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一直很赞同孙瑞雪和李跃儿的教育方式。想问一下各位,你们的宝宝都是几岁上孙园的呀?我女儿现在两岁三个月,语言表达能力还有限,不知道什么时候送她上糼儿园比较好?
孙瑞雪幼儿园的家长请进,孩子成长的问题一起分享
32253162幼儿园早教
全部回帖

hatty_zh:
我也一直很赞同孙瑞雪和李跃儿的教育方式。想问一下各位,你们的宝宝都是几岁上孙园的呀?我女儿现在两岁三个月,语言表达能力还有限,不知道什么时候送她上糼儿园比较好?
查看原文如果家里有条件的话,还是三岁送幼儿园比较好,孩子的自理能力会好些,压力没那么大
2009/08/21回复

谢谢毛虫妈妈的回答,我也觉得宝宝3岁上幼儿园是最适合的年龄,可看到周围的小朋友都是两岁多上幼儿园,一方面担心自己女儿等到3岁上幼儿园会不会落后很多,另一方面也担心自己女儿在家没有小朋友一起玩,会影响她的社交能力的发展。这是一个矛盾。
很高兴看到这么有价值的帖子,正好我最近也在研究孙瑞雪和李跃儿的教育,希望有机会多交流哟!
把帖子顶起来!呵呵
很高兴看到这么有价值的帖子,正好我最近也在研究孙瑞雪和李跃儿的教育,希望有机会多交流哟!
把帖子顶起来!呵呵
2009/08/23回复

其实来讲,我觉得各有各的好处,内心的强大其实最大的来源是父母的支持与肯定。传统的更适合国情。我认识一个女孩,一切都是在普通与传统中度过,但是可以看到他的内心非常强大,自我完整明确又内敛,非常好的一个性格源自于他父母对他的淡定态度,尊重的平等的相处。在传统的教育中又学会谦逊和内敛。
蒙氏园我认为更多的适用于内向和心理有偏差的孩子。
蒙氏园我认为更多的适用于内向和心理有偏差的孩子。
2009/08/23回复

chen101963:
我家的去年9月份去的.还行.去了三个月的时候,带她去宜家玩,她选了个抱枕要买,选好后放到一边去玩了,有个20多岁的姐姐拿起来看,小家伙跑过来跟姐姐说"这是我的!"那个姐姐也有意思,抱着不给,小家伙着急了冲过去就抢,边抢边说"这是我的,还给我!"后来,姐姐终于不好意思,松手了,小家伙得意地抱着跑回来了.整个过程我在一边看着没出声,因为这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我觉得她的处理方法没啥不对的,给她锻炼机会
但心潮澎湃啊!!要知道我闺女从来碰到问题都要找我帮忙,别人拿她东西她不愿意的时候也都是"妈妈,你帮我要回来嘛!",现在,终于知道自己处理问题了,哈哈 虽然看着有点小霸道,可对她来说,真的是迈出一大步了!!开心啊!!中午请她吃了大餐,不过没告诉她原因
在那个月的家园联系手册上,老师第一次写到"孩子的内心力量在增强",果然,老师的观察力够厉害的,比较负责的老师
[ 本帖最后由 chen101963 于 2009-6-5 09:30 编辑 ]
查看原文


