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原创】那些语文老师没有告诉孩子的写作方法

214511家有小学生

作者:开心老师——陈陈


在我接触了众多孩子们的写作当中发现,如今的小学作文教育体系,出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就是“套话”为开头,高举“伟大理想”作结尾。我们的孩子已经被生搬硬套的作文技法给限制了,跳不出这个被扭曲的框架,孩子们写作时就是铐着**在跳舞。不要说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现在连孩子自己想要写什么都不知道了。

根据家长们普遍向我们反映的问题来看,老师总结了以下孩子们在写作当中遇到的几大难题:


1写什么啊?

这是孩子在写作当中最最最让家长们头疼的一大问题。什么都不用说,孩子直接回你一句“我没东西可写”,然后家长们也开始蒙了。于是,便开启了陪伴孩子写作的漫长过程,孩子像挤牙膏一般,这边开个小差,那里玩玩橡皮。但迫于家长的威严和交作业的关系,好不容易,终于想到了写什么,家长们顿时长吁了一口气。


2怎么写啊?

孩子拿起笔,却干巴巴的停住了。“妈妈,我该从哪里写起呢?”刚松了一口气的家长,又是一阵无奈的叹气。


3字数不够啊?

“妈妈,快看,我写完了!”看着孩子的作文,我到底是开心还是郁闷。“孩子,你这作文的字数连人家要求字数 的一半都够不着啊!”于是,家长们又得挑灯跟孩子慢慢的磨啊磨啊,东凑凑,西凑凑,加上标点符号终于够着边了。


4你的文章有很多错别字和病句,拿回去重写!

“妈妈,老师的评语说我作文有很多不通顺的地方,还要我重写,但我觉得没问题啊!”看到“重写”两个字,其实我内心是崩溃的, 但看着孩子可怜巴巴的表情,我还是非常仔细的重新阅读了一下他的文章,老师圈出了很多语病的地方,甚至还说孩子的文章离题了,天啊!我辛苦指导孩子写出来的文章,最后却换来了重写!真是沮丧到不要不要的。


也难怪,家长和孩子努力奋斗了一晚的成果,结果却换来了鲜红鲜红的“重写”!其实上述的情况,也不是所谓的“差生”特有,有的优等生也会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孩子们还没开始动笔就被作文题目吓跑了,一下笔就怕写错这个词、那个句的,想想又怕老师会说没用到好词句段,还没写就一大堆问题接踵而来,孩子还敢提笔吗?如果写作文总是让孩子感到手心冒汗,头皮发麻的,那我们当作文老师的也真的是太失败了。


好了,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问题就这么个问题,我们该怎么办?


1.我说亲爱的孩子,写作文不就是把你生活看到的、听到的和感受到的,通过文字记录下来而已吗?你看你平时上课的时候,和同学们的你来我往;走在大街上看到的车水马龙;亦或是在家和家人们的闲话家常等等。

我们不仅要培养孩子养成观察的良好习惯。而且还要让孩子主动去观察!怎么说,就是有事没事就提醒他去观察事物,而不是等到写作文的时候才帮他想。那样是没用的,那样他永远养成不了观察的习惯!如果孩子观察能力确实没有提升,这时家长就得引导孩子了,比如换季了,天气变了,街上的风景和人们有什么样的变化?让他去观察下周围的人物、环境,发现一些变化,观察完了让他说给你听听,就这么简单!


2.至于说孩子不知道从何下笔这个问题,其实说白了,也就是让孩子学会讲故事。你看啊,让孩子给自己讲个故事试试,如果孩子三言两句就讲完,不明不白的把故事给结束了,而你却听得云里雾里的,还得返回来问孩子当中的前因后果,孩子事后才发现自己讲的故事原来有那么多缺失,这不尴尬吗?有你这样给人家讲故事的吗?

