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保医生关于母乳的正面建议(重点关注不增重,补充个人体会)
27037169婴幼育儿
1、6个月前的母乳喂养,妈妈一定要注意营养摄入,尤其是多喝鱼汤之类的汤水;另外,注意休息也很重要。
2、6个月后的母乳喂养,妈妈特别要注意保持心情愉快,汤水的作用已经不明显,这样才能保证奶量。
3、我女儿7个月去儿保的时候,跟医生说女儿比较喜欢吃辅食、奶水吃不完的情况。医生说,好可惜哦,这个挑食的小家伙,浪费了妈妈的奶水。因为,6个月后,母乳还是营养的主要来源,辅食不能占主导地位。医生还建议把辅食的总量减少20%,每顿辅食的肉类不超过50克,以便宝宝多吃母乳。
4、对于喂母乳的宝宝,不建议人为地戒夜奶,即使已经过了6个月。因为母乳比较容易消化,也不容易蛀牙,多吃也可以让宝宝吸收更多营养,也可以帮助宝宝尽快入睡。
5、由于体重标准是把母乳宝宝及奶粉宝宝混合起来算的,母乳宝宝一般在体重上都略低于奶粉宝宝,所以母乳宝宝达不到中位数也不用担心。
6、母乳宝宝的食量一般比较少,因为营养比较丰富全面,而且不存在多喂的情况,宝宝自己能够知道饱饿,所以会吃得比较少。另外,母乳宝宝的辅食也吃得不多,只要循序渐进地增加就可以了,妈妈不必太担心宝宝的饭量,也不用担心母乳会阻碍宝宝吃辅食。
7、喂母乳的妈妈要注意钙的补充,无论宝宝是多大月龄,只要一天还在喂母乳,就要每天都坚持吃钙片。如果宝宝不过敏,妈妈还可以喝牛奶来增加钙的摄入。
8、母乳宝宝较容易出现生长平台期,即偶有一两个月体重不增加,并不像奶粉宝宝那样保持稳定的直线型增重,特别是开始增加辅食的阶段。因为宝宝习惯了容易消化的母乳,对辅食的营养吸收会比较差。因此,妈妈们不用太担心,如果连续三个月不增重才需要医生的介入。如果实在担心,可采取增加宝宝运动量、捏脊、按摩肚子、喂果汁等方法帮助宝宝消化,一**改善。
9、西医认为喂母乳不需特别戒口。如果妈妈要吃有过敏可能的食品,可以先吃少量尝试一下,观察宝宝没有不良反应后,下次可以适当吃一点。很多人说喂母乳不能吃海鲜,我试过几次,包括虾、海鱼、墨鱼、鱿鱼等,我女儿没有任何异样,就继续吃了。不过没有吃螃蟹及吃冷饮,因为本来这两样对身体没有好处,不吃也就罢了。
这个帖子发布一段时间,得到很多妈妈的支持,在这里先感谢一个。我很仔细地读了全部的回复,发现生长平台期的现象很普遍,所以决定在这里补充点个人体会及看法。
我女儿4个月开始就不增重,5个月也没有增,6个月增重不足。我一直顶着周边的压力不添加奶粉。说实话,心理负担真的有一点。幸好关于母乳的功课做得比较足,所以自觉地没有把原因直接归罪于母乳而从其他方面找原因。加上生长平台期的说法支持,最终在7个月回复正常生长。后来跟我妈妈交流过这方面,妈妈说得很客观。我们小时候那年头,其实并没有儿保这回事,半岁、一岁去体检一下就差不多了,那时反而没有那么多所谓的“育儿问题”。想想就可以明白,以月为单位来计算体重及身高的增长有点过于数字化了。广州人传统就有个讲法,长骨不长肉,长脑不长重。也就是说,宝宝的体重、身高并不是均速增长的,有时偏重于大脑发育,有时偏重于身体发育,连身体发育也分长骨与长肉。相信很多广州妈妈知道“长高扯瘦”的传统经验。所以,千万不要被某一两个月的数据不达标而吓倒,更不必为此向母乳问责。
2011/05/23
全部回帖