这个也是孙园特色产物之一吗?
我家宝贝也会这样哪。汗!
我家宝贝也会这样哪。汗!
2009/08/24回复

lunaguan:
说实话,不只是楼上认为自己的孩子应该“人见人爱,阳光灿烂”,绝大部分的家长、老师、长辈都认为孩子应该这样,完全是一种社会因素。我小时候就属于另类,因为我的另类,受的教训比别人都多:我是园的,社会就一定要我能变成方的。我交了好多学费,才得以保存自己的个性,又让社会接受我,同时自己也接受社会。 我从事心灵成长工作,个人认为蒙氏教育的确比目前的传统教育观念领先很多,这句话恐怕要得罪许多人了。大部分人坚守自己的观念,很难接受和自己不一样的人、事、物,潜意识里就有排除异己的倾向。哥白尼也要受火刑。因此受蒙氏教育的孩子将受到更多的质疑和挑战。要在这种挑战中保持自我而且可以快乐的保持自我,对完美人格的要求太高了。具备如此格的人,同样可以接纳和包容和自己不一样的人,并和别人和谐相处,这才是爱的最高境界“无条件的爱”。在孙园里,我只看到老师无条件的爱孩子,孩子在无条件的索求爱,所谓“爱和自由”,我认为孩子不但要学会爱自己也应该爱别人。应该获得爱,也应该给出爱。 我并不介意孩子和大家期望的不一样,只是因为爱,所以希望她即使离开了蒙氏学校,离开全然接受她的老师和父母以后,在充满能量争夺的物质社会里也能轻松愉快的生活而不需要违背自己的灵魂。在佛的故事里,完美如菩萨也要学会圆融和善巧方便才能普度众生,这种圆融和善巧的内在动力是大爱和慈悲。 在圆融社会方面,我多次和老师交谈,她们没有给过正面的回应,只是含糊的说,社会需要更多这样的人,才可以进步。说实在,我还是俗人,没有超脱到可以接受孩子成为哥白尼这种灵魂战士。也俗气的认为,再优秀的人,也要让社会接受,欣赏,向往才可以反过来影响和带动社会。这就是所谓的善巧和圆融。这也是我对孙园持最后保留的地方。这也在学校以外自己要作的功课。
查看原文说得很好。受教了。
2009/08/24回复

