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一个好的班主任比一间好学校要重要得多
今天,看了首页上一个妈妈说到孩子的择校问题,不禁想在这里说说我的孩子的升学之路。
先说说我家的情况:我的孩子今年要读小学一年级,从去年开始,很多人都问我,包括孩子同学的家长都不断的问我,准备去哪里读书?原来我是很淡定的,但这两个月我不淡定了,也很纠结。
说说我纠结的原因:我家楼下拐一个小弯就是一所名小学,这所名小学在妈网上也是很热门的,路程大概3分钟。但这个不是我的地段小学,我的地段小学要横穿三个马路,其中有一条马路没有红绿灯,一条马路时广州市的主干道(不要问我为什么,我一直认为就算所谓的地段也都有很多人为的因素,在哪个地段小学附近就有属于我楼下的名小学的学位的),路程约15到20分钟。
我们做老师都知道,小学学习的内容是任何一个人都能学会的,与是否重点小学没有关系。任何一个好学校都有不好的学生,同样,任何一个差学校也都有好学生。就像我现在工作的学校,在广州市是比较好的,而且校风也是很有名气的一所学校。但我们确实也有那么一些学生真的不怎么样。但同样,我在教高一的时候,经常能碰到一些学习,人品,性格都很好的学生来自于大家所认为很差的学校。所以这个不是必然的。
在小学学习,重点不是学习知识或方法(哪怕你在小学学了多少技巧,其实到了高中,大多数都是没有用的)。而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试想,你的孩子在学校(小学)学习时间并不是很多,做作业大多数在家里,你的态度决定了他的学习习惯。是放任还是严格要求影响了他以后学习的态度。我们现在所碰到的绝大多数的差生基本都是因为小的时候父母的放任,纵容,使得孩子不受管束,到了中学,基本已经管不了了。(其中有一部分是来自所谓的好学校,甚至当年就是择校生)
同样,在幼儿园,我也一样的态度。我的孩子一直在楼下的幼儿园就读,5年(小小班,小班,中班在小区的私立幼儿园,由于2周岁就读书了,年龄不够,我在她中班的时候转到门口的一所普通的公立幼儿园,读中班,大班),当时有很多同事问我干嘛不到远一点的一所名牌幼儿园读书,要去也应该不是大问题(找领导应该可行),但我觉得,幼儿园不就是玩吗?她玩的开心就行了,每天接她以后,可以在楼下和小同学玩上一段时间才回家,由于近,我还经常担当起帮其他妈妈接孩子的任务,来家里吃饭,直到他们的父母下班来接孩子。孩子们在家里也有吵闹,争吵,但更多的是学会分享。孩子的同学也大多数住在附近,我们也经常邀请小朋友来家里做客,我的孩子也经常到其他同学家玩。这不就避免了独生子女的一些弊端吗?而且在这种普通幼儿园,老师会给更多的机会给她表现,她在两个幼儿园都生活得很自信,很快活!
可能这时有些妈妈就说,那你纠结什么啊,去读地段就可以啦。
我分析一下这两所学校的优劣吧:名小学当然优势就在近啦,我完全可以预想在她2年级下学期就可以独自上学和放学,最关键的是现在的幼儿园可以每天到小学接孩子回幼儿园中午托管(吃饭和午睡,现在让孩子最津津乐道的就是幼儿园的伙食了),但对象必须是这个幼儿园毕业同时在这个小学读书的孩子。想想,这能解决我多大的后顾之忧啊。而地段小学太远太不安全了,而我的工作性质注定我有时候要很早出门,很晚下班。而奶奶已经70多了,眼睛动了手术,也不太好。接送就成了大问题,而且这么危险,我想就算到了3、4年级,我也不一定放心让孩子一个人上学。关键是地段小学由于非常小,午休都不能完全保证,也就是说我要每天中午接孩子回单位或回家,换言之,我的午休就很不保证了。想想,要这样过6年,心中怕怕。
在地段小学读书,我可以预想我的孩子应该还是属于比较好的那一部分,而且我是附近一所名中学的老师,大家都是同行,总能给几分薄脸,可能孩子表现的机会会更多,会更有自信。相反,在名小学,孩子们非富则贵,我不能和他们拼钱,拼权,拼爹。而且名小学的老师似乎总是高傲一点。还有这些学校总是热衷于一些要用钱堆出来的活动,我估计我没有这么雄厚的资本,我的孩子会不会越来越没有自信?不肯定!
