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请问有没有人知道“怡乐路小学”怎样?
43168135家有小学生
2005/12/12
精选回帖
1970/01/01回复
全部回帖

作业情况:
语文:
1.有新课的时候会写生字和生词,然后家听生词
2.要读书词表 3次
3.隔天会做黄冈小状元
4.一个星期一篇小作文
5.每星期会做2篇的阶梯阅读
6.不长的课文要背
7.要预习新内容
数学:
1.我们不用黄冈,用培生,基本上一天一页
2.口算也是一天一页
3.预习新内容
4.现在加了每天5分口算20以内加减法,5分钟100以内加减法
英语:
1.读书
2.每周一练,就是每个星期拿半小时的时间来复习英语,可以复习刚刚学的,也可以复习以前学的,还可以上英语小网站,英语网站是老师提供的
我女儿班的英语老师是副校长,O(∩_∩)O~
语文:
1.有新课的时候会写生字和生词,然后家听生词
2.要读书词表 3次
3.隔天会做黄冈小状元
4.一个星期一篇小作文
5.每星期会做2篇的阶梯阅读
6.不长的课文要背
7.要预习新内容
数学:
1.我们不用黄冈,用培生,基本上一天一页
2.口算也是一天一页
3.预习新内容
4.现在加了每天5分口算20以内加减法,5分钟100以内加减法
英语:
1.读书
2.每周一练,就是每个星期拿半小时的时间来复习英语,可以复习刚刚学的,也可以复习以前学的,还可以上英语小网站,英语网站是老师提供的
我女儿班的英语老师是副校长,O(∩_∩)O~
2011/05/23回复

功课托管的时候会做一些 然后回家再做没有完成的
成绩是98之间....100也有几次
1年级的小朋友没有笨的,只有粗心的
很多问闺女,说累不累
闺女说:不累,我喜欢上学
我觉得 无论去那个学校 只是孩子喜欢上学 就一定能学到东西
成绩是98之间....100也有几次
1年级的小朋友没有笨的,只有粗心的
很多问闺女,说累不累
闺女说:不累,我喜欢上学
我觉得 无论去那个学校 只是孩子喜欢上学 就一定能学到东西
2011/05/23回复

咏曦妈咪:
作业情况:语文:1.有新课的时候会写生字和生词,然后家听生词2.要读书词表 3次3.隔天会做黄冈小状元4.一个星期一篇小作文5.每星期会做2篇的阶梯阅读6.不长的课文要背7.要预习新内容数学:1.我们不用黄冈,用培生,基本上一天一页2.口算也是一天一页3.预习新内容4.现在加了每天5分口算20以内加减法,5分钟100以内加减法英语:1.读书2.每周一练,就是每个星期拿半小时的时间来复习英语,可以复习刚刚学的,也可以复习以前学的,还可以上英语小网站,英语网站是老师提供的我女儿班的英语老师是副校长,O(∩_∩)O~
查看原文哈哈,解答的很详细,其实每个父母都想自己的孩子可以读好书有好的成绩,而且进好的学校不如遇见好的老师,一间学校老师的素质和教育水平也是不一样的,进了好的学校不一定孩子的成绩就好,只不过父母心理会好过点,觉得自己应该做的都做了,只要尽自己能力让孩子读省一级重点学校,那么小孩成绩差要怨就怨老师怨学校,和父母没有关系了。。。
2011/05/23回复
强烈关注中
2011/05/23回复

看到这里,也有些心路历程不吐不快。
话说我08年买这个房子时,儿子才一岁不到,那时看房觉的学位不是重点,差不多就行了。当年我们小区是归到滨江东二小的,大概了解了一下觉得还可以。
搬进来的09年开始,归到了怡乐路小学,当时也没太上心。
去年经历过幼儿园的选择后,开始把小学摆上日程,加上手里有点闲钱,于是从去年10月开始到东山看学位房。到现在半年多了,见证了学位房一路高歌上扬,囊中羞涩,政策多变,变的越来越纠结。
听说现在学位房不是唯一住房的也要被统筹,难道又要先卖再买?真不想折腾啊!
话说我08年买这个房子时,儿子才一岁不到,那时看房觉的学位不是重点,差不多就行了。当年我们小区是归到滨江东二小的,大概了解了一下觉得还可以。
搬进来的09年开始,归到了怡乐路小学,当时也没太上心。
去年经历过幼儿园的选择后,开始把小学摆上日程,加上手里有点闲钱,于是从去年10月开始到东山看学位房。到现在半年多了,见证了学位房一路高歌上扬,囊中羞涩,政策多变,变的越来越纠结。
听说现在学位房不是唯一住房的也要被统筹,难道又要先卖再买?真不想折腾啊!
2011/05/25回复

于是又想看回地段小学吧,真有那么差吗?无奈网络上关于怡乐路小学的信息实在太少,还好今天看到了楼上曦妈的现身说法,开始有点信心。
也许是真的没能力找更好的吧,寻求一些心理安慰。
分享前几天听一个同事讲的她女儿的故事,仅做参考吧。我这同事老公是天津南开大学的老师,女儿就在学校里长大。她说她们两人在女儿没出生就对孩子的教育达成一致看法:让孩子在自然的环境中长大,不要人为的去改变。于是她的女儿就从地段小学到地段初中(都不大学里的)到自己考上的高中一路走来没有交一分赞助费。后来考到上海大学北学校推荐到荷兰继续教育。
我不是想说她的女儿是不是成功。只是认同她的一些观点:"让孩子顺其自然长大,从小就知道同一个班有达官贵人子弟,也有农民工儿女,让孩子了解社会百态学会和各种人相处。""现在父母的压力很多来自社会和身边人,觉得不择校就没尽到责任,对不起孩子,其实是不是一种非正常状态呢?"
也许是真的没能力找更好的吧,寻求一些心理安慰。
分享前几天听一个同事讲的她女儿的故事,仅做参考吧。我这同事老公是天津南开大学的老师,女儿就在学校里长大。她说她们两人在女儿没出生就对孩子的教育达成一致看法:让孩子在自然的环境中长大,不要人为的去改变。于是她的女儿就从地段小学到地段初中(都不大学里的)到自己考上的高中一路走来没有交一分赞助费。后来考到上海大学北学校推荐到荷兰继续教育。
我不是想说她的女儿是不是成功。只是认同她的一些观点:"让孩子顺其自然长大,从小就知道同一个班有达官贵人子弟,也有农民工儿女,让孩子了解社会百态学会和各种人相处。""现在父母的压力很多来自社会和身边人,觉得不择校就没尽到责任,对不起孩子,其实是不是一种非正常状态呢?"
2011/05/2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