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间家家已经一岁半了,还记得他刚刚出生的情形,仿佛就在昨天可有些很重要的事情,也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的淡忘,甚至记不起儿子是什么时候第一次叫妈妈6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如借妈网这个平台做个记录,也可以跟MMS分享经验[ 本帖最后由 奥运猪 于 2010-10-22 22:13 编辑 ]
有一段时间没再教他唐诗了但前些时候出于好奇又教了他一首七言绝句(之前学的都是五言诗)他还是挺乐意学的一般我们教他也是选择一些生动好玩的方式比如这次学的是:两个黄鹂鸣翠柳我们就又扮黄鹂又扮白鹭的家家也跟着到处跑回想一下,我和老公还真是扮过不少动物鱼、猫、蜻蜓之类,海陆空都齐了还真有点担心他会搞混
donpig:我儿子现在也一岁七个月啦,只是一些简单的单字呀,不要说什么唐诗啦!看来我真的要想想怎么训练他的语言能力才行呢!查看原文说话早不代表聪明,很多大科学家都是很晚才说话的,孩子的敏感期到了,自然学得快,说得早不如说得准,准确的命名更重要
不知不觉家家已经一岁七个月了这个月里我们没怎么教他背唐诗只是偶尔问问之前背的那些他大部分都记得不由得让我羡慕起小孩子的记忆力也让我坚信了6岁前对孩子的发育是至关重要的这段时期对孩子教育的投资也是最高效的
虽然没背唐诗了,但家家也没闲着他的兴趣大多转移到唱歌和讲故事上现在会唱很多歌,象月亮代表我的心、甜蜜蜜、北京的金山上这些也唱得像模像样的还有好多他早教CD里的歌曲,有的我都不会唱经常拿故事书叫大人讲故事,重复N次也听不厌现在基本上能自己讲一些小故事了
除了家家外,我的进步也很大最近看了几本育儿方面的书:蒙台梭利育儿全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爱和自由(孙瑞雪的)相比之下:我个人最喜欢《好妈妈》,谢谢上次向我推荐的那位妈妈,非常认同其中的很多观点,可操作性也比较强,看书的过程中会让我想起自己读书的日子,没有抱怨自己父母的意思,只是觉得方法真的很重要,推荐大家都看一看。《蒙》比较偏理论,有机会再多读几次。《爱和自由》也给了我不少启发,但个人认为有的地方说得太过了,有打广告的嫌疑。
今天偶然上妈网,就看到首页家家的相片,很开心呀!不知不觉已有一年没见到家家,没想到他的成长是这么地神速!当然这和家人的教育理念是分不开的。在带家家的繁琐操劳的过程中,能通过家家成长的细小变化,不断总结和学习,佩服佩服!你是个非常有头脑的好妈妈!向你学习啦!
你家宝贝真可爱,很聪明,妈妈的培养功不可没!可能不少妈妈会说早说话不一定聪明,但是不知道点解,我接触的几个B女都是1-2岁了,还不是很会讲话。一个是我大伯爷的女儿,即我老公的侄女;一个是我老公同学的女儿2岁多了,30多斤;还有一个是我同事的女儿,爬、说话都略为慢一些。虽然我自己还未有怀孕,但是看到这么多例子,心里很担心啊,担心自己不会养、教BB。这个周末我老公同学几家人外出游玩,其中两家是带了BB的,都是女娃,一个大另一个2个月而已,应该都是两岁多吧。大那个27斤,能说会道,自己从南沙天后宫山脚爬到山顶,并爬上了塔顶;小那个30斤,全程基本上不是公公骑膊马,就是妈咪背,就是爹地抱。大那个很外向,见到其他小朋友会主动拉人家手,小那个好像还是懵懵懂懂,不知所措,讲话也仅限少数词语,个人感觉,其实并不是很理解词语的意思,两相比较差别很大。类似的担心我同同事透露过,同事也提前就已经告诫我,到了自己的BB的时候,千万不要和其他人比较,看大家的回帖也说不要和别人比较。下面我介绍一下刚才提到两个B女的成长背景,小那个,据说受孕的时候,是爸爸很累很疲劳,烟酒狂煲的时候,大那个无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小那个是爷爷、嫲嫲、公公、婆婆、爸爸、妈妈一起带去南沙,平时主要可能是外婆带吧;大那个是爸爸、妈妈、大姨、大姨丈一起去,平时主要是爸爸妈妈带吧。小那个曾经在不知几个月的时候,好似是一岁吧,去做检查,只有4个月的智力,看起来,现在纵向比进步不少,但是横向比还是有差别啊。我提起这个B到时候,我老公系都讲笑话我歧视她,其实没有啊,只是希望前车可鉴,吸取一些经验教训而已。啰啰嗦嗦讲左好多,因为无咩人可以倾诉我的担忧,同家婆讲,她大孙女又系迟讲话的,而且比较奀瘦,怕一句讲错,得罪人就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