莹猪仔:
够奶就不要再喝催奶汤水了,尤其是6个月以后,宝宝开始吃辅食,奶量会适当减少,就不需要那么多母乳了。这样就可避免乳腺炎的发生。
查看原文现在就是啊,但是宝宝很不喜欢配方奶粉哦!
2011/06/09回复

nc_yxy86:
现在就是啊,但是宝宝很不喜欢配方奶粉哦!
查看原文不要紧的,配方奶粉又不是非吃不可的,开始吃辅食以后就可以通过各类食物补充营养。据我自己总结,我女儿4-6月的生长停滞,奶量摄入不足是一定原因,辅食也未能很好地消化,接不上力。但6个月一过,辅食吃得多、多样化了,也消化得好,母乳量没有增加,但体重马上迎头赶上。可见,配方奶粉并不是什么“灵丹妙药”,不吃就不吃吧。
另:本来想在半岁后添加鲜牛奶的,但医生强烈反对,说鲜牛奶的卫生不保证。那就作罢了,一岁以后再添加算了,小巫在书中也建议一岁后添加鲜牛奶。那就更不用喝配方奶粉了。
另:本来想在半岁后添加鲜牛奶的,但医生强烈反对,说鲜牛奶的卫生不保证。那就作罢了,一岁以后再添加算了,小巫在书中也建议一岁后添加鲜牛奶。那就更不用喝配方奶粉了。
2011/06/09回复

mssmss:
后悔没早点看到,我家bb也是有平台期,我上班的第一个月宝宝6个月的时候一点都没长,结果就加了一餐奶粉,后来自己身体又不好,发烧了,从奶牛变成乳鸽了,郁闷
查看原文如果没有完成断掉,还可以尝试一下追奶。虽然儿保医生说6个月以后汤水作用不大,但我每次一喝催奶汤,效果仍然是有的。虽然可能与个人体质有一定关系,但还是可以尝试一下。我有另外的帖子专门讲这个,有兴趣可以看看。
2011/06/09回复

utang:
谢谢楼主的分享。我本来想母乳喂养到至少九个月,但是宝宝提前长牙了,还不到六个月大的宝宝就把我的rt咬破了,疼得厉害。咋办呢?
查看原文
美德乐有款RT保护罩,可以尝试。
另外就是教会宝宝不能咬妈妈,有个方法挺好用的。宝宝咬的时候,千万不要大叫,悄悄把乳房靠向他的鼻子,他呼吸不畅自然就放开。两三次以后,他就知道咬妈妈不会有“好果子”。我用这个方法教育女儿,她现在也不咬了,虽然还未长牙,但以前也喜欢拿我来磨牙龈,有点痛的。
还可以用吸奶器吸出来喂。
另外就是教会宝宝不能咬妈妈,有个方法挺好用的。宝宝咬的时候,千万不要大叫,悄悄把乳房靠向他的鼻子,他呼吸不畅自然就放开。两三次以后,他就知道咬妈妈不会有“好果子”。我用这个方法教育女儿,她现在也不咬了,虽然还未长牙,但以前也喜欢拿我来磨牙龈,有点痛的。
还可以用吸奶器吸出来喂。
2011/06/14回复

小叮当烦烦:
又上来看看,顺便顶顶好贴!我觉得吃惯母乳的宝宝,是不喜欢吃奶粉的味道,可能奶粉太甜太腻的原因吧
查看原文真是可爱的小叮当!
同感,我自己也觉得婴儿奶粉真的很难喝,腻死了。我计划周岁后开始喂鲜牛奶,比较清淡,跟母乳也比较接近。
同感,我自己也觉得婴儿奶粉真的很难喝,腻死了。我计划周岁后开始喂鲜牛奶,比较清淡,跟母乳也比较接近。
2011/06/15回复

