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丁雨墨 的帖子
被分配的东西,还有很多。家里的水稻品种,也被分配,秧苗播种技术的改革,也被分配。植物肥田,也被分配。。。。
以前的水稻品种,都不高产,一亩田能收800斤,就算是丰收了。后来ZF就开始推广杂优稻。说是产量能超过1000斤,大家都不愿意种,没有种过的稻种,万一收成不好,不是哭都没地方哭去?大家的生活费,孩子们的学杂费,可都指着那点稻子呢!
任务要完成,群众不支持,怎么办?那就干部带头,家属带头呗!我家也就摊上了。
育种先改革,以前都是把种子育出芽来,再播种到秧苗田里,在每块水田的一角辟出一点田来,育秧。莳田时,用秧铲连秧苗带泥一起铲起来,再挑到田里去。这种方式,不知道延续了多少年了。又费时间又费力气。那么就改革一下吧!
不管你有多少田地,现在都可以在一块田里育秧了。秧苗育好后,把它们拔草一样拔下来,洗干净根须上的泥巴,用稻草扎成小捆。放进簸箕里,挑到离你家好几里地的田里去。就一些草,多轻呀!然后一根根的莳进田里。
我们家莳田的时候,大家都来观摩。说这样的话,估计500斤都打不到,你看一根苗,能长成一兜禾吗?我们莳田,可是好几根苗莳一兜禾的。再说了,没有土的苗,能活不能活?
妈妈心里也挺忐忑,她并不敢全部田都转成杂优稻。只拿一亩田来做试验。不过科学家们试验过的方法,农民们的担心就成了瞎担心了。本来看起来极其不靠谱极其稀薄的杂优田。转眼间青了田,转眼间茂盛了,转眼间又扬花了。再一看的时候,居然身子都被长长的稻穗压弯了。
收获的时候,妈妈边打谷子边笑,说是丰收了。
眼见为实的村里人第二年就跟风了,杂优稻的推广不再是难题。妈妈更不用说,全部转成杂优稻。大家都丰收了,农活也轻了,真是好事啊!
不过没两年,经济条件好点的家庭又种回了一些老品种。杂优稻虽然高产,但是吃起来味道没有老品种的好啊!那就交公粮的,拿去粜的,种杂优稻。自己吃的,还是老品种好。
不过农民的智慧不可小看,他们把杂优稻的种植技术转嫁到了普通品种上,居然也大获成功。
我那遥远的小山村
39467370谈天说地
(真实故事,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很多人都生在一个小山村。
我也是的。
货真价实的小山村。一个广州女婿头一次回娘家后跟亲戚朋友描述说。一条不大的公路一直走,一直走,一直走,走到天边没有路了,就到了!
我生于此。每天与鸡狗为伴,山风为邻。蟋蟀为我鸣奏催眠曲,萤火虫点亮每晚的星星灯。玩具是大人的簸箕,我用它从河沟里捞出干净的鱼虾,喂我那土里土气的鸡鸭。
我的宠物是3只乌鸦,从高高的梧桐树上取得。它们离开父母后未等羽翼丰满便羽化成仙,我家那几窝纤瘦的竹子给了它们永远的家园。
那棵茂盛的公梧桐树啊,每年都给爱幻想的我织一张美丽的花毯。
那几窝纤瘦的竹子,给我奉献了多少绑山柴的蔑条。
河沟边湿润的土地,你收容了我第一只黑狗。留下了我少年的泪。
2012/07/18
全部回帖

