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看了十年的女报时尚,对于罗尔这个名字还是是有印象的。 昨晚被朋友圈一篇《罗一笑,请你站住》的文章霸占了我的朋友圈,相信大家都是。点进去一看,是个很心酸的文章。里面评论比内容还要多 还更煽情,但是我并没有转发。 早上,上班路上刷了一遍,发现很多同事也都转发了,我又开始反过头来思考。我是不是太冷血了,这么凄惨,人家只是要你转发一下 孩子就能得到善款,为什么我还不转。我并非吝啬我今天朋友圈的点位,只是找不到那个让我转发的理由,我同情生病的孩子,也能感受到家人的痛苦,但是我就是没转。 上班的时候我在想,一个在深圳扎根了十多年的资深媒体人,至少会有一套房吧。 深圳房价那么高,卖了也能救孩子啊。 心里一直嘀咕这个,然后媒体同行群里面就炸开锅了。说这个小铜人公司 压根就是一个p2p 的金融公司。 大家的善心再一次被利用了。 事情进展到这里。是什么错了,是看客太善(wu)良(zhi))?还是骗子太狡猾?以下为朋友圈截图:
本帖最后由 书箐 于 2016-11-30 12:04 编辑 回复 LucyMoro 的帖子这事是有争议性的,事实上,我国在营销这方面并不成熟,深圳算是走在前面了,且观察吧。我只能说,这个营销在人们不知情的情况下,可能会马上热遍全国,但真的热起来,会马上带来大量的争议和各种真相贴,因为人们渴望在这商业社会保留一点净土,不要拿人的真情,情感来营销,但事实上,近几年很多大型活动,都渗有情感营销,并且效果不错,这样作,从理性的角度来说,在了解真相后,的确会不舒服,但对公司来说,到底最后效果如何,还不能下定断。
写文章赚打赏,是近二年才兴起的,其实人们还真是不要动不动同情,我今天在朋友圈看到了,我反正没兴趣,因为觉得白血病这样过分了,肯定收入远超过病情所需要的费用了。所以我不会转发的。再说公司行为,从社会道义角度来说,“带血的营销”是肯定令人非议的。只是从公司发展的角度来说,这一行为令公司快速知名,还是令人注意和思考的。至于要不要谴责公司行为是个人权力,但我的兴趣不在此,我只是认为他们这种行为的后果有待思考和观察。
截至11月29日,三次住院总费用合计为204244.31元,其中医保支付168050.98元,自付36193.33元,三次平均自付费用占总治疗费用比例为17.72%。自付3万,骗了200万,这种人比小人还无耻
我觉得,爱心本身没有错,企业真的掏钱了,做公益行为,我认为这个没有对错,最核心的结果就是,钱,给 ...都是普通人,捐款能力有限,这家伙卷走了超过200万,大家的钱给一个根本不急需的孩子值?等真正穷的交不起医保家长不会写文章的孩子有这病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