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有感“ 一女友说男友很爱自己,却漠视家人 ”特奉上相学宝典:心相篇

2029833谈天说地

有道是:宁拆一座庙,不拆一桩婚

我就不多言了,我很喜欢玄学,虽然学滴实在不咋样,呵呵

有篇“心相篇”,说得真的很好,姐妹们细细品味,会发现真的颇有道理。

正文:




宋·陈希夷

心者貌之根,审心而善恶自见;行者心之表,观行而祸福可知。出纳不公平,难得儿孙长育;语言多反复,应知心腹无依。消沮闭藏,必是奸贪之辈;披肝露胆,决为英杰之人。心和气平,可卜孙荣兼子贵;才偏性执,不遭大祸必奇穷。转眼无情,贫寒夭促;时谈念旧,富贵期颐。重富欺贫,焉可托妻寄子;敬老慈幼,必能裕后光前。轻口出违言,寿元短折;忘恩思小怨,科第难成。

小富小贵易盈,前程有限;大富大贵不动,厚福无疆。欺蔽阴私,纵有荣华儿不享;公平正直,虽无子息死为神。开口说轻生,临大节决然规避;逢人称知己,即深交究竟平常。处大事不辞劳怨,堪为桥梁之材;遇小故辄避嫌疑,岂是腹心之寄?与物难堪,不测亡身还害子;待人有地,无端福禄更延年。迷花恋酒,阃中妻妾参商;利己损人,膝下儿孙悖逆。贱买田园,决生败子;尊崇师傅,定产贤郎。

愚鲁人说话尖酸刻薄,既贫穷必损寿元;聪明子语言木訥优容,享安康且膺封诰。患难中能守者,若读书可作朝廷柱石之臣;安乐中若忘者,纵低才岂非金榜青云之客?鄙吝勤劳,亦有大富小康之别,宜观其量;奢侈靡丽,宁无奇人浪子之分,必视其才。弗以见小为守成,惹祸破家难免;莫认惜福为悭吝,轻财仗义尽多。处事迟而不急,大器晚成;己机决而能藏,高才早发。

有能吝教,己无成子亦无成;见过隐规,身可托家亦可托。知足与自满不同,一则矜而受灾,一则谦而获福;大才与见才自别,一则诞而多败,一则实而有成。忮求念胜,图名利,到底逊人;恻隐心多,遇艰难,中途获救。不分德怨,料难至乎遐年;较量锱铢,岂足期乎大受?过刚者图谋易就,灾伤岂保全元;太柔者作事难成,平福亦能安受。

乐处生悲,一生辛苦;怒时反笑,至老奸邪。好矜己善,弗再望乎功名;乐摘人非,最足伤乎性命。责人重而责己轻,弗与同谋共事;功归人而过归己,侭堪救患扶灾。处家孝悌无亏,簪缨奕世;与世吉凶同患,血食千年。曲意周全知有后;任情激搏必凶亡。易变脸,薄福之人奚较;耐久朋,能容之士可宗。好与人争,滋培浅而前程有限;必求自反,蓄积厚而事业能伸。少年飞扬浮动,颜子之限难过;壮岁冒昧昏迷,不惑之期怎免?

喜怒不择轻重,一事无成;笑骂不审是非,知交断绝。济急拯危,亦有时乎贫乏,福自天来;解纷排难,恐亦涉乎囹圄,神必佑之。饿死岂在纹描,抛衣撒饭;瘟亡不由运数,获罪于天。甘受人欺,有子自然大发;常思退步,一身终得安闲。举止不失其常,非贵亦须大富,寿可知矣;喜怒不形于色,成名还立大功,奸亦有之。无事失措仓皇,光如闪电;有难怡然不动,安若泰山。积功累仁,百年必报;大出小入,数世其昌。

人事可凭,天道不爽。如何餐刀饮剑?君子刚愎自用,小人行险侥幸。如何投河自缢?男人才短蹈危,女子气盛见逼。如何短折亡身?出薄言,做薄事,存薄心,种种皆薄。如何凶灾恶死?多阴毒,积阴私,有阴行,事事皆阴。如何暴疾而殁?色欲空虚。如何毒疮而终?肥甘凝腻。如何老后无嗣?性情孤洁。如何盛年丧子?心地欺瞒。如何多遭火盗?刻剥民财。如何时犯官府?调停失当。何知端揆首辅?常怀济物之心。何知拜将封侯?独挟盖世之气。何知玉堂金马?动容清丽。何知建牙拥节?气概凌霄。何知丞簿下吏?量平胆薄。何知明经教职?志近行拘。何知苗而不秀?非惟愚蠢更荒唐。何知秀而不实?盖谓自贤兼短行。

  若论妇人,先须静默;从来淑女,不贵才能。有威严,当膺一品之封;少修饰,准掌万金之重。多言好胜,纵然有嗣必伤身;尽孝廉慈,不特助夫还旺子。贫苦中毫无怨詈,两国褒封;富贵时常惜衣粮,满堂荣庆。奴婢成群,定是宽宏待下;资财盈筐,决然勤俭持家。悍妇多因性妒,老后无归;奚婆定是情乖,少年浪走。为甚欺夫?显然淫行。缘何无子?暗里伤人。

  合观前论,历试无差;勉教后来,犹期善变。信乎骨格步位,相辅而行;允矣血气精神,由之而显。知其善而守之,锦上添花;知其恶而弗为,祸转为福!

2007/09/27
精选回帖
vvyvvy11楼
若论妇人,先须静默(少言含蓄);从来淑女,不贵才能(女子的品德比才能重要)。有威严(并非妇人之仁),当膺一品之封;少修饰(不做作不虚伪),准掌万金之重。多言好胜,纵然有嗣必伤身(啰唆的女人必然让子女烦恼,而自己也为子女烦恼);尽孝廉慈(贤妻良母),不特助夫还旺子(旺夫益子而显贵)。贫苦中毫无怨詈(能吃苦耐劳而坚守),两国褒封;富贵时常惜衣粮(富贵而不奢),满堂荣庆。奴婢成群(受拥戴者),定是宽宏待下(女人宽容);资财盈筐,决然勤俭持家(勤俭乃发家之本)。悍妇多因性妒(女人慎戒心胸狭窄),老后无归(年轻时是悍妇无德,必老来受苦);奚婆定是情乖,少年浪走(年少放浪,老来多情)。为甚欺夫?显然淫行(欺夫之最,莫过淫猥)。缘何无子?暗里伤人(多行善事吧)。 ————————————————————————虽然是封建社会的相人之术,但在今天,依然有借鉴的意义。
2007/09/28回复
全部回帖
2007VICKY2007VICKY沙发
2007/09/27回复
我苦心搜集的东东,竟然没人喜欢。可是我的相人宝典哦
2007/09/28回复
主要是看不懂。
2007/09/28回复
翻译一下,我没耐心慢慢地去解
2007/09/28回复
zochzoch6楼
知其善而守之,锦上添花;知其恶而弗为,祸转为福!
2007/09/28回复
zochzoch7楼
知其善而守之,锦上添花;知其恶而弗为,祸转为福!
2007/09/28回复
vvyvvy8楼
五官端正,知其心正;面色光亮,知其运旺。
2007/09/28回复
vvyvvy9楼
经典,不仅教人相人,也教人做人。
2007/09/28回复
vvyvvy10楼
若论妇人,先须静默(少言含蓄);从来淑女,不贵才能(女子的品德比才能重要)。有威严(并非妇人之仁),当膺一品之封;少修饰(不做作不虚伪),准掌万金之重。多言好胜,纵然有嗣必伤身(啰唆的女人必然让子女烦恼,而自己也为子女烦恼);尽孝廉慈(贤妻良母),不特助夫还旺子(旺夫益子而显贵)。贫苦中毫无怨詈(能吃苦耐劳而坚守),两国褒封;富贵时常惜衣粮(富贵而不奢),满堂荣庆。奴婢成群(受拥戴者),定是宽宏待下(女人宽容);资财盈筐,决然勤俭持家(勤俭乃发家之本)。悍妇多因性妒(女人慎戒心胸狭窄),老后无归(年轻时是悍妇无德,必老来受苦);奚婆定是情乖,少年浪走(年少放浪,老来多情)。为甚欺夫?显然淫行(欺夫之最,莫过淫猥)。缘何无子?暗里伤人(多行善事吧)。


