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从对口中学 论广州各小学的择校价值
2230640房产楼市
学位房,并不是广州才特有的,国外一般好的学区住房也是比较昂贵的,国内北京,南京,上海,杭州等学位房也非常火热,特别是北京,同一条街,楼盘素质差不多,有名校学位的比差一点学校的甚至可能贵1万一方。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的心愿,在能力许可的前提下,为孩子创造最好的教育条件被很多父母视为不可推脱的责任,尽管学位房价格不菲,很多爸爸妈妈们仍然义无反顾的加入到学位房大军中。
名校出来的孩子不一定能成功,但至少,相对于一般学校来说,概率还是要高一些。家庭教育固然重要,但很多家长没有正确的教育方式,也缺少时间和精力,这时,学校教育的作用就凸现了。
广州的学位房,其实主要指小学,同时也要连带考虑所对口的初中,在学位房选择时切忌盲目追求名校,要量力而行,选择最合适的。通常,人们会选择老牌省一级小学,如果这个小学能对口比较好的中学,那就更有价值了。
但是,学校的名气不一定是和他的教学水平成正比的,老牌学校有可能会沉沦,后起之秀也会迎头赶上。
我认为,在目前的应试教育体制下,衡量一所小学的加工能力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1、奥数,奥英,语文比赛的获奖人数和比例。2、每年考上四大民办初中:育才,广雅,应元,中大的人数和比例。但这些数据都很难获得,有心的爸爸妈妈可以向教育系统内部的人士打探。
二、广州各区的小升初政策
广州各区中,越秀区是传统教育强区,一直是学位房置业的热点,天河区近年来教育发展很快,也成为越来越多的爸爸妈妈们的选择,因此,我在这里主要谈一下这两个区兼谈其他区。
越秀区小升初的政策是每一组小学对应一组中学,越秀区好的中学比较多,通常每一组中学的搭配是是5好+1差或者4好+2差的方式,运气好,可能会被派位到省实这样的名校,运气不好,也有可能排位到东环中学这些一般中学,当然,后一种派位概率要高一些。但在越秀区特别是原先的东山区,即使最差的中学都是市一级以上的,比其他区强大很多。同样采取越秀区政策的有白云区,海珠区,以及荔湾的原荔湾片区。
天河区小升初的政策是小学直升初中,你在哪间小学读书,也就确定了你毕业后就读的初中。直升减少了不确定性,使得那些能对口比较好中学的小学大为抢手。黄埔,荔湾的芳村片区也是采用这种政策。
三、公办小学档次划分
我把广州市各公办小学划分为五个档次:
1、顶级名小学(东风东,华师附小)
2、名小学(质量较好的省一级,多为原东山区学校)
3、好小学(质量较差的省一级和质量较好的市一级)
4、一般小学学(市一级)
5、差小学(市一级以下的小学)
四、中学及其与小学的对口关系
广州好的公办中学也主要集中在越秀区,目前越秀区的初中按照中考成绩大概可分为3个层次:
(1)示范性高中的初中部,包括:省实,二中,铁一,广大,七中,16中,培正,育才,三中(其中后3所与前面6所有差距)。此外华侨外国语学校和八一实验中学由于大量接受本部小学直升生,中考成绩也位居前列。
(2)省一级学校,包括:21中,17中,知用中学,恒福中学,109中,广东侨中。
(3)一般学校:包括其他学校,其中25中,长堤真光,五羊,越秀外国语,10中,40中比较殿后。
