申身边。
大申就这点好,只要他在专注地做什么事,身边的环境就对他一点也没有影响。大申写作业,家人就在身边打扫卫生、高声说话,叮里咣啷,大申浑然不觉,该干啥干啥。
申爸坐在大申旁边,大申眼皮都没撩一下,专心于他的书。
孩子把书平放在膝盖上,坐得笔直,两只手自然地放在书页的两侧,准备翻书。大申的小嘴巴抿着,头一动不动,只眼珠在不停地移动,扫视着书页上的文字。
大申看书时的姿态,要是摄下来,不用编辑,活脱脱就是速读课本中提到的阅读姿态。
像模像样。
可是...这个,奇怪啊:家里人从来都没和大申说过,这个阅读姿态的问题。大申的姿态,是自然而然的姿态。他一开始,就是这样,也一直是这样。至于要用眼睛扫视,不要移动头、不要默念,直接读懂书里的意思...这些事情,就更谈不上讲给大申了.....也许老师讲过,这个申爸不知道.....因为,在家里人的心目中,大申还不会阅读。根本谈不上怎么阅读的问题。买《魔法石》回来,本来就是要借助于它来引导大申阅读的。
申爸观察良久,还是忍不住心中的疑问:“大申,你从今天下午才开始看这本书的,是吗?”
申爸打扰了大申,大申很不耐烦,头也不抬,眼皮也不撩:“是.......”
申爸继续问:“你在看书上的字儿?”
大申更不耐烦了:“是看字儿.....”
申爸黏住了,不管大申乐不乐意:“你按顺序看的,每一页都看了?”申爸担心大申是跳着看的,其实没看足78页。
“是按顺序看的,每一页都看啦......”大申拖着长声,表达他的不满。
大申不满又怎么着?申爸:“每个字都看了?”
大申终于忍不住,暴发了:“你烦不烦啊!净问些没用的问题!”
隔了一下,大申想出了对策:“你再问什么,我都不回答了!”
大申真的做到了。
申爸再怎么搭讪,大申只是不理。
大申就这点好,只要他在专注地做什么事,身边的环境就对他一点也没有影响。大申写作业,家人就在身边打扫卫生、高声说话,叮里咣啷,大申浑然不觉,该干啥干啥。
申爸坐在大申旁边,大申眼皮都没撩一下,专心于他的书。
孩子把书平放在膝盖上,坐得笔直,两只手自然地放在书页的两侧,准备翻书。大申的小嘴巴抿着,头一动不动,只眼珠在不停地移动,扫视着书页上的文字。
大申看书时的姿态,要是摄下来,不用编辑,活脱脱就是速读课本中提到的阅读姿态。
像模像样。
可是...这个,奇怪啊:家里人从来都没和大申说过,这个阅读姿态的问题。大申的姿态,是自然而然的姿态。他一开始,就是这样,也一直是这样。至于要用眼睛扫视,不要移动头、不要默念,直接读懂书里的意思...这些事情,就更谈不上讲给大申了.....也许老师讲过,这个申爸不知道.....因为,在家里人的心目中,大申还不会阅读。根本谈不上怎么阅读的问题。买《魔法石》回来,本来就是要借助于它来引导大申阅读的。
申爸观察良久,还是忍不住心中的疑问:“大申,你从今天下午才开始看这本书的,是吗?”
申爸打扰了大申,大申很不耐烦,头也不抬,眼皮也不撩:“是.......”
申爸继续问:“你在看书上的字儿?”
大申更不耐烦了:“是看字儿.....”
申爸黏住了,不管大申乐不乐意:“你按顺序看的,每一页都看了?”申爸担心大申是跳着看的,其实没看足78页。
“是按顺序看的,每一页都看啦......”大申拖着长声,表达他的不满。
大申不满又怎么着?申爸:“每个字都看了?”
大申终于忍不住,暴发了:“你烦不烦啊!净问些没用的问题!”
隔了一下,大申想出了对策:“你再问什么,我都不回答了!”