————————————————————————
虽然是封建社会的相人之术,但在今天,依然有借鉴的意义。
2007/09/28回复
《心相篇》讲记
                                  ———刘宏毅

    《心相篇》是五代时期,道家的著名人物陈希夷的不朽之作,既是风鉴学问的纲领,也是心地因果学问的基础,语言洗练,论理深刻,准确生动,将心地因果的道理论述得透彻而准确,是垂世之作,勘与《感应篇》《阴鸷文》并论。

    《心相篇》文字虽不多,仅一千五百余字,但历代都有不同的抄本,当然其主体没有异议,只是在个别文句上略有差异。我们依据的是清朝陈淡埜的本子,陈氏是清乾隆年间的风鉴大家,历史上的相学十三家之一。他对心相学问很有见地,特别是将《心相篇》置于其巨著《相理衡真》的卷首第一篇,可见风鉴家对此篇文章的重视程度。

    我们今天重温这篇文章,当然不是为了让大家看相、算命,而是要了解心地因果与业因果报的关系,进而认识命运,改造命运。命自我立,德自我成,世界上的一切相状都是变化的,而因果律是永恒存在的。时值乱世,灾难厄运不断,这是众生的共业因果,纯属自作自受。话好说,果难受,谁也不愿意厄运降临到自己头上。如何才能避免厄运、趋吉避凶呢?唯有深信因果,自求多福,庶可于此共业中享有别业。教理有曰:“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可谓深刻矣。
第一讲  携取旧书归旧隐,野花啼鸟一般春

               陈 希 夷 其 人

    陈希夷,名抟(871—989),号扶摇子、希夷先生,是五代至宋初时的道家神仙一类的隐士,寿至118岁。有关他的身世,《宋史》四百五十七卷中记载:
“陈抟字图南,亳州真源人。始四五岁,戏涡水岸侧,有青衣媪乳之,自是聪悟日益。及长,读经史百家之言,一见成诵,悉无遗忘,颇以诗名。后唐长兴中,举进士不第,遂不求禄仕,以山水为乐。自言尝遇孙君仿、獐皮处士二人者,高尚之人也。语抟曰:‘武当山九室岩可以隐居’。抟往栖焉。因服气辟谷历二十余年,但饮酒数杯。移居华山云台观,又止少华石室。每寝处多百余日不起”。
陈抟是安徽亳县人,早年也是儒家人物,诗书画都很好,以后几次举进士不第,于是不再追求功名,转而学道,终于得道成就了。

    陈抟早年熟读经史百家之言,在中国文学史上是颇有诗名的,其诗颇有出尘之志。例如他的归隐诗:

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
紫绶纵荣怎及睡,朱门虽贵不如贫。
愁看剑戟扶危主,闷听笙歌聒醉人,
携取旧书归旧隐,野花啼鸟一般春。

    陈抟得道后隐居武当山,服气辟谷廿余年。后来与宋太祖赵匡胤下棋,以华山赌输赢,结果陈抟赢了。赵匡胤话覆前言,所以陈抟的后半生都在华山修行。他最著名的功夫是睡功,可以一睡三个月不起身,是道家里面神仙一类的人物。
“希夷”是宋太宗赵光义赐他的封号,因为陈抟赠宋太宗“远近轻重”的治国四字箴言。赵光义不明就里,陈抟释曰:“远者远招贤士,近者近去佞臣,轻者轻赋万民,重者重赏三军”。宋太宗极为礼重,特取老子“视之不见曰夷,听之不闻曰希”赐号陈抟“希夷先生”。

    他抟精于易学,善于鉴察人物,辨别圣凡,且能逆知人意,有未卜先知的能力。陈抟住的居室墙上挂有一个大葫芦,有个叫贾休复的道士很喜欢这个葫芦,想要得到它,于是前来拜谒。刚一见面,陈抟辟头就说:“子来非有它,盖欲吾瓢尔”。于是命人取来葫芦交与贾某,贾道士大惊失色,以为神。

    陈抟移居华山后四十余年,于宋太宗端拱二年(公元989年)十月羽化,享年118岁。卒前一年已经预知时日,并给宋太宗写了遗表。至期以左手支颐而终,七日容色不变,肢体尚温,且有五色云蔽其谷口,弥月不散。《仙鉴》卷四十七载:

    “端拱元年,一日语门人曰:吾来岁中元后当游峨嵋。明年遣门人凿石室于张超谷。既成,先生往造之曰:石太华,斯谷尤为胜处,吾其归于此乎。即草遗表,其略云:臣大数有期,圣朝难恋,已于今年十月二十二日化形于莲花峰下张超谷中。又草奏疏,人莫见其言,遣贾得升并龟鹤鞍马诣阙以进。……

    先生初欲示化,使尽夜燃灯炷于石室中,至期以左手支颐而终。逮七日容色不变,其肢体尚温,有五色云蔽其谷口,弥月不散。享年一百一十八岁”。

    陈抟的师承与交游甚广,学术思想颇丰,主要著作有《指玄篇》、《钓潭集》、《易龙图》、《人伦风鉴》、《赤松子戒》、《高阳集》等。其学术思想为宋儒周敦颐、邵康节所继承发展,对宋代理学的发展颇具影响。据说世上流传的太极图就出自陈抟,宋朝以前没有见到此图。

        风鉴之学与因果律

    陈抟是风鉴学术的大家,相学十三家中陈希夷的《人伦风鉴》是很重要的一部著作。医卜星相旧称术数之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应用技术部分,非常宝贵,但是我们现在统统把它归到糟粕一类,视为封建迷信,这是我们后代不肖子孙的无知。

    要知道相学与相术是两回事,相术是江湖人用来糊口的玩艺儿,与相学差得天远地远。中国文化里面有“相”这门学问,其中又分为相学、相法、与相术,学者也对应着有上士、中士、下士之别,是不一样的。相学是一门学问,古代圣贤才懂相学之理,相学之理是根据一个人的相貌,判断他的吉凶祸福,劝他改过迁善,趋吉避凶,是圣贤救人的一个方便法门。

