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跟孩子坦然承认:分数其实很重要
31685208家有小学生
琳琳语文考试考了99分,是全班第一名,她兴高采烈地回家跟妈妈报喜。琳琳妈看到分数后非常高兴,但又不想流露出来自己对分数的重视,于是她这样对琳琳说:“只要你知识学会了学懂了,考多少分得多少名都没关系,妈妈都高兴。”
先不说案例中这位妈妈的反应令孩子多么失望(孩子需要妈妈分享她的愉悦,肯定她通过学习获取的胜利果实),这位家长的话也值得反思,分数真的不重要吗?如果孩子考了20分回来,家长是否还能如此超脱?
关于分数,我反对两种倾向:一种是过度重视,另一种是表面不重视内心过度重视。现在的大环境给了分数一个过高的位置,仿佛分数可以高过一切,很多家长也认识到这样是不对的。但是,对于怎样恰当地对待分数,家长们似乎还不甚明了,于是就出现了假装不在乎分数的现象,告诉孩子分数不重要,只要认真学会了就行。这个态度看上去很开明,其实会给孩子造成认识上的混乱,一边说分数不重要,一边要求孩子学会,这本身就是矛盾的。
考试是用来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的,除了发挥失误,分数和掌握情况是基本吻合的。知识掌握得好,却考了一个很低的分数,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考试可以分为两种——检验性的和选拔性的。平常的测验,乃至期末考试,都是检验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检验性的考试,高几分低几分,没必要过度纠结,这个分数是知识掌握的晴雨表,如果分数低了,只是说明这一段的学习还需要巩固。而中考、高考这样的选拔性考试则不一样,少一分也不可能被录取,甚至会影响命运的走向。这样关系重大的考试,一辈子也没几次,由不得我们不重视。
当分数不高时,孩子内心难免忐忑,这时候会非常留心家长的态度。如果我们内心不满,或者有轻微的愠怒,就算我们极力掩饰,口头上说没关系,但是孩子依然能通过细微的表情和语气捕捉到家长的真实想法。这时候,如果告诉孩子分数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你要学会了……孩子会觉得大人口是心非,行为上明明是重视的,但口头上又表达出另一层意思。
从孩子的角度看,学生的本职工作就是学习,一个不错的成绩,能给孩子带来踏实和安稳的感觉。在读书很长时间里,我都不是一个好学生,也常在后五名溜达,虽然我父母从来不过问分数,我也依旧笑闹玩耍,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但内心的感觉却一直很糟糕。“成绩不好”像一块隐形的石头,重重地压在我的心头。我感觉自己很笨、很无能,常常在内心责问自己:为什么别人都能做好的事情,我却做不好?那时候,我非常害怕周围的人问起成绩和学习情况,一旦被问起,我总是设法敷衍过去,并习惯性地躲避爱追问成绩的人。同时,我变得对学习新知识很没有信心,总是担心自己学不会,这种过度的担心分散了注意力,结果形成了恶性循环。我也关注过很多成绩不好的孩子,在他们的身上,也观察到了类似的情绪。也就是说,就算家长不重视分数,孩子自己也是重视的。
所以,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内外一致。我们先在内心给分数一个恰当的位置,当分数不理想时,我们把主要目光聚焦于知识的掌握,孩子便从我们的态度中学会了如何面对分数。同时,我们也不要小瞧孩子的承受能力,如果我们不夹带负面情绪,只是坦然地说分数不够理想,进而提出具体的分析和帮助,孩子是能接受的。
因此,我们家长不如大大方方地承认,分数很重要,但它不是唯一的标准,我们也不会成天盯着分数不放。
2011/06/17
全部回帖
在女儿四年级以前,如果你问我:蓓蓓考了多少分呀?我一定会告诉你:我不知道!
因为我一不会问女儿,二不会问老师。
如果女儿主动告诉我,那我就会说:呵呵,不错,你学得开心吗?
什么才重要?