最后,当然就是钱的问题。地段小学免费,名小学至少要交5万。可能有很多妈妈会认为,5万很少啊,但我确实觉得是很多了,而且不值得。想想,这5万若用来旅游,是否能给孩子更多的提升?(说说题外话,记得06年初我教高三,惯例在学生大考前我们会有一次小小的旅游,我有三个同事让孩子请了假,当时他们都是读小学,而且都是快考试的时候了。三个孩子和我们一起去了黄山玩了4天。现在这三个孩子分别在高一,高二,高三,都是在各个年级的前列,基本属于想考那所学校都没有什么大问题的。当年初中升高中其中一个孩子还以两科满分的成绩考上高中的。关键当时这三个孩子的小学都只是地段的普通小学)
以上就是我纠结的原因了。为此,我专门请教了我单位退休的校长,他在90年代是广州市知事中唯一的中学校长。他的看法和我一致,小学根本不需要择校,关键在家长。
但基于以上各种原因,我还是递交了申请给现在的领导,申请择校。校长对我说,因为今年猪宝宝很多,不像往年,不一定能帮我办成。我也说了我的纠结,表示其实能办就行,不能办也无所谓了。
关于择校,最后想说说我的观察:
我是在90年代中大学毕业就到了现在的单位工作。当时没有现在这么热衷于择校,也很少提及所谓的学位房,但那时的学生更淳朴,更刻苦。举个例子,当时我还很年轻,也没有什么事做,所以也有做家教,但一般一个星期就一次,而且一般也就2到3人,想再找学生,不容易。社会上也不是很热衷于家教。但现在看到我身边年轻同事,总是接到很多家长或朋友的求助,要求家教,他们做都做不来。但现在的学生又怎么样?比较懒惰,比较依赖,习惯于寻求家教或补习班,在学习上遇到困难,首先想到的是家教而不是自己去思考,总结,琢磨。我经常看到一些成绩比较好的孩子还要出去参加那些所谓的保证班!完全没有必要。要知道,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学习的方法,学会自我学习,毕竟人生都是一直在学习中度过的,现在不善于学习,将来工作的时候怎么能自我创新??
居我对我所任教的多届学生现在的就业情况分析(他们中最大的都三十多岁了),当年成绩很好,但死读书的大多数不是有很大成就(除非有爹),相反,当年成绩中等甚至一般,但情商很好,自我能力很不错的孩子,在各自的岗位上都能做的不错。
而现在很多家长都会和我们讲,当年择校进了某好学校,就给于孩子很大的期望和压力,但孩子很早就失去了学习的快乐。其实生活最重要不就是为了快乐,不是吗?
补充今天中午收到同事的一个电话。
之前我的同事就知道我为孩子上学的事情而纠结,尤其我说到关于孩子去那个名小学可能很难,我单位领导都基本拒绝了我了。他也很关注这个事情。
中午,正在午睡时我接到同事的电话,他告诉我有关他邻居的事情:在一个月前,他的邻居(没有广州户口,做着小本生意,老婆没有工作,没有什么关系和背景)以为我的同事是一个名中学的老师很有办法,找了我的同事,请求他帮忙让小孩进入某名小学。我同事实话告诉他,我们这种小兵没有办法,要她自己想办法。
今天上午,我同事的邻居告诉同事,已经能进入某名小学了,我同事很惊讶,问她怎么办成的。她说,非常简单,半个月前,到了某名小学的传达室,说是家长,进去,直接到校长室,给了校长2万(赤裸裸的钱),说出想来(当然,后来是否还公关了,就不知道了),现在就确定要了。(记得某名小学当时宣称因为地段生太多了,基本收不了择校生!!!!)
我同事立马打电话给我,叫我也可以这么办。
我听完后,冷静的对他说,如果这样,我宁愿不去了。我真做不出来。
看到很多妈妈对小学教育的一些看法,我觉得有一点误区,我也来说说作为中学老师我们经常谈到小学的想法吧。
1、教学质量。很多妈妈总说什么学校的教学质量很好,其实小学没有升学的考试,就没有办法说什么教学质量好。我们所说的教学质量,不是指你最终考出什么成绩,而是指入口和出口的差值,这也是政府评定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最重要的环节。就例如高中,某间在妈妈们心目中很好的名气很大的中学,实际上在高考评估中是很靠后的,因为它收生的分数很高,但出口远远达不到进口的指标,所以很多时候连一等奖都没有(这个一等奖是用数据算出来的,可不是就看出口的)。所以小学可以说基本教学质量都差不多。我有好几个同事的孩子在东×东小学,上学期考了一次全区统考,考前老师不断的要家长上网印作业给孩子(他们的习惯是家长布置,改作业,我的同事们总想骂脏话),结果考试完,孩子说,试题就是之前的作业,可能这就是家长们所说的好的教学质量吧。但有意义吗?
2、朋友圈子。据我对我以前的学生的观察,我发现他们最好的朋友基本都是在高中和大学。小学生,心智还没有发育成熟,很容易就忘记了。除非中学还是同学。
3、关于校风。确实,一些好的学校整体的学生素质要更好,但一定要记住,任何一所学校都有地段生,所以一定是龙蛇混杂的,你真的想孩子上的小学学生素质高,要看的是这个小学附近的居民的素质。前面所说的我孩子的地段学校和我楼下的名小学,我们所处的居民区相对来讲是比较好的,周边的居民大多是比较高学历的,例如去菜市场,就基本听不到讲粗话。所以我对于去两所学校都是抱有相同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