    相学之理它是通过相法表示出来的,因为法无定法,变化很多,但是基本原理(道)是不变的。我们讲过《易经》的道理,易就是天地日月永远在变化。太阳在上月亮在下,二者合起来就是易字,易就是研究天体运行的规律。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太阳系围绕银河系的中心转,银河系又围绕着更大的星云系统在转,所以一圈一圈的旋转运动是不会停止的。小到电子围着原子核转,大到银河系在宇宙之中转。所以这个易的变化过程是永远存在的,不变化这个地球就不存在了。

    既然万物都在变,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空间都在变,这个世界上尽管在同一刻有很多人降生,但是从来没有完全一样的人,也不可能如此。因为时空在不停地变化,每个人的遗传基因也在变化,如何认识这个变化,找到其中的变化规律,这就是我们中国文化,特别是风鉴之学研究的主要内容。鉴就是镜子,通过镜子照出你的相貌,从你的相貌推测出你的心地因果。

    因果律是宇宙间的第一法则,这是被现代太空物理学证明了的,没有因果律这个宇宙就不可能存在。大家熟悉的逻辑学研究的也是因果规律,三段论的前提也就是因,推论当然就是果,因为怎么样,所以才会怎么样。前面有条件有推导,后面才可能有结论,种瓜就会得瓜,种豆就会得豆,这就是因果的关系。我们之所以一代一代的变成人,不会产生变异,是因为有遗传基因在控制,有这个因才有我们现在的果,这是第一个规律。

    宇宙间第二个法则,叫做曲线运动法则。宇宙之内是没有直线运动的,所谓的直线运动只是曲线运动中的一个点而已,因为曲线运动的轨迹太长了,我们看不完全,只能看到曲线中的一段,我们就把它当作直线了。例如,我们认为大地是平的,但实际上地球是圆的,怎么可能是平的呢?我们看到的是圆界面上的一点,认为它是平面而已,因为它太大了。既然宇宙的法则是曲线运动,而曲线运动最圆满的形式就是圆(圆周),因此一个运动的质点,经过无限长的时间,一定会回转来,再回到它的起始点。换句话说,一个人造什么样的业因,转一圈之后,那个果报就一定会还给那个造因的人。属于你的,绝对跑不掉;不是你的,抢也抢不来,这是太空物理学证明的两个最基本的因果律。

    在中国文化里面讲得非常通俗明白,第一叫因果,第二叫报应,这是最基本的做人的道理。由此可知,在这个世间,没有你能占的便宜,也没有你能吃的亏。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个宇宙无非就是个大天平而已,一头是你的天命,天命是为人不为己;一头是你的阴命,阴命是为己不为人,一头为公一头为私,一个是福一个是祸,看你要向天平的哪一头加码。你如果损人利己,发不义之财就是造阴命,天平的这一端就起来了。表面上看,你贪了钱发了财,己富妻荣的,但是你没看到天平的另一头已经降下去了,被削掉的是你的天命。天命是自然赋予你的使命与你本有的福报,是与生俱来的,是你命里应该有的一部分,叫做福。但是你贪心不足,要违心地占别人的便宜,阴命这边的祸就起来了,天命那边的福就被你自己销掉了相应部分,古人说“自损福德,自作自受”,这句话一点也不假。同样的,你让给别人一个便宜,表面上看你损失了机会,吃了亏,丢了阴命,但天平这边高起来了,福给你加上了,祸给你减了,到底哪一头划算呢?
宇宙间本就是阴阳之数的加加减减,我们在《三字经》中讲过“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的意义。天地之间,是理控制着数,数控制着象,才有三界六道,动物植物,各种各样的现象。这些现象是由某种规律(天理)以数的形式控制着,每分每秒都在加加减减。一个善念善行就给你加一分,加一份福;一个恶念恶行就给你减一分,加一份祸,所以《太上感应篇》第一句话就是“祸福无门,为人自招,善恶因果,如影随形。”善恶祸福,随时随地跟着你,因为是你自己在给自己加加减减,就象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一样,二进制的数字随着程序这个理,随时随地在加减变化,所以才有不同的图像、声音、文字的象的功能。但是这个相是由程序化的数来控制的,我们人也一样,这个数是什么呢?所谓天地之大数,天地之间加加减减来的,只有加减没有乘除,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在处事待人接物之中,这个心就清静了,这个宇宙间没有你能吃得亏,也没有你能占的便宜。人道损失了天道会给你补回来,天与人是看不见的(暗里天还),天道补回来的量,比你在人间损失的那个量要大的多。同样,你要在人间占人家的便宜,天道就要销你的福,被削掉的福比你贪来的那点财要大得多,所以我们自己要会算帐,是贪小还是得大,要福还是要祸,你自己选,公平得很。

    我有一个朋友,他是欧洲一家知名电器公司中国地区的市场经理,干了十几年,手下的分销商很多。他说:我眼看着他们从身无分文,到现在发了大财。不久前,福建、广东一带的分销商要一起开会,其中有三个人坐一辆车赴会,中途出了车祸。小车的顶棚被揭掉,三个人的头全都没了,场面惨不忍睹。发了大财,却把脑袋混丢了,为什么会这样?《心相篇》中说:“为何凶灾恶死?积阴毒、笃阴行、积阴私,事事皆阴。”如果你从心念到行为都见不得人,你发的财就是阴财,那么地狱之门就为你打开了。你自己买的门票,当然要自己去了。

    现在是末法时代、多事之秋,灾祸很多。在灾祸面前,有权有钱都没有用的,救不了命。从美国“九一一”事件开始,一直到南亚的大海啸,有钱人可是死了不少。灾祸关头,唯有福德才能救性命,所以中国人有句话,叫作“福大命大造化大”。我们是要福还是要祸,这个关系可要认识清楚。

    说到陈抟老祖的风鉴之术,他的师承又是哪一位呢?据说陈抟有一个朋友,与他是半师半友的关系,其身世无从考证,叫什么名字也不清楚,因为他常年穿一件麻布道衣,所以人称麻衣道人。麻衣道人曾经传授他有关相法的东西,后世江湖上留传的《麻衣相法》及《麻衣易》颇有影响,但也只是托名而已。

    据《太华希夷志》上记载:陈抟面谒宋太宗,动身之前曾有诗留给麻衣道者,诗曰:

    “华岳峰前两路分,数间茅屋一溪云。
    师言耳聩持之久,人是人非闻未闻。”
    麻衣道人答诗,曰:

        “独坐茅庵迥出尘,以无衣钵日随身。
    逢人不话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2007/09/28回复
6、重富欺贫,焉可托妻寄子;敬老慈幼,必然裕后光前。

   “托妻寄子”是一个人在危难当头之时,对肝胆相照的朋友重任信托。他相信一旦自己赴难,朋友会照顾好他的妻子、儿女。明朝初年有一出戏,名字就叫“托妻寄子”。什么人可以托妻寄子?是一言九鼎的大丈夫、是君子。君子将信义二字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做到,所谓“君子一言,快马一鞭”。所以古代帝王才屡有“托孤”之举。