大申真的做到了。
申爸再怎么搭讪,大申只是不理。
2015/03/23回复
燕之露楼79楼
楔子:“国手虽漫应,一招存一机”
工文与工诗,
大似国手棋。
国手虽漫应,
一招存一机。
不从着着看,
何异管中窥。
文须字字作,
亦要字字读。
咀嚼有余味,
百过良未足。
——袁遗山《与张仲杰郎中论文诗》
说到这儿,提一个重要的问题。
要是不麻溜儿说,回头申爸一准儿忘了。
给孩子选择读物的问题。
市场上,儿童读物琳琅满目,浩如烟海。可是,在这虚荣的背后,却是令人心酸的贫乏。
给孩子的读物,要成序列。特别是,要有“战略纵深”。
当我们把眼界拉宽,看到孩子在五年、甚至十年里需要掌握的技能,我们当下选择的读物,就非常重要了。
举例来说。
四年之前,在申爸选择什么给大申听的时候,申爸大是踌躇。
那个时候,申爸要增长大申的词汇量,要选有声读物给大申....这个前面说过的....在反复斟酌、权衡之后,申爸决定选择李慧敏的小说连播版《哈利·波特》。
给一个五岁的孩子听成人版的《哈利·波特》,实在有些破格。
可是,这实在是没法子的情况下的最优选择。
确实没法儿比这更好的安排了。
为什么呢?
我们用大视野来审视:孩子在聆听能力形成的时候,需要有有中文的有声读物;当孩子阅读能力形成的时候,这中文有声读物的文字版,就是孩子启蒙阅读的工具。在引导孩子听,引导孩子读的过程中,如果孩子不接受,怎么办?最好有好莱坞的大片儿,用它的吸引力,砸破启动的坚冰。这远远没有完。孩子是要掌握英语的,这读物应该有英语版,在孩子需要英语阅读的时候,作为英语阅读启蒙的工具来用;在阅读之余,要有英语版的有声读物,可以听,也是英语阅读的辅助手段。
这还是硬性的要求。
软性的呢?
这套资料必须有一个孩子感兴趣的主题,是对主题、故事感兴趣才能导致孩子“我要听”而不是“要我听”;资料需要根植在深厚的文化背景当中,这资料固然是获得某项能力的工具,但是,不可否认,孩子花在这套东西上的时间,必将非常多。这么多的时间,为何不顺手摘些更甜美的果子回家?朗读演播文字都需要有很高的艺术性,把孩子沉浸在垃圾堆里,不是很好的选择......
在这么多的要求的约束下,我们放眼市场。
哎,能满足要求的,严格说,根本没有。
不管那些肤浅的读物......于“战略纵深”而言....多么热闹,也掩盖不住这个事实。
申爸前挑后选,左思右想,反复权衡,最后,决定给大申《哈利·波特》。
也只能给这套资料。
于是,大申就在哈利这条路上,开步走了。
工文与工诗,
大似国手棋。
国手虽漫应,
一招存一机。
不从着着看,
何异管中窥。
文须字字作,
亦要字字读。
咀嚼有余味,
百过良未足。
——袁遗山《与张仲杰郎中论文诗》
说到这儿,提一个重要的问题。
要是不麻溜儿说,回头申爸一准儿忘了。
给孩子选择读物的问题。
市场上,儿童读物琳琅满目,浩如烟海。可是,在这虚荣的背后,却是令人心酸的贫乏。
给孩子的读物,要成序列。特别是,要有“战略纵深”。
当我们把眼界拉宽,看到孩子在五年、甚至十年里需要掌握的技能,我们当下选择的读物,就非常重要了。
举例来说。
四年之前,在申爸选择什么给大申听的时候,申爸大是踌躇。
那个时候,申爸要增长大申的词汇量,要选有声读物给大申....这个前面说过的....在反复斟酌、权衡之后,申爸决定选择李慧敏的小说连播版《哈利·波特》。
给一个五岁的孩子听成人版的《哈利·波特》,实在有些破格。
可是,这实在是没法子的情况下的最优选择。
确实没法儿比这更好的安排了。
为什么呢?
