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naguan: 你还真沉的住气,我们家虫子有时也这样,我感觉很没礼貌啊,别人也会很尴尬,不过又觉得不应该干预小孩的事情,有点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同时我也感觉他们园的小朋友有点自我中心和霸道,不太认同,毕竟要和社会打交道啊,不知楼上是怎么看的呢,请指教。[ 本帖最后由 lunaguan 于 2009-6-5 09:38 编辑 ]查看原文你尴尬什么啊??是自己的面子重要还是孩子的成长重要??呵呵 自己取舍吧我说的这个情况也是特例,刚好碰到那个不认识的大姐姐要跟孩子较真,如果是熟人我可能要假装着去管下了 哈哈 陌生人的话我就不用考虑自己的面子问题了,就当没看见,不管 孩子自己会处理好的
要学着用真爱来爱孩子,不要做个什么都包办的家长,那样不是爱孩子建议有兴趣的妈妈多去李跃儿教育论坛或者孙网的论坛晃晃,可以长很多见识[ 本帖最后由 chen101963 于 2009-6-5 12:02 编辑 ]
lunaguan: 你还真沉的住气,我们家虫子有时也这样,我感觉很没礼貌啊,别人也会很尴尬,不过又觉得不应该干预小孩的事情,有点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同时我也感觉他们园的小朋友有点自我中心和霸道,不太认同,毕竟要和社会打交道啊,不知楼上是怎么看的呢,请指教。[ 本帖最后由 lunaguan 于 2009-6-5 09:38 编辑 ]查看原文换个角度看,我觉得那个女孩子挺有意思的,非要跟一个孩子争东西,我觉得她好可爱啊,哈哈 还得谢谢她给我闺女提供一个好的学习条件
chen101963:你尴尬什么啊??是自己的面子重要还是孩子的成长重要??呵呵 自己取舍吧我说的这个情况也是特例,刚好碰到那个不认识的大姐姐要跟孩子较真,如果是熟人我可能要假装着去管下了 哈哈 陌生人的话我就不用考虑自己的面子问题了,就当没看见,不管 孩子自己会处理好的查看原文 可能楼上没看清楚,不是我尴尬,是让对方尴尬了,有时候孩子的拒绝也弄得爷爷奶奶很伤心。 面子我倒没觉得有什么重要,只是觉得礼貌对社会人来说是最基本的东西,虽然我一直没有强迫她,可内心还是希望孩子能学会一些生存规则,这也是她内心自由的一种保障。毕竟生存在这个社会上,不能随波逐流,也要学会圆融和接纳和自己不一样的人,和不同的人打交道。不过谢谢你的提醒,三岁的孩子,不打招呼可能真的太正常了,我忽略了这一点,还是要耐心等待她的成长。谢谢你的支招。 另外,他们机构的网站论坛我也上,里面的贴我也看了,声音有点统一,也想听听不同的意见。
chen101963:多大的孩子干多大的事,不要着急.我自己觉得孩子四岁到四岁半之间要开始教她礼貌方面的问题.尤其是两岁半到三岁半之间的孩子,没几个真心愿意礼貌跟人打招呼的,你可以观察一下,基本都是在父母的要求下才主动问别人好,这时候的不懂礼貌可能是正常现象(没考证过,但事实这样哦),家长不要过度要求,其实都是家长自己爱面子,不是孩子的问题,如果有人因为这个说孩子,那就是这个大人自己的问题了.我对闺女礼貌方面的要求不高,几乎很少要求她怎么样,但最近,很多时候她能在我的提醒下主动跟人打招呼了,呵呵 就在昨天,下班回家的路上,问我"妈妈,你为什么总是跟别人微笑,说话啊?"我回答"那些都是妈妈的熟人,妈妈跟他们打招呼是礼貌啊!"呵呵 小家伙开始关注跟别人打招呼的事情了,相信家长的做法,一定会影响到孩子,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查看原文反对一些话。看BB的性格气质了。我BB很少教她,1岁1个月了,就喜欢和人打招呼,见面就招手,走了就BYEBYE,飞吻,很起劲。有时候真是陌生人,我又好笑又不好意思了。
cnlilyee:反对一些话。看BB的性格气质了。我BB很少教她,1岁1个月了,就喜欢和人打招呼,见面就招手,走了就BYEBYE,飞吻,很起劲。有时候真是陌生人,我又好笑又不好意思了。查看原文嘿嘿 不要这么早下结论,等孩子再大点,有了自己的个性和主意,你再看下,再来汇报.偶家的也经历过这种"见人爱人"的阶段.其实,这些都是孩子阶段性的发展,自然规律就是这样,接受并尊重它就是了.再说了,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有个人见人爱的孩子也是一种福气 ,LZ慢慢享受吧