支持!支持!
2011/06/16回复

莹猪仔:
在母乳喂养的群体里,儿保医生常常被说得很不堪,事实上也有很多的儿保医生并不特别支持母乳喂养,特别是6个月或者1岁后的母乳喂养。不过,天下乌鸦不是一般黑的,我总算碰上了一个“白乌鸦”,在母乳喂养方面给了我一些正面建议,虽然有些是众所周知的,但也想与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够从中得益:1、6个月前的母乳喂养,妈妈一定要注意营养摄入,尤其是多喝鱼汤之类的汤水;另外,注意休息也很重要。2、6个月后的母乳喂养,妈妈特别要注意保持心情愉快,汤水的作用已经不明显,这样才能保证奶量。3、我女儿7个月去儿保的时候,跟医生说女儿比较喜欢吃辅食、奶水吃不完的情况。医生说,好可惜哦,这个挑食的小家伙,浪费了妈妈的奶水。因为,6个月后,母乳还是营养的主要来源,辅食不能占主导地位。医生还建议把辅食的总量减少20%,每顿辅食的肉类不超过50克,以便宝宝多吃母乳。4、对于喂母乳的宝宝,不建议人为地戒夜奶,即使已经过了6个月。因为母乳比较容易消化,也不容易蛀牙,多吃也可以让宝宝吸收更多营养,也可以帮助宝宝尽快入睡。5、由于体重标准是把母乳宝宝及奶粉宝宝混合起来算的,母乳宝宝一般在体重上都略低于奶粉宝宝,所以母乳宝宝达不到中位数也不用担心。6、母乳宝宝的食量一般比较少,因为营养比较丰富全面,而且不存在多喂的情况,宝宝自己能够知道饱饿,所以会吃得比较少。另外,母乳宝宝的辅食也吃得不多,只要循序渐进地增加就可以了,妈妈不必太担心宝宝的饭量,也不用担心母乳会阻碍宝宝吃辅食。7、喂母乳的妈妈要注意钙的补充,无论宝宝是多大月龄,只要一天还在喂母乳,就要每天都坚持吃钙片。如果宝宝不过敏,妈妈还可以喝牛奶来增加钙的摄入。8、母乳宝宝较容易出现生长平台期,即偶有一两个月体重不增加,并不像奶粉宝宝那样保持稳定的直线型增重,特别是开始增加辅食的阶段。因为宝宝习惯了容易消化的母乳,对辅食的营养吸收会比较差。因此,妈妈们不用太担心,如果连续三个月不增重才需要医生的介入。如果实在担心,可采取增加宝宝运动量、捏脊、按摩肚子、喂果汁等方法帮助宝宝消化,一**改善。9、西医认为喂母乳不需特别戒口。如果妈妈要吃有过敏可能的食品,可以先吃少量尝试一下,观察宝宝没有不良反应后,下次可以适当吃一点。很多人说喂母乳不能吃海鲜,我试过几次,包括虾、海鱼、墨鱼、鱿鱼等,我女儿没有任何异样,就继续吃了。不过没有吃螃蟹及吃冷饮,因为本来这两样对身体没有好处,不吃也就罢了。这个帖子发布一段时间,得到很多妈妈的支持,在这里先感谢一个。我很仔细地读了全部的回复,发现生长平台期的现象很普遍,所以决定在这里补充点个人体会及看法。我女儿4个月开始就不增重,5个月也没有增,6个月增重不足。我一直顶着周边的压力不添加奶粉。说实话,心理负担真的有一点。幸好关于母乳的功课做得比较足,所以自觉地没有把原因直接归罪于母乳而从其他方面找原因。加上生长平台期的说法支持,最终在7个月回复正常生长。后来跟我妈妈交流过这方面,妈妈说得很客观。我们小时候那年头,其实并没有儿保这回事,半岁、一岁去体检一下就差不多了,那时反而没有那么多所谓的“育儿问题”。想想就可以明白,以月为单位来计算体重及身高的增长有点过于数字化了。广州人传统就有个讲法,长骨不长肉,长脑不长重。也就是说,宝宝的体重、身高并不是均速增长的,有时偏重于大脑发育,有时偏重于身体发育,连身体发育也分长骨与长肉。相信很多广州妈妈知道“长高扯瘦”的传统经验。所以,千万不要被某一两个月的数据不达标而吓倒,更不必为此向母乳问责。
查看原文学习!学习!
2011/06/1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