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怎样拒绝孩子,如何对孩子说不

11820umoment 照片书

       孩子像个小小探险家,对一切都充满好奇,什么都想去碰一碰,摸一摸。而我们呢,就像一个尽职尽责的管家,跟在他后面说着一连串的"不",别看这个"不"字简单,可要说得太多,或者说得不是地方,孩子要不被你管得缩手缩脚,感官认知能力、智力和思维的发展以及人格的建构等方面都会受到影响;要不叛逆心特重,等到孩子一岁半以后也会经常说"不",孩子和家长之间也越来越难沟通。什么时候说"不",该怎么说,怎么让No变成Yes,还真是门学问!

       父母应当帮助孩子在童年期建立自己的"心理疆界,使他们能够掌握与他人建立亲密感情联络,但不至于因为分离而丢掉自我、放弃自由;对他人说恰当的"不",而不必担心失去对方的爱;接受他人的拒绝,而不因此冷落对方。

  心理疆界建立得好的孩子,不怕对他人说不,能够坦然地拒绝他人、提出分歧、设立界限,是最好的自我保护手段。即使对方发怒,他也不会糊里糊涂地认为这是自己的责任或者过错,他会明白:

  1.如果对方因为自己设立疆界而生气,那是对方的问题;

  2.愤怒仅仅是对方内心的一种感受,它不会跳出来伤害自己;

  3.不让对方的怒火指使自己做不情愿的事情;

   4.不让对方的怒火影响自己的情绪,使自己也变得愤怒起来;

  5.准备好,需要的时候,远离对方,保护自己。

  这些原则不仅仅是孩子需要掌握的,我们成年人掌握后,也会在生活中在人际关系中获益匪浅。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需要日复一日的帮助孩子建立心理疆界。给孩子自由的同时学会巧妙地对他说不。

        在做危险的事时

       生活中不安全的因素很多,那些我们平日看上去不算什么、都能操纵自如的东西,却极有可能构成对孩子的威胁。比如,电源插座、开水壶、剪刀、煤气、高楼阳台、火等,当孩子不过是好奇地伸出手时,危险就出现了。

        家里有宝宝了,家长就时刻都要有为宝宝创造安全环境的意识,尽量把危险的物品放在宝宝看不到、接触不到的地方。一旦孩子已经接触到,家长不要一边大惊小怪的说着"不能拿""不能动",一边生硬的抢下东西或者是强行把孩子抱走。而是要"智取",小孩子可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一岁半以上的孩子可以用"实验"的方法。如:拿到剪刀,他是为了模仿大人来使用。家长可以说:"宝宝想剪东西是吗?妈妈抱着你去拿纸板。"一手抱着宝宝,一手轻轻的帮宝宝握着剪刀去拿纸板,在您的保护下让宝宝自己剪,他很快就会发现自己剪不动,自然就会放弃了。  

     超越规则时

  孩子需要一定的规则,这既能让孩子明确是非对错的观念,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但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父母、不同的家庭给宝宝制定的规则都不一样,有"真规则"有"假规则",父母要尽量在把握儿童心理、生理发育特点,尊重和理解儿童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建立"真规则"。简单的说,"假规则"有两个特点,

       一是由于家长怕脏、乱、累或"浪费"而带来麻烦而不让孩子动。

       二是每当孩子用哭闹的方式坚持要做,家长就不坚持。所以家长每当遇到"不"的状况发生时,就要认真考虑一下,规则的真假。如:孩子会爬、会走喜欢到处摸,这就不应该限制,他是在用手感知世界,探索世界,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再如撕纸,对锻炼宝宝手部的精细动作是非常有帮助的,表面上看有些浪费,但比花钱买一些孩子不感兴趣、没有益智作用的玩具实用得多。当我们确定是"真规则"时,就要做到令行禁止,不讲条件、不退缩。孩子如何哭闹都不可以让步,可以转移注意力,也可以冷处理----让他哭吧(小孩子是很聪明的,他会通过哭闹的方式来试探家长的底限),这个时候家庭成员的意见一定要做到统一。通过这两种方式来建立真规则,树立家长的权威。

        威胁到自己或他人的安全时

     小孩子经常会有打人、咬人的时候,一般是三种原因导致的:

       1、表达兴奋、激动的心情。

       2、引起大人的注意。

       3、解决问题的方式。

        其形成因素有两点,一是孩子肢体协调性的发育早于语言和大脑的发育,这是他解决问题最好的方式。二是家长平时用拍打或咬孩子的方式逗孩子的结果。所以每当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长首先要分辨清楚宝宝的意图是什么,而后加以正确的引导,告诉他可以怎样做,而不是简单的用"不"来阻止,或者是责备,甚至用打的方式来制止,他此时此刻可能不做了,但这种行为方式也可说成是沟通方式,没有得到丝毫的纠正,反而会愈演愈烈。

        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您用什么样的方式与他沟通,他就学会了什么样的沟通方式;你如何为人处事,孩子也会模仿得淋漓尽致。所以,为了孩子,做父母的也要不断的学习和自我完善,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同时也要及时思考和调整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与孩子有效沟通的方式,以及与孩子和谐相处的方式,最终找到适合自己操作、孩子成长和家庭环境的教育模式,感受育儿的快乐!
2011/07/19
猜你喜欢

这3个年龄段的孩子千万别打,再生气也别动手!影响孩子一生

家长如何做才不会干扰孩子专注力

离婚了,孩子怎么办?

你让孩子变自私!因为不懂区别“自私”与“自我” 

9个好习惯可让孩子受益一生

爸爸妈妈培养孩子情商树立自信心值得你重视

热点推荐

广州断崖式降温 车胎直接胎压报警

打飞的去台州!登府城墙逛紫阳街

秋游季!花都香草世界玩到不想走

换过十几位保姆后 家婆主动住进老人院

朴朴入手的小笼包 包装与实物严重不符

碧桂园内文华会餐厅 环境菜品双在线

板栗爱好者的“脱壳血泪史

在武汉体验无人驾驶(萝卜快跑)

晚餐吃这个 起码能少半斤亲测有效

排骨木瓜汤好好喝 想起小时候的味道

一人食搞定!腊鸡蒸竹升面果腹又美味

开业!炸裂~太古里12.23 山姆12.21

子曰礼的传统风味与小小缺憾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