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父母借鉴的:早认字对孩子有用吗?
556889幼儿园早教
后来,当大女儿7岁时,恰逢搬家,又把这本书翻出来,妈妈说,“瞧,这是你小的时候最喜欢的一本书,那时候你还会念呢!”此时大女儿已经学习认字了,于是 再拿起这本书来读,却吭吭吧吧地非常吃力。这位老师对我们解释说,大女儿在3岁时“念”那本书,其实只是模仿性的背诵,因为妈妈念的次数多了,孩子无意识 地记住了书的内容。等到了7岁,阅读需要经过大脑处理、识别、理解时,反而念得没有以前流畅了,而此时才是这个孩子真正意义上的阅读。
这位老师到澳大利亚一所学校教书时,校长给她讲了这么个故事:每个孩子入学时都会参加面试,为了解孩子的阅读能力,校长给孩子准备了不同级别的阅读书籍, 每级的颜色不同。有一个家庭共有5个孩子,都在这所学校就读,都参加过面试,某一年终于轮到最小的那个孩子来面试,他把第一级、第二级很快就念完了,一直 到最高级别的阅读材料,全顺畅地念下来了。校长很吃惊,心想这个孩子的阅读能力怎么这么强呢?校长动了个心眼,找出其中一本书,让孩子把某个字找出来,这 个孩子一下就蒙了。他其实是因为反复听了前面哥哥姐姐的阅读后,记住了书的内容,那不是真正的阅读。
儿童在3岁之前没有语义性记忆,只有肢体和情绪方面的记忆。到了3岁左右,当儿童的自我意识萌芽,不再叫自己为“宝宝”而是“我”的时候,他才开始真正的 记忆。所以,早期的自主阅读其实是毫无意义的。小小孩生活体验非常有限,对这个世界缺乏认识,给他一本书,即便他每个字都认识、可以念出来,却并不理解他 念的是什么。学龄前的孩子最最需要的不是书本知识,而是亲身体验生活,用自己的感受去诠释这些体验,为将来的语义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很小的孩子甚至都 不知道自己的身体是干什么的,需要从认识自己的手和脚开始,大千世界万事万物都有待他去探索去发现去摸去碰去捏去玩儿,在他的脑里留下印刻,包括人与人之 间的关系,也需要他在亲身体验中发现其中的奥秘。有了这些体验,等到他上学的时候,他才能真正理解文字的含义。
与市面上的一些流行说法恰恰相反,脑科学的研究证明,人类大脑的潜能不是无限的,而是有限的,过度开发某一项功能,就会侵占其他正常功能的空间,抑制甚至 泯灭其他应有的功能。所谓“开发右脑”一说是伪科学,人类大脑的发育应该是均衡的、循序渐进的,只要不是在过度荒芜的环境中,大脑的成长不需要人工的干 涉。早识字阅读其实就是占用了孩子本应用于开发其他功能、本应健康成长的部分。不客气地讲,早识字早阅读实际上是在浪费和扭曲孩子的生命,任何此类立竿见 影的教育方式,其唯一的好处就是取悦家长,给家长以炫耀的资本。
“儿童在生命的头几年,需要运用大部分能量去好好长身体,为将来的生活打下健康的基础;他们需要运用能量建立安全感和自信心,为将来的生活奠定心理地基。 他们需要运用能量确认父母无条件的爱和接纳,从而爱自己、接纳自己,才能在将来的生活中百折不挠。如果我们在这个时期让他们过早学习书本知识,那么我们则 提前透支了他们用以发展生命的能量。”(《接纳孩子》)
孩子3岁会念书,与到了8岁会念书,对孩子漫长的一生而言没有本质区别,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差别越来越小。谁好意思在求职信里写“我3岁开始认字”呢? 一个人是否聪明、能否过上幸福生活,跟他几岁识字阅读没有关系。今后的世界需要创新型人才,这样的人才需要具备坚实的自信心、富有别具一格的创造力、能够 担负责任、善于体察他人的情绪,并有团队精神,而这些关乎情商的素质,恰恰是需要在学龄前培养、开发和保护的。
儿童在学龄前处于梦幻时期,人的创造性潜能都看在这个时期保护得好不好,此时的孩子就是要天马行空地去幻想,认为什么都是可能的,而不是给他一本书,死读 那上面的内容,挫伤他的创造力,过早地“唤醒”他,让他以“客观”的物质的目光去看待世界。早醒的孩子在学龄期会出现行为和心理问题,在成年后容易患上抑 郁症,在中年和晚年则容易患上各种因压力而引发的疾病。
其实大自然早就安排好了,孩子就是要慢慢长熟的。这个道理,连朴素的农民都知道——“万物皆有时”,何时翻土、何时播种、何时收割……都是有规律 的,不能随意乱来,早熟的花果也必定早衰。我们都知道,被人工添加剂催熟的果蔬,只是样子好看而已,实质上缺乏真正的营养、口感不佳、还会给地球和人类带 来灾难。我们的妈妈们那么注意给孩子吃什么,为什么不注意要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环境,让孩子健康安全地成长呢?刚才说的只是农作物,动物也一样,动物妈妈 都知道,一开始要尽力保护自己的孩子,不能催着它快快长大,早早独立打猎,为什么我们某些人类妈妈却丢掉了这个最起码的本能呢?!
最近北京市卫生局公布了一项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北京市大学生被确诊患有抑郁症者高达十万人,占大学生人数比例23.66%。也就是说,每4名大学生中就 有一名患有抑郁症。官方数字一般比较保守,这只是冰山一角而已。重压之下死读书的直接后果就是摧毁孩子的心理健康,这种压力产生的年龄越小,后果越难以挽 回。
有些妈妈自以为实施了“快乐识字”法,让孩子玩儿着学。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想法,孩子本能地知道父母内心的期待,他们会牺牲自己健康的成长来迎合父母的需 求。对孩子识字阅读的期待本身就已经形成压力,无论使用了什么漂亮的手段,这种压力会给孩子带来身心两方面的问题。孩子从父母那里学会以识字量和阅读量来 评价自己,这种评价既不真实也不公平,孩子无法获得真正的自信心。养育孩子是一项长远的工程,我们必须具备远见,而不能急功近利。还是那句话,我们要孩子 赢在终点,而不累倒在起跑线上。
2009/06/12
全部回帖

