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经常看到很多争论,大致就是赞成早教早起步和给孩子一个所谓快乐的童年,学习是以后学校的事两种意见。老实说,我是支持第一种d 我儿子没上过任何早教班,幼儿园是五岁时才去混了一年,他完全是我自己早教的结果,目前看来基本是让我满意的,所以想和大家说说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表面看来,这孩子和任何一个一年级小学生没有任何不同,开朗大方有礼,热爱老师学校,偶尔也会撒娇淘气哭泣,但是,他也有许多不同的地方。 他从几个月大认识世界的开始就一起认识了汉语拼音和英语字母,他两岁时就能自己拼读带拼音的故事书,背完了三字经,现在早已把五千字的道德经熟背,此外还背诵过三字经,大学,易经的系辞上下传,****卦倒背如流,部分中庸、孟子、黄帝内经,他的古文功底已有一定功力。 他的英语目前相当于五六年级的水平吧,起码我看他今年暑假看读他五年级的表姐的英语书没有任何不解和障碍,单词量就远远不止了。他是比较纯正的美式发音。 数学方面目前基本可以做三年级的习题,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他的心算能力很强,速度也比较快。 看到这里,有的姐妹会说,你儿子也太累了,好辛苦,可事实上是这样吗?也许一部分是对的,比如他练小提琴真的花了不少时间,他现在小提琴相当于三级水平。但是我要说,起码在送我儿子上幼儿园的五岁之前,他每天的室外运动玩乐时间不会低于两个小时,他完全不是一个内向孤僻的小孩。不到五岁时甚至他一个人去小区菜市场帮我买青菜豆腐等简单的东西。 上幼儿园后,园里搞了一些黄金班什么的,我一样没给他报过,我对他说,妈妈是希望你能开心地和小朋友一起玩就好了,其他那些班对你来说没有意义。 我相信今天他学的记的一些东西也许不能有什么立竿见影的作用,但以后会有用的,不是有句话说,功夫在诗外,还有句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我并不着眼眼前,虽然很多时候已在不经意中收获意外的喜悦。 我曾经象有的妈妈一样担心懂得太多会不会上学就没有兴趣,因为一年级的内容对他来说太简单了,但事实上这两周完全打消了我的疑虑,他对上学充满了热情与自信,早早懂得的知识让他更容易地融入课堂。认真对待老师交待的小小任务,上课专心听讲,对小游戏的胜利充满自豪感荣誉感。 而且,我基本不用操心他的学业方面的任何事,相当独立,我还没有追问过他的作业,相反他还很看重,要我买一个家庭听写本,我忘了两天,今天还是他追着我快点买给他要听写,我要他自己写就好,他说不行,一定要我考他,还说不要按着顺序念呢。 每天回来说得到什么小红花小红旗什么的,我也就口头一个好棒,没什么特别表示。可能因为我小时候得三好生,我妈也就一句知道了。 总结我的教子之道,几个词就是规律、渐进、坚持。比如文学,我从来没有要求他背那么多东西,但我要求他每天早晨大声朗读我指定内容的书约半个小时(上学后变为十五分钟了),我的唯一要求就是让搞卫生作家务的我能听到他的声音。翻来覆去读得多了,自然就会背诵了。 他有自己的房间自己的书架,我的指定任务完成后,他就完全自由安排他自己的时间,我不会干预。 现在来说一下我这六年对教育孩子的部分总结:营造一种氛围,培养一种兴趣,养成一种习惯,教会一些方法,制造一些磨练,描绘一种愿景。剩下的,看他的造化了。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接下来,我会具体一点谈我对这几句话的实施情况。 先说营造一种气氛。我们营造的是一种相对安静和谐温馨求知的气氛。 宝宝生下来后,我在坐月子的时候就老抱着他做在书架旁听莫扎特的音乐,只要他是醒的,我都会放些古典音乐或经典中外儿歌,甚至放我自己都听不懂的新概念英语。声音不要太大。在他两岁前,客厅里不开电视,我们也不看,每间卧室都有部小电视,要看的回自己房间看。我认为小孩象一部接收天线,所以他睡着后我自己看电视,也是只看明珠台,我说不好就让他听纯正的英语也是不错的。我们一家人都爱看报,家里订了报纸,每天早晨他都会看到妈妈外公外婆在厅里看报纸,吃饭时我也会和他爸爸聊一天的见闻。我自己从未为他买过飞机大炮汽车等昂贵的现代玩具,拼图和积木七巧板等简单多变的玩具,他倒是有一大筐。每天晚上爸爸都会坐在地上和他玩一会儿。 培养一种兴趣,我希望培养他对学习的兴趣。前面我说过,从他开始认识世界我就把电灯电话和拼音字母英文单词一起教给了他,所以当他通过图书卡片认识更多事物的时候,他显然更有自主性。还记得他不到两岁时,前面楼盘搞五一促销,挂了一大条幅,有一天他指着窗外对我说,妈妈那个碧字生病了,我看过去,原来那个碧字被风吹走了一个白字,所以他说碧字生病了。每次和他玩拼字读报等游戏,只要他对了哪怕是一部分,我都会夸他棒亲吻他拥抱他,让他觉得他很有成就感。