丁雨墨:
被分配的东西,还有很多。家里的水稻品种,也被分配,秧苗播种技术的改革,也被分配。植物肥田,也被分配。。。。以前的水稻品种,都不高产,一亩田能收800斤,就算是丰收了。后来ZF就开始推广杂优稻。说是产量能超过1000斤,大家都不愿意种,没有种过的稻种,万一收成不好,不是哭都没地方哭去?大家的生活费,孩子们的学杂费,可都指着那点稻子呢!任务要完成,群众不支持,怎么办?那就干部带头,家属带头呗!我家也就摊上了。育种先改革,以前都是把种子育出芽来,再播种到秧苗田里,在每块水田的一角辟出一点田来,育秧。莳田时,用秧铲连秧苗带泥一起铲起来,再挑到田里去。这种方式,不知道延续了多少年了。又费时间又费力气。那么就改革一下吧!不管你有多少田地,现在都可以在一块田里育秧了。秧苗育好后,把它们拔草一样拔下来,洗干净根须上的泥巴,用稻草扎成小捆。放进簸箕里,挑到离你家好几里地的田里去。就一些草,多轻呀!然后一根根的莳进田里。我们家莳田的时候,大家都来观摩。说这样的话,估计500斤都打不到,你看一根苗,能长成一兜禾吗?我们莳田,可是好几根苗莳一兜禾的。再说了,没有土的苗,能活不能活?妈妈心里也挺忐忑,她并不敢全部田都转成杂优稻。只拿一亩田来做试验。不过科学家们试验过的方法,农民们的担心就成了瞎担心了。本来看起来极其不靠谱极其稀薄的杂优田。转眼间青了田,转眼间茂盛了,转眼间又扬花了。再一看的时候,居然身子都被长长的稻穗压弯了。收获的时候,妈妈边打谷子边笑,说是丰收了。眼见为实的村里人第二年就跟风了,杂优稻的推广不再是难题。妈妈更不用说,全部转成杂优稻。大家都丰收了,农活也轻了,真是好事啊!不过没两年,经济条件好点的家庭又种回了一些老品种。杂优稻虽然高产,但是吃起来味道没有老品种的好啊!那就交公粮的,拿去粜的,种杂优稻。自己吃的,还是老品种好。不过农民的智慧不可小看,他们把杂优稻的种植技术转嫁到了普通品种上,居然也大获成功。
查看原文我们小学毕业后,都去镇里上学了。妈妈一个人在村里,还种着田,养很多的鸡和猪。
这时候的种田技术,又经历了一次改革。这一次改革,让大家真的轻松了不少。育秧不在田里育了,在塑料秧盘上育,育好的秧苗,把秧盘卷成寿司那样,挑到田头。站在田边上,揪一把秧苗,天女散花般的扔到田里。最后看哪里比较稀疏的,用掷飞镖的手法补上一点,就算莳完田了。
这次改革,自然也是家属先行。这种莳田法,真有点惨不忍睹。秧苗们东倒西歪的在田里,看起来就像瘌痢头。
不过结果是让人欣喜的,收成一样的好。就是割稻子的时候有点不适应,因为它们不像以前那样,一排排一行行跟列兵似的了。有点像闹市一样,左右前后,乱七八糟没有章法。但是,习惯了,也一样好割的。
现在回到乡下,你要是看见谁家还站在田里一株一株的掰秧苗来慢慢莳田,算是奇景了。
这时候的种田技术,又经历了一次改革。这一次改革,让大家真的轻松了不少。育秧不在田里育了,在塑料秧盘上育,育好的秧苗,把秧盘卷成寿司那样,挑到田头。站在田边上,揪一把秧苗,天女散花般的扔到田里。最后看哪里比较稀疏的,用掷飞镖的手法补上一点,就算莳完田了。
这次改革,自然也是家属先行。这种莳田法,真有点惨不忍睹。秧苗们东倒西歪的在田里,看起来就像瘌痢头。
不过结果是让人欣喜的,收成一样的好。就是割稻子的时候有点不适应,因为它们不像以前那样,一排排一行行跟列兵似的了。有点像闹市一样,左右前后,乱七八糟没有章法。但是,习惯了,也一样好割的。
现在回到乡下,你要是看见谁家还站在田里一株一株的掰秧苗来慢慢莳田,算是奇景了。
2012/08/30回复

清屏一笑:
小时候溪里田里很多泥鳅小鱼黄鳝,90年代末污染太严重了,小鱼小虾基本绝迹。现在回去就见到荒芜的山村。没回之前想象美好,回去之后现实残酷。
查看原文现在我那也是这样。。以前那很小很小的小溪,里面有小鱼,小虾,还有田螺那些的。。现在一条小鱼都看不到。。田地也差不多荒完了。。到处是杂草丛生。。在家里种地的就剩几家人了
2012/09/14回复

亲,我也正打算最近有空写我大山的故事呢,我也是大山沟出来的,也嫁了广州老公,他第一次去我家的时候说:活了三十多岁没见过这么恐怖的道路,他说那不是道路而是一辆车行使森林与山顶上
2012/09/14回复

丁雨墨:
我们小学毕业后,都去镇里上学了。妈妈一个人在村里,还种着田,养很多的鸡和猪。这时候的种田技术,又经历了一次改革。这一次改革,让大家真的轻松了不少。育秧不在田里育了,在塑料秧盘上育,育好的秧苗,把秧盘卷成寿司那样,挑到田头。站在田边上,揪一把秧苗,天女散花般的扔到田里。最后看哪里比较稀疏的,用掷飞镖的手法补上一点,就算莳完田了。这次改革,自然也是家属先行。这种莳田法,真有点惨不忍睹。秧苗们东倒西歪的在田里,看起来就像瘌痢头。不过结果是让人欣喜的,收成一样的好。就是割稻子的时候有点不适应,因为它们不像以前那样,一排排一行行跟列兵似的了。有点像闹市一样,左右前后,乱七八糟没有章法。但是,习惯了,也一样好割的。现在回到乡下,你要是看见谁家还站在田里一株一株的掰秧苗来慢慢莳田,算是奇景了。
查看原文我们那都没有推广种这种那得。。都是买的谷种,估计就是你们那边种出来的。。什么都是买的自己再种的
2012/09/14回复