其实吧,以上的讲故事只是想检测孩子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并没有要让孩子难堪的意思,上述的检测现象表明了,孩子的逻辑和概括能力出现了问题。家长不要少看孩子的讲故事能力,如果孩子能够把事情的前因经过结果都清楚的表述出来,那证明孩子的逻辑思维还是很清晰的。但这不代表是记流水账,有些孩子就像写说明书一样,一字不漏的把每个步骤都记录出来,好了, 一篇没有重点的文章就这样诞生了。所以说,我们指的概括能力就是孩子对事件的整体认知和把握,当孩子了解了故事内容的时候,还要经过自己的加工,而不是一字不漏的复述出来。


3.字数不够其实就不是个问题!好吧,实不相瞒,求学时期的我,跟大多数孩子一样也是个字数恐慌者,每次写作文,总是边数边写。最糟糕的事情莫过于,文章已是尾声了,但目测还有几行才够字数,那么近却又这么远的距离,真让人无奈。最后只能硬着头皮把一些有的没的的套话塞进去。

为了解决孩子们的字数恐慌症,老师教你用慢镜头来解决:

比如,一个小学生写了一个片段,表现他的快乐,文字如下:皮皮写了二小时作业后,妈妈对他说:你可以到楼下和小朋友玩半个小时。皮皮心花怒放,一溜烟就冲到了楼下。

这段话写得很粗糙,小作者用“心花怒放”代替了可以具体展开的描写,皮皮的开心之情不能充分表达,皮皮到底有多心花怒放,你倒是说清楚呀!若仔细观察,我们可以把他的表情、动作、语言进行细化:

下面看看在慢镜头下修改的片段:

皮皮写了二小时作业后,妈妈对他说:你可以到楼下和小朋友玩半个小时。皮皮一听,立马推开眼前散乱的作业本,像弹簧一般从凳子上蹦了起来,“耶——解放了!”他一边欢呼一边热切的拍着双手。在门口换了双不用系鞋带的球鞋后,皮皮撒开脚丫子,像脱缰的小野马一样冲了出去,楼梯口随即传来了“咚咚咚”的脚步声。


4.孩子文章当中出现语病,很大问题在于孩子缺少阅和读。阅就是看书的意思,读就是开口朗读,很多家长忽视了孩子开声朗读,以为多看书就可以了,其实,大声的朗读有助于增强孩子的语感和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哪怕是每天几分钟的开口朗读,在语言沟通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次,我不太提倡孩子在学写作文的阶段就去生搬硬套好词好句,这样无疑是给孩子压力。刚刚接触写作,孩子们都在摸索阶段,那些最真切、纯真的表达方式莫过于还没经过雕琢的语言运用,童真趣味的表达才是孩子的真诚所在。但这不代表我们不重视孩子的语言运用,只要在不影响文章的前提下,我们不妨让孩子保持一颗纯洁的心灵,用属于孩子的语言表达出他们的情感。至于所谓的语言技巧,我会鼓励孩子去阅读名篇,从名人的文章当中吸取精华,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靠日积月累而成的,多动笔,多动脑,而并不是单单的背诵好词好句。


无论是为了孩子的写作还是学习,我们最先端正的应该是学习态度,所谓的学习态度就是用正确的价值观去面对教育。但在目前情况来看,可能比较难做到。根据现况,我们作为老师和家长的,也只能在教育规则的大前提下,找到权衡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尽可能让孩子接受正确的教育观。

