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给课文改题目
“太精彩了!太有意思了!”每次当我想起这堂课,心里总有所不出的兴奋。
那天已经是《跳水》这一课的第三个课时了,课文的大部分都已讲完了,老师用讨论的方式来与我们学习最后的部分。
大家各抒己见,不懂就问个明白:
“为什么船上会有一只猴子?”
“孩子掉到海里仅仅只有40秒,为什么大家觉得时间太长呢?”
“为什么船长对自己的儿子那么厉害,明明看见儿子有生命危险还要用枪来吓唬他。”
“就算是为了救孩子,也不用这么无情,可以跟他讲清楚嘛。”
同学们各自畅谈自己的见解,老师也循循善诱,由浅入深在解答中还融入了许多课外知识,课堂变得十分有趣。
最后,老师提出:当你看到《跳水》这个题目时,你想到这篇文章应该是写什么内容的?我们都说应该是写跳台、跳板跳水比赛之类的。老师又说:如果这篇文章是你写的,你会给它取个什么标题?课堂气氛更加热烈了,大家绞尽脑汁,想出了很多吸引人的题目:“绝处逢生”、“海上历险记”、 “猴子与孩子”,有个同学说:如果要取两个字的标题,也应该是‘跳海’呀。”老师充分肯定了我们的回答“你们真棒!你们比作家还厉害!”
讨论越来越精彩,可是下课铃却不知趣地响了起来,大家觉得时间过的真快,40分钟就像40秒钟一样短,我们都兴犹未尽,我喜欢这样的语文课,我们全班都喜欢这样的语文课。连学习成绩不佳的同学都说:“怎么语文课的时间总是那么短呢?”
---俊达
我们的教材和教参从来都是绝对正确、不可怀疑的,很多有经验的老师都非常认真地钻研教材和教参,然后把重点告诉学生,要求他们记下来,考试题往往就出的是这些。在此课的教参上就专门说明了这篇课文的题目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云云,但我却引导学生走向另一端,我问学生:当你看到《跳水》这个题目时,你想到这篇文章应该是写什么内容的?我们都说应该是优美动作、造型的跳台、跳板跳水之类的,绝对不会想到是这么一个紧张、危险的故事。
我又问:如果这篇文章是你写的,你会给它取个什么标题?课堂气氛更加热烈了,大家绞尽脑汁,想出了很多吸引人的题目:“绝处逢生”、“海上历险记”、 “猴子与孩子”,有个同学说:如果要取两个字的标题,也应该是‘跳海’呀。”我充分肯定了他们的回答“你们真棒!你们比作家还厉害!”从课堂效果来看,孩子们通过自己的理解,充分地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这种效果应该比把教材参考上的正确答案抄给他们效果要好得多。
多肯定学生,赞扬学生的求新、求异精神,让他们感受到精神上的认同和赞许,他们的思维能力可以达到异常丰富和活跃。
我觉得我们的教材不用那么“十全十美”,有意设计一部分不那么完美的东西,让老师带着学生来补充它们,完善它们,可能反而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我们的传统教育中太多的肯定,太少的否定,老师始终在说,你说的不对,不好,还是不如以前的好,孩子缺少的是大胆否定前人的精神,否定前人才有创新。有人说:孩子都是幻想家,国外的父亲肯定他们、鼓励他们,使孩子成为天才;而我们的父亲则否定他们、改造他们,使孩子变成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