天河区好中学不多,传统的名校有华师附中,47中,可惜华师附中招生人数很少,主要面向全市招奥数尖子,47中目前两个校区:汇景和茗雅苑,47中长期在天河独占鳌头,是天河区公办初中的首选。
此外,天河中学近年来进步很快,高中成为示范性高中,初中也仅居47中之后,2009年曾出过广州中考状元,我们在此也将其列为名校。113中作为天河区老牌省一级,实力也不容小觑,其生源较佳,重点班办的很好。
天河区比较好的中学还有75中,89中,东圃中学等。从今年中考情况来看,天河区的中学尖子比较突出,700分以上高分较多,大致来说,47中可比拟越秀区的培正,天河中学对应育才,113中可排在越秀区省一级前列。
以前,47中等是采用推荐,选拔招生,几乎囊括了天河区最好的生源,其中考成绩远高于越秀区同档次中学,今年是首批地段直升生毕业(47中本部明年才毕业),各中学成绩都下降较多,比如天河中学平均成绩是603分,而越秀区育才中学的成绩是620多,可见,直升后的中考成绩体现了这些中学真正的加工能力。直升可以上名校,但学生会不会在这种低压力的保障环境中减少学习动力,还有待观察。
海珠区最好中学就是6中了,但它的公办初中停止招生,老牌强校还有5中,南武中学,97中,它们学校同时也是或正在创建示范性高中,同时,江南中学,41中也是很不错的初中。这五所初中差距不大,97中领先一些,可对应越秀区的后3所名校,江南中学,南武中学稍差一点,5中,41中排在省一级前列。
荔湾区最好的中学广雅中学,公办初中也停办。协和中学没有初中部,剩下1中和4中是比较好的中学,大致也处于越秀区后3所名校位置。
白云区,黄埔好的中学很少,和其他区差距较大,在此不再讨论
把中学与小学的对口关系划分为5个层次:
A、名校(确定):即直升名校,这里的名校包括示范性高中初中部(剔除部分停招公办或水平较低的学校)和办学水平高的省一级。越秀区(省实,二中,铁一,侨外,广大,七中,16中,八一,培正,育才,三中)天河(四十七中,天河中学),荔湾区(四中,一中),海珠区(九十七,南武中学,江南中学))
B、名校(中概率):即派位到名校的概率30-50%; 或者省一级(确定或高概率):即直升或高概率(65%)派到省一级学校初中部
C、名校(低概率):即派位到名校的概率较低(小于30%) 或 省一级(中概率)
D、省一级(低概率)
E、一般初中
概率是这样算的,比如2010年越秀区第一组:东风东、农林下路、育才、水荫路、先烈中
省实中学 1 17人
广大附中 2 39人
第七中学 3 38人
十六中学 4 35人
育才中学 5 131人
东环中学 6 7班
梅花中学 7 4班
毕业总数1200,其中名校招生260人,概率是20%,而且这是第二批派位,第一批推荐生还有10%-12%名额,总的来说上名校概率中等。
再看一下东风东路小学今年的毕业情况:
省实34
广大11
培正4
十六中19
育才21
东环51
梅花82
放弃44
育实11
华侨外5
恒福8
二十一4
十三中8
七中12
铁一7
八一4
二中2
越秀外1
进入到梅花和东环是最多的,其次是放弃学位和省实,一般放弃学位绝大部分是考上了民办初中,总的来看,毕业后进入好初中的概率在60%左右,进入名校概率50%(包括民办初中),概率还是较大的。
五、各小学的择校价值