说下我家宝宝的的孙园经历吧:
我宝是3岁上的,刚读完一年,现在已转出,将到传统幼儿园了。一年了,孙园的感受是:
1。对于刚上幼儿园的孩子来说适应期相比传统园那是要幸福的很,因为会有老师专门的带新孩子适应新环境,可以长达一个月之久,这段时间会有孩子吃喝睡玩的具体记录。一个月后孩子成为旧孩子后记录就简单多了,保留了玩得时间状态的登记,记录的详尽要取决老师观察的专业水平。---对新孩子的特别优待这点会让家长在实地考察时切身感受到,看到孙园的与众不同并感动着,被深深的吸引了。于是乎,当时的我就决定买车,自己接送,把孩子送这。
可是,但是这个优点在我看来却也存在不公性,因为你会看到园里老师的主要精力和体力都放在了如何让新孩子适应的问题上,孙园的规定是每周只允许进1-2名的新孩子,每班配3个老师,其中一位为主班老师。如果前后2个星期各进两个新孩子,那此班的会有2个老师用于带新孩子上,这样对于剩下的十几二十个旧孩子很多时候就显得自顾不暇了。新孩子接二连三的进来,可见老师不断的要照顾新孩子,有时会听到老师间说:我班上下周又有新孩子来了,语气中透露出了疲惫。
有一次刚好在孩子午餐后到了幼儿园,孩子吃完快乐的出来,孩子在老师的叫唤引导下回卧室午休,大部分孩子是自己三三两两的到各自的卧室,了但是也有孩子是不“听话”的,在各个角落玩 ,有几个孩子就刚好在楼梯里玩危险的头朝下式爬楼梯比赛,玩了好久,始终没有老师看到加以制止,最后我实在忍不住告诉孩子游戏太危险,不可以的!孩子们才散去。当时,该班的一个老师在一楼带着哭哭啼啼的新孩子,只是叮嘱孩子注意安全,大孩子要照顾好小孩子之类的话。一个老师在餐厅,还有一个老师就在卧室负责。(楼梯的走道拐角后的地方就成了一个安全的真空地带,万一偏偏出现啥不良事件是没有老师能及时发现的。至少在我看到事件的5分钟内我没看到有老师走过的 ,当时我不敢想象,如果孩子一滑,直接头冲下的摔下来。。。。。。)
2 。蒙氏教育的确很符合孩子的天性,但是这种教育对老师的要求非常高。老师的悟性和敏锐的观察力直接影响到全班孩子各方面的状态!我的孩子不好运的碰到理论水平高实操水平不咋地的老师,一年来换了四位老师,孩子总处在不断适应新老师的环境里。所以这个班的状态可以说是全园最差的,我的信心和希望也随之一点一点的在消失。。。相比之下同事的孩子另一个班,老师的水平确实不一样带出来的孩子状态很好,很好的体现出蒙氏教育的积极一面 。所以,妈妈们事先一定要想办法了解到那个班的老师工作状态好,(不要看表面的,粗看来孙园的老师都很不错的,个个爱心爆棚状,包括扫地的阿姨)这对你的孩子尤为重要 ,直接影响到蒙氏教育的最终目的!
3。孙园的收费确实贵了,没有感到很值!而且觉得现在的广州孙园没有开始几年好,感觉现在孙氏机构主要精力在搞各种心灵讲座、培训和开设各地的新园 ,早已甚于对已有旧园的水平提升,进入规模扩张阶段。
(听看门的阿姨讲有不少孩子读一年就出来了,所以以前孙园严格要求孩子要满3岁才收,现在3岁以下都收了..........--呵呵,跟那个阿姨挺投缘的,就听到些被禁止的言论了.)
4.我宝的蒙氏效果:
养成东西归位的好习惯,
到现在不喜欢操作教具,每天绝大部分时间是在户外活动--孙园是由孩子爱干啥干啥的,
所以晒得黑长得高,户外活动极其充足!
实在担心接下来的幼小衔接问题,出来了.不过心里也在斗争,是继续下去相信孩子的状态迟早会出来,还是回到传统教育稳正些.....!不知把孩子转出来是对还是错....
------所以,看到这个贴,不顾夜深,一股脑的说出我宝的经历.....
我宝是3岁上的,刚读完一年,现在已转出,将到传统幼儿园了。一年了,孙园的感受是:
1。对于刚上幼儿园的孩子来说适应期相比传统园那是要幸福的很,因为会有老师专门的带新孩子适应新环境,可以长达一个月之久,这段时间会有孩子吃喝睡玩的具体记录。一个月后孩子成为旧孩子后记录就简单多了,保留了玩得时间状态的登记,记录的详尽要取决老师观察的专业水平。---对新孩子的特别优待这点会让家长在实地考察时切身感受到,看到孙园的与众不同并感动着,被深深的吸引了。于是乎,当时的我就决定买车,自己接送,把孩子送这。
可是,但是这个优点在我看来却也存在不公性,因为你会看到园里老师的主要精力和体力都放在了如何让新孩子适应的问题上,孙园的规定是每周只允许进1-2名的新孩子,每班配3个老师,其中一位为主班老师。如果前后2个星期各进两个新孩子,那此班的会有2个老师用于带新孩子上,这样对于剩下的十几二十个旧孩子很多时候就显得自顾不暇了。新孩子接二连三的进来,可见老师不断的要照顾新孩子,有时会听到老师间说:我班上下周又有新孩子来了,语气中透露出了疲惫。
有一次刚好在孩子午餐后到了幼儿园,孩子吃完快乐的出来,孩子在老师的叫唤引导下回卧室午休,大部分孩子是自己三三两两的到各自的卧室,了但是也有孩子是不“听话”的,在各个角落玩 ,有几个孩子就刚好在楼梯里玩危险的头朝下式爬楼梯比赛,玩了好久,始终没有老师看到加以制止,最后我实在忍不住告诉孩子游戏太危险,不可以的!孩子们才散去。当时,该班的一个老师在一楼带着哭哭啼啼的新孩子,只是叮嘱孩子注意安全,大孩子要照顾好小孩子之类的话。一个老师在餐厅,还有一个老师就在卧室负责。(楼梯的走道拐角后的地方就成了一个安全的真空地带,万一偏偏出现啥不良事件是没有老师能及时发现的。至少在我看到事件的5分钟内我没看到有老师走过的 ,当时我不敢想象,如果孩子一滑,直接头冲下的摔下来。。。。。。)
2 。蒙氏教育的确很符合孩子的天性,但是这种教育对老师的要求非常高。老师的悟性和敏锐的观察力直接影响到全班孩子各方面的状态!我的孩子不好运的碰到理论水平高实操水平不咋地的老师,一年来换了四位老师,孩子总处在不断适应新老师的环境里。所以这个班的状态可以说是全园最差的,我的信心和希望也随之一点一点的在消失。。。相比之下同事的孩子另一个班,老师的水平确实不一样带出来的孩子状态很好,很好的体现出蒙氏教育的积极一面 。所以,妈妈们事先一定要想办法了解到那个班的老师工作状态好,(不要看表面的,粗看来孙园的老师都很不错的,个个爱心爆棚状,包括扫地的阿姨)这对你的孩子尤为重要 ,直接影响到蒙氏教育的最终目的!
3。孙园的收费确实贵了,没有感到很值!而且觉得现在的广州孙园没有开始几年好,感觉现在孙氏机构主要精力在搞各种心灵讲座、培训和开设各地的新园 ,早已甚于对已有旧园的水平提升,进入规模扩张阶段。
(听看门的阿姨讲有不少孩子读一年就出来了,所以以前孙园严格要求孩子要满3岁才收,现在3岁以下都收了..........--呵呵,跟那个阿姨挺投缘的,就听到些被禁止的言论了.)
4.我宝的蒙氏效果:
养成东西归位的好习惯,
到现在不喜欢操作教具,每天绝大部分时间是在户外活动--孙园是由孩子爱干啥干啥的,
所以晒得黑长得高,户外活动极其充足!
实在担心接下来的幼小衔接问题,出来了.不过心里也在斗争,是继续下去相信孩子的状态迟早会出来,还是回到传统教育稳正些.....!不知把孩子转出来是对还是错....
------所以,看到这个贴,不顾夜深,一股脑的说出我宝的经历.....
2009/08/24回复