不—定的,我家的是要求我教,而且不教就发脾气。而且想象力更丰富,例如看到翻斗车的文字她就去做翻跟斗的样子看见"孩子"的文字她会说BB,我跟她说这些是楼她会指指衣服上的纽扣提出凝问有什么不同,我女儿才一岁八个月,她己认识妈,羊,牛,米,水等很多字了而且懂得意思,英文字母也懂,数学的加减乘法也懂,当初没刻意教的,只是她指着叫,叫到你回答为止,现在是她不问我从来不主动教,就怕她失去其它能力但她是强烈要求的那就教一下啦!而她的运动能力和精力自理能力也相当不错,所以我觉得不会影响太大吧!世事无绝对!不要以为我会花心思去迫小孩学的人,我是从不会要求我女儿学这学那的人,每次都是她拿着书过来要我讲。我觉得她喜欢玩就玩,喜欢学就学,顺其自然,没必要按—些什么专家的指示去做父母,我女儿在家她很由自在的,可以不吃饭甚至几天不吃饭都由她的,最重要是她开心就可以了。她开心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2009/06/15回复
这个问题,还是有个性差异的。这篇文章其实比较主观,甚至片面。只能说每个孩子的兴趣和家长的引导不一样吧。学艺术也好、认字也好、唱歌跳舞也好,无所谓有用无用,只要他感兴趣则可。
我儿子经常很主动问我“这是什么字”的。我每晚睡觉前都会花费一个小时陪他看书,我们现在看的是洪恩的识字教材,其实同类的还有很多,这类书的特点是句子短小精干,图文并茂,字的重复再现机会很多,通常建议家长先讲故事,再指着句子读给孩子听,在反复再现的过程中认识字。
除了书上的建议,结合我自己平时教作文的习惯,我通常会在认识本册书的字以后,再回头重现故事情节,鼓励孩子脱离句子,根据画面内容,自己发挥,补充其中的空白点,例如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再加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故事内容充实、具体化。
有一段时间,我儿子经常跟我辩论“喝”字和“唱”、“宝”和“家”、“鸡”和“鸭”等形近字的异同(应该说是他混淆了)。
那时他才2岁半。我就教他分析字的特点和部件组成,去记字。例如:“喝”和“唱”,我叫他观察,他说“喝”有个人,我说是啊,人口渴了就要喝水。
这样,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儿子表面上是在识字,实际上我已经培养了他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质疑能力,还有我认为最重要的——集中注意和刻苦钻研的能力。
我儿子经常很主动问我“这是什么字”的。我每晚睡觉前都会花费一个小时陪他看书,我们现在看的是洪恩的识字教材,其实同类的还有很多,这类书的特点是句子短小精干,图文并茂,字的重复再现机会很多,通常建议家长先讲故事,再指着句子读给孩子听,在反复再现的过程中认识字。
除了书上的建议,结合我自己平时教作文的习惯,我通常会在认识本册书的字以后,再回头重现故事情节,鼓励孩子脱离句子,根据画面内容,自己发挥,补充其中的空白点,例如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再加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故事内容充实、具体化。
有一段时间,我儿子经常跟我辩论“喝”字和“唱”、“宝”和“家”、“鸡”和“鸭”等形近字的异同(应该说是他混淆了)。

