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我去了镇上上学,是住校的,周五放学回家。从学校到家要走3个多小时,冬天天黑得早,经常走完大马路轮到爬最后那座大山时天就黑了(不是上小学时那座山)。大山里树多,路都被树掩着,就算天还没全黑,前路也象个黑洞一样。整段大半个钟的路,没一户人家,我经常都害怕得哭。山顶是一片乱坟。到了山顶,远远能看到爷爷奶奶家的灯火,害怕到谷底的心才稍稍安定,然后下山的路基本都是用跑的。
大山里的人大多觉得读书没用,村子里当时就我一个人在镇上上学(哥哥姐姐已去了县城上学),那段大马路还会有几个同路的同学,但到最后那段山路都是我一个人走了。
说到上学,我是非常感谢和佩服我妈的。大山里,自己自足,不会饿着是很正常的。尽管那时上学不贵,但要有钱拿出来同时供几个孩子上学,真的是很少有家庭能做到的。大山里,不仅树多,竹子也非常多。妈妈不知从哪学来一手好手艺,会编各种农用筐子,我们兄弟姐妹也会帮些小忙,几乎每周都有货拿到集市去卖。妈妈还会缝纫,也常帮人做衣服。可以说,我们能上学,兄弟姐妹全都走出了大山,全都是靠我妈那双巧手。
初中时,有2个老师是妈妈娘家那的,常有意无意问我一些莫名其妙的话,比如我认不认谁,谁是我家什么人等。我隐约觉得他们问我时那笑容很古怪。
小时候总以为自己是捡来的,某天还真冒出了个生父(完)
71394317情感.婚姻.家庭
爸爸是老大,下边还有若干弟妹。我们从小就被妈妈灌输了一种思想:爷爷奶奶叔叔姑姑都欺负我们,村子里的人都欺负我们。所以我们很少跟村子里的人来往,但我不记得他们如何害过我们。文革期间,妈妈也许曾遭到过他们的排挤。
应该是在我两三岁大的时候,我们家就从爷爷奶奶家大院子里搬了出来,孤怜怜地住到了一个小山坳里。背靠着大山,打开门,除了大山还是大山,看不到一户人家。小时候,我常望着门前的大山,猜想着过了那片大山,那条羊肠小道,会通向怎样的一个世界。
爷爷奶奶家的大院子,给我留下的唯一一个温柔的片段:一个干瘦的小老太太,打开一个发黑的小柜子,从柜子里拿糖放进我伸长的手里。我不记得那时我几岁,也记不起太太(爸爸的奶奶)的模样,记忆里,只有丝丝的温柔。
我一直都记得太太去世时送葬的一幕,我那时应该还没上小学,或者刚上小学。我家后面的半山上是一片乱坟,小时候常去那山上干活(砍柴、割草、摘中药卖等),最早知道中国有个清朝、有个嘉庆、道光皇帝,就是从那片乱坟的墓碑上看来的。太太的坟地,就被选在我家后山上,我妈为此很不高兴,好象是说后山添新坟会对我们家不利。我们兄弟姐妹几个,被妈妈吩咐各拿一把刀,站在阁楼上,看着送葬队伍抬着棺木从我家门前的走过。
2012/11/17
全部回帖

夜呢喃:
都看的很明白,都活得很不明白————送与你共勉。再送你一句:一切如梦幻泡面,有蒜 ...查看原文
都看的很明白,都活得很不明白————送与你共勉。再送你一句:一切如梦幻泡面,有蒜 ...
人这辈子很无奈啊,都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任何情绪都是活着,活到死掉为止。
没有什么出彩的。90%的人,都是在重复中同一种人生
没有什么出彩的。90%的人,都是在重复中同一种人生
2012/11/17回复
eddysky:
都看的很明白,都活得很不明白————送与你共勉。再送你一句:一切如梦幻泡面,有蒜就蒜,没蒜就算,观自在,望远山,一切有为法,当做如是观
查看原文说个题外话,你景泰街的呀,我也是,我在景富明珠这。嘿嘿
2012/11/17回复

继续啊楼主
该信息来自[广妈Android客户端]
该信息来自[广妈Android客户端]
2012/11/18回复

在等下文
2012/11/18回复

没下文了?
2012/11/18回复

坐等下文
2012/11/1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