    受人信托,照顾朋友的后代,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可不是脑袋一热辛苦几天,而是要无怨无悔地奉献几十年。谁能做到?恐怕做不了多久就烦了。再者,不把你老婆霸占过来,已经算对得起你了。

    历史上享“托妻”盛名的是关羽,“寄子”美德的是诸葛亮。徐州战败之后,刘备、张飞突出重围,关羽保着两位皇嫂,被围困土山。不得已,关羽“降汉不降曹”。到了许昌,曹操要败坏关羽的名声,把二皇嫂和关羽安排在一个院子里。关云长夜读春秋,秉烛达旦,最后千里走单骑,平安地将两位皇嫂交给刘备。白帝城刘备临死前,将白痴儿子阿斗托孤给诸葛亮,孔明为此被活活累死了,真的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话又说回来,让朋友为自己的私事去拚命,也只有“大耳奸贼”才做得出来。如果关羽、孔明二位“重富欺贫”,刘备当然是“焉可托妻寄子”?

    至于“敬老慈幼”、怜孤恤寡的仁人君子,必然德蔽后代,光宗耀祖。“裕后”是积累福德,荫蔽后代子孙;“光前”是扬名声,显父母,超拔祖先。这是孔子在《孝经》里说的话:“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敬老慈幼”是人类慈悲心、恻隐心、爱心的表现,是人性的一部分。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地间的规律,无外是因果循环而已。敬老者,己老必受人敬;慈幼者自幼必受人慈。人间的事本来就是一报还一报,厌老、嫌老的果报是什么就可想而知了。真所谓“莫嫌他人老,转眼黄昏至”。建立和谐社会也应该从“敬老”这个根本做起。

    敬老要从小孩子做起,我们现在是不得已,从行为上硬转,但教育小孩子就要从根上开始,从一点一滴做起。首先从饭桌上做起,全家人坐在一起吃饭,第一箸菜夹给谁?你儿子可在一旁看着。先夹给爷爷奶奶,将来你儿子就会先夹菜给你;第一箸菜先夹给你儿子,将来你儿子就会先夹给他儿子,你就没的吃。一报还一报嘛,这就是因果。

7、轻口出违言,寿元短折;忘恩思小怨,科第难成。

    “违言”佛家称为“口业”,违者与心性相违也。“违言”有几类:一是违心之言,心口不一致,说一套做一套;二是违情之言,讲话不合情理、伤感情、伤和气,令人寒心。三是违理之言,强词夺理,无理搅三分,像煮熟的鸭子肉烂嘴不烂;四是违实之言,捏造事实,指鹿为马,无中生有。违言的果报最轻的是伤自己的福德,贫穷下贱;其次,折损自己的寿命,短命早夭;最重的秧及子孙,得无嗣的果报。

    “轻口出违言,寿元短折”,是动辄就讲一些不合情理、伤感情、伤和气的话,这是中级口业,最易折损自己的寿命。再发展下去,就要秧及子孙了,例如古代的讼棍,现代的缺德律师,很少有好儿孙的。

    《心相篇》中提及的,因口业而折损性命的警句有五条之多:如说话“尖酸刻薄,贫穷而损寿元”;“乐摘人非,最足伤乎性命”;“出薄言,短折亡身”;“多言好胜必伤身”… 等。为什么口业会与短命联系在一起呢?因为没有口德的人,性中无和气,有损生机。
人之生靠的是和气,和气是生机,天地一日不可无和气,人不可以一日无喜神。天地和才能生万物,家和才能万事兴,夫妻和才能生贵子,心平气和才能有身体健康,所以天之和叫太和,地之和叫中和,人之和叫保和。保住自己的和气,天地之和气才能守住,天地人三才和气贯通一气,福禄寿才能长久。性中无和气、缺乏生机,不但折寿,还会伤自己的性德,折损自己的福报,贫穷下贱。俗话讲“穷横”,越穷越横,越横越穷。君子则“讷于言而敏于行”,在在处处惜福积德,和气能生万物,所以安康富贵,故《易经》有言“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忘恩思小怨”是忘恩负义的一种形式,这种人总以为别人的帮助都是应该的,别人对他的好处记不住,有一点不满意的地方却念念不忘。这在过去的科举时代,是读书人的大忌。

    《阴骘文》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忘恩思小怨的人参加科考,写了一篇很好的文章。正在他兴奋得意之时,没留神把墨汁撒到卷子上。古代科举考试,不仅仅是考文章学问,也要看文章结构、布局和书法,这反映一个人驾驭知识的综合能力。对试卷的要求,卷面要干静,不能脏卷。他把墨汁撒到卷子上,当然完了,考不上了。为什么不小心呢?责任不在他,是鬼神在暗中捉弄他,让他考不成。

    因此,学做人首先要学宽厚待人,所谓“宁可人负我,切末我负人”,更何况别人还曾对我有恩,我更应该知恩图报,这是最起码的做人之道。古人教育小孩子要“恩欲报,怨欲忘”,最起码的也要做到“抱怨短,报恩长”(《弟子规》)。我们读书人更宜忠厚,最忌讳忘恩负义,俗语说“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不可不为戒。

8、小富小贵易盈,前程有限;大富大贵不动,厚福无疆。

    这两句话很容易理解:小有所得就找不着北的人,前程一定有限;大富大贵不动心的人才能厚福永享。

    “小富小贵易盈”形容一个人小有所得就骄傲自满,目空四海,浅尝则止。这种人成不了大气候,三国时期的吕布就是例子。若论骁勇善战,吕布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但说到综合素质,“吕布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复,唯利是视。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灭也。”(陈寿《三国志》评语)

    吕布的性情缺,后人评价为:急功近利、有勇无谋、反复无常、唯利是图、儿女情长,等等。其实,吕布最致命的缺点是“不纳忠言,贪小利而忘大义”。这就注定了他只能称雄一时,不能成就大业的命运。  

    再看看关云长,富享金银美女,贵封“汉寿亭侯”, 关羽却丝毫不为之动心,最终还是“挂印封金别曹公,千里寻兄不辞远”。其福禄之厚,直到今天不衰,被民间奉为保护神。可见人要学习明辨大是大非,要成大器,不能急功近利,搞成小蟑螂、小老鼠的格局。

    此外,孔子在《论语·子路篇》中说过: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这是孔子教导子夏为政的道理。做地方主管的,要将目光放远大,所有的规划、行政、建设等措施制度,要考虑其整体性,求百年大计。不要速成,不要急功近利,要顾全大局。

  我们则从中学到两个做事原则:第一是不要贪小利,第二不要求速成;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欲速反而不达。

9、欺蔽阴私,纵有荣华儿不享;公平正直,虽无子息死为神。

    “欺蔽阴私”是欺蔽心地,悄悄做坏事;或在暗中干不可告人的丑事。这种恶行隐蔽、行为不光明的人,纵有荣华富贵,儿孙也享用不到。什么原因呢?因为“欺蔽阴私”有伤阴骘(阴德),所以报在子孙。大凡爱耍阴谋、喜欢在暗中干不可告人勾当的,子孙都不好,或者干脆断子绝孙。这都是自己伤了自己的阴德,自断了血脉之根。

