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咨询室】众多理财规划师在此热忱为大家解答理财难题!
132760540家庭理财
小编按: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家庭虽小,但管理好一个家庭的财务明细账,做好精明主妇,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家庭理财咨询室开办至今,已经受到上百位mm的热情支持提问,并且随着理财观念日益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mm开始关注到咱们这个咨询室。
小编在此诚邀更多擅长理财规划的mmgg们来做理财咨询师,我们不希求你是顶级专业水平,只要你有一颗热情乐于助人的心,能够无私的为大家提供理财规划解答服务,我们都欢迎你前来应聘!
全部回帖
固定资产这里就不说了,有地有楼,地皮还在欠银行巨款中。总是感觉手头紧,好象没有手头不紧张的时候,家庭消费,每个月儿子2000元幼儿园,接送他的汽油费用就是1300左右,汽车洗车每半年580,奶粉衣服要1200每月平均,儿子每个月都要500元药费(他气管不好,我成日褒CROCODILE肉同川贝他喝)如果碰上感冒发烧自然要多几百元了。这个不大好估算。自己同老公的穿着使用花费好难计算,通常都是去香港买,这个数字我没有记下来,提供不了,每两个月一次要一万3左右,自己同儿子平时吃喝一个月要5000零用,煤气水电管理费一个月至少是一千,还有一个房子贷款没结清,要6000/月供,还剩四年5个月,目前正在考虑一下给清了,没想清楚是青了还是买其他基金之类的。每月给我手有4万,年尾才会有分红。具体要看业务。其他房子有租金每个月有两万左右。老公好似没什么花费,就我自己平时买菜行街用的车要自己找数。美容院每三个月2500最基本套餐服务。公婆的孝顺钱,因为福建我们有楼,所以租金就是给他们收了,我们顶多每年过年再给个5000红包意思一下好了,老人家通常回水给我仔两千。我妈那也是搞店了,每年5000。也是回水2000。不过都会再给老人家买些好的衣服,三个老人都是两千内,打折扣时候买。
哦,没有买储蓄型保险,正在考虑消费型的保险,如果有,请介绍推荐下。两公婆没有什么社会保险等等。打算未来两年内要买套学位房,但究竟是买自己住的呢还是为了应付读书呢,没想好,如果要自己住的,估计就是锦成花园,这个比较贵,朋友买了要四百万,如果这种的话就是决定了我们也要住进去。如果普通应付户口读书的话那种很老的房子估计百5万内有交易吧,具体还没去摸过市场。
一年6-8%收益,每个月收回本金用于还贷,正好就是等于这个理财投资帮你省下了接下来数年的还贷利息。
家庭情况:一家三口,有一10个月大的小孩,老人家偶尔过来住,伙食费和日常医疗费用相应增加。
收入:经营私人公司,每月无固定收入,但有可支配金额约10000元,家庭固定资金约80000元。
支出:老家有一房子在供,每月2700元,广州房租3000,两部车在养着,油费、停车费、路费等每月约1000元,其他费用如伙食费、小孩的体检啊看病啊预防针啊尿布奶粉等、生活日用品等每月3000元。
每月下来,几乎没有任何存款,开支太大,老家的房子两个月后要装修了,又是一笔花费。
现无任何理财,想为小孩购买一些健康和教育方面的保险,家庭方面,近期也在留意一些基金定投之类的,但不知该从何入手,也不知是否还有更好的投资理财选择,请专家们支招。。。
我个人的观念是,保障家庭是最重要,所有的投资都是围绕保障家庭如何能舒服地生活下去。我也很奇怪这么多年我从来不买保险,05年的时候我曾经考虑买储蓄型的保险,可一个某保险的中高层,一上来什么都不说,也不问,就让我买了2个储蓄保险,6个消费保险,算下来的结果我要给120万左右,但事实上我真的中了其中一个病并死了,赔偿才最高是80万不到,我不知道为什么按照这个道理我还要买保险。为什么家庭投资的房子其他资产不能兑现出来做最好的治疗?这个难道不是保障吗?难道投资的不动产和黄金等等不能应对家庭临时风险吗?我觉得完全无问题。我贷款买楼的概念就当自己已经买了个储蓄型的保险,必要时候我贱价三成还真的卖掉,因为我的不动产翻了三倍,我只少赚3成,但我还有270%在手里。我儿子7个月住院,当时买了保险的,可是医生给他使用国产的药要吊6小时,进口两小时搞店,国产是保险范围内,进口的不是,我要求使用进口的,所以我想,保险是否能让我获得相对较好有效的治疗呢?照这个CASE来说,是不能的。如果我病死了赔偿的比例还不到我买了的钱,而且中间没算上如果这120万,我全部用来投资其他不动产或金属资产的收益,所以,储蓄型保险给我的感觉是,保障来说,不专业,投资来说更是差劲。至于消费型保险,我儿子的CASE,说明了我想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还是要自己给钱。
