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赞助生比例大幅削减,学校多余的学位如何处置?
877676家有小学生
反馈的消息都是今年特别难,赞助生比例只有10%左右
据我所知,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普及,事实上老区学校真正符合地段生的人数远低于学校招生人数
平日里一些学校赞助生人数都比地段生多
现在大幅缩减赞助生比例后,那学校招生不足,多余的学位怎么处理呢?
有没有了解情况的教育界人士解答一下
2012/04/01
全部回帖
点解要搞甘多名堂,点解中国教育体制就唔能学下外国甘,各区都能得到平衡,教育资源散布各个区各校,不要分好资源坏资源,有充足的资源就能有一个好环境,好机会。能让每个孩子都能学到真正的知识,使在校的孩子及教师各方面都能健康全面地发展,好的资源,好的机会,并非只有学生,教师也一样。也能让教师也得到一个公平的平台,更大的发展空间。不能将眼光短浅地放在学生身上。
2012/04/10回复
就比孩子一个干净的社会气氛吧,不要有钱就大晒,名校,赞助费等等等!比孩子安心,顺心,开心地学习知识,是健康环境中成长,不要再继续污染这个教育环境了!
2012/04/10回复
虎妈虞美人:
本来就不应当有什么赞助生的。
查看原文现在老城区空心化,好多都是独生子女,本来严格条件符合地段生条件的学子就很有限,生源不足
优质的学校单靠地段招不齐人难道不是另外一种资源浪费么?
我当然乐意它不收费我就能入学,但是学校必然不肯
大家都是广州市区的市民,合法公民,凭什么子女入学还要分369等,我都不愿意交钱呀
好吧,优质资源紧俏,要待价而沽,可我现在愿意交钱还左卡右卡
搞到最后难道要外地的借读生比本地赞助生更容易入学么?
优质的学校单靠地段招不齐人难道不是另外一种资源浪费么?
我当然乐意它不收费我就能入学,但是学校必然不肯
大家都是广州市区的市民,合法公民,凭什么子女入学还要分369等,我都不愿意交钱呀
好吧,优质资源紧俏,要待价而沽,可我现在愿意交钱还左卡右卡
搞到最后难道要外地的借读生比本地赞助生更容易入学么?
2012/04/11回复
茶裕饭厚:
借读生是不占用公立学校学籍的,小升初考要回户籍所在地。但又存在一个问题:户籍所在地的小学你没有报名留有学籍,那么到时要取得小升初的考试资格又是一件让人头痛的事。如果能在六年内把孩子的户籍问题解决,那么什么问题又都解决了。你家娃是广州户籍,所以姐姐你慢慢头痛吧。去年妹妹我头痛过一回了。去国外读,孩子不肯,在国内读,去哪家,这一家的一年级带班老师如何等等让我足足郁闷头痛了小半年,那小半年觉得自己像美国中情局的spy到处搜索一丝一毫的信息。