    我们在第二条中已经提到,“欺蔽阴私”的罪过比明火执仗还要大。欺蔽心地,伤自己的良能,是恶报一;减损福报,贫夭下贱,是恶报二;污染性德,丧失良知,永陷沉沦,是恶报三。俗语说:心迷迷一个,性迷迷一窝 。心迷至多伤害你自己,性迷可是要遗传的,所以贻害子孙无穷。

    而公平正直的人虽没有子嗣,死后也可以做神。“子息”就是子嗣,子孙后代繁衍生息的意思。“公平正直,死而为神”自古以来就是祖训。历史上的“神”,无论是关公、包公还是岳飞,哪一个不是“公平正直,死而为神”的呢?古人有句话“暗里算人者,算的是自家儿孙;空中造谤者,造的是本身罪孽”。子孙后代是祖宗的遗德,也是你自己的阴德,德是可以遗传的。亏了阴德还有什么东西可以遗传呢?

    在生活当中,有不少患不孕症的人。不孕症是统称,细分有不育和不孕两类。不孕是不能做胎,用人工授精就可以解决;不育是受精卵不长,强行植入子宫着床也没用,它根本不生长。这个原因在那里呢?西医是搞不懂的,我们则很清楚,就是这四个字——欺蔽阴私(心地欺瞒)。大地没有和气叫死地,不能生养万物;人的心地如果也成了死地,同样也不能生养。你不改变自己的心性,不把深藏的阴恶暴露出来,永远不会有和气,科学再发达,不育也治不好。道理讲清楚了,信不信由你。

    上一次课后就有同学问,说“我自作自受,自己承担好理解,为什么会与子孙扯上关系呢”?我们反复说,心地是你命的一部分,主子女,这是理由之一;第二,如果你造的罪恶太大,这个恶果你一个人偿还不了,就要祸及子孙。因为子孙是你血脉的延续,是你自己的分身,是你性德的一部分,所以说“积福会隐蔽子孙,积恶要祸及子孙”,就是这个道理。

    现在的糊涂人不懂这个道理,见到钱财就红了眼,拼命地贪、拼命地争,还说是为儿孙做准备,实在是给儿孙制造地狱呢!即使你贪到了钱财,儿女能享受到吗?多少贪官到最后,落个家产查抄,家破人亡的结果。中国东北有一个高级女干部,是建国以来最大的非法行为犯,前一段时间被枪毙了。临死前,她说了一段非常发人深省的话。她说:人一生中有几个地方一定要去看一看:第一是火葬场,不看不知道生命的可贵;第二是监狱,不看不知道自由的可贵;第三是老少边贫地区,不看不知道人要知足。可惜这三个地方我去晚了,后悔也来不及了。

10、开口说轻生,临大节决然规避;逢人称知己,即深交究竟平常。
   
    “开口说轻生”是豪言壮语不离口,平时胸脯拍得山响,为国献身、为朋友献身。这样的人在大事关头、大节时刻,一定逃得连影子都没有了。抗战中的山东军阀韩复榘,“死守济南”,“誓与济南共存亡”的口号喊得多响。老百姓为此甘心纳捐,盼望他能挡住日本人的进攻。结果呢?他敛尽了地皮税,一枪没放就跑了,济南丢了,韩也被蒋介石枪毙了。所以荀子说“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开口说轻生”的人,绝对不可以轻易相信。

    南怀谨南老师也说:你们这些同学经常说,老师啊,您是菩萨呀!我身口意供养您呀!求你们办点事两天就不见影了,还身口意供养呢!都是假的。

    另外一种滥交朋友的人,拍拍肩膀就称知己,以至被人利用、受人牵连还蒙在鼓里。“逢人称知己”是刚认识就称好朋友,才见面就无话不谈。这种人即使与你有深交,也一定有限得很,因为他没有智慧。“知己”是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一生中也没有几个。古人经常说“朋友满天下,知心有几人”。真正能了解你、帮助你的知己朋友有几个呢?

    五伦关系中的朋友之道,古人将其视为天地之间不可改变的伦常大道,可见它的重要性。人的一生中,有些痛苦和烦恼,上不可以告父母,下不可以告妻儿,只能向朋友倾诉,与朋友交流,所以友道是非常重要的。但交朋友是有讲究的,有点象年轻人搞对象,要经过必不可少的四步过程。第一叫相识,第二叫相知,第三叫相交,第四才到相依。有些人搞对象一见中情,一步就蹦到相依了,就登记结婚,中间的过程没有了。相知相交、相互了解的工作只好结了婚再去做,了解清楚了再离婚,这不是愚痴吗?所以,相知、相交的工作要事前做,等于婚前睁大两眼,婚后就闭上一只,别再挑剔对方的毛病了,省得自寻烦恼。结合是因为了解,了解根源于相知与相交。只有打开心扉,充分了解以后,才能到最后的相依为命。
2007/09/28回复
26、好矜己善,弗再望乎功名;乐摘人非,最足伤乎性命。

    这两句话的意思:喜欢自夸己善的人,功名上很难再有进步;专门挑剔别人、说长论短的,最容易伤害自己的性命。

    有一种人很傲慢,看人都邪着眼。这种人伤人缘,功名和仕途都不会得意。才智不得抒展就越发怨天尤人,怨老天不公平;一旦得意又不知道夹着尾巴做人,自认为早该如此,所以一辈子走霉运。另有一种人,专门自赞毁他,处处抬高自己诋毁他人。这种人若读书,功名仕途就有限,很难有所成就,因为“满招损”是天理。再加上喜欢谈论别人的缺点,专门挑剔人,就足以伤害自己的身心性命。

    生活之中,这样的例证屡见不鲜。皇室的嫔妃之间、百姓妯娌之间,这样的人很多,结果不是生灾长病、破家亡身,就是祸及子孙。因此《感应篇》上才告诫我们要“不彰人短,不衒己长”。这样才能培德养福,保住自己的福报。增加福报还谈不上,能保住不折福、不伤福就已经不错了。

    孔子在《论语·季氏》中说:“益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也”。“乐道人之善”就是多讲别人的好处、优点。“遏恶扬善”是《感应篇》中的话,过去的读书人要考功名,首先就要隐恶扬善。朋友有错误,要关起门来劝,在外面总要替别人遮羞盖丑。“规劝于隐处”,是道德,是做人的厚道。否则就有失口德,既折损自己的福报,又与他人结下恶缘。宋代的名宰相王曾就能做到“扬善公庭,规过私室”,这是为政者必须的修养。一个成功的人物,各有自己的一套修养,但总能包括孔子说的这三条。

    我们却往往是“乐摘人非”,而且乐此不疲。我的一个朋友在国家机关部委工作,她的一个同事,就喜欢在背后指责、攻击别人。

    有一段时间,我这个朋友因为工作忙,下班以后还要加班。但有几次,司长都突然推门而进,看一下又离开了,她感觉很奇怪。有人告诉她说,就是那个同事在司长面前攻击她,说她下班以后用公家的长途电话谈生意。

