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值得父母借鉴的:早认字对孩子有用吗?

557289幼儿园早教

一位新西兰的幼儿老师给我们讲了这样两个真实的故事:这位老师有2个孩子,二女儿刚出生时,她一边给小宝宝喂奶,一边给3岁的大女儿念一本童话故事书,一 连几天念了很多遍。有一天,她忙着给小宝宝换尿布的时候,3岁的大女儿拿起书来,一字不落地念出书上的内容,到该翻篇的地方就能准确翻篇,要知道那是一本 文字很多的书,于是这位老师忍不住惊呼:“哇,我生了个天才!”

后来,当大女儿7岁时,恰逢搬家,又把这本书翻出来,妈妈说,“瞧,这是你小的时候最喜欢的一本书,那时候你还会念呢!”此时大女儿已经学习认字了,于是 再拿起这本书来读,却吭吭吧吧地非常吃力。这位老师对我们解释说,大女儿在3岁时“念”那本书,其实只是模仿性的背诵,因为妈妈念的次数多了,孩子无意识 地记住了书的内容。等到了7岁,阅读需要经过大脑处理、识别、理解时,反而念得没有以前流畅了,而此时才是这个孩子真正意义上的阅读。

这位老师到澳大利亚一所学校教书时,校长给她讲了这么个故事:每个孩子入学时都会参加面试,为了解孩子的阅读能力,校长给孩子准备了不同级别的阅读书籍, 每级的颜色不同。有一个家庭共有5个孩子,都在这所学校就读,都参加过面试,某一年终于轮到最小的那个孩子来面试,他把第一级、第二级很快就念完了,一直 到最高级别的阅读材料,全顺畅地念下来了。校长很吃惊,心想这个孩子的阅读能力怎么这么强呢?校长动了个心眼,找出其中一本书,让孩子把某个字找出来,这 个孩子一下就蒙了。他其实是因为反复听了前面哥哥姐姐的阅读后,记住了书的内容,那不是真正的阅读。

儿童在3岁之前没有语义性记忆,只有肢体和情绪方面的记忆。到了3岁左右,当儿童的自我意识萌芽,不再叫自己为“宝宝”而是“我”的时候,他才开始真正的 记忆。所以,早期的自主阅读其实是毫无意义的。小小孩生活体验非常有限,对这个世界缺乏认识,给他一本书,即便他每个字都认识、可以念出来,却并不理解他 念的是什么。学龄前的孩子最最需要的不是书本知识,而是亲身体验生活,用自己的感受去诠释这些体验,为将来的语义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很小的孩子甚至都 不知道自己的身体是干什么的,需要从认识自己的手和脚开始,大千世界万事万物都有待他去探索去发现去摸去碰去捏去玩儿,在他的脑里留下印刻,包括人与人之 间的关系,也需要他在亲身体验中发现其中的奥秘。有了这些体验,等到他上学的时候,他才能真正理解文字的含义。

与市面上的一些流行说法恰恰相反,脑科学的研究证明,人类大脑的潜能不是无限的,而是有限的,过度开发某一项功能,就会侵占其他正常功能的空间,抑制甚至 泯灭其他应有的功能。所谓“开发右脑”一说是伪科学,人类大脑的发育应该是均衡的、循序渐进的,只要不是在过度荒芜的环境中,大脑的成长不需要人工的干 涉。早识字阅读其实就是占用了孩子本应用于开发其他功能、本应健康成长的部分。不客气地讲,早识字早阅读实际上是在浪费和扭曲孩子的生命,任何此类立竿见 影的教育方式,其唯一的好处就是取悦家长,给家长以炫耀的资本。

“儿童在生命的头几年,需要运用大部分能量去好好长身体,为将来的生活打下健康的基础;他们需要运用能量建立安全感和自信心,为将来的生活奠定心理地基。 他们需要运用能量确认父母无条件的爱和接纳,从而爱自己、接纳自己,才能在将来的生活中百折不挠。如果我们在这个时期让他们过早学习书本知识,那么我们则 提前透支了他们用以发展生命的能量。”(《接纳孩子》)

孩子3岁会念书,与到了8岁会念书,对孩子漫长的一生而言没有本质区别,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差别越来越小。谁好意思在求职信里写“我3岁开始认字”呢? 一个人是否聪明、能否过上幸福生活,跟他几岁识字阅读没有关系。今后的世界需要创新型人才,这样的人才需要具备坚实的自信心、富有别具一格的创造力、能够 担负责任、善于体察他人的情绪,并有团队精神,而这些关乎情商的素质,恰恰是需要在学龄前培养、开发和保护的。