我们用大视野来审视:孩子在聆听能力形成的时候,需要有有中文的有声读物;当孩子阅读能力形成的时候,这中文有声读物的文字版,就是孩子启蒙阅读的工具。在引导孩子听,引导孩子读的过程中,如果孩子不接受,怎么办?最好有好莱坞的大片儿,用它的吸引力,砸破启动的坚冰。这远远没有完。孩子是要掌握英语的,这读物应该有英语版,在孩子需要英语阅读的时候,作为英语阅读启蒙的工具来用;在阅读之余,要有英语版的有声读物,可以听,也是英语阅读的辅助手段。
这还是硬性的要求。
软性的呢?
这套资料必须有一个孩子感兴趣的主题,是对主题、故事感兴趣才能导致孩子“我要听”而不是“要我听”;资料需要根植在深厚的文化背景当中,这资料固然是获得某项能力的工具,但是,不可否认,孩子花在这套东西上的时间,必将非常多。这么多的时间,为何不顺手摘些更甜美的果子回家?朗读演播文字都需要有很高的艺术性,把孩子沉浸在垃圾堆里,不是很好的选择......
在这么多的要求的约束下,我们放眼市场。
哎,能满足要求的,严格说,根本没有。
不管那些肤浅的读物......于“战略纵深”而言....多么热闹,也掩盖不住这个事实。
申爸前挑后选,左思右想,反复权衡,最后,决定给大申《哈利·波特》。
也只能给这套资料。
于是,大申就在哈利这条路上,开步走了。
2015/03/23回复
燕之露楼80楼
RE: 又到一年入学时:前瞻孩子在小学阶段的思维发展(五岁以下孩子家长慎入)
在五岁半的时候,大申第一次接触哈利·波特,是李慧敏版的小说连播。
当时,尽管大申正处在词汇增长的敏感期,可小说在语言形式上的差异,还是让孩子不接受李慧敏版的哈利。不接受,规划中的战略纵深就起作用了:申爸买了哈利的好莱坞大片的DVD。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大片儿看完,大申欣然聆听李版哈利。这件事情,前边已经详细叙述过了。
当魔法石听完,申爸把密室装进Nano,按动开始键,“在普里怀特街四号房里面已经不止一次在早饭的时候发生争吵了.......”李慧敏亲切的声音流淌出来,申爸心情畅快,不觉微笑了。
这是艘大船。
乘风破浪。它有自己既定的航线,微小的风啊雨啊,这些干扰,都不会影响它有朝一日,驶进目的港。
只要大申上了这艘船,抵达目的地就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申爸笃定,几年后的某一天,大申会把最后一部,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eallows的最后一行看完,合上书,用他的矜持透着些得意的语调说:“全看完啦。”
只要沿着既定的航线,踩着合适的步调,就能航行到那里....航行到那里,这是一定的。
大申大约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把整部哈利听完了。
大申看完了英文版的第一部的电影。
这是大申第一次接触哈利·波特。
就这些。
然后,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大申没有碰哈利。
孩子在做文字方面的准备,预备冲击哈利的文字版。
两年之后,就是前面故事里正说着的。
这一次,大申是把哈利的整部小说一口气看完。284万字,用了28天的时间。
哈利有人民文学版的小说。英文版有儿童简版有小说,未见有中文译本。大申看的就是人民文学版的书。
申爸手里的一套八部的英文《Harry》,大申还只看了第一部。
就在大申开始阅读中文版小说之前一个多月,申爸决定把一整套的英文版《哈利》放给大申。
这没什么可说的,大申看得如醉如痴,反反复复复复反反看了很多遍。好像也看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看电影一是为了唤起大申对哈利的记忆,为下一步阅读做准备;二是为了形成英语的语感。此时,距离大申冲击最后的一段航程:英文阅读,距离还远。
至此,航程已经过半。
这套战略性资料,已经为大申砸开了聆听和中文阅读两种技能的大门。
大申读完哈利的小说不到两个小时,申爸就把小说藏了起来。
哈利与大申暂别。
孩子在做英语文字方面的准备,预备冲击哈利的英文原版小说。
两个月前,2013年7月13日,暑假第一天。申爸觉得时机成熟了。船,应该驶进最后一段航程了。
于是,大申开始阅读原版的哈利·波特。
到今天,Harry Potter and The Sorcerer's Stone读到了134页。“Charpter Eight”,大申告诉申爸说。