   不久前,这个“乐摘人非”的人,修理自家窗子的遮光阳篷,一下子从十八层楼上坠地而亡。应验了此处的这句话:“乐摘人非,最足伤乎性命”。

    27、责人重而责己轻,弗与同谋共事;功归人而过归己,侭堪救患扶灾。

    指责别人不留情面,批评自己轻描淡写。这是属手电筒的——只照别人,不照自己。再严重一点就是“功劳归于自己,错误推给他人”。这种人既不能与之相交,更不能共谋同事,因为他极端自私、不负责任。真正值得信赖的,是有担当、负责任的人,足以救民于水火的人,他们是厚人薄己、推功揽过的君子、丈夫。“侭堪”有足以、完全可以…的意思。

    古人说“众恶必察易,自恶必察难”。宽人责己是德,推功揽过有功。将功劳归于他人,自己承担责任,这种担当非有大愿力、大福德、大智慧,是很难实现完成的。

    世间人修行要做两件事:一要积功累德,二要开启智慧,福慧双圆,佛法上称为“两足尊”。要想修福慧,先要消业障(清理已有的障碍),最快的方法就是修忍辱。福气福气,福多大,气多大。受不了气,就享不了福。忍辱可以消业积福,担众人的过、忍受大侮辱,就能消大业、积大福。老子说“受邦之不祥,是谓天下王”。一个人承担的责任越大,他的价值也就越大,所以能够承担起国家的责任,这个人才配做天下之王。

    28、处家孝悌无亏,簪缨奕世;与世吉凶同患,血食千年。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处家孝悌无亏的,世代福禄不尽;与世人患难与共的,永远受人敬仰。

    簪缨: 古代达官贵人的冠饰,借以指高官显宦。奕世:累世、世世代代的意思。血食:杀牲取血以祭神, 是古代祭祀之礼(吉礼)的一种。

    “孝悌”是东方文化(做人)的根本,是以伦常为本位,西方文化是以个人为本位。以东方文化的观点,社会是人与人关系的共同体形式,绝对孤立的人是不存在的,因此中国文化强调“五伦”(五种伦常关系)。五伦即:父子、兄弟、夫妻、朋友、君臣,五种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父道为慈,子道为孝,兄弟之道叫做悌。

    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孝”字,千经万论都是这个字的发挥,都是对这个字的解释而已。懂了孝就算“明道”,遵照孝之理去做就是“行道”,所以说“百善孝为先”。

    将孝敬父母的仁爱之心向外展开,第一层就是兄弟之道。兄弟之间互相关爱、互相照顾,叫做悌(心中有弟也)。懂了孝其他四伦的关系就自然都懂了,这就是为什么古人说,“忠臣必出于孝子”的道理。

    “与世吉凶同患”的人,不是独善其身,而是将天下事为己任,明知不可而为之。孔子、孟子都是这样的人,凭他们的学问和修养,独善其身,做个活神仙还不容易吗?但他们硬是要挑起传承中国文化的重任,明知不可而为之,竭尽自己的力量,为万世开太平。

    以世俗功利的看法,孔子、孟子都没有成功。孔子周游列国,宣传仁德的思想,结果到处受瘪,还被困在陈蔡饿肚子。孟子在列强争霸的战国时代,还坚持为人伦正义、道德政治,奔走呼号,始终不渝。他们是不识时务的腐儒吗? 变通一下,不就名利双收了吗?非不能也,实不为也。明知道挽救不了这个时代,还是尽自己的力量为后世立法,以期来者。这就是圣人,是万世师表,永受后人尊敬,享血食千年。

    29、曲意周全知有后;任情激搏必凶亡。

    自己吃亏受气,曲意周全他人的,后代一定好;死硬顽固,任性而为的,必定凶亡。

    能忍辱、能受气,肯吃亏,同时还能找别人好处,委屈自己,成全他人。这样的人,必有厚福,且有好子孙。因为人欺人,天不欺人;人道吃的亏,天道必给你补回来。这是天理,否则物质不灭的定律就不存在了。有多少古人为了保住忠良的后代,自己委曲求全,甚至赔上性命,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像唐朝的中兴名将郭子仪,一生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包括安史之乱在内的几次大乱,都是郭子仪平定下来的。他不计较个人得失,曲意周全,维系国家安危二十余年,连对手都很尊重他,皇帝都不直接呼他的名字。

    有一次,他领兵在外抵御吐蕃,朝中奸臣鱼朝恩却派人掘了郭子仪的祖坟。他得胜还朝后,众大臣惶恐、代宗皇帝无颜面对,大家以为郭子仪会大闹一场。哪知他伏地大哭,奏道:“臣将兵日久,不能禁阻军士们残人之墓。今日他人发先臣之墓,此乃天谴,不是不患”。最后,连鱼朝恩都被感动了,流着眼泪说“非公长者,得无见疑”。

    唐代将军能富贵寿考的,只有郭子仪一个人。他有八子七婿,都是朝廷重臣。孙子有数十人之多,以致孙子来问安,他因无法分辨,只能颔首点头。

    相反,固执己见,不听劝诫;任性而为,顽固到底的人必定遭遇凶灾而亡,这样的例子也很多。如三国时的吕布,从不听人劝谏,最后死在白门楼;大意失荆州的关羽,刚愎自用,傲慢固执,最终送了性命。

    《论语》中说“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自己绝对注意四种行为:不自以为是,不搞想当然,不固执己见,不自我膨胀。多听听圣人的话,很多后悔的事情是可以避免的。

    30、易变脸,薄福之人奚较;耐久朋,能容之士可宗。

    这句话,与前面第五条“转眼无情,贫寒夭促;时谈念旧,富贵期颐”的意思相近。不同的是,此处点出了“贫寒夭促”的原因,是“薄福之人”。易变脸的人冷酷、自私,只想索取不愿付出,结果是一切好运都会远离他。这种薄福之人,其实挺可怜的,何必再与之计较呢?真能像松柏一样耐久,像大海一样有容,那才是值得信任、可以依靠的人。

    历史上有一段娄师德的故事。狄、娄二人同朝为相,但是狄仁杰看不起娄师德,一直排斥他。武则天看了不公,有一天就问狄仁杰:我重用你,你知道原因吗?狄仁杰自信地回答说:“臣以文章直道进身,非碌碌因人成事”。我是因为文章与品行好才受到重用,不是靠别人爬上来的。武则天说:你错了,我以前并不了解你。你有今天,全仗娄师德的推荐。跟着就命侍从拿来文件箱,取出十几篇推荐狄仁杰的奏折。狄仁杰出来以后说:惭愧啊!没想到娄大人一直宽容我。
娄师德也是进士出身,他为人忠厚、心胸宽广,从不与人计较。

    还有一次,娄师德与宰相李昭德一同入朝,由于身体肥胖走得慢,李昭德总等他不到,就怒骂他“田舍夫”(乡巴佬)!以示对其长期军垦屯田的轻侮。

    娄师德听了也不生气,笑着回答:我不是田舍夫,谁当为之!正因为娄师德为人宽厚,才使得他在酷吏横行、罗织罪名的时代能够全身免祸,长期出将入相而没有受到政治打击,这在同时代的将相之中是少有的。