这样,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儿子表面上是在识字,实际上我已经培养了他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质疑能力,还有我认为最重要的——集中注意和刻苦钻研的能力。
2009/06/15回复

非常同意37楼的观点,我女儿现在一岁十个月,很喜欢讲故事给我听,我晚晚都和她看半小时书才睡,我最近发现凡我讲完她都学我讲(但又讲得不太像),然后自言自语地跟她的小熊小猫讲,很投入的,我想这就是她的自然发展了
2009/06/15回复
川川的妈妈:
听孩子的,孩子有兴趣就教
查看原文顶楼的意见其实用蒙特梭利的敏感期来解释比较容易理解。就是大自然安排好了,到什么阶段做什么事,某方面一定要超前可能事后证明是拔苗助长(也许要等很多年才看得到负面影响)。具体落实到各个孩子,可能敏感期有早有晚,视孩子的情况来定吧。
我觉得适当早教是应该的,到了敏感期认点字也不过分,是不是越早认字越好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09-6-16 11:52 编辑 ]
我觉得适当早教是应该的,到了敏感期认点字也不过分,是不是越早认字越好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09-6-16 11:52 编辑 ]
2009/06/15回复

有无甘严重啊?反正我发觉我B是一个需要我大力去开发的宝藏,就看你的开发能力有几强和手段有几高明,所谓不进则退,3岁前、6岁前是脑开发的黄金年龄是不容置疑的,只有持之以恒,不断稳固。。
2009/06/15回复

不明白为什么认字、阅读就会影响宝宝的体格健康
任何一个小朋友,都不可能一天除了吃饭睡觉,就都在运动吧
在安静的时间读读书,学会认字,有什么关系呢
再则,阅读可以增加宝宝的理解能力,这是毋庸置疑的
只要选择的读物恰当,宝宝完全可以从书本里获得和自己生活相适应的经验
并且提高对生活经验的认识
大人尚且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小宝宝何尝又不是这样
任何一个小朋友,都不可能一天除了吃饭睡觉,就都在运动吧
在安静的时间读读书,学会认字,有什么关系呢
再则,阅读可以增加宝宝的理解能力,这是毋庸置疑的
只要选择的读物恰当,宝宝完全可以从书本里获得和自己生活相适应的经验
并且提高对生活经验的认识
大人尚且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小宝宝何尝又不是这样
2009/06/15回复

玩是孩子的天性,两三岁的孩子再不给玩,过多一**玩了.该学学,该玩玩,我家女儿三岁多了,认字水平还是停留在"大""人""儿""一"等这样的程度,

2009/06/15回复
所谓的认字,可不是一天十几个小时都在认啊!!
跟“给孩子充分玩”是完全不冲突的啊!
例如我儿子,就是上午出去小区跟同龄人一起骑自行车,足足疯两个小时,下午就下去骑扭扭车,晚上看书、学习、认字、玩拼图、玩益智玩具,一点都不冲突的啊!
跟“给孩子充分玩”是完全不冲突的啊!
例如我儿子,就是上午出去小区跟同龄人一起骑自行车,足足疯两个小时,下午就下去骑扭扭车,晚上看书、学习、认字、玩拼图、玩益智玩具,一点都不冲突的啊!
2009/06/15回复