综合考虑,我把广州市各小学的择校价值划分为六等,每一等根据小学和对口中学的组合进行了分类,比如2+B,即小学是第2类,对口中学是B类,需要明确的是,在择校时虽然我们同时考虑它对口的中学,但后者的重要性稍差,因为目前广州最好的初中排在前列的是民办初中,民办初中一般通过考试招生,而不是派位招生,那些小学就读于名校的学生在这种考试中优势更大。
第一等:
单1
华师附小,东风东小学,
2+A
华阳小学(直升47中),体育东小学(直升天河中学)
第二等:
2+B (按心水顺序排列)
农林下路小学,朝天路小学,东川路小学,华景小学,中星小学,华侨外国语学校,培正小学,广铁一小,黄花小学,先烈中小学,育才小学,文德路小学,八一实验小学,署前路小学,东山实验小学,小北路小学,先烈东小学,怡园小学
很多同学会觉得奇怪,名气不太高的农林下路小学,东川路小学排名靠前,而择校大热门培正小学,文德路小学,小北路小学却比较靠后,实际上,农林下路小学和东川路小学都属与闷声发展的类型,每年招生不多,但出精品,能进入好初中的比例甚至比东风东还高,培正小学,我觉得其学位房性价比低,三十几年的老房子都要2万一方,但小升初并不占多大优势,文德路小学,小北路小学是本身是很一流的,可惜就是派位不理想,文德路小学对应的十三中,十中是越秀区排在后面的中学,小北路小学能进入二中的比例很低,三中近年来下滑的厉害!
3+A
华农小学,五一小学 ,华康小学
第三等:
2+C
东风西小学,桂花岗小学,旧部前小学,同福中小学,海珠区实验小学,菩提路小学,宝玉直小学,昌岗中小学,乐贤坊小学,华侨小学,沙面小学,西关培正小学,协和小学
3+B
建设大马路小学,水荫路小学,云山小学,登峰小学,红火炬小学,梅花村小学,执信南小学,清水濠小学,中山三路小学,建设六马路小学,陶育路小学,天府路小学,体育西小学,龙口西小学
4+A
天河实验小学,冼村小学,猎德小学,农科院小学,五山小学,汇景实验小学
第四等:
2+D
昌岗东小学,万松园小学,江南二小
2+F
京溪小学,广园小学,景泰小学,康有为小学,芳村小学
3+C
何香凝小学,客村小学,西关实验小学,宝华培正小学,惠福西小学,环市路小学,回民小学
第五等:
4+B或 3+D
太多,没有择校价值,就近上学
第六等: 其他组合
没有择校价值,就近上学
需要注意的是,这份榜单是综合考虑了小学本身和它派位的中学而给出的择校价值,不是单纯小学实力的排名,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赫赫有名的沙面小学只排在第三等,因为它派到4中,1中两间名校的概率不高,1中,4中是面向全原荔湾区范围的小学派位,分配到沙面小学的比例就很少了。同理,京溪小学是白云区最好的小学,但他的对口中学太差,也就掉到了第四等。
为什么我们还要考虑小学所对应的初中呢?因为再好的小学,总有一些差生,他们是考不上那些较好的民办初中的,只能接受派位。初中生叛逆心很强,很多学生开始学会逃学,打架,谈恋爱,混社会等,如果派到好学校,即使是差生也有可能在良好的校风熏陶下,逐渐赶上其他同学,至少不会变坏,但如果不幸到了一个差的初中,读出来的概率就很低了。
榜单仅供参考,千万不要轻信而被误导,还是那句话,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2014/06/13
全部回帖
虽然是老帖,但至今仍有极强的参考价值。
2014/06/13回复