每天睡觉前,我们娘俩一起读一会儿读书,他拼出来教我,我跟着他念,或者我们一人一句,或者我们一人一字,总之让他觉得好玩就行。两岁多后,他就自己读完一个小故事再睡觉了,我是一个没有讲过晚安故事的懒妈妈。随着他一天天的长大,他对看书有了浓厚的兴趣。现在,仅仅六岁的儿子每晚睡觉之前,是一定要看一会书才睡的。重要的是,他并不偏向于对某些书特别偏好,故事数学地理历史什么都看,甚至可以看一个小时的《时间简史》,说里面那些物理图案好看,连我都晕! 在一家人都爱看书读报的氛围下,在对读书有了一定的自主能力无需向我求救以后,我觉得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作息制度的有必要的。比如他每天吃饭睡觉出去玩的时间都是相对固定的,所谓我对他的训练,其实四岁前就是古文和英语,要求他每天早晨饭后读给我听,读完了才能出去。数学学习全是在爬楼梯和公园数大树小花等当中进行和完成的,不需要专门正经的讲述。应该说,只有古文,是我要求他不管懂不懂,一定要读出来的。我对我们的古代文学很尊崇,我们这几十年丢掉的东西太多了。但是,我没有要求他读论语,论语太枯燥干涩了,文辞也不美,更多讲政治的东西,我不喜欢。在规律的作息制度下,孩子容易树立较好的时间观念,也懂得合适的时间规范自己的行为。无形中,就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此外,良好的习惯还包括礼貌的行为,比如我要求儿子对别人要会说你好对不起谢谢,比如几乎从来不吃零食,比如出门买东西帮我提袋子等等,在一些细节上,我希望他体会到伦理与责任。 孩子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所以,教给他一些方法让他可以独立的求知,是我的一种教育方式。比如从小学会了拼音,看书就不会有障碍,而且识字量变得很广阔。三岁我开始教他使用字典、快译通和看目录,当他看没拼音的书有不会的地方,我不会直接告诉他答案,要求他自己通过工具书寻求答案。他非常喜欢画画,他的画我不管看不看得懂,只要他给我看讲给我听,我都说很好,云南回来他一度迷上了画马,我就去书店给他买了一本画马技法让他自己看书学,现在他的马画得相当不错,连大小腿关节马蹄都很形象。 今年暑假因为要上学了,要求他每天练两行书法,说是两行,其实也就十个字,我先一个字一个字讲起笔落笔的笔锋处理到笔画笔顺结构安排,如何利用田字格来找他们相应的位置,讲完就要求他照着字帖写,注意不是临摹,是脱贴照着写,临摹是不好的,因为几乎不动脑筋。这样两个月下来,儿子的字已相当不错。有了这样的方法,他写没练过的其他字也一样有板有眼。介于本帖写贴时间已是两年前,本人不再继续跟贴.关心植竣现状的妈妈可以移步到植竣妈妈的博客继续交流.http://blog.sina.com.cn/jerry010806mysun[ 本帖最后由 植竣妈妈 于 2009-7-12 20:55 编辑 ]
有方法啊。想请教一下:我儿子现在5岁,早在不到两岁就开始教他认字,家里所有东西都贴满了卡片,他当时都会认,如果把卡片贴在黑板上,就混了。去年给他报了珠心算,看他好像也没什么入门。他没什么定性,教他简单的加减,说一次忘一次。现在我又用以前的卡片要他认,又很多都不会认了。他是属于学的东西放不进心里,水过鸭背。一有时间就拿着什么超人玩具和书乱学一通,唉,真是头都大了。
其实不管全不全职当妈妈,很多时候,都是自己的心魔在做怪。这两天看了一个贴里说,很多时候人都是要证明自己,而不是实现自己。比如妈妈都很希望自己是全能冠军,即能搞好工作,又能照顾好BB。这就是证明自己,证明给别人看。而心里常常会想,如果我能全职陪BB那多好啊,这是实现自己,就不能证明自己能干。有个朋友和我说:让我去带BB,我一定带不好,我没有耐心。可我说,你不是没有耐心,你是时时想着证明自己,证明给父母看,给兄弟姐妹看,给朋友看。
童话人生: 有方法啊。想请教一下:我儿子现在5岁,早在不到两岁就开始教他认字,家里所有东西都贴满了卡片,他当时都会认,如果把卡片贴在黑板上,就混了。去年给他报了珠心算,看他好像也没什么入门。他没什么定性,教他简单的加减,说一次忘一次。现在我又用以前的卡片要他认,又很多都不会认了。他是属于学的东西放不进心里,水过鸭背。一有时间就拿着什么超人玩具和书乱学一通,唉,真是头都大了。查看原文 小孩子的记忆是螺旋形上升的,过程需要不断地重复,你孩子这样的情况相当普遍,并非孩子的问题,我儿子也一样。他不到两岁就可以背三字经,两岁多时我爸妈带去成都几个月探亲,回来三字经就不记得几句了。千万不要以为孩子因此完全忘了而失望,再让他读的话,他很快就会想起来。如果第一次他需要读八遍才能记下来的句子,复习时可能两遍就想起来了,所以孩子不但要学中玩玩中学,这样才有持续的兴趣,而且要不断重复曾读过的书,温故而知新! 我一直认为保持持续的兴趣是高于一切的。毕竟是孩子,一开始不能要求他乖乖坐着读,可以的话大人陪他读,榜样的力量对孩子尤其大。如果为了学而学,让孩子厌恶的方式学,那不如不学。儿子两岁在成都的那几个月,我坚持要他外公外婆给他自己拼故事,不用讲给他听,所以他回来时拼读速度有很大提高,而且,今天儿子是我们家普通话最标准的人,平舌音卷舌音前鼻韵后鼻韵比谁都自然,这是我一开始就不给他讲方言和学标准的拼音是分不开的。 至于数学,要融入生活中学和练,多练习很重要,并且坚持要他想答案而不准用手指,哪怕开始慢一点也没关系,给他足够的时间,多鼓励,对了要夸要拥抱,给他自信,一定会有收获的。[ 本帖最后由 植竣妈妈 于 2007-9-21 21:32 编辑 ]