我觉得保障并不等于一定要买保险。这是两个概念。至于我们家买的楼产,其实完全是可以一次性买落来,但贷款我是当买储蓄型保险来买的,没别的,楼产永远对得起当时的消费力,楼永远是稀缺的资产,保险随便又能推出一个险种,买的是安心,我觉得心还是安在楼里好了。保险20年后我没死给我100万的话,可20年后的100万又能买到什么,20年前万元户巴闭咯,现在大街上谁不是百万富翁呀,可不见得很巴闭。放股票的钱是闲钱,而且我一年操作就两三次,逢大跌买进,有两成出掉。挺好的收益。
我觉得人说话一定要看她的立场,我不是质疑你的专业,你站在你的立场上肯定认为保障是最紧要的,保险是能帮助人的,但站在我的立场上,我怎么算都觉得储蓄型的保险不合适,我目前开始接受消费型保险,至于家庭经济支柱,其实一但出现大问题,兑现资产或者把楼地卖了,随时还了债务并且还小赚。这个不担心大笔债务扑面而来。
这个就是我遭遇过的事情,如果理解有错,我也希望你能纠正我,毕竟家庭的理财总得是多样化分担风险。
对于基金我做的态度基本是三年起的做法,不是以一个很短的时间来看基金的收益。正常基金我都是以5年,3年,甚至10年的一个波段轮回操作。
再比如你的汽车,您每年都要为它买保险,买了保险,您有没有盼望车子出事故呢,没有事故,您会不会觉得今年的车险就白交了,车险今年交了到期了就失效了,每年还要买,但是人寿保险你一年一年的投入,最后这些投入还是您的,只不过是以什么方式去体现而已。
有空您可以上网搜一下华人首富李嘉诚先生对保险金融方面的认知。
回复 pigletmum
的帖子
觉得你的对保险的理解有一定的误区存在,你举的例子是上次一个某保险中高层帮你做的计划总数需要给120万左右的钱,实际保障是80万不到,这个首先是你用的保险这么多年缴交的总数计算,应该是说每年需要缴交的保险费用*缴交年期=总费用,第一年缴交费用后你就可以拥有80万的额度了。然后80万这个数也是要看具体是什么险种的组合,基本上除了年龄较大的,很少储蓄型费用会大于保险额度的。 
当然你的理念是房产投资或者其他投资也可以相等与保险的作用,首先举例是在房地产是在可以翻了三倍的前提上,以及其他投资都可以盈利的前提上的,假设象香港我同事97年买的套房子600万,03年跌到200万不到的时候她患了重大疾病需要用钱,你觉得她卖掉去治疗有数围么?保险能做为投资理财保障基础的金融产品是因为没有人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 
孩子住院如果是进口药品没有得报销,只是当时你购买保险的业务人员没有详细给你说明条款,很多公司是可以报销进口药品和社保范围内用药的(只是自费药品除外) 
可能20年后的100万并不能带给你什么,这是被保险人平安无事的前提下说的,但是在期间20年的时间如果发生了什么,是否觉得真的可以帮到被保险人呢~实际话,缴费期内被保险人有事情钱是被保险人拿得多,如果缴费期后没事情钱是保险公司拿得多,针没有两头利的,通涨时期钱放在什么地方都会产生通涨,除了你的投资可以比通涨率更高。建议你选择纯保障性产品,不要带些投资性的保险产品,保险费率较低保障额度最大+附加定寿形产品+附加医疗性产品,一年费用不用过万已经有接近上百万的额度了,只是之前的设计人员没有与你充分沟通理解你的需求吧~ 
基金方面是投资理财中较为稳妥的一个理财工具,建议按照你自己风险接受程度以及需要达到的年回报率去选择不同类型的基金以及基金组合,这个还需要具体沟通。当然投资投资没有达到通涨率以上的投资都是不属于成功的投资,包括银行储蓄,但是银行储蓄要么?它还是要一定比例的,为什么?因为它也有绝对灵活性,金融产品没有最好的~但是根据你的需求去选择最适合你的~
当然你的理念是房产投资或者其他投资也可以相等与保险的作用,首先举例是在房地产是在可以翻了三倍的前提上,以及其他投资都可以盈利的前提上的,假设象香港我同事97年买的套房子600万,03年跌到200万不到的时候她患了重大疾病需要用钱,你觉得她卖掉去治疗有数围么?保险能做为投资理财保障基础的金融产品是因为没有人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