2015/11/04
全部回帖
学习学习!
2015/11/04回复
adam_chanadam_chan板凳
其实我们家的讲故事没问题,我也经常跟她说,写作文主要写所见所闻,把平时看到的听到的东西记录下来,感觉效果不大,她能说出来,就是下笔困难
2015/11/04回复
讲故事从今天开始
2015/11/05回复
谢谢楼主分享~
2015/11/05回复
我们语文老师把让孩子多读课外书,多学讲故事列为常规家庭作业。
2015/11/05回复
路过帮顶
2015/11/05回复
我手写我心,何难
2015/11/05回复
开心人人:
作者:开心老师——陈陈这是孩子在写作当中最最最让家长们头疼的一大问题。什么都不用说,孩子直接回你一句“我没东西可写”,然后家长们也开始蒙了。于是,便开启了陪伴孩子写作的漫长过程,孩子像挤牙膏一般,这边开个小差,那里玩玩橡皮。但迫于家长的威严和交作业的关系,好不容易,终于想到了写什么,家长们顿时长吁了一口气。孩子拿起笔,却干巴巴的停住了。“妈妈,我该从哪里写起呢?”刚松了一口气的家长,又是一阵无奈的叹气。“妈妈,快看,我写完了!”看着孩子的作文,我到底是开心还是郁闷。“孩子,你这作文的字数连人家要求字数 的一半都够不着啊!”于是,家长们又得挑灯跟孩子慢慢的磨啊磨啊,东凑凑,西凑凑,加上标点符号终于够着边了。“妈妈,老师的评语说我作文有很多不通顺的地方,还要我重写,但我觉得没问题啊!”看到“重写”两个字,其实我内心是崩溃的, 但看着孩子可怜巴巴的表情,我还是非常仔细的重新阅读了一下他的文章,老师圈出了很多语病的地方,甚至还说孩子的文章离题了,天啊!我辛苦指导孩子写出来的文章,最后却换来了重写!真是沮丧到不要不要的。也难怪,家长和孩子努力奋斗了一晚的成果,结果却换来了鲜红鲜红的“重写”!其实上述的情况,也不是所谓的“差生”特有,有的优等生也会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孩子们还没开始动笔就被作文题目吓跑了,一下笔就怕写错这个词、那个句的,想想又怕老师会说没用到好词句段,还没写就一大堆问题接踵而来,孩子还敢提笔吗?如果写作文总是让孩子感到手心冒汗,头皮发麻的,那我们当作文老师的也真的是太失败了。好了,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问题就这么个问题,我们该怎么办?1.我说亲爱的孩子,写作文不就是把你生活看到的、听到的和感受到的,通过文字记录下来而已吗?你看你平时上课的时候,和同学们的你来我往;走在大街上看到的车水马龙;亦或是在家和家人们的闲话家常等等。我们不仅要培养孩子养成观察的良好习惯。而且还要让孩子主动去观察!怎么说,就是有事没事就提醒他去观察事物,而不是等到写作文的时候才帮他想。那样是没用的,那样他永远养成不了观察的习惯!如果孩子观察能力确实没有提升,这时家长就得引导孩子了,比如换季了,天气变了,街上的风景和人们有什么样的变化?让他去观察下周围的人物、环境,发现一些变化,观察完了让他说给你听听,就这么简单!2.至于说孩子不知道从何下笔这个问题,其实说白了,也就是让孩子学会讲故事。你看啊,让孩子给自己讲个故事试试,如果孩子三言两句就讲完,不明不白的把故事给结束了,而你却听得云里雾里的,还得返回来问孩子当中的前因后果,孩子事后才发现自己讲的故事原来有那么多缺失,这不尴尬吗?有你这样给人家讲故事的吗?其实吧,以上的讲故事只是想检测孩子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并没有要让孩子难堪的意思,上述的检测现象表明了,孩子的逻辑和概括能力出现了问题。家长不要少看孩子的讲故事能力,如果孩子能够把事情的前因经过结果都清楚的表述出来,那证明孩子的逻辑思维还是很清晰的。但这不代表是记流水账,有些孩子就像写说明书一样,一字不漏的把每个步骤都记录出来,好了, 一篇没有重点的文章就这样诞生了。