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物权意识之我见
28431幼儿园早教
儿子的物权敏感期如期而至,跟所有小孩一样,会开始认为所有东西都是他的,极力“维护”认为属于自己的东西,甚至抢别人的过来不愿归还。这个时期他们好像什么道理都听不进去,甚至你会发现,你说越多效果越差,他“反扑”的更厉害。无奈之下,参考了幼儿园的做法,无需讲任何大道理,定好规则:谁先玩谁玩。一开始,肯定不可能服从,但每次在玩之前都严肃地说一次,而且每次都严格履行,犯规就直接抱走或没收玩具,从一次次的经验中,他们开始不同程度的接受规则了,抢玩具玩的问题暂时得到缓解。这真的应了蒙氏教育的理念:儿童的对外界的认知只依赖于他们的直观感受和经历体验,而不是旁人的说教。他们在一次次被抱走和没收中总结出需要遵守规定的经验。但是,这里遇到了一些问题,在双方有共识的情况下这个做法貌似可行,但是跟之前没有接受过此“规则”教育的别家小孩交往,别人的东西别人要拿走,这是无可厚非的啊,谁先玩谁玩的规则在此显得有点一厢情愿了,儿子也感到非常困惑。
认真思考过后,我觉得是我们一开始没有把物权意识解读好。所谓物权意识,是儿童开始区分“自己”和“别人”的一种很原始的意识,霸占玩具或其他物品都是他们在区别和建立自己领域的一种表现方法。之所以占据、对所有靠近或潜在夺走自己物品风险的其他小孩显得异常敏感,是因为他们心里有一种很大的担心和顾虑:其他人玩了,我的东西会不会就不是我的了?显然,我们在这里应该看出两点:1、尽管他们认为他们感兴趣的东西都是自己的,但他们对物品的归属及自己对物品的拥有权并不十分确定;2、他们自己的物权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可,他们没有安全感,所以通过他们有限的方式来“维权”
所以,我觉得我们大人可以帮助他们的应该是1、帮助他们划分“领域”——即区分好物品的归属:自己的东西是自己的,不是自己的东西都是别人的。(此时终于参透专家的金句了:区分我和非我的阶段。这是在提醒大人该干嘛啊,智商再次被bs了
)2、让他们知道,物品的主人可以无条件支配物品,对物品做出任何决定——即给予他们安全感。
这两点说起来非常容易,但做起来并不容易,尤其是第二点。当别的小孩(尤其是弟弟妹妹)想玩你家的玩具而你小孩又不愿意时,你会怎么做?当别的小孩正在玩你家的玩具而你小孩这时要求一起玩或收回时,你会怎么做?按照我上面说的,东西是谁的谁说了算。也许这样做会让大人很尴尬,对于老一辈的爷爷奶奶级这简直是逆天了!(我还曾经被我妈职责“纵子行凶”
)但其实细想想,这是对他们的一种尊重啊!反过来如果东西是别人的时候,要做好自己小孩思想工作的就是我们自己了。很多大人总是勉强逼迫自己的小孩“分享”,“哥哥应该让弟弟”,但问题是,在他还没有彻底搞清楚东西是谁的时候,在他还没有确定自己对属于自己的东西可以行使什么权利的时候,在他对自己还没有安全感的时候,向他提出分享——即把自己的东西从自己手里让出去,还不知道能否再拿回来?这样的要求是否有点太急进了点?打个客气点的比方,月底你马上要拿到工资了,但工资还没打到你的卡里,领导就说要“借粮”,你心里会是什么滋味?但是如果钱已经发到你手上了,那同事向你借钱应该是另一回事了,也许你本来就很乐意借的,但前提是这钱先得打上“你的标签“,对吗?我们在讨论的是2岁左右,物权概念还未清晰的小孩,我们成人是否不要太苛刻,按部就班来,先帮小孩建立好物权概念了,等他心智稍再成熟点了,再慢慢导入美德,道理之类的高层次的东西呢?融四岁能让梨,那也是4岁的小孩啊~
说到分享,那应该是建立在小孩的物权概念非常清晰了,并且对自己的东西非常有安全感了的前提下,他们才会进而考虑的事。我相信物权敏感期用正确态度度过的小孩,他们的自主意识会得到增强,他们不会经常对自己不确定不自信,他们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东西借出去之后会回来的,他们会大方自信的分享出自己的东西来,他们也会尊重别人的意愿。
育儿路上多舛,愿与各位宝爸宝妈们交流,共勉!