早教班没参加过,我觉得形成好习惯很重要,我家的在3、4个月时我为了偷懒,就躺着拿本儿歌给他念,天天念念他就睡觉了,到2岁时他居然能将俺念过的儿歌诗歌等等的全都背出来,而且,非常喜欢看书,一时偷懒(不想抱着哄睡),换来一个好习惯,挺不错的呀。
有的人喜欢做将军,有的人喜欢做小兵。我认同“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因此非常欣赏植竣妈妈的育儿观。有一个小女孩说:“人的一生大概只有二十多年的时间是真正用在工作与学习上,我们为什么不好好珍惜呢?”我也这么认为。[ 本帖最后由 悦心 于 2007-9-27 22:26 编辑 ]
有的孩子,以学习为乐。就像我女儿,最喜欢周一到周五,“因为可以上学,学到很多知识啊!”就算平常不上学,孩子也有很多问题,比如今晚,她问爸爸:“什么是二氧化碳呢?”(女儿二年级)。 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是最幸福不过的事情。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说得好啊,当初为儿子百计千方,老公初初也颇有些不以为然,但我觉得如果妈妈都失去了理想,那么就真的成了老子的“无为而治”,虽然我们身边似乎诸多无为而治却种桑成树的故事,但有心的培育而扶正成才的机率毕竟高很多啊。不是有句话说“国家的命运掌握在母亲的手中”吗! 两边老人一直有一个想法,觉得孙子懂了好多,不用读一二年级都可以了,一度很关心是否考虑跳级的问题。慎重前思后想后,我否决了他们的提议。 儿子其实是一个及其普通的刚刚才满六岁的小男孩,个子也不算高,就算在班上都算小的,情商上还达不到比他大两岁到三岁孩子的水平,和比他大的孩子在一起,没太多共同语言的他会孤独的,而且,他会花更多时间在学习上,压力更大,势必没有现在的轻松惬意,影响自信心,对心智上的影响有害无益。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我不愿意做一个无视孩子成长规律急功近利的母亲! 相反,跳级从来不是我追求的目标或目的。我希望我的孩子对读书对学习保持持续浓厚的兴趣,学习中他是轻松的快乐的,(起码开学这一个月来是这样的),上学校,对他是他非常开心的一件事。我以前对会了就不愿意学的担心证明完全多余,一年级的英语、汉语拼音对他来说是几乎不用学的,可他还是充满热情地完成老师交待的任何一项小作业,完全不打折扣。[ 本帖最后由 植竣妈妈 于 2007-9-28 08:54 编辑 ]
开学一月,他也在校暴露了一些我平时没有注意到的小问题,比如动作慢,老是因此觉得他的自理能力稍差(这是我平时要求做却没限时间的后果啊),比如爱管同学,其实同学都做得不错的了,他就爱要求别人和他一个样,比如写字虽然写得很好,却因为要好而显得不够快,偶而还因为和同学吵架没吵赢而哭过,上音乐课时没按要求进课室被老师罚他站门口重来,觉得没面子又哭一场,我听了都觉得好笑。 这些都是不意外的正常事件,孩子都是这样在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碰撞中成长的,我在帮助他而不是责备他,他只是一个六岁的小男孩,他和他的同学一样有长处和短处,他还需要在班集体中锻炼和成长,作为妈妈,就是在他心灵需要时扶一把。 现在儿子每天早晨早餐前都要读二十分钟的书,当然不是课本,是我要他读的其他书,比如这几天读的就是《声律启蒙》,“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多么美的词句多么上口的韵律啊,难道不比那课本更有意思吗?我从来不要求他在家读课本的,因为老师要求他读的课文他一定是会完成的不用我监督,我要求他读的都是他课堂知识外的书籍,也许就现在来说看不到什么效果,就像现在他在班上看不出有什么不同于其他同学一样,但我相信,功夫在诗外,终有一天,我今天撒下的种子会开出绚烂的花。[ 本帖最后由 植竣妈妈 于 2007-12-13 22:26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