所以说,我们指的概括能力就是孩子对事件的整体认知和把握,当孩子了解了故事内容的时候,还要经过自己的加工,而不是一字不漏的复述出来。3.字数不够其实就不是个问题!好吧,实不相瞒,求学时期的我,跟大多数孩子一样也是个字数恐慌者,每次写作文,总是边数边写。最糟糕的事情莫过于,文章已是尾声了,但目测还有几行才够字数,那么近却又这么远的距离,真让人无奈。最后只能硬着头皮把一些有的没的的套话塞进去。为了解决孩子们的字数恐慌症,老师教你用慢镜头来解决:比如,一个小学生写了一个片段,表现他的快乐,文字如下:皮皮写了二小时作业后,妈妈对他说:你可以到楼下和小朋友玩半个小时。皮皮心花怒放,一溜烟就冲到了楼下。这段话写得很粗糙,小作者用“心花怒放”代替了可以具体展开的描写,皮皮的开心之情不能充分表达,皮皮到底有多心花怒放,你倒是说清楚呀!若仔细观察,我们可以把他的表情、动作、语言进行细化:下面看看在慢镜头下修改的片段:皮皮写了二小时作业后,妈妈对他说:你可以到楼下和小朋友玩半个小时。皮皮一听,立马推开眼前散乱的作业本,像弹簧一般从凳子上蹦了起来,“耶——解放了!”他一边欢呼一边热切的拍着双手。在门口换了双不用系鞋带的球鞋后,皮皮撒开脚丫子,像脱缰的小野马一样冲了出去,楼梯口随即传来了“咚咚咚”的脚步声。4.孩子文章当中出现语病,很大问题在于孩子缺少阅和读。阅就是看书的意思,读就是开口朗读,很多家长忽视了孩子开声朗读,以为多看书就可以了,其实,大声的朗读有助于增强孩子的语感和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哪怕是每天几分钟的开口朗读,在语言沟通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次,我不太提倡孩子在学写作文的阶段就去生搬硬套好词好句,这样无疑是给孩子压力。刚刚接触写作,孩子们都在摸索阶段,那些最真切、纯真的表达方式莫过于还没经过雕琢的语言运用,童真趣味的表达才是孩子的真诚所在。但这不代表我们不重视孩子的语言运用,只要在不影响文章的前提下,我们不妨让孩子保持一颗纯洁的心灵,用属于孩子的语言表达出他们的情感。至于所谓的语言技巧,我会鼓励孩子去阅读名篇,从名人的文章当中吸取精华,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靠日积月累而成的,多动笔,多动脑,而并不是单单的背诵好词好句。
查看原文
受用,谢谢。
2015/11/06回复
2015/11/06回复
茜女妈咪:
我们语文老师把让孩子多读课外书,多学讲故事列为常规家庭作业。
查看原文
是的,小学阶段是阅读的最佳时期,也是培养孩子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我个人更加趋向课外知识的充实~!
2015/11/06回复
好贴,收藏了
2015/11/07回复
猜你喜欢

让孩子自觉自律完成作业,只需三步走

小学三年级孩子的语文学习经验

(原创)关于作文

我为什么坚持让孩子学管乐

关于选择幼儿园的几点建议

孩子学习成绩差、补课没效果,很多家长不知道的事……

热点推荐

能摸贵价龟领白化龟!这个乌龟展太懂娃了

陪娃做幼儿园作业快疯了 差点直接上手帮做

不用跑腿无需等药 广中医就医体验太圈粉

打赏竟然变成了投诉 被顺丰客服气到了

误打误撞进了佬麻雀 被名字和装修圈粉

2025妈网装修交流群 省钱不踩坑

现炒现炖满满烟火气 雨天和铁锅炖更配!

谢添地纯牛奶 顺滑奶味太正了

猫奴的新据点!这家猫咖好治愈

台风天包租婆出来卖菜 牛马别抱怨了

莲藕胡萝卜炖骨 一口清甜润心肺

人均 60 + 吃蕉叶!这波羊毛薅值了

鱼仔店饮茶我真的会谢!上菜慢到离谱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