小涵妈妈:
其实来讲,我觉得各有各的好处,内心的强大其实最大的来源是父母的支持与肯定。传统的更适合国情。我认识一个女孩,一切都是在普通与传统中度过,但是可以看到他的内心非常强大,自我完整明确又内敛,非常好的一个性格源自于他父母对他的淡定态度,尊重的平等的相处。在传统的教育中又学会谦逊和内敛。蒙氏园我认为更多的适用于内向和心理有偏差的孩子。
查看原文





2009/08/24回复

小龙妈:
说下我家宝宝的的孙园经历吧:我宝是3岁上的,刚读完一年,现在已转出,将到传统幼儿园了。一年了,孙园的感受是:1。对于刚上幼儿园的孩子来说适应期相比传统园那是要幸福的很,因为会有老师专门的带新孩子适应新环境,可以长达一个月之久,这段时间会有孩子吃喝睡玩的具体记录。一个月后孩子成为旧孩子后记录就简单多了,保留了玩得时间状态的登记,记录的详尽要取决老师观察的专业水平。---对新孩子的特别优待这点会让家长在实地考察时切身感受到,看到孙园的与众不同并感动着,被深深的吸引了。于是乎,当时的我就决定买车,自己接送,把孩子送这。 可是,但是这个优点在我看来却也存在不公性,因为你会看到园里老师的主要精力和体力都放在了如何让新孩子适应的问题上,孙园的规定是每周只允许进1-2名的新孩子,每班配3个老师,其中一位为主班老师。如果前后2个星期各进两个新孩子,那此班的会有2个老师用于带新孩子上,这样对于剩下的十几二十个旧孩子很多时候就显得自顾不暇了。新孩子接二连三的进来,可见老师不断的要照顾新孩子,有时会听到老师间说:我班上下周又有新孩子来了,语气中透露出了疲惫。 有一次刚好在孩子午餐后到了幼儿园,孩子吃完快乐的出来,孩子在老师的叫唤引导下回卧室午休,大部分孩子是自己三三两两的到各自的卧室,了但是也有孩子是不“听话”的,在各个角落玩 ,有几个孩子就刚好在楼梯里玩危险的头朝下式爬楼梯比赛,玩了好久,始终没有老师看到加以制止,最后我实在忍不住告诉孩子游戏太危险,不可以的!孩子们才散去。当时,该班的一个老师在一楼带着哭哭啼啼的新孩子,只是叮嘱孩子注意安全,大孩子要照顾好小孩子之类的话。一个老师在餐厅,还有一个老师就在卧室负责。(楼梯的走道拐角后的地方就成了一个安全的真空地带,万一偏偏出现啥不良事件是没有老师能及时发现的。至少在我看到事件的5分钟内我没看到有老师走过的 ,当时我不敢想象,如果孩子一滑,直接头冲下的摔下来。。。。。。)2 。蒙氏教育的确很符合孩子的天性,但是这种教育对老师的要求非常高。老师的悟性和敏锐的观察力直接影响到全班孩子各方面的状态!我的孩子不好运的碰到理论水平高实操水平不咋地的老师,一年来换了四位老师,孩子总处在不断适应新老师的环境里。所以这个班的状态可以说是全园最差的,我的信心和希望也随之一点一点的在消失。。。相比之下同事的孩子另一个班,老师的水平确实不一样带出来的孩子状态很好,很好的体现出蒙氏教育的积极一面 。所以,妈妈们事先一定要想办法了解到那个班的老师工作状态好,(不要看表面的,粗看来孙园的老师都很不错的,个个爱心爆棚状,包括扫地的阿姨)这对你的孩子尤为重要 ,直接影响到蒙氏教育的最终目的!3。孙园的收费确实贵了,没有感到很值!而且觉得现在的广州孙园没有开始几年好,感觉现在孙氏机构主要精力在搞各种心灵讲座、培训和开设各地的新园 ,早已甚于对已有旧园的水平提升,进入规模扩张阶段。 (听看门的阿姨讲有不少孩子读一年就出来了,所以以前孙园严格要求孩子要满3岁才收,现在3岁以下都收了..........--呵呵,跟那个阿姨挺投缘的,就听到些被禁止的言论了.)4.我宝的蒙氏效果: 养成东西归位的好习惯,到现在不喜欢操作教具,每天绝大部分时间是在户外活动--孙园是由孩子爱干啥干啥的,所以晒得黑长得高,户外活动极其充足!实在担心接下来的幼小衔接问题,出来了.不过心里也在斗争,是继续下去相信孩子的状态迟早会出来,还是回到传统教育稳正些.....!不知把孩子转出来是对还是错....------所以,看到这个贴,不顾夜深,一股脑的说出我宝的经历.....
查看原文 有不同的观点大家讨论一下真好,送个花花,