    31、好与人争,滋培浅而前程有限;必求自反,蓄积厚而事业能伸。

    争功抢利、好胜逞强的人,虽能风光一时,却很难风光一世。因为他既肤浅,又失道寡助。有些人自以为聪明,自恃其能,事事逞强,这会造成两个恶果:

    第一,老子说“揣而锐之,不可常保”。你不可能永远保持这种强势壮态,一旦后劲不济,就会墙倒人推。第二,一个团体的领导,十之八九都不会容忍下属在智力上超过自己。如果你在团体中与人争聪明,自然是“滋培浅而前程有限”了。

    真正成大事的人,如“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若愚”,一定是胸怀大志,深藏不露。既善于韬光养晦,避免受到伤害,又善于等待时机,厚积薄发。这是“蓄积厚而事业能伸”的道理。

    《荀子·宥坐》中讲了一个“孔子观欹器”的故事。孔子到祭祀鲁桓公的庙里去参观,见到一种盛水的欹器(无水时歪向一边)。孔子便问那是什么器具。守庙的人说“这是君王放在座位右边,用来警戒自己的器物。”孔子说:“我听说这种器具空着的时候歪向一边,盛水适度时就端正,灌得太满就翻倒了。正所谓: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

    弟子们于是向欹器里灌水,结果真的像老师所说的那样。孔子因此感叹:“哪里会有自满而不翻倒的道理呢?”

    32、少年飞扬浮动,颜子之限难过;壮岁冒昧昏迷,不惑之期怎免。

    少年人飞扬浮动的,往往都寿不过三十岁;壮年人还鲁莽行事的,四十岁上必有大难。

   “颜子之限”是形容一个人英才早夭,因为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死时只有三十二岁。

    此外,人至四十岁为不惑之期。因为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说过“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壮岁”即壮年壮年时期,古代男子三十岁进入壮年。《礼记·曲礼》上说“三十曰壮”。现代人三十五至四十岁开始步入壮年,六十岁进入老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最新的年龄分段为:44岁以下为青年人,45岁至59岁为中年人,60岁至74岁为年轻老年人,75岁至89岁为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将人体的衰老期推迟了十年,这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和抗衰老意志有积极影响。

    颜回在孔门弟子中,最足以传孔子的学问,但因为太过用功又营养不良,经常饿肚子,所以32岁就死了。孔子非常伤心,很难得有颜回这样可以传道的人。

    史料中记载,孔子有一次与学生们一起在鲁国的东门城上,观看泰山的景色。孔子突然问学生,远处是什么东西?学生中有目力好的回答说,好像有一条白链很快就过去了。颜回说:那是一个穿白衣、骑白马的人飞驰而过。颜回的视力太好,所谓“察见渊鱼者不祥”,不是好兆头。

   少有才华应该涵养栽培,潜龙勿用才是,如若飞扬浮动,矜而自骄是自取毁灭之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就是一例。

    王勃(649—676),山西龙门人。少有才华,六岁就会作文章,构思无滞,词情豪迈。沛王李贤爱惜他的才华,召为沛府修撰,所以王勃还不到二十岁就任朝散郎、沛王府修撰之职,甚被爱重。当时诸王贵戚之间盛行斗鸡,王勃就作了一篇《檄英王鸡》的嬉戏文章,触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曾一度任虢州参军,又因性情高傲,得罪同僚而被革职。他父亲也因他被贬为交趾令。

    唐高宗上元六年(675年),王勃赴交趾省亲,途中经过洪州(江西南昌),巧遇都督阎氏在重阳节于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应邀参加,写下了千古名作《滕王阁序》。王勃继续赶路去探望父亲,在渡海时不幸溺水而死,年仅二十八岁。

    近十年以来,年轻人得心肌梗塞以至“猝死”的病例越来越多。在一些大医院里,45岁以内得“心梗”的病例由以前的个位数上升到了十位数,发生脑溢血的中年白领(如企业家、律师等)则比老年人还要多。这种病人多为工作狂,给自己无穷的压力。每周工作时间达70小时以上,工作之外则是无休止的应酬,其中又兼有吸烟、酗酒的不良习性,加上运动太少,以车代步,就势必引发脑溢血及“猝死”之类的悲剧。

    40~50岁年龄段的男人,被形容为“四期”:事业在爬坡期,身体在下坡期,老婆在更年期,儿女在青春期。此时的社会、家庭责任和心理压力都最大,做事一定要“悠着点”。如果一味地“冒昧昏迷”,不惑之期就要出事了。

   33、喜怒不择轻重,一事无成;笑骂不审是非,知交断绝。

    有一种人是“喜怒不择轻重”,也就是感情用事,喜怒无常,讲话没有分寸,从不管他人能否接受得了。这种人往往智商高、能力强,但情商低,人缘差。因为缺乏团队精神,没有办法与人合作,结果多是“一事无成”。

    还有一种人“笑骂不审是非”,也就是喜欢“拿人开涮”,净讲些幸灾乐祸的玩笑话,让人下不来台。这种人多有才情,智商很高,但恃才傲物,宅心不厚,讲话尖酸刻薄,常常得罪人,所以朋友很少,知交断绝。

    幽默不能过火,开玩笑要分场合,要适可而止。上面说的两种人因为不懂五伦中友道“义”字的含义,孤寡薄福,恃才傲物,不修口德。“一事无成,知交断绝”还是好的,严重一点的连命都要赔进去。三国时期的杨修大概就属于这样的人。

    杨修在曹操手下任主簿,很受重用,但这个人爱耍小聪明,且不审是非,不择轻重。有一次,有人送给曹操一盒奶酥点心,曹操尝了一块觉得不错,就把盒子盖好,并在盒盖上写了“一盒酥”三个字。杨修见状,就把盒子打开,把点心分给大家吃了。曹操问他是怎么回事,杨修说,盖子上不是写着“一人一口酥”吗?

    曹操并不在意这些小事,但杨修掺合曹操选子立嗣的大事,就引来了杀身之祸。夏侯渊命丧定军山,引发曹刘汉中大战。曹操因战事不利,准备撤兵又怕被人耻笑,犹豫不决。晚餐时曹操正在喝鸡汤,中军官来请示夜间的口令。曹操随后说出“鸡肋”二字。杨修听到以后,叫随从军士收拾行装,准备撤退。有人不解,杨修解释说: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我军久驻无益,不如早归。曹操一听大怒,以惑乱军心为名,杀了杨修。

    34、济急拯危,亦有时乎贫乏,福自天来;解纷排难,恐亦涉乎囹圄,神必佑之。

    救人于危难之中的人,有时也遭遇贫困,自有天加福给他;为人分忧解难的人,有时也有牢狱之灾,自有神来保佑。

    “囹圄”是周代对监狱的称谓,《幼学琼林》里就有“囹圄是周狱,羑里是商牢”的句子。其实秦朝也称监狱为囹圄。

    好人没好报,行善不得善果,这是世人最不理解的事实,加之唯物主义的曲解,使社会大众对善恶因果持怀疑或否定态度。因果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宇宙间的基本规律,其中的条件与转化形式很复杂,远非我们的智力能够理解,所以只能简单地以三世因果为例证予以说明。

