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花石斛
美花石斛,兰科,茎柔弱,常下垂,细圆柱形,高10~45厘米,直径约3毫米,基部略细。叶无柄,长圆状披针形,长2~4厘米,宽1~1.3厘米。花单生白色或紫红色;苞片小;中央萼片长圆状披针形,两侧萼片近筒形,蕊柱跟囊状;花瓣椭圆形,唇瓣3浅裂,先端微凹或近圆形,边缘流苏状,中央被毛;合蕊柱极短。分布广东、广西、云南等地。生于海拔400~1500米的山地林中树干上或林下岩石上。药品正名:环钗。别名及异名:环钗石斛、环草石斛、环石斛、环草、小环草(通称)。化学成分:石斛宁定、石斛宁、石斛酚。是生产“石斛夜光丸”的主要原料。
目 录
1形态特征
1.1 茎
1.2 叶
1.3 花
1.4 花期
2产地分布
3药用价值
茎
茎柔弱,常下垂,细圆柱形,长10~45厘米,粗约3毫米,有时分枝,具多节; 节间长1.5~2厘米,干后金黄色。
叶
叶纸质,二列,互生于整个茎上,舌形,长圆状披 针形或稍斜长圆形,通常长2~4厘米,宽1~1.3厘米,先端锐尖而稍钩转,基部具 鞘,干后上表面的叶脉隆起呈网格状;叶鞘膜质,干后鞘口常张开。[2]
花
花白色或紫红色,每束1~2朵侧生于具叶的老茎上部;花序柄长2~3毫米,基部被1~2枚短的、杯状膜质鞘;花苞片膜质,卵形,长约2毫米,先端钝;花梗和子房淡绿色,长2~3厘米;中萼片卵状长圆形,长1.7~2厘米,宽约7毫米,先端锐尖,具5条脉;侧萼片披针形,长1.7~2厘米,宽6~7毫米,先端急尖,基部歪斜,具5条脉;萼囊近球形,长约5毫米;
花瓣椭圆形,与中萼片等长,宽8~9毫米,先端稍钝,全缘,具3~5条脉;唇瓣近圆形,直径1.7~2厘米,上面中央金黄色,周边淡紫红色,稍凹的,边缘具短流苏,两面密布短柔毛;蕊柱白色,正面两侧具红色条纹,长约4毫米;药帽白色,近圆锥形,密布细乳突状毛,前端边缘具不整齐的齿。
花期
花期4~5月。
美花石斛花蕾呈黄色,花瓣淡红
2产地分布
产广西(那坡、融水、凌云、龙州、永福、东兰、靖西、隆林等地)、广东南部 (罗浮山)、海南(白沙)、贵州西南部(罗甸、兴义、关岭)、云南南部(思茅、勐腊)。 生于海拔400~1500米的山地林中树干上或林下岩石上。分布于老挝、越南等地。
3药用价值
【功能与主治】 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须久煎),6~12g(鲜者0.5~1两。入复方宜先煎,单用可久煎。熬膏或入丸、散。
石斛药用历史悠久,药用成分既丰富又均衡,能治疗多种疾患,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慢性咽炎、肠胃疾病、眼科疾病,血栓闭塞性疾病、糖尿病、关节炎、癌症的治疗或辅助治疗。
转自百度,图片无法显示,想详细了解的朋友请百度搜索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