儿童在学龄前处于梦幻时期,人的创造性潜能都看在这个时期保护得好不好,此时的孩子就是要天马行空地去幻想,认为什么都是可能的,而不是给他一本书,死读 那上面的内容,挫伤他的创造力,过早地“唤醒”他,让他以“客观”的物质的目光去看待世界。早醒的孩子在学龄期会出现行为和心理问题,在成年后容易患上抑 郁症,在中年和晚年则容易患上各种因压力而引发的疾病。

其实大自然早就安排好了,孩子就是要慢慢长熟的。这个道理,连朴素的农民都知道——“万物皆有时”,何时翻土、何时播种、何时收割……都是有规律 的,不能随意乱来,早熟的花果也必定早衰。我们都知道,被人工添加剂催熟的果蔬,只是样子好看而已,实质上缺乏真正的营养、口感不佳、还会给地球和人类带 来灾难。我们的妈妈们那么注意给孩子吃什么,为什么不注意要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环境,让孩子健康安全地成长呢?刚才说的只是农作物,动物也一样,动物妈妈 都知道,一开始要尽力保护自己的孩子,不能催着它快快长大,早早独立打猎,为什么我们某些人类妈妈却丢掉了这个最起码的本能呢?!

最近北京市卫生局公布了一项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北京市大学生被确诊患有抑郁症者高达十万人,占大学生人数比例23.66%。也就是说,每4名大学生中就 有一名患有抑郁症。官方数字一般比较保守,这只是冰山一角而已。重压之下死读书的直接后果就是摧毁孩子的心理健康,这种压力产生的年龄越小,后果越难以挽 回。

有些妈妈自以为实施了“快乐识字”法,让孩子玩儿着学。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想法,孩子本能地知道父母内心的期待,他们会牺牲自己健康的成长来迎合父母的需 求。对孩子识字阅读的期待本身就已经形成压力,无论使用了什么漂亮的手段,这种压力会给孩子带来身心两方面的问题。孩子从父母那里学会以识字量和阅读量来 评价自己,这种评价既不真实也不公平,孩子无法获得真正的自信心。养育孩子是一项长远的工程,我们必须具备远见,而不能急功近利。还是那句话,我们要孩子 赢在终点,而不累倒在起跑线上。
2009/06/12
全部回帖
青蓝靛青蓝靛沙发
chen101963:
女儿两岁多时候,有段时间特别喜欢听故事,我每天都要给她念,尤其是"白雪公主",差不多天天读,每天读一到两遍,连着读了有十来天,突然有一天小家伙说要给我讲故事,自己把书拿过去,开始读"白雪公主",一字不差,而且,最好玩的是她竟然知道什么时候翻页  我也以为自己生了个天才  后来开始有意识地讲故事让她记忆,她觉察到了,后果是,之后大概一年时间,再也不要听故事了 大概,大点的孩子厌学也是这样,是因为大人的灌输,使得孩子宁愿放弃自己的成长?? 深思过后,再也不敢硬灌了 最近一个月,才开始又要求我讲故事,我再也不敢抱着"培养天才"的想法了,就是认真地,开心地,纯粹地,好好讲故事
查看原文
我是从他3岁开始讲故事讲到现在,如今他4岁8个月了,突然我发现他开始看书了,自己捧着书看,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因为大部分字他不认识(估计认识200个字左右)。另外突然开始讲故事给我们听,也将在幼儿园学的课文背给我们听。请教,这叫什么敏感期?

朋友的儿子5岁多识字敏感期非常明显。
2009/06/16回复
sujl:
这篇文章太主观了,教育是要有毅力,有耐心地去进行,不叫你去强制他去记忆,但你总不能3岁时还一天到晚就是玩,什么都不教.适当的早教还是要的
查看原文
玩的时候不就是在开发大脑吗?

我家两口子从未想早早地教儿子什么,只要他开心地玩,然后养成一些好习惯就行了。
2009/06/16回复
青蓝靛:
我是从他3岁开始讲故事讲到现在,如今他4岁8个月了,突然我发现他开始看书了,自己捧着书看,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因为大部分字他不认识(估计认识200个字左右)。另外突然开始讲故事给我们听,也将在幼儿园学的课文背给我们听。请教,这叫什么敏感期?朋友的儿子5岁多识字敏感期非常明显。
查看原文
每个孩子敏感期有早有晚,通常4-5岁有个阅读和书写的敏感期,这个阶段教识字阅读,练习书写比较好,孩子学得比较轻松,效率高。太早了可能就会像顶楼说的有负面影响。