    这个世界中有六道轮回,因果关系岂止六世?那是无量世,佛说“不可说,不可说”。做善事反得恶报的道理,简单说来,大概有二个:一是以前造的恶因,重罪轻报,就此一笔勾销了。否则,这个业果要严重得多。正如佛在《金刚经》中说的,受持佛法反而受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看起来吃亏,实际上占了大便宜。二是现在做的善事还不够现报善果的数量,要积累到一定程度,果才能成熟。三就是有些别有用心的人,表面在做善事,其实有的在沽名钓誉,有的是良心发现,在那里赎罪。凡此种种,绝对不是我们肉眼能观察明白的。

    至于助人为乐的人,反而遭了牢狱之灾,也是同理。不过,有时天要降大任于斯人,也要先有一番磨练,例如王凤仪善人救杨柏就是一个例子。

    杨柏(字荫轩)也是个善人,为人忠厚,专做善事。他施衣舍粮,救济贫民,又宣讲善书,化俗成美。但不知为了何事,竟被官府捕去下了大狱。王凤仪一个心思要救杨柏,夜里赶去县城,走在路上,忽于黑夜见到太阳,悟了道。同时知道了,杨柏的官司是上天考验他的信心,他该有六个月的牢狱之灾。以后查明是诬告,杨柏被当堂释放。出狱后,他做善更积极,到处宣讲善书。

    35、饿死岂在纹描,抛衣撒饭;瘟亡不由运数,骂地咒天。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被饿死的人仅仅因为螣蛇纹入口了吗?纹描只是标识,原因是这些人不知惜福,糟踏五谷,浪费资源,福尽而死。得瘟疫而亡的人是因为运数不好吗?运数只是说法,原因是这些人自己造孽还咒地骂天。

    “纹描”是法令纹入口,在相学上叫做“螣蛇纹见”。现此纹者,无论富贵贫贱均主饿死。汉朝的邓通有此纹,相士许负断他会饿死。汉文帝不信,特将四川一铜山赐给邓通,许他私自铸钱。景帝时,邓通被罢官抄家,最后因穷困而死。临床上的食道癌病人多有此纹。

    人一生吃穿多少是有定数的,除了你不断地再修福德,否则坐吃山空,资源用尽了就没有了。看过《了凡四训》就明白这个道理。孔先生曾用铁板神数算出袁了凡“食廪米九十一石五斗当出贡”(廪生升到贡生)。他食米七十余石时,就被屠宗师(教育厅长)批准补贡了。他以为孔先生失算了,哪知道没几天就被刷下来,继续当廪生。到正式出贡时一算,前后食廪米正好九十一石五斗。“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命里有的终须有,命里无的争不来。不但争不来。本来有的也被你折福丢掉了,所以说“君子乐得为君子,小人冤枉为小人”。拼命争了半天还是自己命里有的,冤不冤呢?要想求财富就要种财富的因,这就是德,“德建名立”。不布施、不种福德这棵摇钱树,如何能够发财呢?

    《三世因果经》中说:“今生饿死为何因,前世糟踏五谷人”。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物资丰富,人们造恶业的机会也大大增多了。仅糟踏五谷、奢侈浪费一项,就不知道要折损多少人的福报。宋朝奸相蔡京,食用奢靡,常以芝麻喂鸡,绿豆饲牛羊。他的幕僚翟谦也学着享受,为吃一碗鸭舌汤,就不知要糟蹋多少鸭子的性命。以后蔡京遭贬,翟谦亦被抄没家产,行乞中被饿死了。张廷玉说雍正:“上进膳,承命侍食,见上于饭颗并屑,未尝废置纤毫。”饭粒掉在桌上,雍正皇帝都要捡起吃掉。

    我这次回大陆讲课,有几个当年富得不得了的人来听讲。想当年他们都是吃尽穿绝,一呼百诺的人,现在却混得连饭都快吃不上了。这还算好的,你赶快修福布施还能转命运,再严重一点的就要挨饿。到命里的福报一点都没有了,神仙也救不了你。得食管癌的人不都是穷人吧!眼看着丰盛的食物,心中饿得冒火,但食道被塞住,咽不下去。即使做手术捅开了,也是一进食就呕吐,而且是喷射状呕吐。我亲眼见到几个老年朋友都是这样死的,死时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有钱又有什么用?

    “瘟亡”指因瘟疫等暴病而死,包括现代的急性传染病及各种怪病。古时称为“天灾”,天降之灾。天有好生之德,哪里会有天灾?还不统统都是人祸招感而来的。大陆最近有几次怪病瘟疫,象前年的萨斯,今年四川的人感染猪链球菌病,还不都是杀生引来的果报。有些人要钱不要命,挣不到钱就咒天骂地,说上天不公。存心骗人的还每每对天发誓,亵渎神明,这比咒天骂地还要严重,所招感的果报必是奇祸,瘟亡还算给你留个全尸呢。

    《太上感应篇》中说:天地有司过之神,人的头上有三台北斗,人身中有三尸神,家中有灶神,都在记录人的罪恶。“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犯过轻的夺一算(百日为算),严重的夺一纪(十二年为纪),算尽则死,所以人都是自己折自己的寿。

    天地每时每刻都在监察着我们的起心动念,愚人以为有秘密,哪里可以逃得过天地的监察?一举一动都不敢得罪天地神明,哪里还敢咒天骂地呢?怨天尤人、呵风骂雨,唾流星、指虹霓、辄指散光、久视日月、对北恶骂都是不允许的,否则死有余辜,还会殃及子孙。

    佛法中有忏法(水忏、大悲忏等)可化解医药治不了的业障病,但总要人真心发愿、忏悔,才能除障消灾。人是天地所生,不知法天地而行,反而骂地咒天,下场就惨了。这叫作“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能活”。
2007/09/28回复
猜你喜欢

广州新福港鼎峰第五期

开个贴帮妈妈们看下房子风水与一些常见问题小分析

兔年宝宝几月出生好(属兔人出生月的命运)

网上学习分享:小儿“疳积”相关知识小汇总

挪威的鱼油和刚爆料出事的鱼肝油,是一样的东西吗?

鱼肝油出事,各位看看有没有中招

热点推荐

闻风丧胆的手足口来了 娃哭了4天!

阿嫲手作新开张买一送一 冤种就是我

已用一年的风扇以修换新 自出邮费你会换吗

异地分居夫妻没感情 夫妻生活我都拒绝

2024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9.9一斤妃子笑 个头不大清甜多汁

必胜客披萨搞优惠 又来买一送一了

下午茶甜品分享 抹茶天母甜甜圈

一人推一个喜欢的餐馆 甘稻粤菜田园馆

不到10元九毛九解决午餐 服务还很好

5元糖水风吹到家门口 还是自制打包

3.5元 8个柠檬还包邮 自制姜柠茶

打卡陕西风味老碗会 面条爽滑有劲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