英语阅读很困难。我们没有那个语言环境。
大申读,申爸陪着英文的Audio Book,让大申听已经读过的内容。
Harry这个曾经的畅销书,太热了。英文的Audio Book录了两个版本,Stephen Fry版和Jim Dale版。
“大申,听初级版还是高级版?”我问大申。
大申:“当然是初级版了。初级版好听。”
大申听刚读完的内容,永远选初级版听。新闻联播版吐字清晰,容易听清。
反复听过多遍之后,大申对内容和语言已经很熟悉了。此时:
“大申,听初级版还是高级版?”我问大申。
大申:“当然是高级版了。高级版好听。”
马三立版,就像拉家常,很亲切。也好听。
在五岁半的时候,大申第一次接触哈利·波特,是李慧敏版的小说连播。
当时,尽管大申正处在词汇增长的敏感期,可小说在语言形式上的差异,还是让孩子不接受李慧敏版的哈利。不接受,规划中的战略纵深就起作用了:申爸买了哈利的好莱坞大片的DVD。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大片儿看完,大申欣然聆听李版哈利。这件事情,前边已经详细叙述过了。
当魔法石听完,申爸把密室装进Nano,按动开始键,“在普里怀特街四号房里面已经不止一次在早饭的时候发生争吵了.......”李慧敏亲切的声音流淌出来,申爸心情畅快,不觉微笑了。
这是艘大船。
乘风破浪。它有自己既定的航线,微小的风啊雨啊,这些干扰,都不会影响它有朝一日,驶进目的港。
只要大申上了这艘船,抵达目的地就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申爸笃定,几年后的某一天,大申会把最后一部,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eallows的最后一行看完,合上书,用他的矜持透着些得意的语调说:“全看完啦。”
只要沿着既定的航线,踩着合适的步调,就能航行到那里....航行到那里,这是一定的。
大申大约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把整部哈利听完了。
大申看完了英文版的第一部的电影。
这是大申第一次接触哈利·波特。
就这些。
然后,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大申没有碰哈利。
孩子在做文字方面的准备,预备冲击哈利的文字版。
两年之后,就是前面故事里正说着的。
这一次,大申是把哈利的整部小说一口气看完。284万字,用了28天的时间。
哈利有人民文学版的小说。英文版有儿童简版有小说,未见有中文译本。大申看的就是人民文学版的书。
申爸手里的一套八部的英文《Harry》,大申还只看了第一部。
就在大申开始阅读中文版小说之前一个多月,申爸决定把一整套的英文版《哈利》放给大申。
这没什么可说的,大申看得如醉如痴,反反复复复复反反看了很多遍。好像也看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看电影一是为了唤起大申对哈利的记忆,为下一步阅读做准备;二是为了形成英语的语感。此时,距离大申冲击最后的一段航程:英文阅读,距离还远。
至此,航程已经过半。
这套战略性资料,已经为大申砸开了聆听和中文阅读两种技能的大门。
大申读完哈利的小说不到两个小时,申爸就把小说藏了起来。
哈利与大申暂别。
孩子在做英语文字方面的准备,预备冲击哈利的英文原版小说。
两个月前,2013年7月13日,暑假第一天。申爸觉得时机成熟了。船,应该驶进最后一段航程了。
于是,大申开始阅读原版的哈利·波特。
到今天,Harry Potter and The Sorcerer's Stone读到了134页。“Charpter Eight”,大申告诉申爸说。
英语阅读很困难。我们没有那个语言环境。
大申读,申爸陪着英文的Audio Book,让大申听已经读过的内容。
Harry这个曾经的畅销书,太热了。英文的Audio Book录了两个版本,Stephen Fry版和Jim Dale版。
“大申,听初级版还是高级版?”我问大申。
大申:“当然是初级版了。初级版好听。”
大申听刚读完的内容,永远选初级版听。新闻联播版吐字清晰,容易听清。
反复听过多遍之后,大申对内容和语言已经很熟悉了。此时:
“大申,听初级版还是高级版?”我问大申。
大申:“当然是高级版了。高级版好听。”
马三立版,就像拉家常,很亲切。也好听。
2015/03/2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