2014/03/15
全部回帖
妈咪爱我宝贝儿沙发
constance002:
“2岁左右,进入物权意识敏感期,幼儿开始对物品的归属开始产生意识,并建立自己的归属认知体系,是一个区分”我“与”非我“的阶段。 这个特殊时期家长要注意陪伴子女过渡好,否则易带来儿童产生嫉妒心等负面影响。……(然后全是负面影响的内容)”这是育儿书上说的,但一句“过渡好”把价值和技术含量最高的部分给带过了,无奈深感,专家写书还真会过渡啊!只好自己看着办吧!儿子的物权敏感期如期而至,跟所有小孩一样,会开始认为所有东西都是他的,极力“维护”认为属于自己的东西,甚至抢别人的过来不愿归还。这个时期他们好像什么道理都听不进去,甚至你会发现,你说越多效果越差,他“反扑”的更厉害。无奈之下,参考了幼儿园的做法,无需讲任何大道理,定好规则:谁先玩谁玩。一开始,肯定不可能服从,但每次在玩之前都严肃地说一次,而且每次都严格履行,犯规就直接抱走或没收玩具,从一次次的经验中,他们开始不同程度的接受规则了,抢玩具玩的问题暂时得到缓解。这真的应了蒙氏教育的理念:儿童的对外界的认知只依赖于他们的直观感受和经历体验,而不是旁人的说教。他们在一次次被抱走和没收中总结出需要遵守规定的经验。但是,这里遇到了一些问题,在双方有共识的情况下这个做法貌似可行,但是跟之前没有接受过此“规则”教育的别家小孩交往,别人的东西别人要拿走,这是无可厚非的啊,谁先玩谁玩的规则在此显得有点一厢情愿了,儿子也感到非常困惑。认真思考过后,我觉得是我们一开始没有把物权意识解读好。所谓物权意识,是儿童开始区分“自己”和“别人”的一种很原始的意识,霸占玩具或其他物品都是他们在区别和建立自己领域的一种表现方法。之所以占据、对所有靠近或潜在夺走自己物品风险的其他小孩显得异常敏感,是因为他们心里有一种很大的担心和顾虑:其他人玩了,我的东西会不会就不是我的了?显然,我们在这里应该看出两点:1、尽管他们认为他们感兴趣的东西都是自己的,但他们对物品的归属及自己对物品的拥有权并不十分确定;2、他们自己的物权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可,他们没有安全感,所以通过他们有限的方式来“维权”所以,我觉得我们大人可以帮助他们的应该是1、帮助他们划分“领域”——即区分好物品的归属:自己的东西是自己的,不是自己的东西都是别人的。(此时终于参透专家的金句了:区分我和非我的阶段。这是在提醒大人该干嘛啊,智商再次被bs了 )2、让他们知道,物品的主人可以无条件支配物品,对物品做出任何决定——即给予他们安全感。这两点说起来非常容易,但做起来并不容易,尤其是第二点。当别的小孩(尤其是弟弟妹妹)想玩你家的玩具而你小孩又不愿意时,你会怎么做?当别的小孩正在玩你家的玩具而你小孩这时要求一起玩或收回时,你会怎么做?按照我上面说的,东西是谁的谁说了算。也许这样做会让大人很尴尬,对于老一辈的爷爷奶奶级这简直是逆天了!(我还曾经被我妈职责“纵子行凶” )但其实细想想,这是对他们的一种尊重啊!反过来如果东西是别人的时候,要做好自己小孩思想工作的就是我们自己了。很多大人总是勉强逼迫自己的小孩“分享”,“哥哥应该让弟弟”,但问题是,在他还没有彻底搞清楚东西是谁的时候,在他还没有确定自己对属于自己的东西可以行使什么权利的时候,在他对自己还没有安全感的时候,向他提出分享——即把自己的东西从自己手里让出去,还不知道能否再拿回来?这样的要求是否有点太急进了点?打个客气点的比方,月底你马上要拿到工资了,但工资还没打到你的卡里,领导就说要“借粮”,你心里会是什么滋味?但是如果钱已经发到你手上了,那同事向你借钱应该是另一回事了,也许你本来就很乐意借的,但前提是这钱先得打上“你的标签“,对吗?我们在讨论的是2岁左右,物权概念还未清晰的小孩,我们成人是否不要太苛刻,按部就班来,先帮小孩建立好物权概念了,等他心智稍再成熟点了,再慢慢导入美德,道理之类的高层次的东西呢?融四岁能让梨,那也是4岁的小孩啊~说到分享,那应该是建立在小孩的物权概念非常清晰了,并且对自己的东西非常有安全感了的前提下,他们才会进而考虑的事。我相信物权敏感期用正确态度度过的小孩,他们的自主意识会得到增强,他们不会经常对自己不确定不自信,他们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东西借出去之后会回来的,他们会大方自信的分享出自己的东西来,他们也会尊重别人的意愿。育儿路上多舛,愿与各位宝爸宝妈们交流,共勉!
查看原文沙发
2014/03/1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