(1)孩子的学习是不是快乐;
(2)孩子的学习能力是不是在进步;
因为我一不会问女儿,二不会问老师。
如果女儿主动告诉我,那我就会说:呵呵,不错,你学得开心吗?
什么才重要?
(1)孩子的学习是不是快乐;
(2)孩子的学习能力是不是在进步;
2011/08/02回复
可以说,小学的成绩,尤其是低年级,与智力无关,甚至与勤奋无关。
只与专注力有关。
虽然我说,分数一点都不重要~~~~小学的功课那么简单,只要上课专心听讲,怎么也差不到哪里去。如果考分偏低,家长首先要考察是不是专注力出现严重问题。如果是,要把专注力低当作一个病来治。
有的家长看到孩子分数低,立即找家教、加码作业,这样做的效果适得其反,因为会进一步损害孩子的学习能力。
只与专注力有关。
虽然我说,分数一点都不重要~~~~小学的功课那么简单,只要上课专心听讲,怎么也差不到哪里去。如果考分偏低,家长首先要考察是不是专注力出现严重问题。如果是,要把专注力低当作一个病来治。
有的家长看到孩子分数低,立即找家教、加码作业,这样做的效果适得其反,因为会进一步损害孩子的学习能力。
2011/08/02回复
我指的是电视剧,尤其是卡通片!新闻、音乐会、体育比赛、动物世界等等是可以看的。
对12岁以前的儿童来说,看电视是一项让大脑变傻的训练。我经常听小孩家长说,适当看看电视可以增长知识。这是个严重的误区。电视这东西,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可以向观众提供几辈子也用不完的知识。塞一大堆信息给你,不需要你动脑筋。增加了一堆无用的“知识”,扼杀的是思维能力和想像力。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旺盛的求知欲,就象我们饿了想吃东西一样。看电视就等于塞给孩子一大堆垃圾食品。为什么是垃圾?看电视是一种被动的机械式接受信息的方式,孩子很容易对这种“被动机械式获取信息的方式”产生依赖,极大地损害学习能力,导致专注力迅速下降。
对12岁以前的儿童来说,看电视是一项让大脑变傻的训练。我经常听小孩家长说,适当看看电视可以增长知识。这是个严重的误区。电视这东西,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可以向观众提供几辈子也用不完的知识。塞一大堆信息给你,不需要你动脑筋。增加了一堆无用的“知识”,扼杀的是思维能力和想像力。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旺盛的求知欲,就象我们饿了想吃东西一样。看电视就等于塞给孩子一大堆垃圾食品。为什么是垃圾?看电视是一种被动的机械式接受信息的方式,孩子很容易对这种“被动机械式获取信息的方式”产生依赖,极大地损害学习能力,导致专注力迅速下降。
2011/08/02回复
应该没有未成年人来这儿吧,,,
有的家长说:孩子打电子游戏的时候很专注啊!
我要说:电子游戏相对于学习就等于婚外恋!一个男人跟小三在一起总是很激情的,这并不代表小三不在身边时他会对老婆产生更大的兴趣!恰恰相反啊!为什么?他的兴奋阈值大大提高了。所以一个聪明的追求婚姻幸福的女人,对男人的不轨之事要坚决杜绝。
如果你希望让你的孩子对学习专注,请坚决杜绝电子游戏!
有的家长说:孩子打电子游戏的时候很专注啊!
我要说:电子游戏相对于学习就等于婚外恋!一个男人跟小三在一起总是很激情的,这并不代表小三不在身边时他会对老婆产生更大的兴趣!恰恰相反啊!为什么?他的兴奋阈值大大提高了。所以一个聪明的追求婚姻幸福的女人,对男人的不轨之事要坚决杜绝。
如果你希望让你的孩子对学习专注,请坚决杜绝电子游戏!