有的孩子真是是"人来疯",见人就笑,见人就伸手要抱,我女儿的朋友见到我,就笑嘻嘻的跑来抱着我,叫"虫虫妈妈",我自己的女儿还站在那里呆愣着。那小女孩从小就这样,见了谁都叫的特别亲热,总是笑嘻嘻的,真是性格不一样。
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只是父母有时还没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好,时常还会深陷在自己的情绪中,根本顾及不到孩子的需要和感受.父母想爱而无力爱,想爱而不懂得怎样爱.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多多少少或有意或无意,都会留下一些心理的伤痕.教育,从父母自己的心灵成长开始. ----------摘自王树"透析童年"
孙园是目前我最欣赏的幼儿园,孙园符合我选幼儿园的几个条件:1,没有课本,没有作业。2,老师不强制孩子学习,完全按孩子的想法安排自己的时间3,老师的心完全是放在孩子身上,时刻在关注孩子,而不是其他。4,老师充分尊重孩子。[ 本帖最后由 angelmeimei 于 2009-6-6 20:37 编辑 ]
说实话,不只是楼上认为自己的孩子应该“人见人爱,阳光灿烂”,绝大部分的家长、老师、长辈都认为孩子应该这样,完全是一种社会因素。我小时候就属于另类,因为我的另类,受的教训比别人都多:我是园的,社会就一定要我能变成方的。我交了好多学费,才得以保存自己的个性,又让社会接受我,同时自己也接受社会。 我从事心灵成长工作,个人认为蒙氏教育的确比目前的传统教育观念领先很多,这句话恐怕要得罪许多人了。大部分人坚守自己的观念,很难接受和自己不一样的人、事、物,潜意识里就有排除异己的倾向。哥白尼也要受火刑。因此受蒙氏教育的孩子将受到更多的质疑和挑战。要在这种挑战中保持自我而且可以快乐的保持自我,对完美人格的要求太高了。具备如此格的人,同样可以接纳和包容和自己不一样的人,并和别人和谐相处,这才是爱的最高境界“无条件的爱”。在孙园里,我只看到老师无条件的爱孩子,孩子在无条件的索求爱,所谓“爱和自由”,我认为孩子不但要学会爱自己也应该爱别人。应该获得爱,也应该给出爱。 我并不介意孩子和大家期望的不一样,只是因为爱,所以希望她即使离开了蒙氏学校,离开全然接受她的老师和父母以后,在充满能量争夺的物质社会里也能轻松愉快的生活而不需要违背自己的灵魂。在佛的故事里,完美如菩萨也要学会圆融和善巧方便才能普度众生,这种圆融和善巧的内在动力是大爱和慈悲。 在圆融社会方面,我多次和老师交谈,她们没有给过正面的回应,只是含糊的说,社会需要更多这样的人,才可以进步。说实在,我还是俗人,没有超脱到可以接受孩子成为哥白尼这种灵魂战士。也俗气的认为,再优秀的人,也要让社会接受,欣赏,向往才可以反过来影响和带动社会。这就是所谓的善巧和圆融。这也是我对孙园持最后保留的地方。这也在学校以外自己要作的功课。
lunaguan:说实话,不只是楼上认为自己的孩子应该“人见人爱,阳光灿烂”,绝大部分的家长、老师、长辈都认为孩子应该这样,完全是一种社会因素。我小时候就属于另类,因为我的另类,受的教训比别人都多:我是园的,社会就一定要我能变成方的。我交了好多学费,才得以保存自己的个性,又让社会接受我,同时自己也接受社会。 我从事心灵成长工作,个人认为蒙氏教育的确比目前的传统教育观念领先很多,这句话恐怕要得罪许多人了。大部分人坚守自己的观念,很难接受和自己不一样的人、事、物,潜意识里就有排除异己的倾向。哥白尼也要受火刑。因此受蒙氏教育的孩子将受到更多的质疑和挑战。要在这种挑战中保持自我而且可以快乐的保持自我,对完美人格的要求太高了。具备如此格的人,同样可以接纳和包容和自己不一样的人,并和别人和谐相处,这才是爱的最高境界“无条件的爱”。在孙园里,我只看到老师无条件的爱孩子,孩子在无条件的索求爱,所谓“爱和自由”,我认为孩子不但要学会爱自己也应该爱别人。应该获得爱,也应该给出爱。 我并不介意孩子和大家期望的不一样,只是因为爱,所以希望她即使离开了蒙氏学校,离开全然接受她的老师和父母以后,在充满能量争夺的物质社会里也能轻松愉快的生活而不需要违背自己的灵魂。在佛的故事里,完美如菩萨也要学会圆融和善巧方便才能普度众生,这种圆融和善巧的内在动力是大爱和慈悲。 在圆融社会方面,我多次和老师交谈,她们没有给过正面的回应,只是含糊的说,社会需要更多这样的人,才可以进步。说实在,我还是俗人,没有超脱到可以接受孩子成为哥白尼这种灵魂战士。也俗气的认为,再优秀的人,也要让社会接受,欣赏,向往才可以反过来影响和带动社会。这就是所谓的善巧和圆融。这也是我对孙园持最后保留的地方。这也在学校以外自己要作的功课。查看原文说的很好,我很赞同你的观点,不断学习中!