安哲拉:
我们那都没有推广种这种那得。。都是买的谷种,估计就是你们那边种出来的。。什么都是买的自己再种的
查看原文谢谢亲爱的安哲拉,原本以为帖子没啥人关注了,你的回复让我有了更多动力。现在人在山西婆婆家,秋天是这边最好的季节,广州还出汗,穿短袖。这边穿长袖都不觉得热了,晚上甚至觉得比较凉。水果很多,前两天去葡萄园剪了红提,说出来亲不要流口水,才3元一斤的红提,新鲜,好吃。疯子似的剪了40斤。还摘了红枣,5元一斤,野葡萄,2元一斤,新鲜多汁的桃,2.5一斤。
我这吃货,太幸福了!
我这吃货,太幸福了!
2012/09/14回复

丁雨墨:
谢谢亲爱的安哲拉,原本以为帖子没啥人关注了,你的回复让我有了更多动力。现在人在山西婆婆家,秋天是这边最好的季节,广州还出汗,穿短袖。这边穿长袖都不觉得热了,晚上甚至觉得比较凉。水果很多,前两天去葡萄园剪了红提,说出来亲不要流口水,才3元一斤的红提,新鲜,好吃。疯子似的剪了40斤。还摘了红枣,5元一斤,野葡萄,2元一斤,新鲜多汁的桃,2.5一斤。我这吃货,太幸福了!
查看原文不谢不谢。。亲。。有空要记得常来更新。。我会看的
那么多水果,想到就口水流出来了
。。我也要吃,而且都是那么便宜那么新鲜。。

那么多水果,想到就口水流出来了

2012/09/17回复

发现对于儿时的记忆,已经很模糊了,远没有雨墨记得这么清晰。
2012/09/24回复

楼主回广州了,是不是可以继续盖楼了呢~~~
2012/10/10回复

丁雨墨:
现在儿子越来越缠磨人,更新变得好困难
查看原文山里的花,总没有城里的那么绚烂多彩,那么错落有致。它们总是散落在黛山碧水间。该红时红,该黄时黄,就像天生丽质的村姑,自然的融入山水间。
印象中初春开的最为灿烂的花,是杜鹃。杜鹃只有一个颜色,深粉红色。我们叫它石榴花。杜鹃喜欢和灌木们一起生活,大概是因为它们也长不太高的缘故吧!杜鹃不开花前,枝叶普通得隐入身边的树木中便不惹人眼。只有开花的时候才绽放出储存了一年的能量,喷发出炫目的光彩。
杜鹃陆续开放的时候,老远就可以看到一簇红色招摇在绿树从中。近前看去,就可以发现它们一嘟噜一嘟噜的开着艳艳的花儿,如果头天下了雨,它们就还含着露水,随风颤动着。
杜鹃的花是可以吃的,酸甜脆嫩的填进嘴里,是儿时一种非常美妙的体验。我们总是争相去摘花,然后吃到长了无数馋虫的肚子里去。
记得初一的时候,我骑自行车去上学,在河边看到一支开得特别艳的杜鹃。我停下车,顺着牛走过的地方下去,很陡很陡的坡。如果不是长着许多灌木可以顶脚,我估计就滑到河里去见屈原了。
当我够着杜鹃的时候,毫不犹豫的把它折了下来,拇指粗的树干没什么抵抗力,它是脆的。
我就这么的骑着自行车,后面夹一株开得一塌糊涂的杜鹃到了爸爸的单位,在许多人的惊叹下拿着它到了照相馆,和它拍了一张合影。
我那时已经不那么嘴馋了,这株杜鹃得以在我提供的水盆里继续开了几天,终于谢去。
但是它现在还在我的相簿里,和少女时期的我依偎在一起。
印象中初春开的最为灿烂的花,是杜鹃。杜鹃只有一个颜色,深粉红色。我们叫它石榴花。杜鹃喜欢和灌木们一起生活,大概是因为它们也长不太高的缘故吧!杜鹃不开花前,枝叶普通得隐入身边的树木中便不惹人眼。只有开花的时候才绽放出储存了一年的能量,喷发出炫目的光彩。
杜鹃陆续开放的时候,老远就可以看到一簇红色招摇在绿树从中。近前看去,就可以发现它们一嘟噜一嘟噜的开着艳艳的花儿,如果头天下了雨,它们就还含着露水,随风颤动着。
杜鹃的花是可以吃的,酸甜脆嫩的填进嘴里,是儿时一种非常美妙的体验。我们总是争相去摘花,然后吃到长了无数馋虫的肚子里去。
记得初一的时候,我骑自行车去上学,在河边看到一支开得特别艳的杜鹃。我停下车,顺着牛走过的地方下去,很陡很陡的坡。如果不是长着许多灌木可以顶脚,我估计就滑到河里去见屈原了。
当我够着杜鹃的时候,毫不犹豫的把它折了下来,拇指粗的树干没什么抵抗力,它是脆的。
我就这么的骑着自行车,后面夹一株开得一塌糊涂的杜鹃到了爸爸的单位,在许多人的惊叹下拿着它到了照相馆,和它拍了一张合影。
我那时已经不那么嘴馋了,这株杜鹃得以在我提供的水盆里继续开了几天,终于谢去。
但是它现在还在我的相簿里,和少女时期的我依偎在一起。
2012/10/30回复

