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你~~我也不赞同全托。虽然说可以提早独立,但这么小的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关爱。即使老师如何尽责,如果有爱心,如何周到。始终不能代替父母。
很多家长都说自己很忙,小孩子不全托就没人带。那能不能牺牲一下工作呢?不用两个人都牺牲呀,爸爸工作好点的,就妈妈找份轻松点的工作,抽多点时间照顾小孩。钱是赚不完的,赚少一点钱,挣回孩子的爱。超级值得。
是否全托,动物给我们的一些启示
198813幼儿园早教
现摘抄如下,希望那些有条件自己带孩子却放孩子去全托的家长们看看,再重新考虑。
那位作者到动物园去,看到动物母子间的三种状态,非常感动:
状态一:背负孩儿悠悠前行的母鱼,小鲸鱼俯付,依偎在鲸鱼妈妈的背上,妈妈背负着孩子一圈一圈的自由自在的,在水里游来游去,母子都非常怡然自得,非常享受。
状态二:照顾孩子乐此不疲的母猴,猴子本是坐不住的,但一只年轻的母猴在照顾自己的孩子时,显得非常安详,一丝不苟,安心的给调皮捣蛋一刻不停的孩子梳理,挠痒,甚至清洗身体。
状态三:关注孩子聚精会神的母猴,一只猴妈妈用关切的眼光一直看着自己的两个孩子,聚精会神,全神贯注,眼睛里充满了关爱和深情。
作者从上述三个场景总结出亲子关系中最基本的信息:
一 亲子间的肌肤接触:再忙碌的一天,那怕只抽出五分钟,专注而投入的抱抱自己的孩子,就可以把自己拳拳爱子之心,通过这样的肌肤接触,传递给自己的孩子。
二 给孩子以真切的照顾:孩子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琐琐碎碎来感受父母的亲情,父母完全放弃对孩子生活的护理,无疑是舍弃了与孩子建立亲情的好时光。
三 视线的关注犹如爱的丝带:对年幼的孩子而言,父母充满爱意的关注,就是一根爱的丝带,把父母的内心与孩子的感受联系起来,如果父母每天都有一定的时间关注孩子,对宝宝的身心健康会有很大的好处,缺乏关注的孩子只能用一些故意的捣蛋和恶作剧,或是一些意外的行动来吸引父母的注意。
(唉,打那么多字还真累,快开学了,希望有一个妈妈看了能改变自己的全托的心意,我觉得我的累也值得了)
[ 本帖最后由 贝贝小鱼 于 2010-8-18 18:28 编辑 ]
2010/08/18
全部回帖
我也不会送全托,女儿说全托是不是一个星期只能见一次爸爸妈妈啊?我说是啊,她就说我要天天见到爸爸妈妈的那种幼儿园
2010/08/18回复
是啊,都知道孩子在父母身边是最好的,为什么还有这么多是隔代教育呢?
奇怪啊....
为什么有这么多家长会选择把孩子送去全托呢?
奇怪啊...
明知道这样对孩子不好,为什么通常省一级、大家抢着进的类似东方红、市二幼的名牌幼儿园还规定必须要全托呢?
奇怪啊....
奇怪啊....
为什么有这么多家长会选择把孩子送去全托呢?
奇怪啊...
明知道这样对孩子不好,为什么通常省一级、大家抢着进的类似东方红、市二幼的名牌幼儿园还规定必须要全托呢?
奇怪啊....
2010/08/1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