2009/08/24回复

chen101963:
推荐您一个李网想当初轰动一时的帖子:http://bbs.liyueer.com/viewthread.php?tid=40380&extra=page%3D308年7月话题:就我个人情况说说蒙氏孩子和中国现在的教育环境可能会有的冲突当初我可是一楼楼爬下来的,心中的触动,简直无法用语言言表(是因为偶本来就语言匮乏),有时间和兴趣欢迎您也去爬爬.的确,这种教育我们现在还真看不到效果,我前面也说了,就算是场试验我觉得值得尝试,至少孩子目前的 状态我很满意,活在当下就好,借用帖子前面的一小段话:在我看来,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不是一个永远不受伤的人,而是受了伤很快能痊愈,旧患不容易复发的人。
查看原文
很有意思的帖子!二十多年过去,社会环境变了很多,各方面的选择也多了很多。传统教育也不是铁板一块,现在不少学校推行的生本教育和蒙氏教育,有些理念相通,可能会衔接得比较好。未来不同教育模式之间的冲突可能会少一点。从另一方面来说,成长的过程早早晚晚都会有痛苦和挫折,并非在哪种教育方式下可以完全避免。越是热情敏感的人,也越容易感受到痛苦,当然他们的幸福和喜悦也有可能来的更大更多。有利有弊,也就得失平衡了。传统教育培养的对环境更为适应的孩子,内心也并非毫无遗憾,只是大家未必看得见。说得极端一点,傻子往往比正常人更快乐,问题是你愿意做个傻子么?我们不能因为有困难,因为会痛苦就不去努力、不去尝试。
[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09-8-24 14:48 编辑 ]
[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09-8-24 14:48 编辑 ]
2009/08/24回复

