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如果对学习保持新鲜感 兴趣感 不用恶补 慢慢就领悟了 其实不要赶鸭子上架 逼着孩子学这学那 对孩子多些放手是最好的
恶补,无补于事
1543548家有小学生
全部回帖

在北师大听一个教授的课程时,他跟我们分享了这么一个例子:
由于之前的疏忽,一个四年级的妈妈发现,自己 ...
2016/11/13回复

主贴说的例子是个别现象了吧,儿子今年二年级,感觉他们班上除了个别小朋友,绝大多数人都可以轻易阅读课外书,识字量我觉得至少是我们小时候4年纪左右,二年级的课本感觉老师教大多数人能阅读课文,认识大部分字,当然老师没教过的字大都认识但不会写
2016/11/14回复

红枣杞子粉:
读到四年级了才发现孩子只有二年级的认字量,还谈什么静待花开。四年级的孩子都10岁了,这10年来父母干什么去了,分明是把孩子当狗尾巴草养了么。
查看原文哈哈你太直接了
2016/11/14回复

在北师大听一个教授的课程时,他跟我们分享了这么一个例子:
由于之前的疏忽,一个四年级的妈妈发现,自己 ...
2016/11/14回复

小骅:
我不太赞同静等花开的做法,当然我是指发现了孩子的情况,孩子需要帮助和引导的时候,作为家长的什么也不做,顺其自然的做法。 1。如果这样做的话,不出意外有两个结果,一个孩子突然开窍了,会了,一个孩子还是不会,落下了更多。我觉得第二种的可能性会更多一些。 2。目前只有一个孩子的前提下,孩子成长的关键期也就这么几年,作为家长我是不敢把我的孩子当试验品来验证少数真理的出现,毕竟,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很多问题是共性的,很多问题是个性的,我建议还是选择大多数人都在进行,并已经成功的共性做法上,再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作些个性的调整。 3。以我们过来人的经验,不要单纯识字,这会很枯燥的,不妨让孩子接触读一读简单的读物,在具体的语境中识字,孩子也感兴趣,边读边看中。会了识字。语言的学习是不能脱离具体的生活环境的。 当然只是个人之见,仅供参考。
查看原文静态花,我理解是一种心态。确实如你所说不能什么也不做,需要家长从旁提点
2016/12/07回复

不用恶补,引导孩子爱上阅读吧,特别是精读可以收获多多,高年级都是阅读理解丢分多,数学的应用题解题也需要能理解题意,没有精读的阅读也是浪费时间
2016/12/09回复

小骅:
我不太赞同静等花开的做法,当然我是指发现了孩子的情况,孩子需要帮助和引导的时候,作为家长的什么也不做,顺其自然的做法。 1。如果这样做的话,不出意外有两个结果,一个孩子突然开窍了,会了,一个孩子还是不会,落下了更多。我觉得第二种的可能性会更多一些。 2。目前只有一个孩子的前提下,孩子成长的关键期也就这么几年,作为家长我是不敢把我的孩子当试验品来验证少数真理的出现,毕竟,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很多问题是共性的,很多问题是个性的,我建议还是选择大多数人都在进行,并已经成功的共性做法上,再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作些个性的调整。 3。以我们过来人的经验,不要单纯识字,这会很枯燥的,不妨让孩子接触读一读简单的读物,在具体的语境中识字,孩子也感兴趣,边读边看中。会了识字。语言的学习是不能脱离具体的生活环境的。 当然只是个人之见,仅供参考。
查看原文 很有道理!!!
2016/12/0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