丁雨墨:
山里的花,总没有城里的那么绚烂多彩,那么错落有致。它们总是散落在黛山碧水间。该红时红,该黄时黄,就像天生丽质的村姑,自然的融入山水间。印象中初春开的最为灿烂的花,是杜鹃。杜鹃只有一个颜色,深粉红色。我们叫它石榴花。杜鹃喜欢和灌木们一起生活,大概是因为它们也长不太高的缘故吧!杜鹃不开花前,枝叶普通得隐入身边的树木中便不惹人眼。只有开花的时候才绽放出储存了一年的能量,喷发出炫目的光彩。杜鹃陆续开放的时候,老远就可以看到一簇红色招摇在绿树从中。近前看去,就可以发现它们一嘟噜一嘟噜的开着艳艳的花儿,如果头天下了雨,它们就还含着露水,随风颤动着。杜鹃的花是可以吃的,酸甜脆嫩的填进嘴里,是儿时一种非常美妙的体验。我们总是争相去摘花,然后吃到长了无数馋虫的肚子里去。记得初一的时候,我骑自行车去上学,在河边看到一支开得特别艳的杜鹃。我停下车,顺着牛走过的地方下去,很陡很陡的坡。如果不是长着许多灌木可以顶脚,我估计就滑到河里去见屈原了。当我够着杜鹃的时候,毫不犹豫的把它折了下来,拇指粗的树干没什么抵抗力,它是脆的。我就这么的骑着自行车,后面夹一株开得一塌糊涂的杜鹃到了爸爸的单位,在许多人的惊叹下拿着它到了照相馆,和它拍了一张合影。我那时已经不那么嘴馋了,这株杜鹃得以在我提供的水盆里继续开了几天,终于谢去。但是它现在还在我的相簿里,和少女时期的我依偎在一起。
查看原文5月的梧桐花,也是我童年时期极其深刻的记忆。
梧桐开花,就像孔雀开屏一样声势浩大。仿佛那么一夜之间,高大的,看起来很冷的梧桐,白花就铺满了层层桐树。如果说杜鹃是天生丽质的村姑,梧桐花就可以比作是信心满满的村妇了。它们自信地伴着高大的梧桐树,宣告着它们今年孕育的果实是多么的多。
几日过后,梧桐花落,落到梧桐树下,织就一张美丽的毯子,直至枯萎。我家去菜园子要经过梧桐树下,每每花落时,我都不忍去踩踏它们。那几天,总不愿意去摘菜,少不了让妈妈训斥几番。
出来后有五一假期,也会返家。总在路上就看到一树一树的梧桐花,心就会变得非常急切,那不长的归途,也好像不能忍耐似的。
梧桐开花,就像孔雀开屏一样声势浩大。仿佛那么一夜之间,高大的,看起来很冷的梧桐,白花就铺满了层层桐树。如果说杜鹃是天生丽质的村姑,梧桐花就可以比作是信心满满的村妇了。它们自信地伴着高大的梧桐树,宣告着它们今年孕育的果实是多么的多。
几日过后,梧桐花落,落到梧桐树下,织就一张美丽的毯子,直至枯萎。我家去菜园子要经过梧桐树下,每每花落时,我都不忍去踩踏它们。那几天,总不愿意去摘菜,少不了让妈妈训斥几番。
出来后有五一假期,也会返家。总在路上就看到一树一树的梧桐花,心就会变得非常急切,那不长的归途,也好像不能忍耐似的。
2012/10/30回复

tu r
该回复来自[广州妈妈iPhone客户端]
该回复来自[广州妈妈iPhone客户端]
2013/03/0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