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还是那句话:千错万错,小孩没错,都是父母的错。
某天,我家宝宝和小朋友在波波池玩,他们(五岁左右)在玩弹弹床,一个小女孩(2岁左右)突然冲进去,结果跌倒在床上了(她妈妈正在一边聊的起劲),她女儿跑过去哭着说被打了。那位妈妈和其它大人都为了哄她就说:妈妈带你去打回他........结果,因我家宝宝坚持说没打人而“幸免于难”,另一个因为性格比较牛,就说:打了又怎样,我还打你呢(其实没打,我一直在看着),哪个妈妈马上火冒三丈,还追着小孩骂,还趁着小孩跑的时候悄悄的伸出脚把小孩绊倒了,说:我看你拽啊?试问有这样的妈妈在言传身教,小朋友怎么会“互爱”呢。
某天,我家宝宝在M记波波池玩,被一小男孩打了(他家妈妈看着儿子打人却不吭声),我儿子气不过,打回去,结果,某位妈妈马上大吼大叫,一个劲的在数落我家宝宝,就差没打回来........可怜的宝宝,因为没大人帮忙,哭着跑回来了
家有爱打人宝宝的父母,是不是潜意识里都有点沾沾有喜?
395730幼儿园早教
比如她们有以下几种共性:
1.在宝宝打人后,没有给予严肃的批评——我指的是大人与孩子面对面、目光对视着,严肃地批评他,甚至给予一定的惩罚。她们并不是没有批评孩子,而且常常是喋喋不休地埋怨不止,有时甚至会惩罚性地打孩子小手几下。但这都流于形式,对孩子没有什么威慑性,尤其是多次之后,孩子只当是父母的普通唠叨。
2.常在公开场合讲述孩子爱打人的事情,言语间要么是夸耀(以父亲居多),要么是明贬暗扬(以母亲居多)。在座的亲朋往往会出于真心或礼貌夸奖孩子勇敢,以后不会吃亏。旁边的孩子看似忙着玩耍,没听到大人的谈话,其实他什么都听在心里。
3.当孩子被比自己更厉害的孩子打了,父母充满焦虑,或者埋怨说:“你平时不是很厉害吗,这次终于也被打了?”或者对对方孩子的蛮横很是气愤,完全没想过自己孩子的“前科”。
我知道有些家有爱打人宝宝的父母确实很为难,但如果有上述表现的父母,我想孩子爱打人倒又未必是家长的真心烦恼。
2010/04/28
全部回帖

jaffyyip:
唉,还是那句话:千错万错,小孩没错,都是父母的错。某天,我家宝宝和小朋友在波波池玩,他们(五岁左右)在玩弹弹床,一个小女孩(2岁左右)突然冲进去,结果跌倒在床上了(她妈妈正在一边聊的起劲),她女儿跑过去哭着说被打了。那位妈妈和其它大人都为了哄她就说:妈妈带你去打回他........结果,因我家宝宝坚持说没打人而“幸免于难”,另一个因为性格比较牛,就说:打了又怎样,我还打你呢(其实没打,我一直在看着),哪个妈妈马上火冒三丈,还追着小孩骂,还趁着小孩跑的时候悄悄的伸出脚把小孩绊倒了,说:我看你拽啊?试问有这样的妈妈在言传身教,小朋友怎么会“互爱”呢。某天,我家宝宝在M记波波池玩,被一小男孩打了(他家妈妈看着儿子打人却不吭声),我儿子气不过,打回去,结果,某位妈妈马上大吼大叫,一个劲的在数落我家宝宝,就差没打回来........可怜的宝宝,因为没大人帮忙,哭着跑回来了
查看原文这就是龙生龙,凤生凤。。。
2010/05/06回复

孩子总会长大的,
孩子的性格,也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
习惯总是慢慢积累起来的。
试想下,长大后,谁愿意同那些个动不动就出手的人打交道?
看看成人的世界,那些用动手解决问题的人,都是生活在哪个层次的?
所以,有的家长愿意让孩子打,那就打去吧。
不想打的可以叮嘱自己的孩子让开。
我家的孩子自己反正不大喜欢跟打架的孩子玩,
我家的因为性格开朗外向,不打架,不占人便宜,所以很多朋友愿意跟她玩。
那些个打的,也有好处,
将来做个保安啊,做个打手的,也不错。
习惯动手的孩子,用脑解决问题的机会就比较少。
久而久之,效果就出来了。
孩子的性格,也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
习惯总是慢慢积累起来的。
试想下,长大后,谁愿意同那些个动不动就出手的人打交道?
看看成人的世界,那些用动手解决问题的人,都是生活在哪个层次的?
所以,有的家长愿意让孩子打,那就打去吧。
不想打的可以叮嘱自己的孩子让开。
我家的孩子自己反正不大喜欢跟打架的孩子玩,
我家的因为性格开朗外向,不打架,不占人便宜,所以很多朋友愿意跟她玩。
那些个打的,也有好处,
将来做个保安啊,做个打手的,也不错。
习惯动手的孩子,用脑解决问题的机会就比较少。
久而久之,效果就出来了。
2010/05/06回复
我看有些家长的确是这样的态度,我儿子同班的就有一个,同班同学的奶奶跟那个爱打人的小孩母亲告状,说你家小孩打了我家的,前提是象聊天似的说着,结果那个爱打人的小孩的母亲居然说,有嘛?有这回事嘛?明摆着一副罩着自己儿子的架势.我觉得爱打架的孩子应该都是被家里人给纵出来的.
2010/05/06回复

