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来广州工作12年了,也想讲讲我的买房历程,一出人生的悲喜剧~
我是2001年毕业的,北方人,北方的大学,家里是工薪阶层,之前也没有亲戚朋友在广州,鬼迷心窍来到了这个城市。工作还不错,在近郊,有食堂有宿舍有班车,当时月收入5k算很好了。但十几年过去了,收入没变化,于是悲剧了。现在的老公,当时的男朋友,是工作后认识的,他与我的工作性质差不多,也是十几年收入不变的那种。他家也是外地的,工薪阶层,在广州读的大学,对这个城市比较熟悉。
于是2002年,我们拍拖才半年的时候,共同买了第一套房。用后来的时髦话讲,我们是“合伙炒房”。当时也没顾虑,只想着万一分手了就卖房分钱呗,没分手就正好入住,真是歪打正着~2002年的楼市,说起来真是便宜,让人不住的想回到过去啊。当时的黄埔,如今120w/套的房子,那时候只要10w;东圃,骏景花园卖4000都嫌贵,如今已是2.5w+了;东山越秀,十几万的房改房学位房大把多随便选;那时还没有珠江新城,广州最豪华的地方还是天河北。
我们的第一套房就买在了天河北体育中心附近,那是真正的CBD啊,当时的广州第一高楼中信广场近在咫尺~高层/南向/靓景/豪装的二手房,100平米三房,全实木地板,连马桶都是TOTO的,第一手香港业主在1997年左右买的,购房**上写了100w+,我们买的价格大概是63w全包,我俩都在偷笑,觉得那业主亏钱我俩占便宜了。房产证写着我俩的名字,首期两成大概是不到20w,我们俩刚开始工作,没几个存款,于是每家出了10w,说好是借的,要还的。真的要感谢父母,没有问东问西甚至没有见过女婿/儿媳,就无条件支持我们了。剩下的办公积金贷款,月供1w,贷款时间是四年。拿到钥匙,第一时间放租,月租5k,剩下5k月供用我俩的公积金就能对付过去了。当时想着四年时间供完楼,正好收回房子结婚~那时的愿望多么单纯美好啊,那时的广州交通的多么的顺畅便捷啊~
过了一年,我和老公登记结婚了,除了那个租给别人住的房子,一无所有,没摆酒没聘金没嫁妆,我俩都住在单位宿舍里,好在离得近。天河北那个房子,我们越来越不喜欢了,受够了市中心的闹腾,我们开始向往郊区的安静平和。于是2003年非典过后,在新塘那个众所周知的郊区大盘我们又买了一套连排别墅,那是广州十几年来房价最低的时候,甚至低过2002年我们买第一套房子的时候,又一次歪打正着。
那套连排小别墅,便宜得不可思议,160平米四房带装修+40平米花园,只售40w,神奇吧,多希望时光倒回啊,我一定买足一条街~再次办公积金和商业组合贷款,首期2成+收楼费用共计10w,照例我俩是没有存款的,每家借我们5w(汗一个~)。房租+公积金搞掂第一套天河北,我们的工资继续供第二套。那时没有限贷这回事,幸福啊~终于可以搬出宿舍了!入住后我和老公上下班要坐楼巴,好在单位并不遥远,十几公里而已。美中不足,全北向,冬天冷得要命,夏天又热得要命,而且交通不便,遥远的广州真的是遥远的省城。
人心总是不满足的,住上了有花有草的小别墅,我们又开始嫌弃房型不好,朝向不好,花园太小……尤其是晚上去独立别墅区散步的时候。于是我们又动了买房的心思。当时200平米房子+200平米花园的独立别墅,二手价大概是130w多点。为什么关注二手呢,因为别墅收楼后,要自己安装很多东西,太阳能热水器神马的,还有花园也是要投入一大笔才能有个样子,我们想省这笔钱,最好捡个现成的,我们都对二手房没有恶感。看来看去,选择很多,但都不太理想,嫌贵,那种房子在2002年只买88w!怎么可以让人家赚我们那么多钱?!一百多万的房子当时看来是天文数字了,我们周围的同事朋友还没听说有人买这么贵的房子呢。虽然我和老公的日子很俭省,住在郊区不旅游不购物,甚至很少去广州参加朋友聚会,但是也只攒了大概有20w的样子,本来是想还父母钱的,不过双方家长都说不要了。只是这20w离首期还差得远呢,买独立别墅的计划也并不急迫。
2004年接到了中介的电话,有人看中了我们天河北的房子,出价73w,比2年前我们买这个房子的时候高了10w,这两年期间还挣了10w的房租。于是我们决定出售天河北的房子当别墅的首期,我们手上那20w正好用来赎契。到了2013年的今天,这套带华阳小学学位的房子,保守估计300w,掩面泪奔~
回到2005年,卖完房子拿回来的钱,在加上手上的现金,终于入手了一套两百多平米的独立别墅,花园面积也有两百多平米,一辈子关于房子的幻想基本全部满足了。那一年,我25岁,还很年轻。
供着2个房,小连排又租不出去,又没理想又没钱的日子不咸不淡的过了几年,我们一直都紧巴巴的。结婚登记已经好几年了,我们对彼此的考察期安全度过,决定要孩子了。可是手上没多少钱,万一在生产过程中的遇到突发状况怎么办,又不好意思张开大手问父母要。前面父母借给我们买房的钱一直都没还呢。再加上那房子租不出去,空置几年都快烂了,我们就想卖掉。宝宝是2009年出生的,怀孕期间出售了连排别墅,售价105w,当时看是挣了不少。不过,在2013年的今天,那种房子随便卖240w,不说了,又是泪~
宝宝出生后,度过了兵荒马乱的那几年,好容易上了幼儿园,手头宽裕,我又动了买房子的心思。可是广州的楼市早已今非昔比了,限购不说,最要命的是限贷,卖掉的房子也算,所以我已经被银行列为拒绝来往户了。而且说实话,市区4w多的房价,还能再涨多少,我心里也没底。其实我是多么想在越秀买一套学位房给宝宝啊,可惜连门槛都摸不到。
我住的地方是新塘,地铁13号线由虚变实是一大利好,广州东进的政策也是一直未变的。但新塘仍是楼市价格的洼地,虽然大盘的电梯洋房也买到近万了。我没有选择这种房子,而是选择了旧房改房和写字楼单位,2012年时总价都是30多w的那种。写字楼是可以贷款的,还可以带来现金流,这个我喜欢。住宅不能贷款,只能全款购买再办抵押贷款,利息还要上浮,不过仍在可以接受的范围,租金覆盖利息是没有问题的。乐观估计,2016年地铁开通后,新塘应该可以消灭万元以下的房子了吧~无比期待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