没看完,看了前面部分,发现很多不合理的地方,特别是对于天河区的描述。
一、小学的分级,省一级市一级早不不能说明什么了,一些普通未能评级的学校在奥数、小英赛的竞赛中,小升初升入民办名校的比例要高于一些早期评出的省一级学校;
二、把天河区的47中与培正、天河中学与育才中学相比,明显是把天河区的学校降了一个档次。
以中考录取分数来说,2013年天河中学的分数线是660分,高于育才中学的645分。
47中高考的一本率在30%以上,一般与东山区的学校比,通常是与16中、7中放在一起比较的。

一、小学的分级,省一级市一级早不不能说明什么了,一些普通未能评级的学校在奥数、小英赛的竞赛中,小升初升入民办名校的比例要高于一些早期评出的省一级学校;
二、把天河区的47中与培正、天河中学与育才中学相比,明显是把天河区的学校降了一个档次。
以中考录取分数来说,2013年天河中学的分数线是660分,高于育才中学的645分。
47中高考的一本率在30%以上,一般与东山区的学校比,通常是与16中、7中放在一起比较的。

2014/06/13回复

一、怎样定义学位房
学位房,并不是广州才特有的,国外一般好的学区住房也是比较昂贵的,国内北京,南 ...
2014/06/13回复

没看完,看了前面部分,发现很多不合理的地方,特别是对于天河区的描述。
一、小学的分级,省一级市一级早 ...
2014/06/13回复

没看完,看了前面部分,发现很多不合理的地方,特别是对于天河区的描述。
一、小学的分级,省一级市一级早 ...
2014/06/13回复

一、怎样定义学位房
学位房,并不是广州才特有的,国外一般好的学区住房也是比较昂贵的,国内北京,南 ...
2014/06/14回复

unchainmelody:
学位房,并不是广州才特有的,国外一般好的学区住房也是比较昂贵的,国内北京,南京,上海,杭州等学位房也非常火热,特别是北京,同一条街,楼盘素质差不多,有名校学位的比差一点学校的甚至可能贵1万一方。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的心愿,在能力许可的前提下,为孩子创造最好的教育条件被很多父母视为不可推脱的责任,尽管学位房价格不菲,很多爸爸妈妈们仍然义无反顾的加入到学位房大军中。 名校出来的孩子不一定能成功,但至少,相对于一般学校来说,概率还是要高一些。家庭教育固然重要,但很多家长没有正确的教育方式,也缺少时间和精力,这时,学校教育的作用就凸现了。 广州的学位房,其实主要指小学,同时也要连带考虑所对口的初中,在学位房选择时切忌盲目追求名校,要量力而行,选择最合适的。通常,人们会选择老牌省一级小学,如果这个小学能对口比较好的中学,那就更有价值了。 但是,学校的名气不一定是和他的教学水平成正比的,老牌学校有可能会沉沦,后起之秀也会迎头赶上。 我认为,在目前的应试教育体制下,衡量一所小学的加工能力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1、奥数,奥英,语文比赛的获奖人数和比例。2、每年考上四大民办初中:育才,广雅,应元,中大的人数和比例。但这些数据都很难获得,有心的爸爸妈妈可以向教育系统内部的人士打探。 广州各区中,越秀区是传统教育强区,一直是学位房置业的热点,天河区近年来教育发展很快,也成为越来越多的爸爸妈妈们的选择,因此,我在这里主要谈一下这两个区兼谈其他区。 越秀区小升初的政策是每一组小学对应一组中学,越秀区好的中学比较多,通常每一组中学的搭配是是5好+1差或者4好+2差的方式,运气好,可能会被派位到省实这样的名校,运气不好,也有可能排位到东环中学这些一般中学,当然,后一种派位概率要高一些。但在越秀区特别是原先的东山区,即使最差的中学都是市一级以上的,比其他区强大很多。同样采取越秀区政策的有白云区,海珠区,以及荔湾的原荔湾片区。 天河区小升初的政策是小学直升初中,你在哪间小学读书,也就确定了你毕业后就读的初中。直升减少了不确定性,使得那些能对口比较好中学的小学大为抢手。黄埔,荔湾的芳村片区也是采用这种政策。