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教育专家王金战教你“好孩子是怎样培养的”(每日更新)

35463393家有小学生

全部回帖
朋友们,我来啦
2010/07/13回复
家长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其中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能保证与孩子进行通畅的交流。但在这个关键点上,许多家庭却出现了问题。
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孩子不知道怎么了,小时候什么事儿都跟大人说;现在长大了,拿根棍子都捅不出半句话来。
乍一听觉得这是正常现象,孩子大了自然就不愿跟大人说话了。如果说有什么不正常的,那肯定是孩子不正常,是孩子出了问题。
真是这样吗?近几年,我通过大量地接触这样的学生和家长,发现问题还是在家长这里。
我的一个学生都上高三了,也不跟他的爸爸交流。原因是他爸爸是一个外交官,长年在驻外使馆工作,孩子从小就很少见到爸爸,逐渐产生了陌生感,甚至爸爸偶尔回家住几天,孩子都感到特不自在,因为家里多了一位陌生人。这使得爸爸很痛苦。所以家长无论多忙,无论工作多重要,还是应该想办法多挤点时间陪孩子的。我们既然把孩子带到了人世间,就有责任把他教育好。在某种意义上,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也是对社会的一大贡献,所以,不要只强调自己的工作有多重要,教育好孩子同样重要。

[ 本帖最后由 越秀区妈 于 2010-7-26 15:03 编辑 ]
2010/07/13回复
曾经听一位优秀教师的事迹报告,作为一名民办教师,为了山区的孩子奉献了自己所有的青春和感情,非常让人感动。但他最后的一段话却让我不舒服,他说:“我为了别人的孩子却耽误了自己的孩子,到现在我的孩子还是个文盲。由于我缺少对孩子的关爱,孩子到现在都恨我。”听到这里,我对这个老师的印象已大打折扣,因为我知道,教育的前提就是爱,而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你一个当老师的,如果连你自己的孩子都不关爱,都不配为人之父,怎么有资格当老师!怎么可能当好老师!现在社会舆论好像有一种导向,不把自己弄个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好像成不了模范人物,从爱的本能上来讲我不欣赏这样的模范人物。所以家长想跟孩子进行良好沟通,首先要懂得去爱自己的孩子。如果把自己的孩子冷落在一边,却一门心思去爱别人的孩子,这样的家长怎么可能与孩子有很好的交流。

[ 本帖最后由 越秀区妈 于 2010-7-26 15:04 编辑 ]
2010/07/13回复
2010/07/13回复
本来要上个封面图片啊,结果发不出来
2010/07/13回复
好东西,感谢分享!
2010/07/13回复
sunysuny27楼
挺好,对自己教育儿子很有帮助,谢谢!
2010/07/13回复
谢谢分享
2010/07/13回复
还有些家长以为自己几乎把所有的关爱都给了孩子,结果还是得不到孩子的理解和尊重。这种情况太多了,其实这不是真爱,而是错爱。家长对孩子真正的爱必须以理解、尊重孩子为前提,否则就成为孩子最近的陌生人。要想真正和孩子进行良好沟通,就要不断地站在他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例如孩子考差了,家长当然很难过,但若站在学生角度看,就会发现几乎所有学生的成绩都是起伏不定的,为什么你的孩子就只能一直提高?事实上,任何一个学生都做不到。例如你总感到你说的事情对孩子很重要,但孩子就是听不进去。但你仔细想一想,你说的事情肯定重要,但这重要的话,如果都重复了n遍,你的孩子还是听得津津有味,那肯定是孩子出毛病了。要想让孩子听进去你的话,就需要家长不断地更新自己的话题,这是需要用心去做的一件事。还有一些家长不懂得尊重孩子成长的需求。孩子幼小无知时是比较听话的,但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特别是进入青春期以后,他成才的意识迅速增强,这时候如果家长还是把他看成那个不懂事的孩子,还是用他在幼儿园、小学时的那种方法去教育他,就严重背离了他的需求,必然得到孩子的反感、对抗,所以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叛逆的多,就是这个原因。我每天都在教青春期的孩子,怎么就没有几个叛逆的?那是因为我更尊重他们成长的需求!
说了这么多,无非就是提示各位家长,爱孩子要懂得方法,懂得换位思考,否则可能会因为爱而害了孩子。


[ 本帖最后由 越秀区妈 于 2010-7-26 15:05 编辑 ]
2010/07/14回复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的高考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是没法取消的,但一次考试定命运又带来很多弊端。为了减少这种弊端,我们国家近几年出台了很多高考的改革措施。
其中一条就是加大高校的录取自主权,从2003年开始实施的自主招生,从一开始便有巨大争议。发展到2010年已从最初的5所大学扩充到近百所大学,名额也从最初的5%扩充到10%2010年,北京大学又率先实施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政策,又是引起全国的一片哗然,我以为大家不必抱怨这些做法会造成不公平,因为这是发展的必然。中国人的智商在全世界是一流的,但中国籍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却是零,归根到底就是我们的高等教育质量与英美等国家还有很大距离,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我国的大学缺少招生自主权。就以哈佛大学为例,她每年招多少学生、怎么招、该录取谁都是学校自己定的,但我们国家哪所大学有此权力?为了尽快缩小与这些国家的教育差距,我们国家从政策上逐步把招生自主权下放给高校,这是必然的选择。也只有这样,才能选拔出各自特色的人才。大家与其在那里抱怨这种改革带来的弊端,还不如认识研究一下这种改革的意义和内涵。本人就属于后者,所以每每能提前预测到这种改革的方向,从而提前指导学生应对。
还有就是为了促成不同人才的成长,许多高校扩充了许多新的招生品种。例如小语种、保送生、艺术生、体育生、国防生等,每一种招生品种都有其明确的内涵,这些信息其实都是公开的,很容易查到。

