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是第一个看到的话,我想我会扶的,因为平常不会总是记得什么承担责任这样的事,扶,这是一种本能。
如果别人先看到都不扶,并且说不扶是因为怕承担责任,那我可能也不扶,因为有人提醒了,我也会害怕,毕竟这样的事例太多了。。
“真是太冷漠了,如果有人及时将他扶起来,老人也不至于惨死!”前日下午1点多,深圳市福田区益田村,78岁的市委组织部老干部肖雨生在小区里跌倒,保安和路人无一上前搀扶。20多分钟后,儿子肖先生外出时发现,老人孤零零趴在地上,额头磕破流血,鼻子紧贴地面,已没有了呼吸。

昨日《老人小区跌倒 20分钟无人扶面朝下溘然逝》的报道出街后,立即引发各界网友热议:看到老人摔倒,到底是扶还是不扶?仅是一个简单的搀扶动作,却可能带来种种不可预知的后果,这已是被大多数人认定的现实。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搀扶在大家心目中居然成了一个具有高度危险性的动作?难道这也是几年前“彭宇案”留下的教训?
如果是你,看到老人摔倒会不会上前帮扶? 遇到老人倒地该怎么办?
☞“彭宇案”链接:
2006年11月份,南京的一位老太太赶乘公交车时摔倒在地,一位叫彭宇的小伙子将其搀起并送往医院。后来,在医院被检查出胫骨骨折的老太太当场指认自己是被彭宇撞倒的。因为被摔成骨折,鉴定后构成8级伤残,需花费数万元医药费,老太太及家人要求彭宇承担数万元医疗费。而彭宇认为自己做好事反遭诬陷故拒绝,2007年9月3日,法院一审判决彭宇赔偿老太太4.5万元。该事件曝光后即成为各大网站论坛的热议话题,“彭宇事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