我把广州市各公办小学划分为五个档次:1、顶级名小学(东风东,华师附小)2、名小学(质量较好的省一级,多为原东山区学校)3、好小学(质量较差的省一级和质量较好的市一级)4、一般小学学(市一级)5、差小学(市一级以下的小学) 广州好的公办中学也主要集中在越秀区,目前越秀区的初中按照中考成绩大概可分为3个层次:(1)示范性高中的初中部,包括:省实,二中,铁一,广大,七中,16中,培正,育才,三中(其中后3所与前面6所有差距)。此外华侨外国语学校和八一实验中学由于大量接受本部小学直升生,中考成绩也位居前列。(2)省一级学校,包括:21中,17中,知用中学,恒福中学,109中,广东侨中。(3)一般学校:包括其他学校,其中25中,长堤真光,五羊,越秀外国语,10中,40中比较殿后。 天河区好中学不多,传统的名校有华师附中,47中,可惜华师附中招生人数很少,主要面向全市招奥数尖子,47中目前两个校区:汇景和茗雅苑,47中长期在天河独占鳌头,是天河区公办初中的首选。 此外,天河中学近年来进步很快,高中成为示范性高中,初中也仅居47中之后,2009年曾出过广州中考状元,我们在此也将其列为名校。113中作为天河区老牌省一级,实力也不容小觑,其生源较佳,重点班办的很好。 天河区比较好的中学还有75中,89中,东圃中学等。从今年中考情况来看,天河区的中学尖子比较突出,700分以上高分较多,大致来说,47中可比拟越秀区的培正,天河中学对应育才,113中可排在越秀区省一级前列。 以前,47中等是采用推荐,选拔招生,几乎囊括了天河区最好的生源,其中考成绩远高于越秀区同档次中学,今年是首批地段直升生毕业(47中本部明年才毕业),各中学成绩都下降较多,比如天河中学平均成绩是603分,而越秀区育才中学的成绩是620多,可见,直升后的中考成绩体现了这些中学真正的加工能力。直升可以上名校,但学生会不会在这种低压力的保障环境中减少学习动力,还有待观察。 海珠区最好中学就是6中了,但它的公办初中停止招生,老牌强校还有5中,南武中学,97中,它们学校同时也是或正在创建示范性高中,同时,江南中学,41中也是很不错的初中。这五所初中差距不大,97中领先一些,可对应越秀区的后3所名校,江南中学,南武中学稍差一点,5中,41中排在省一级前列。 荔湾区最好的中学广雅中学,公办初中也停办。协和中学没有初中部,剩下1中和4中是比较好的中学,大致也处于越秀区后3所名校位置。 白云区,黄埔好的中学很少,和其他区差距较大,在此不再讨论把中学与小学的对口关系划分为5个层次:A、名校(确定):即直升名校,这里的名校包括示范性高中初中部(剔除部分停招公办或水平较低的学校)和办学水平高的省一级。越秀区(省实,二中,铁一,侨外,广大,七中,16中,八一,培正,育才,三中)天河(四十七中,天河中学),荔湾区(四中,一中),海珠区(九十七,南武中学,江南中学))B、名校(中概率):即派位到名校的概率30-50%; 或者省一级(确定或高概率):即直升或高概率(65%)派到省一级学校初中部C、名校(低概率):即派位到名校的概率较低(小于30%) 或 省一级(中概率)D、省一级(低概率)E、一般初中概率是这样算的,比如2010年越秀区第一组:东风东、农林下路、育才、水荫路、先烈中 省实中学 1 17人 广大附中 2 39人第七中学 3 38人十六中学 4 35人育才中学 5 131人东环中学 6 7班梅花中学 7 4班 毕业总数1200,其中名校招生260人,概率是20%,而且这是第二批派位,第一批推荐生还有10%-12%名额,总的来说上名校概率中等。再看一下东风东路小学今年的毕业情况:省实34广大11培正4十六中19育才21东环51梅花82放弃44育实11华侨外5恒福8二十一4十三中8七中12铁一7八一4二中2越秀外1 进入到梅花和东环是最多的,其次是放弃学位和省实,一般放弃学位绝大部分是考上了民办初中,总的来看,毕业后进入好初中的概率在60%左右,进入名校概率50%(包括民办初中),概率还是较大的。