有的孩子的确是天生比较有攻击性,
重要的是父母的态度,
父母不管用什么方法,
真正从心理愿意让孩子通过其他渠道还解决问题,
而不是动手就打,
孩子一定会慢慢改掉打人的毛病的。
大多家长其实看得就是父母的态度,
父母真诚的表现,
即使是被打的小朋友家长,
也是愿意用欣赏的目光,
看着打人孩子的成长、改变的!
大人都不会说怪孩子,怪得是家庭教育的理念。
关键就是有些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能打不吃亏,是有能力的表现。
其实打人在幼儿园的情况多些,
幼儿园的老师,脾气一般都非常好。
上了小学再打人,你试试,
看老师会不会有这么好脾气?
一定有些老师会当堂把你孩子骂个狗血淋头的。
强势点的老师,连家长一起训了!
所以劝那些个沾沾自喜的家长,
还是早点让孩子分清对错,
你自己要先有正确的是非观念。
打人不是有能力的表现,不是你孩子聪明反应快的表现,
恰恰相反,
那是你孩子自控能力差的表现,不是优点。
重要的是父母的态度,
父母不管用什么方法,
真正从心理愿意让孩子通过其他渠道还解决问题,
而不是动手就打,
孩子一定会慢慢改掉打人的毛病的。
大多家长其实看得就是父母的态度,
父母真诚的表现,
即使是被打的小朋友家长,
也是愿意用欣赏的目光,
看着打人孩子的成长、改变的!
大人都不会说怪孩子,怪得是家庭教育的理念。
关键就是有些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能打不吃亏,是有能力的表现。
其实打人在幼儿园的情况多些,
幼儿园的老师,脾气一般都非常好。
上了小学再打人,你试试,
看老师会不会有这么好脾气?
一定有些老师会当堂把你孩子骂个狗血淋头的。
强势点的老师,连家长一起训了!
所以劝那些个沾沾自喜的家长,
还是早点让孩子分清对错,
你自己要先有正确的是非观念。
打人不是有能力的表现,不是你孩子聪明反应快的表现,
恰恰相反,
那是你孩子自控能力差的表现,不是优点。
2010/05/07回复

看了标题,很心寒。我家就有一个这样的宝宝,虽然不会主动去打人,但要是有人惹到他(比如抢他的玩具,或抢着玩某种游乐设施),他就会动手。我都烦心的很,天天教他不要动手要好好跟小朋友说,可遇到事情还是改不了。别人以为作为家长的我没有教育,其实我每时每刻都在教育孩子不要动手打小朋友。
2010/05/07回复

其实这个就是要看家长的态度,好像我,这个周日带宝宝去公园玩,他太兴奋了,想跟另外一个宝宝玩,但那个宝宝怕陌生就不要,突然,我宝宝就用手摸了这个宝宝一下,在我眼里我觉得这样是不对的,所以,我赶紧跟上这对家长笑着说:“真对不起,不好意思,我宝宝不是恶意的,他很喜欢你们家宝宝,但不太会表达。”然后就对宝宝用严厉的眼神蹲下跟他讲:“宝宝这样摸小朋友是会把小朋友吓走的,知道吗?妈妈代表你跟弟弟道歉。来握握手大家做个好朋友”(因为宝宝还不会说完整的句子)。然后,这对父母就立即说:“没事没事,一起玩吧。”
我相信这样宝宝才能知道他的失误在哪,妈妈的态度是什么,不是一味的责怪,也不是一味的谦让,更不能觉得沾沾自喜。而且宝宝知道如何跟别人打招呼才正确,又消除了别人父母的误会。一句道歉一个同理心,肯定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但一个连道歉都觉得吃亏的父母又怎么能教育出一个谦让懂礼的小孩呢?!
我相信这样宝宝才能知道他的失误在哪,妈妈的态度是什么,不是一味的责怪,也不是一味的谦让,更不能觉得沾沾自喜。而且宝宝知道如何跟别人打招呼才正确,又消除了别人父母的误会。一句道歉一个同理心,肯定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但一个连道歉都觉得吃亏的父母又怎么能教育出一个谦让懂礼的小孩呢?!
2010/05/0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