lunaguan:说实话,不只是楼上认为自己的孩子应该“人见人爱,阳光灿烂”,绝大部分的家长、老师、长辈都认为孩子应该这样,完全是一种社会因素。我小时候就属于另类,因为我的另类,受的教训比别人都多:我是园的,社会就一定要我能变成方的。我交了好多学费,才得以保存自己的个性,又让社会接受我,同时自己也接受社会。 我从事心灵成长工作,个人认为蒙氏教育的确比目前的传统教育观念领先很多,这句话恐怕要得罪许多人了。大部分人坚守自己的观念,很难接受和自己不一样的人、事、物,潜意识里就有排除异己的倾向。哥白尼也要受火刑。因此受蒙氏教育的孩子将受到更多的质疑和挑战。要在这种挑战中保持自我而且可以快乐的保持自我,对完美人格的要求太高了。具备如此格的人,同样可以接纳和包容和自己不一样的人,并和别人和谐相处,这才是爱的最高境界“无条件的爱”。在孙园里,我只看到老师无条件的爱孩子,孩子在无条件的索求爱,所谓“爱和自由”,我认为孩子不但要学会爱自己也应该爱别人。应该获得爱,也应该给出爱。 我并不介意孩子和大家期望的不一样,只是因为爱,所以希望她即使离开了蒙氏学校,离开全然接受她的老师和父母以后,在充满能量争夺的物质社会里也能轻松愉快的生活而不需要违背自己的灵魂。在佛的故事里,完美如菩萨也要学会圆融和善巧方便才能普度众生,这种圆融和善巧的内在动力是大爱和慈悲。 在圆融社会方面,我多次和老师交谈,她们没有给过正面的回应,只是含糊的说,社会需要更多这样的人,才可以进步。说实在,我还是俗人,没有超脱到可以接受孩子成为哥白尼这种灵魂战士。也俗气的认为,再优秀的人,也要让社会接受,欣赏,向往才可以反过来影响和带动社会。这就是所谓的善巧和圆融。这也是我对孙园持最后保留的地方。这也在学校以外自己要作的功课。查看原文总结得很好。我喜欢这两个词“善巧”与“圆融”。我就只会说“情商”高。
:查看原文 这个问题真的太难了真是太难,送什么学校,可能真的要看自己孩子的状况。有些孩子天生就会保持本性,俺lg就属于这种,小学的时候父母从来不好意思去家长会,被老师赶出学校,他还说老师不会教,在家自学两个月回去考试成绩还进步了,老师都没辙了。在重点中学里,我们俩的成绩都属于不太好的那种,我几乎崩溃掉,他觉得读书是为父母的,考上大学就有交代了,照样天天打球。我估计像他那种人送监狱照样活的滋润。 我家虫子不是这种,她容易受环境影响。大部分时间是阳光的, 但不是天生会处理情感的那种,有时候累计起来就非常忧郁,变成爱的黑洞,我们只能陪着,真把我和他老爸都榨干了。我们都看到她很苦,可就是帮不了她,因为她痛苦的时候把所有的频道都关上了,对这种孩子,只能不停的给爱,直到她变的强大起来,所以孙园就帮了我们很大的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