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是广州集体户口,自今年小宝出世后,考虑到孩子的户口问题商量后决定买房,且于11月初开始我的看房之路…
经过筛查、探讨,我们看房区域放在了黄埔、东圃一带。踩过怡园,逛过乙烯,看了羊城,访过天雅居…这一带的房源可谓没少瞄过,至今没下手,是越看越心淡!
说说LG的想法吧。
因目前楼市处于下滑阶段,楼市的前景没人说的清楚,今后是跌是升不好说。LG希望不要买在高位!
因为JP下来给我们带孩子,为了照顾老人的感受,不想找个小面积的(好,70米以上!);考虑乡下JG偶尔会下来探望孙子,或者还要其他亲戚(OK,三房!)。有老人有小孩,那就不能高楼层,绝对真理!住的高,上下楼是个问题(设定楼梯楼5楼以下);银行利息太高,且我们各有公积金,一致决定充分使用该资源,使用公积金贷款!这些是我们共同讨论的硬件,沟通万岁。
LG以为有了基本要求,只要房子满足基本功能,后面找房就好很多。他上班,我休产假中带孩子,看房的任务分配在我这边。看房至今快两个月了,JP偶尔念叨怎么还没有找到,LG私底下跟我说JP认为我找房效率差。听后,我笑笑没说什么。我不认为自己效率不高,神奇的MW了解无数MM的经验,这是正常之道。
年关将至,过完年我就该上班了,近期LG显得有点心浮气躁,与JP统一意见,一致认为找房差不多就OK了,差不多的意思就是房子够笋,不管格局,不论配套,单价低于市场价便好。
LG看中天雅居的电梯楼,觉得可以以楼梯楼的单价可以买到电梯楼的房子,价格实在!去过两次看楼,天雅居在黄村中间,,对比城中村六七层的建筑,也算鹤立鸡群了!在黄村BRT站下了车,左拐右拐穿越村里的小道,走约二十分钟才到小区的正门;从正门出发到地铁黄村站差不多也要20分钟。个人认为在交通上不占优势,有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感觉。
LG也对乙烯大院的价格很是青睐,评价黄埔区老楼(楼龄长)中不至于虚高(比较对象是怡园,丰乐,荔园等小区)熟悉黄埔的MM来谈谈,乙烯大院如何?
看过乙烯的几套房子,户型比较奇怪,看的几套房子的共同点是乙烯的业主喜欢把阳台改做厨房增加套内面积。最后一次看的一套算是最好的了,不过业主将阳台打通划到了主卧,次卧出阳台就一个单体洗衣机的位置,极小。
LG相中的两个小区,除了价格比周边小区低较为吸引之外,实话说我打心里不乐意。比周边楼盘低肯定有低的理由不是;LG问我为何?喜欢不喜欢有些时候很难说清原因,真要给个理由我归到了气场,气场不和! LG认为我的理由过于主观,为此没少和我争辩。居住很重要,如果真不喜欢,住进去也感觉憋得慌。大家说对吗?
黄埔看了这么久,真是越看越没信心。留了电话给不少中介,与一个月前对比价格有下跌趋势,不过房源感觉不大多,中介告诉我现在卖家与买家在僵持,很多卖家不愿意这个时候放盘出来。但相比,一位在海珠做了几年房地产的朋友告诉我,现在的业主心态很弱,现在盘源也很多,降价幅度都比较大。为何黄埔却相反了?还有其实我一直喜欢海珠区,但LG不喜欢,主要我们都在开发区上班,上下班不方便;另外他认为海珠区广州本地人多,觉得很难融入本土文化;而黄埔东圃外地人口多,生活较能如鱼得水;这点我很不认可,在广州生活这么久,生活工作都在这里,以后宝贝的户口也会在这里生根发芽,不可能再回去乡下了。都说一切为了孩子,如果大人能承受,为什么不给宝贝更好一些的居住环境呢?
我承认,生活成本来计算,肯定海珠区会更高,但是人往高处走不是?在这里想请教各位性情人士,你宁愿在海珠买个楼龄较长(约20年)面积较小的两房,亦或选择在黄埔选择楼龄较短(约10年)面积大的两房或三房?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在海珠买个小点的房子先出租,我们则在上班近的地方继续租住,已租代租还贷,将来孩子读书再回去或者经济好了再换房。今晚和LG辩论后觉得我俩对房子要求实在很不着调,他介意的我觉得没有关系,我介意的他不在乎;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一直以来我都比较顺着他的意思,但这次我不想这么没有主见,买房是大事;感觉很混乱,以及迷茫…
前提摘要,首期是两人一起攒够的,不准备依靠长辈
5
7
厉害!学习了
对!我也是这样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