五、各小学的择校价值 综合考虑,我把广州市各小学的择校价值划分为六等,每一等根据小学和对口中学的组合进行了分类,比如2+B,即小学是第2类,对口中学是B类,需要明确的是,在择校时虽然我们同时考虑它对口的中学,但后者的重要性稍差,因为目前广州最好的初中排在前列的是民办初中,民办初中一般通过考试招生,而不是派位招生,那些小学就读于名校的学生在这种考试中优势更大。第一等: 单1华师附小,东风东小学,2+A华阳小学(直升47中),体育东小学(直升天河中学)第二等: 2+B (按心水顺序排列)农林下路小学,朝天路小学,东川路小学,华景小学,中星小学,华侨外国语学校,培正小学,广铁一小,黄花小学,先烈中小学,育才小学,文德路小学,八一实验小学,署前路小学,东山实验小学,小北路小学,先烈东小学,怡园小学 很多同学会觉得奇怪,名气不太高的农林下路小学,东川路小学排名靠前,而择校大热门培正小学,文德路小学,小北路小学却比较靠后,实际上,农林下路小学和东川路小学都属与闷声发展的类型,每年招生不多,但出精品,能进入好初中的比例甚至比东风东还高,培正小学,我觉得其学位房性价比低,三十几年的老房子都要2万一方,但小升初并不占多大优势,文德路小学,小北路小学是本身是很一流的,可惜就是派位不理想,文德路小学对应的十三中,十中是越秀区排在后面的中学,小北路小学能进入二中的比例很低,三中近年来下滑的厉害!3+A华农小学,五一小学 ,华康小学第三等: 2+C 东风西小学,桂花岗小学,旧部前小学,同福中小学,海珠区实验小学,菩提路小学,宝玉直小学,昌岗中小学,乐贤坊小学,华侨小学,沙面小学,西关培正小学,协和小学3+B 建设大马路小学,水荫路小学,云山小学,登峰小学,红火炬小学,梅花村小学,执信南小学,清水濠小学,中山三路小学,建设六马路小学,陶育路小学,天府路小学,体育西小学,龙口西小学4+A天河实验小学,冼村小学,猎德小学,农科院小学,五山小学,汇景实验小学 第四等: 2+D 昌岗东小学,万松园小学,江南二小2+F 京溪小学,广园小学,景泰小学,康有为小学,芳村小学3+C 何香凝小学,客村小学,西关实验小学,宝华培正小学,惠福西小学,环市路小学,回民小学第五等: 4+B或 3+D太多,没有择校价值,就近上学第六等: 其他组合没有择校价值,就近上学 需要注意的是,这份榜单是综合考虑了小学本身和它派位的中学而给出的择校价值,不是单纯小学实力的排名,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赫赫有名的沙面小学只排在第三等,因为它派到4中,1中两间名校的概率不高,1中,4中是面向全原荔湾区范围的小学派位,分配到沙面小学的比例就很少了。同理,京溪小学是白云区最好的小学,但他的对口中学太差,也就掉到了第四等。 为什么我们还要考虑小学所对应的初中呢?因为再好的小学,总有一些差生,他们是考不上那些较好的民办初中的,只能接受派位。初中生叛逆心很强,很多学生开始学会逃学,打架,谈恋爱,混社会等,如果派到好学校,即使是差生也有可能在良好的校风熏陶下,逐渐赶上其他同学,至少不会变坏,但如果不幸到了一个差的初中,读出来的概率就很低了。 榜单仅供参考,千万不要轻信而被误导,还是那句话,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查看原文分析的很详细,登峰小学不是也很多派位到恒福中学吗?为什么排名那么后?
2014/06/15回复
挺赞同楼主的观点,看来写这个帖子的人做了很多功课。
2014/06/15回复

总结很好,科普一下
该回复来自[广州妈妈iPhone客户端]
该回复来自[广州妈妈iPhone客户端]
2014/06/19回复

学习
2014/06/20回复

看完之后还是有点昏,因为是新广州人,不知道这边的学校情况,总之就是小学很重要,学习成绩好,可以考民办初中,然后高中也是唯分数论
现在不是不让小学择校,那么,就是要买学位房?求教
现在不是不让小学择校,那么,就是要买学位房?求教
2014/06/2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