我觉得主要系小朋友喜欢。
我自己都三岁开始认字,七八岁就读安童生童话和格林童话。
做自己有兴趣的事系快乐的。
我家囡囡就喜欢玩,佢认得数字的原因就系喜欢数糖糖和睇日历。佢识睇数字但仲未明白数字的含意,这就需要一个过程,我地有耐心等佢明白,继续陪佢玩就OK。
我自己都三岁开始认字,七八岁就读安童生童话和格林童话。
做自己有兴趣的事系快乐的。
我家囡囡就喜欢玩,佢认得数字的原因就系喜欢数糖糖和睇日历。佢识睇数字但仲未明白数字的含意,这就需要一个过程,我地有耐心等佢明白,继续陪佢玩就OK。
2009/06/16回复

女儿两岁多时候,有段时间特别喜欢听故事,我每天都要给她念,尤其是"白雪公主",差不多天天读,每天读一到两遍,连着读了有十来天,突然有一天小家伙说要给我讲故事,自己把书拿过去,开始读"白雪公主",一字不差,而且,最好玩的是她竟然知道什么时候翻页
我也以为自己生了个天才
后来开始有意识地讲故事让她记忆,她觉察到了,后果是,之后大概一年时间,再也不要听故事了
大概,大点的孩子厌学也是这样,是因为大人的灌输,使得孩子宁愿放弃自己的成长??
深思过后,再也不敢硬灌了
最近一个月,才开始又要求我讲故事,我再也不敢抱着"培养天才"的想法了,就是认真地,开心地,纯粹地,好好讲故事



大概,大点的孩子厌学也是这样,是因为大人的灌输,使得孩子宁愿放弃自己的成长??


最近一个月,才开始又要求我讲故事,我再也不敢抱着"培养天才"的想法了,就是认真地,开心地,纯粹地,好好讲故事

2009/06/16回复
我也有同感,但现在外面很多类似阅读和识字班,都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2009/06/16回复

chen101963:
女儿两岁多时候,有段时间特别喜欢听故事,我每天都要给她念,尤其是"白雪公主",差不多天天读,每天读一到两遍,连着读了有十来天,突然有一天小家伙说要给我讲故事,自己把书拿过去,开始读"白雪公主",一字不差,而且,最好玩的是她竟然知道什么时候翻页
我也以为自己生了个天才
后来开始有意识地讲故事让她记忆,她觉察到了,后果是,之后大概一年时间,再也不要听故事了
大概,大点的孩子厌学也是这样,是因为大人的灌输,使得孩子宁愿放弃自己的成长??
深思过后,再也不敢硬灌了
最近一个月,才开始又要求我讲故事,我再也不敢抱着"培养天才"的想法了,就是认真地,开心地,纯粹地,好好讲故事
查看原文





我是从他3岁开始讲故事讲到现在,如今他4岁8个月了,突然我发现他开始看书了,自己捧着书看,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因为大部分字他不认识(估计认识200个字左右)。另外突然开始讲故事给我们听,也将在幼儿园学的课文背给我们听。请教,这叫什么敏感期?
朋友的儿子5岁多识字敏感期非常明显。
朋友的儿子5岁多识字敏感期非常明显。
2009/06/16回复

sujl:
这篇文章太主观了,教育是要有毅力,有耐心地去进行,不叫你去强制他去记忆,但你总不能3岁时还一天到晚就是玩,什么都不教.适当的早教还是要的
查看原文玩的时候不就是在开发大脑吗?
我家两口子从未想早早地教儿子什么,只要他开心地玩,然后养成一些好习惯就行了。
我家两口子从未想早早地教儿子什么,只要他开心地玩,然后养成一些好习惯就行了。
2009/06/16回复

青蓝靛:
我是从他3岁开始讲故事讲到现在,如今他4岁8个月了,突然我发现他开始看书了,自己捧着书看,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因为大部分字他不认识(估计认识200个字左右)。另外突然开始讲故事给我们听,也将在幼儿园学的课文背给我们听。请教,这叫什么敏感期?朋友的儿子5岁多识字敏感期非常明显。
查看原文每个孩子敏感期有早有晚,通常4-5岁有个阅读和书写的敏感期,这个阶段教识字阅读,练习书写比较好,孩子学得比较轻松,效率高。太早了可能就会像顶楼说的有负面影响。
[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09-6-16 12:12 编辑 ]
[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09-6-16 12:12 编辑 ]
2009/06/1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