[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09-6-16 12:12 编辑 ]
2009/06/16回复
jocelyn1025:
每个孩子敏感期有早有晚,通常4-5岁有个阅读和书写的敏感期,这个阶段教识字阅读,练习书写比较好,孩子学得比较轻松,效率高。太早了可能就会像顶楼说的有负面影响。[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09-6-16 12:12 编辑 ]
查看原文
谢谢。我对敏感期一知半解  我家小朋友从来没有吃过手,所以也知道因人而异。只是发现他突然开始看起书来,搞得我心里咯噔一下,好像没有准备好
2009/06/16回复
呵呵,爱看就给他看吧,看多了,还可以练练书写。
2009/06/16回复
其实早学没什么不好的,我也是幼儿园就会认字了,但是那时候的动机是要看懂电视周报上我的动画片的播放时间,不然就会错过了。学着学着就会看故事书,也养成我爱看书的习惯,只要不要错过孩子的敏感期就行了。
2009/06/16回复
学习。
2009/06/16回复
支持本文观点,反对太早教孩子认字。我自己小时候就是太早开始认字,所以在语言方面是很敏感的,但导致了形象思维很丰富,抽象思维能力有限,对非语言的表达方式极为不习惯,在数学、物理等需要抽象思维的方面表现很差。
2009/06/16回复
june228june22810楼
幸福的样儿:
只要顺应孩子的兴趣,注意教法方式,学学识字也无妨。但识字不应成为孩子的负担和烦恼。在识字的过程中,孩子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这些智能的提升比识字本身更为重要吧!                                                       □例如:将“手”、“脚”两字并排放□□,把”手“字往上推移,可以问孩子哪个字长高了?或者把“脚”字往下移,问谁变矮了?又或者把字藏起来,问哪个字不见了?孩子玩得不亦乐乎呢!学会这两个字后,孩子经常在文字上找“手、脚”!                       □这些简单的游戏,孩子既感兴趣,又能训练孩子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空间知觉、表达能力,何乐而不为呢!方法很多,只是举一例子。[ 本帖最后由 幸福的样儿 于 2009-6-15 20:52 编辑 ]
查看原文
同意,在游戏中学习是最好的方法,但家长必须有时间和耐心,这个要长时间做下去才会有效果
2009/06/16回复
dittyditty11楼
深得我心深得我心!!哈哈,我是一个懒妈妈~~~
2009/06/16回复
好帖留名
2009/06/16回复
我儿子从3岁开始,捧起书就指着字要我们教,为了上网自学拼音,走在路上最喜欢数字加减,我觉得顺便教他也不算拔苗助长吧,对孩子来说,学知识也不过是游戏而已
2009/06/16回复
学习。
2009/06/16回复
同意
2009/06/18回复
liyifanliyifan16楼
五年:
我本人是很喜欢阅读的,才六岁的时候就已经把无意间翻到繁体字的书看得不亦乐乎~厄,虽然很多很多字不认识,但是那些格林童话,封神榜,甚至圣经故事.....情节真的很吸引我,每天坐在书堆中翻啊翻!就这么无意的让我爱上了看书~读书时候的愿望就是“工作后一发工资全拿来买书看!"我个人觉得,其实认字和读书甚至其他的爱好培养当然不能拔苗助长,但如果这是小朋友个人兴趣所在的话家长是不妨适当的引导下的。呵呵,不对之处,大家探讨~
查看原文
同感,为什么把认字学习当一件痛苦的压力呢?
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快乐呀
我很小就会认字,培养了我阅读的兴趣
我从小认数字加减乘除,让我对解题过程充满愉悦
我从小画画听音乐让我能从艺术中感应美感
使我的人生多彩,兴趣广泛........
2009/06/18回复
到敏感期就教吧。估计顶楼是说太早不好(比方说3岁前),未必是说啥时也不教就好,那样我们岂不是要文盲一辈子?5
2009/06/18回复
有看宝宝的兴趣。幼儿园阶段主要你培养学习的兴趣
2009/06/18回复
JCHJCH19楼
帮顶
2009/06/18回复
猜你喜欢

经验分享‖培养宝宝阅读兴趣我用了3招

【来~~~听听不能错过的0~4岁孩子英语启蒙学习】来自妈妈的切身感受~~~

阅读——提高学习能力的根本!

李氏图书馆

家长应当熟知的育儿时间表

热点推荐

大台风桦加沙即将到达 有点忐忑

停课说来就来 刚上了一天课又得接回家

甘青环线解锁大西北 10天自驾累并快乐着

跟着 TVB逛香港 首日就收获满格快乐

广西合浦特色菜鸭血粥 你吃过未

2025妈网装修交流群 省钱不踩坑

打卡新塘老字号 缩骨鱼三吃太绝了

玉林鹏垌古村攻略 值得周末奔赴

南海里水镇地标展旗楼 拍照出片的福地

南华西街漫步 满是时光的味道

晚9点的钱大妈 折扣蜜柚太绝了

终于逛了久闻大名的罗森 感觉一般

暖身补血!阿胶红枣桂圆鸡蛋汤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