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理财之路
24707133家庭理财
全部回帖

昨天卖了个关子,请各位猜猜最打动我的是什么?不是股票、基金这些能赚钱的东东,而是保险,为什么呢?当时我一个人出门在外打工,身边没有父母亲人,如果有点风险我怎么对的起父母双亲,如果万一在生病住院,花费肯定不少,存下了10W岂不是要打水飘,想想还是决定买份保险,以防万一。
做了决定,就开始询价,对比多家保险公司,这一对比让我真是吓一跳,保险营销员一见到我就跟我侃分红、投连等险种,说得多的是收益,但是对于收益究竟是如何来的,费用又是如何收的,尤其是投连险的管理方法更是听得云里雾里,在见了多个业务员之后,最后我选择了一个能够耐心跟我把保障说清楚的老业务员,买了中国人寿康恒重大疾病附加一份住院医疗津贴保险,当时花了3700多,是我当时半个多月工资,这份保单是我29岁买的,当时还未成家,到现在,已经缴了9年的保费,我也从来都没有理赔过,我从来不觉得这些保费缴亏了,因为他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
但是保险并不能解决10W元保值、增值的问题,这时候我想到了买房,因为哪时在广州租房也要600元,如果买个房子,虽然要还房贷,但是600元房租就可以用来还房贷,房子还是自已的,这是多好的事情。最为主要的原因哪时广州房价不象现在这么贵,每平米4000,5000、6000的房价比比皆是,而且地段相对来说都是不错的,记得当时看过圆村山顶的一套电梯三房,可以望江,琶州会馆就在江对面,当时每平米也就6900多,还送装修,全屋家私,月供也不过2500左右。
下定决心买房,就开始看房之旅,但是遇到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现有的10W元不能买有固定期限的理财产品了,因为这笔钱随时都要付首付款,诚意金,订金,起初我就这样让这笔钱躺在活期存折上,但是不甘心呀,后来我终于找到一个现金管理工具了,可以很灵活的管理这笔钱,当时利息跟一年期定存相近,而且每天都有收益,再给大家留个家庭作业,请大家猜下是什么工具呀,猜中者有奖哟!



毕业之后,来到广州从事软件开发工作,成家立业,生小孩,一晃已经年近40了。梳理这些年来的往事,在家 ...

毕业之后,来到广州从事软件开发工作,成家立业,生小孩,一晃已经年近40了。梳理这些年来的往事,在家 ...

看完这个之后,我就上网查了货币基金的知识,确定选择华夏现金增利这只货币基金,为了防止上当,我打电话去华夏基金公司咨询,工作人员当时就回复说,这只基金在各大银行都可以销售,不放心直接去银行买,听完这个,我就去银行咨询,一咨询果然有销售,当时我就纳问了,为什么以前不向我推荐这么好的理财产品呢,而是推荐我去买期限死、管理费用高的银行理财产品呢?后来仔细一想,肯定是银行是从自已的利益出发,销售自已的理财产品赚的钱多。从此以后,我对银行为我提供的理财服务,都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回望2013年余额宝的横空出世,把货币基金彻底带入到广大吊丝眼前(其实余额宝买的就是货币基金),迫使传统银行也纷纷推出类似于货币基金这样的理财产品,不禁有点得意,我10年前就开始买货币基金了。
同时感概基金公司想做而不敢做的事,互联网做到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货币基金存在已久了,基金公司怕得罪银行这样的能带来巨量客流的合作伙伴,没有去大力宣传自已的货币基金,或者说基金公司没有财力开那么多网点来宣传自已的理财产品,但是互联网改变了这一切,它第一次把吊丝级客户,直接拉到了基金公司面前,并且与他们的产品直接对接。
未来基金的销售还能产生哪些变化,值得期待呀! 哪我究竟有没有买成房呢?你们接着往下看就知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