2011/08/02回复
孩子认为分数很重要,如果分数高,就可以免暑假作业。
2011/08/09回复
朵朵儿12:
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疯狂英语李阳的孩子从国外回来,进入国内的小学读书,第一次考试回来,告诉李阳,她得了18分,李阳说没问题,我们去庆祝,然后带着孩子去吃大餐,去游乐场,孩子开心极了,回家的路上,李阳跟孩子说:分数真的不重要,爸爸相信你,只要你做好你自己,开心快乐地学习就好了。第二天,孩子回到学校,满脸喜悦,而那些考了90、甚至98的孩子都是垂头丧气,因为他们回到家里,家长都是问孩子:为什么会丢了分,还有哪些不明白?是粗心了吗?-----过了一段时间,李阳的孩子考试得了24分回来,李阳仍然是带着孩子出去玩、庆祝,开心一天后再告诉孩子:爸爸觉得你太棒了,一天比一天进步!耶!!孩子回到学校,喜悦得像一个女王,其他同学羡慕得眼珠子都要掉下来了,人家90、95都没有这样的待遇。孩子就在这样的感觉中意气风发地一路前行,一年时间她的学习成绩上到了全班第一,更重要的是她成了全班同学无比仰慕、崇拜、拥戴的“女王”。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怎样去教育孩子面对分数,一般人很难接受18这个分数吧,何况她是鼎鼎有名的教育专家的女儿。孩子回来肯定心情低落极了,李阳首先带孩子去庆祝,去玩,让孩子忘却地分数带来的失落感,让孩子把自信心的建立与分数的链接分离开,回到喜悦自信的状态重新回到学校。我们需要告诉孩子分数真的很重要吗?现在的社会、学校、老师、同伴已经给孩子形成强大的能量场,我们家长还需要去继续推波助澜?我们需要真实表达,说明家长心目中分数的分量太重了,“选拔性考试则不一样,少一分也不可能被录取,甚至会影响命运的走向。”家长都是这样认为,但是我们不可以真正改变对分数的认知吗?选拔性的考试不能录取就会影响命运,谁可以保证录取了孩子的生命就一定会更成功、喜悦、幸福?家长带着这样的一个信念,分数就成了一座可以压垮一切的大山。我们真实地表达给孩子,就是把孩子压在大山底下。我们回顾一下自己,分数除了决定了我们是否在选拔中胜出,我们自己生活成功、快乐、幸福与否与分数有多少联系?再去了解一下我们小学中学大学的同学,目前的状况与当年的学习成绩有多大的关系?再来看李阳,他说他其实是真的不认为分数很重要,信心和能力更重要!就算她女儿的成绩永远提不高,只要她能够保持宠辱不惊,开朗阳光,她的人生会很痛苦纠结吗?可能大家会认为李阳不重视分数?不可能,他的的教育机构就是在宣传可以帮助人在短时间有效地提高分数,疯狂英语也的确做到了,他成功的秘密其实并不是向我们很多家长一样把注意力集中在分数本身,在知识的重复中做功课,多练习、多纠错;而是因为他鼓励学生大声读、疯狂读,建立强烈的自信,分数自然轻松地上来了。这跟他对女儿的教育也是一脉相承。我们不要把目光聚焦在分数本身,我们需要打开自己的封锁,用更长远跟广阔的眼光去看孩子学习的意义和目的。家长要心口一致,首先就是要从自己的心中真正改变对分数重要的这个认知,我是一个教育工作者也是孩子的家长,我经历了孩子成长的全过程,我也治疗了无数成绩优秀的的痛苦纠结的心理困惑个案,我现在真的觉得分数不重要。当家长真的开始认为分数不重要的时候,你才可以心口一致地淡然,才有心情真正去帮孩子建立自信,给孩子强有力的支持和力量!怎样真正改变对分数的认知,建议看一下 教育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查看原文如果这只是一个特例怎么办?如果孩子意会错父母的本意,觉得就算不学习也没问题时怎么办?