往事不堪回首。。。。。。。。。。。。。。。。。。。
查看原文

往事不堪回首。。。。。。。。。。。。。。。。。。。哇,国际友人也来了
赫赫,你娃最后在哪里上了
你一担心机,折腾到外面,怎么读书还回流呢,还是借读生?
赫赫,你娃最后在哪里上了
你一担心机,折腾到外面,怎么读书还回流呢,还是借读生?
2012/04/11回复
WINN0123456:
点解要搞甘多名堂,点解中国教育体制就唔能学下外国甘,各区都能得到平衡,教育资源散布各个区各校,不要分好资源坏资源,有充足的资源就能有一个好环境,好机会。能让每个孩子都能学到真正的知识,使在校的孩子及教师各方面都能健康全面地发展,好的资源,好的机会,并非只有学生,教师也一样。也能让教师也得到一个公平的平台,更大的发展空间。不能将眼光短浅地放在学生身上。
查看原文实话说吧,这个教育绝对平均的“外国”其实只存在于大家的脑海中,外国一样分名校分地段,拼爹拼钱拼才华。
看西方,英国公学跟平民百姓一点关系的都没有;美国富豪聚集的地区,往往就是A类学校所在区域,比如纽约曼哈顿的上东区和上西区。
看东方,日本韩国搞补习社如火如荼;香港为了争一个小学学位家长要做校董;新加坡直接就是按成绩来分班,差生全部在一起。
看西方,英国公学跟平民百姓一点关系的都没有;美国富豪聚集的地区,往往就是A类学校所在区域,比如纽约曼哈顿的上东区和上西区。
看东方,日本韩国搞补习社如火如荼;香港为了争一个小学学位家长要做校董;新加坡直接就是按成绩来分班,差生全部在一起。
2012/04/13回复
算,见系你的贴,登陆一下回复。我仔旧年就碰到甘样的情况,早就同心仪的学校打定底了,基本上万无一失,入硬啦。我仔北京户口,返广州读书,肯定系要择校的。离家最近果间学校,五百米就到,搭通天地线了。拍晒心口,肯定无问题。点知临报名前两星期,先同我讲,地段生都唔够位啊!!!真人真事来嘎。结果居委同学校都上门摸查,我隔离屋的小朋友,因为二胎,哥哥入读呢间学校,4年级,个妹都俾统筹左去第二间学校啊。搞到我地当时乱晒龙,我老公开头都唔信嘎,以为人地推搪,仲话如果俾巨知道呢间学校有择校生就走去告人地。但事实证明左咯。
后来先峰回路转去左另一间学校。
后来先峰回路转去左另一间学校。
2012/04/14回复
茶裕饭厚:
借读生是不占用公立学校学籍的,小升初考要回户籍所在地。但又存在一个问题:户籍所在地的小学你没有报名留有学籍,那么到时要取得小升初的考试资格又是一件让人头痛的事。如果能在六年内把孩子的户籍问题解决,那么什么问题又都解决了。你家娃是广州户籍,所以姐姐你慢慢头痛吧。去年妹妹我头痛过一回了。去国外读,孩子不肯,在国内读,去哪家,这一家的一年级带班老师如何等等让我足足郁闷头痛了小半年,那小半年觉得自己像美国中情局的spy到处搜索一丝一毫的信息。

往事不堪回首。。。。。。。。。。。。。。。。。。。
查看原文

往事不堪回首。。。。。。。。。。。。。。。。。。。老大,听说小升初不用回户籍所在地啦。现在连高考都遂渐开放了,不用考生回原户口所在地考了。
2012/04/14回复
liyifan:
借读又怎么收费?大不了一样交呀难不成广州本地的需求都没有满足优先满足外地的?
查看原文没这说法,统一的。借读生其实是跟择校生一样,我们去年交的钱一样,都是教育局统一规定要交的钱。不会是说外地户口,就有优先权。真的就是按学校开多少个班决定的。
2012/04/14回复
xxl4814:
非地段生人数不是由学校或者教育局定多少就多少的,学校只能决定某一年有多少个学位,扣除本学年地段生人数之后,剩下的学位就都是非地段生的。所谓非地段生“特别难”入学并非因为招生名额中非地段生比例低,而是由于某一学年地段生人数比往年多造成的,楼主所说的“多余的学位”是不可能存在的。
查看原文不是的,我了解过的一些学校
真正的地段生所占比例根本不到每年招生人数的一半
大半是拿出来卖的学位
今年是限制了赞助生比例不超过10%
所以我才诧异那多余的学位招不满难道就由得它空着去?
还是分享给借读的外地学生?
真正的地段生所占比例根本不到每年招生人数的一半
大半是拿出来卖的学位
今年是限制了赞助生比例不超过10%
所以我才诧异那多余的学位招不满难道就由得它空着去?
还是分享给借读的外地学生?
2012/04/24回复
liyifan:
不是的,我了解过的一些学校真正的地段生所占比例根本不到每年招生人数的一半大半是拿出来卖的学位今年是限制了赞助生比例不超过10%所以我才诧异那多余的学位招不满难道就由得它空着去?还是分享给借读的外地学生?
查看原文地段生是一定要收的,广州市任何公立学校拒收地段生都违反规定。
我在广州教书9年,没有听说过可以不收地段生把学位留给非地段生的情况。
我在广州教书9年,没有听说过可以不收地段生把学位留给非地段生的情况。
2012/04/25回复

很喜欢听人家叫“老大”感觉很好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