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岁的文文在妈妈眼里,是一个爱哭鼻子的娇气包儿。妈妈对文文的管教非常严格,文文的一切都以妈妈的指令为中心,该学习的时候就必须学习,妈妈在一边监督着、催促着,完不成任务休想出去玩儿。文文有时候对妈妈大声抗议,“我想干什么你就不让我干什么,不想干什么你就让我干什么!”更多的时候则不说话,只是哭,哭得妈妈心烦意乱。文文妈妈爱面子,最不喜欢女儿L当着别人的面哭,每每在家批评文文“动不动就哭的毛病”,每次出去都要提醒文文“别在别人面前哭鼻子!”越是这样,文文哭得越频繁,文文妈妈开始怀疑女儿是不是需要心理治疗。
和孩子划清界限(仅文字转载)
19351130婴幼育儿
全部回帖
yoyogi楼62楼
文文是以哭来反抗妈妈对自己的严格管制吗?也许。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文文的哭是在迎合妈妈对自己的评价。文文妈妈非常焦虑女儿的哭,认为这是她的毛病,虽然不喜欢文文哭,内心却认定了女儿没有能力控制自己,还是要哭的。因此文文没有让妈妈失望。
的确,父母的潜意识具有毁灭性的力量。儿童对自我的认识来源于周围的人对他的评价和反应。当父母用语言或者行动告诉孩子“你就是这样的”,那么他们也就这样创造了孩子的个性,这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和言行是一面镜子,孩子在里边看到自己的形象,从而获得自我评价。父母告诉孩子,“你真可爱!”孩子获得积极正面的自我形象。父母对孩子说,“你真自私/任性/娇气/淘气/胆小/懦弱/愚蠢/不合群/不用功……”这也就是孩子看到的自己。
的确,父母的潜意识具有毁灭性的力量。儿童对自我的认识来源于周围的人对他的评价和反应。当父母用语言或者行动告诉孩子“你就是这样的”,那么他们也就这样创造了孩子的个性,这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和言行是一面镜子,孩子在里边看到自己的形象,从而获得自我评价。父母告诉孩子,“你真可爱!”孩子获得积极正面的自我形象。父母对孩子说,“你真自私/任性/娇气/淘气/胆小/懦弱/愚蠢/不合群/不用功……”这也就是孩子看到的自己。
2010/04/09回复
yoyogi楼64楼
布莱泽顿医生曾经观察到,4个月大的婴儿就已经会弄虚作假地力图从父母那里得到一个肯定的回应。他做了一个实验,要求带婴儿来的母亲都故意不给孩子任何注意力,只是面无表情地对着孩子坐上3分钟。结果,20秒之内,孩子就开始绞尽脑汁让妈妈关注自己。他容光焕发地微笑,他嗓子里发出咕咕嘎嘎的声响,而后哼哼两声。他装出更大的微笑,发出更大的声音。他也许会咳嗽、打喷嚏,有些婴儿甚至会干呕。他简直不相信妈妈还是不理自己,于是再三再四地表演,企图让妈妈跟自己玩儿。如果妈妈还是板着脸没有反应,他或许就放弃了,缩成一团,或者干脆闭上眼睛,仿佛睡着了就可以把妈妈挡在脑外——这一切都是母亲改变了仅仅3分钟的惯常行为所造成的!当她最终恢复常态,跟他玩儿的时候,婴儿往往加倍自己的回应,表现得尤为高兴。布莱泽顿医生还观察到,如果母亲一向对婴儿的反应比较积极,孩子就会把对妈妈的关注转移到对周围事物上。
2010/04/09回复
yoyogi楼65楼
心理学家很早就指出,如果母亲给孩子足够的关爱,孩子就不会浪费精力来试图获取母亲对自己的接纳,而是把这个精力投放到自身的成长上来。反之,孩子会停滞自身成长的努力,把精力投入到获取父母的赞许上来。如果一切的努力都是徒劳的,父母仍然不给自己任何正面反馈,孩子就会放弃努力,自暴自弃。
2010/04/09回复
yoyogi楼66楼
我妈妈在36岁高龄产下我妹妹,孕前期曾经出现过先兆流产现象,在家卧床吃药保胎。妹妹出生后,有一点点不足为道的生理畸变——小手指头比常人的短,这本来没什么,只要不去当钢琴师或者专事打字为生就行。我妈却如临大敌,认定是保胎药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从此以后,每当妹妹出现问题,我妈就会埋怨保胎药。比如,妹妹学习成绩不如我,我妈就一口咬定是保胎药导致她智力低下。其实我妹妹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智商绝对不亚于我。但是在我妈的这种“皮格梅里翁”心理效应影响下,妹妹的成绩一落千丈,连普通中学都没有考上,更不要提考大学。这种失败成了我妈的心病,一直到她去世。奇怪的是,我妈过世后,一向“愚钝”的妹妹反而“出息”了,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并获得了会计师资格,一年之内在公司一路高升至副总裁职位。几年白领做下来,买了房买了车,步入中产阶层。 (后来我们的表姐生下女儿,小手指头也有同样的异常,我们才明白:这是我妈妈家独特的基因遗传,跟保胎药没有任何关联。)
2010/04/09回复
tanglili821971楼
辛苦楼主了
2010/04/09回复
carrie_young76楼
帮顶
2010/04/0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