2011/08/09回复
分数是考核小孩学习是否掌握的一个指标,所以不能说不重要,但也不能说可以过份关注,毕竟学习能力更重要,他们的人生那么长,那么多考试,不可以每次都过分关注成绩,出来工作了,就没有老师打分了,这时候就有其它指标去衡量了
2011/10/11回复
蓉迪妈:
跟大家分享下看到的一篇文章,个人觉得很有道理,希望对大家教育孩子学习方面有用 琳琳语文考试考了99分,是全班第一名,她兴高采烈地回家跟妈妈报喜。琳琳妈看到分数后非常高兴,但又不想流露出来自己对分数的重视,于是她这样对琳琳说:“只要你知识学会了学懂了,考多少分得多少名都没关系,妈妈都高兴。” 先不说案例中这位妈妈的反应令孩子多么失望(孩子需要妈妈分享她的愉悦,肯定她通过学习获取的胜利果实),这位家长的话也值得反思,分数真的不重要吗?如果孩子考了20分回来,家长是否还能如此超脱? 关于分数,我反对两种倾向:一种是过度重视,另一种是表面不重视内心过度重视。现在的大环境给了分数一个过高的位置,仿佛分数可以高过一切,很多家长也认识到这样是不对的。但是,对于怎样恰当地对待分数,家长们似乎还不甚明了,于是就出现了假装不在乎分数的现象,告诉孩子分数不重要,只要认真学会了就行。这个态度看上去很开明,其实会给孩子造成认识上的混乱,一边说分数不重要,一边要求孩子学会,这本身就是矛盾的。 考试是用来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的,除了发挥失误,分数和掌握情况是基本吻合的。知识掌握得好,却考了一个很低的分数,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考试可以分为两种——检验性的和选拔性的。平常的测验,乃至期末考试,都是检验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检验性的考试,高几分低几分,没必要过度纠结,这个分数是知识掌握的晴雨表,如果分数低了,只是说明这一段的学习还需要巩固。而中考、高考这样的选拔性考试则不一样,少一分也不可能被录取,甚至会影响命运的走向。这样关系重大的考试,一辈子也没几次,由不得我们不重视。 当分数不高时,孩子内心难免忐忑,这时候会非常留心家长的态度。如果我们内心不满,或者有轻微的愠怒,就算我们极力掩饰,口头上说没关系,但是孩子依然能通过细微的表情和语气捕捉到家长的真实想法。这时候,如果告诉孩子分数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你要学会了……孩子会觉得大人口是心非,行为上明明是重视的,但口头上又表达出另一层意思。 从孩子的角度看,学生的本职工作就是学习,一个不错的成绩,能给孩子带来踏实和安稳的感觉。在读书很长时间里,我都不是一个好学生,也常在后五名溜达,虽然我父母从来不过问分数,我也依旧笑闹玩耍,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但内心的感觉却一直很糟糕。“成绩不好”像一块隐形的石头,重重地压在我的心头。我感觉自己很笨、很无能,常常在内心责问自己:为什么别人都能做好的事情,我却做不好?那时候,我非常害怕周围的人问起成绩和学习情况,一旦被问起,我总是设法敷衍过去,并习惯性地躲避爱追问成绩的人。同时,我变得对学习新知识很没有信心,总是担心自己学不会,这种过度的担心分散了注意力,结果形成了恶性循环。我也关注过很多成绩不好的孩子,在他们的身上,也观察到了类似的情绪。也就是说,就算家长不重视分数,孩子自己也是重视的。 所以,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内外一致。我们先在内心给分数一个恰当的位置,当分数不理想时,我们把主要目光聚焦于知识的掌握,孩子便从我们的态度中学会了如何面对分数。同时,我们也不要小瞧孩子的承受能力,如果我们不夹带负面情绪,只是坦然地说分数不够理想,进而提出具体的分析和帮助,孩子是能接受的。 因此,我们家长不如大大方方地承认,分数很重要,但它不是唯一的标准,我们也不会成天盯着分数不放。
查看原文刚开始不是很注重,但现在非常注重。成绩好当然不注重,当成绩下来的时候再看是否注重吧。
2011/10/11回复
这里面有很多心理战术.
2011/10/11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