孩子住院如果是进口药品没有得报销,只是当时你购买保险的业务人员没有详细给你说明条款,很多公司是可以报销进口药品和社保范围内用药的(只是自费药品除外)
可能20年后的100万并不能带给你什么,这是被保险人平安无事的前提下说的,但是在期间20年的时间如果发生了什么,是否觉得真的可以帮到被保险人呢~实际话,缴费期内被保险人有事情钱是被保险人拿得多,如果缴费期后没事情钱是保险公司拿得多,针没有两头利的,通涨时期钱放在什么地方都会产生通涨,除了你的投资可以比通涨率更高。建议你选择纯保障性产品,不要带些投资性的保险产品,保险费率较低保障额度最大+附加定寿形产品+附加医疗性产品,一年费用不用过万已经有接近上百万的额度了,只是之前的设计人员没有与你充分沟通理解你的需求吧~
基金方面是投资理财中较为稳妥的一个理财工具,建议按照你自己风险接受程度以及需要达到的年回报率去选择不同类型的基金以及基金组合,这个还需要具体沟通。当然投资投资没有达到通涨率以上的投资都是不属于成功的投资,包括银行储蓄,但是银行储蓄要么?它还是要一定比例的,为什么?因为它也有绝对灵活性,金融产品没有最好的~但是根据你的需求去选择最适合你的~
那个神经病高层是YOU BANG,说老实话,我是基于熟悉朋友介绍的分上让我没投诉她。碍着朋友的面子,06年出国的旅游保险就让她做了。一共前后见她三次,迟到三次,最后一次,呢条CHEAP精竟然故意调慢自己的手表来找借口。我想,阿姨,你都四十大几了,让个20来岁的妈叉你,你觉得好意思吗?基本的从业素质一点都没。我真真不知道她怎么能做到中高层。
随着时间推移,我开始考虑消费型保险,但做经纪毫不犹豫就要我做储蓄型,现在很抵触这个。我觉得上面某经纪讲的野好搞笑喔,难道一个家庭除了卖楼就没别的途径兑现资产吗?现在有互联网,只要能上网,CLICK一下,纸金随时兑现,还有黄金实物去次HK就OK了,然后在HSBC直接过数,时间很快。不会再停留在要把房子卖了才能叫兑现,而且也可以银行抵押出钱。股票也可以随时兑现,转落自己户口也就几分钟的事情,方便得很呀,用不着夸大风险和效率,我觉得没必要往极端上去假设。说的都是非常极端的情况出现,如果要这样假设,那么日本地震很多家庭全死光了,那钱给谁?这种极端的假设没任何意义,如果真的发生了,那就是命。富贵在命。我觉得这种假设没任何意义,至于超人的说话,你要看这个人什么身价,什么立场,保险对于他当然是非常好的工具,何况他更是既得利益者,更何况他有股份。至于汽车保险那是因为国家要求我买才能让我通过年审,而且,必须买的第三者,是保障第三方。
你的建议我会考虑并很快去实施,到时候再问问你的意见,谢谢你。
当然你的理念是房产投资或者其他投资也可以相等与保险的作用,首先举例是在房地产是在可以翻了三倍的前提上,以及其他投资都可以盈利的前提上的,假设象香港我同事97年买的套房子600万,03年跌到200万不到的时候她患了重大疾病需要用钱,你觉得她卖掉去治疗有数围么?保险能做为投资理财保障基础的金融产品是因为没有人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
孩子住院如果是进口药品没有得报销,只是当时你购买保险的业务人员没有详细给你说明条款,很多公司是可以报销进口药品和社保范围内用药的(只是自费药品除外)
可能20年后的100万并不能带给你什么,这是被保险人平安无事的前提下说的,但是在期间20年的时间如果发生了什么,是否觉得真的可以帮到被保险人呢~实际话,缴费期内被保险人有事情钱是被保险人拿得多,如果缴费期后没事情钱是保险公司拿得多,针没有两头利的,通涨时期钱放在什么地方都会产生通涨,除了你的投资可以比通涨率更高。建议你选择纯保障性产品,不要带些投资性的保险产品,保险费率较低保障额度最大+附加定寿形产品+附加医疗性产品,一年费用不用过万已经有接近上百万的额度了,只是之前的设计人员没有与你充分沟通理解你的需求吧~
基金方面是投资理财中较为稳妥的一个理财工具,建议按照你自己风险接受程度以及需要达到的年回报率去选择不同类型的基金以及基金组合,这个还需要具体沟通。当然投资投资没有达到通涨率以上的投资都是不属于成功的投资,包括银行储蓄,但是银行储蓄要么?它还是要一定比例的,为什么?因为它也有绝对灵活性,金融产品没有最好的~但是根据你的需求去选择最适合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