lunaguan:
可能楼上没看清楚,不是我尴尬,是让对方尴尬了,有时候孩子的拒绝也弄得爷爷奶奶很伤心。 面子我倒没觉得有什么重要,只是觉得礼貌对社会人来说是最基本的东西,虽然我一直没有强迫她,可内心还是希望孩子能学会一些生存规则,这也是她内心自由的一种保障。毕竟生存在这个社会上,不能随波逐流,也要学会圆融和接纳和自己不一样的人,和不同的人打交道。不过谢谢你的提醒,三岁的孩子,不打招呼可能真的太正常了,我忽略了这一点,还是要耐心等待她的成长。谢谢你的支招。 另外,他们机构的网站论坛我也上,里面的贴我也看了,声音有点统一,也想听听不同的意见。
查看原文礼貌是一种习惯,就算要和别人争取自己的利益也是需要礼貌的,我觉得蒙是对的,但现在很多人将她的部分理论相对放大了,但其实教育一个整体系统,不能够片面去理解。
我觉得把别人弄得不高兴是不礼貌的行为之一,不能放纵,像一个国家要争东西不能用挑衅,而要用谈判,言语的态度是需要教育滴~~
我觉得把别人弄得不高兴是不礼貌的行为之一,不能放纵,像一个国家要争东西不能用挑衅,而要用谈判,言语的态度是需要教育滴~~
2009/08/24回复

lunaguan:
有的孩子真是是"人来疯",见人就笑,见人就伸手要抱,我女儿的朋友见到我,就笑嘻嘻的跑来抱着我,叫"虫虫妈妈",我自己的女儿还站在那里呆愣着。那小女孩从小就这样,见了谁都叫的特别亲热,总是笑嘻嘻的,真是性格不一样。
查看原文不是性格的问题,是教育的问题,也就是习惯的问题,玉是要雕琢的
2009/08/24回复

可能就是太崇尚“爱和自由”了,结果导致了没有约束。我听一个有影响力的编辑朋友说,有一次他跟孙一起吃饭,饭桌上孙不断给自己的儿子夹菜、劝饭,当时我的这位朋友就很震惊,这么大的儿子还不能生活自立吗?结果我这位朋友一提孙的教育就摇头。具体情况也不知道
2009/08/24回复

说说我的一点看法吧:我是一个全职妈妈,我认为对孩子的各种所谓的行为和心理问题不用太紧张,太紧张会搞得自己很累。以前我觉得自己的孩子很怪异,老是反思自己该如何让孩子变得不那么敏感,不那么孤僻,不那么娇气,不那么坏脾气……看了书以后,很努力的去按书上说的方法和孩子沟通,也认真考虑过让孩子去孙的幼儿园读,但最后,我还是决定不让孩子去,原因有以下几点:
1. 我认为孩子的性格都是天生的,有个性也好,随大流也好,我们家长尊重他们就好,不用刻意去改变什么,因为也改变不了。
2.孩子在家已经拥有够多的“爱和自由”了,如果去幼儿园还要继续“爱和自由”,那就连基本的社会规则和约束观念都没有了,而且太自由不利于培养孩子有规律的作息,对身体不好。
3.我觉得从小严格要求孩子,等孩子慢慢长大再逐渐放手,好过先让他自由惯了再回到传统教育的严格,除非你能让孩子小学中学大学都读蒙氏或者出国。
会考虑让孩子读蒙氏的家长,很多都是非常爱孩子非常想让孩子心理健康的家长,这类家长往往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我该怎么跟自己的孩子沟通?孩子哭闹怎么做?孩子胆小怎么做?连跟孩子说句话都要考虑这样说会不会对孩子有心理阴影……累不累?
1. 我认为孩子的性格都是天生的,有个性也好,随大流也好,我们家长尊重他们就好,不用刻意去改变什么,因为也改变不了。
2.孩子在家已经拥有够多的“爱和自由”了,如果去幼儿园还要继续“爱和自由”,那就连基本的社会规则和约束观念都没有了,而且太自由不利于培养孩子有规律的作息,对身体不好。
3.我觉得从小严格要求孩子,等孩子慢慢长大再逐渐放手,好过先让他自由惯了再回到传统教育的严格,除非你能让孩子小学中学大学都读蒙氏或者出国。
会考虑让孩子读蒙氏的家长,很多都是非常爱孩子非常想让孩子心理健康的家长,这类家长往往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我该怎么跟自己的孩子沟通?孩子哭闹怎么做?孩子胆小怎么做?连跟孩子说句话都要考虑这样说会不会对孩子有心理阴影……累不累?
2009/08/27回复

关注中!
2009/08/2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