[ 本帖最后由 越秀区妈 于 2010-7-28 16:36 编辑 ]
2010/07/14回复
作为一个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加上学习压力太大,学生根本没有心思去研究这些,也理解不了这些政策,但到了高三再知道这些政策基本上就来不及了。对一个家长来说,对这些政策的提前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只有家长提前了解了这些政策,才能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提前设计,否则最后也就只有拼高考总分这一条路了。但事实证明,这条路已越来越难走。
不瞒大家讲,我孩子在初一期间,基本上就确定了她的北大之路。因为我在初一就给她选定了一门艺术特长,这是我通过反复研究后做出的选择。近几年我也帮助多个孩子通过提前设计成就了他们的名校之梦,以至于我现在都快形成一种病态了,看到一个孩子就想帮人设计一下。很多人因为了解到我的这种特点,孩子刚上幼儿园就被抱来让我设计,自然孩子成长得会更好更健康。

[ 本帖最后由 越秀区妈 于 2010-7-28 16:37 编辑 ]
2010/07/14回复
我发现很多家长严重缺少这一点规划,他们只知道盲目跟风,给孩子报各种业余班、技能班,而没有去思考孩子是否真的适合学这些东西,学的这些东西在几年之后的高考中会有多大的相关性。所以我认为,孩子的前程是需要提前设计的,而这个责任应该由家长来承担。看来在当今时代,当个优秀的家长还真的不容易。别为难,我来帮你。


[ 本帖最后由 越秀区妈 于 2010-7-28 16:37 编辑 ]
2010/07/14回复
本文节选自 王金战《好孩子是怎样培养的》
2010/07/14回复
谢谢分享
2010/07/14回复
俗话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其一功。一个经常批评孩子的家长肯定不是一个称职的家长,一个经常批评学生的老师肯定是教学艺术严重缺失的老师。
既然人间正道是沧桑,那么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是必然的。如果家长教育方法得当,引导孩子渡过难关,那么重新站立起来的孩子便因此多了一份坚强,多了一份财富;反之如果家长教育不当,极有可能就毁了孩子一生。那么恰当的方法是什么呢?我认为前提就是能帮助学生走出困境。

[ 本帖最后由 越秀区妈 于 2010-7-28 16:38 编辑 ]
2010/07/15回复
一个学生由班里的第一名,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却落魄到了班里的第30名。就在她即将彻底丧失信心的时候,我见到了这个学生。我清楚地知道,这个学生走到这个地步,遭受最多的是别人的职责和批评,最缺少的就是几次成功的体验。于是我给她定了个目标,在一个月后的期末考试中争取考到第28名。由于这个目标定得较低,对于这个学生来说较容易完成,她也自信地接受了。期末考试结果出来了,她考了第25名,异常兴奋地向我报喜。我自然把她大加夸奖了一番,得到我的鼓励后孩子的自信心开始恢复。在我的不断鼓励下,她在半年后的中考进了班级前7名。试想,如果我给她定的目标是期末考进前20名,她同样考了个25名,是不是自以为又是一次失败。但我定的是28名,所以让她感到了一种成功的喜悦。从这一点我想提示大家,当孩子暂时处在困境中时,你一定要给他定个较低的目标。只要完成了就加以表扬,这才是真正有效的做法。一个排名第30名的学生,你给他定个前10名,恐怕他永远也不会得到被夸奖的机会,因为这个目标根本没有尊重学生的现状。

[ 本帖最后由 越秀区妈 于 2010-7-28 16:38 编辑 ]
2010/07/16回复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有机会接触到很多家长,其中也不乏优秀家长。曾经有一位家长为了鼓励自己的孩子写作,特意在网上为孩子建立了博客。他从不要求孩子写,却始终能做到以身作则——自己坚持每周至少写3篇博文。其中一篇他是这样写的:
最近写得多了,总是在想,我是怎样开始写作的?说实话,可能是源于一次语文老师的夸奖。
记得小的时候,我是一个很淘气的孩子,是那种无声无息的淘气。我的数学成绩基本名列前茅,而语文成绩基本保持不及格或是刚刚60分的水平。

[ 本帖最后由 越秀区妈 于 2010-7-28 16:40 编辑 ]
2010/07/19回复
有需要的朋友可以留下邮箱地址~
2010/07/20回复
2010/07/20回复
嘿嘿,不客气,已经发去您的邮箱啦,请查收!
2010/07/20回复
猜你喜欢

碰上孩子的才能是拼拼图,我该如何培养?

【分享】雷军:我如何培养我的女儿

培养匠心精神,从学习手工制作航模班开始

天河区员村小学怎样?了解的JMM来分享下

【每周话题】妈妈们来说说您在家庭里是怎样给孩子做国学教育的吧~

我和儿子一起成长!160楼更新:奖妈币!!!有奖竟猜喽!

热点推荐

探校实录 | 学生纷纷打出10分的黑马学校

周日南沙看房 总价100万出头买新规三房

广东胃勇闯新疆超10天 番茄炒蛋竟成救命菜

你敢信吗?我发现盒马买菜比街市还便宜!

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2025年装修交流群 杜绝踩坑等你加入

速速归队!广州妈妈网喊你回家

整个青蟹粥食 咬开啖啖蟹肉好过瘾

吃真是人生难题 选择困难症的救赎菜单

初夏限定美味 鲜掉眉毛的节瓜咸蛋汤!

简餐吃出头发丝 店家赔偿糖水

广州试点!“3+4”中职直升本科

非遗螺钿胸针……山里江山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