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陪着你慢慢长大-----我的儿童教育实践与反思

2304869家有小学生

首先声明我是宝爸,所有文字为本人原创,版权归我。
     我把对小孩1-4年级的所做的教育实验总结了一下,书稿已经完成草稿。现在连载一下,一个是希望将来出书能多卖几本,不亏本就可以继续坚持研究写作了。二也是希望能交流一下。

        古人说,至善莫若教子,至乐莫如读书。不知不觉,小孩已经十岁了,这十年我们也不知不觉做了一件事。
  在0-6岁时,小孩妈一直坚持写陪伴小孩的长篇日记。小孩上小学后,我是当老师的,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我一直坚持做儿童教育观察笔记。我做的主要做素质教育,做为学校教育的一个补充,我做了大量的教育实验,观察小孩是如何学习的,做为我教学的案例来用。

        我希望给小孩完整的教育,我的方法是边阅读资料书籍,在教育上查漏补缺,边拿小孩做实验,验证一些教育教学理论,在事上磨练。一直想把这些记录整理出来,但是千头万绪,实在为难,还有就是儿童的隐私权问题,因为文字不能代表个体的全部,人总在变化的,写成文字怕对小孩造成不好的影响。

        最终还是整理了大部分记录出来,因为小孩看到自己家写的书,也会更喜欢读书。
   这里声明一点,本人只是客现还原我的教育实践的,我看到的教育现象,我的教育反思,供有兴趣的人参考,不想有什么争论,有可能的话分享一些教育书籍的阅读心得,这也一种乐趣。

       我把资料与反思整理成两本书稿,
       一本是跟着课本去旅行,我带孩子穿越中国到走遍广州的过程中看到的现象,以及我对儿童在研学旅行中的现象观察和反思。

      一本是关于儿童全科学习的,我这些年对儿童做的各种教育实验,科学教育、国学教育、食物教育、故事教育、创造力教育、自然教育、家庭环境教育等等。

前言           

     我的研究和我的教育观的改变有关,当我骑行旅行归来,用心体验看了这个世界后,开始静下心来阅读,突然发现自己以前教育的不足,只学过课本和专业的知识,没有体验过完整的教育。关于这个世界我有太多不知道的,世界是完整和丰富的,知识也是整体性的,在旅行中,突然感悟到知识的整体性,以及体验对学习的重要性,当有过体验之后,再去学习,很难忘记,我去过西藏后,阅读到关于西藏的资料时,总是比较容易记住和理解,也能比较快的明白之间的关系,会有种触类旁通的感觉。当我们见多识广之后,再阅读文本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会发现文本是活的,能指向自己的生命体验,会引起共鸣,当没有体验时,文字是死的,机械的,它与我有何干?当面对真实世界时,能发现文字背后的隐性的东西。

    没有孩子和孩子没长大时,总觉得教育孩子是件很容易的事,但在陪伴儿童成长时,儿童不明白的问题都会问父母或教师,随着儿童的长大,会发现父母应当是百科全书式的教师或者说是全科教师,能为儿童描述出这个完整的世界,儿童能从父母或教师那能得出通向世界的指引。我发现自己仅有专业知识是派不上用场的,但是互联网带来了终身学习的便利,于是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不断的自学各种科目,阅读大量的儿童教育方面的书籍,和孩子一同成长。

    在陪伴的过程中我自学了全科知识,需要长时间技能训练的科目至少学会了欣赏,于是你的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这个笑话再也笑不出来了,因为实践的真的需要这样教,描写运动之美就是语言,身体力行去阅读城市就包括体育。在家庭教育的情况也是一样,父母基本要是全科学习,体育老师不能辅导自己小孩的语文吗?语文老师就不能辅导自己小孩体育吗?

    分科教育有明显的优点,让人专而精,而且条条大道通罗马,各个学科到尽头就很类似了,但是在现实在也会带来一些误解,各学科往往会认为是独立的,没有关联的,人们也会被贴上各种标签,你是这专业的,你是这行的。人们一问教师,马上会问你是教什么科的,默认你就只懂这个。所有的学科知识都来自生活,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慢慢分成不同学科发展,从不同方向描述同一事物或同一现象。在创造性的劳动,和大生产过程中,需要各学科的人一起协作完成。在个人生活工作中,实际上都是没有严格分科的,特点对儿童来说,生活世界是个整体,并没有分科分专业这个问题,分科只是成人理解世界的方式。

     有些教育在学校教育里暂时没条件,或者想做比较难做好的,我们自己可先做,比如生活实践的教育,经历的教育,人的意志、磨难、情感等的教育等等。在陪伴小孩的过程中,我慢慢发现一些现象,比如成年受到的教育是过往的教育,过往观念思维和方法有的并不一定适合现在的孩子比如背诵学习,成人要理解后才容易背,小孩学语言的能力是天生的,听多了就能背,根本不需要理解慢慢就能懂;小孩的好奇心和创造力是与生俱来的。慢慢的就会发现自己很多方面不如小孩,但是有能力给小孩创造学习条件和引导就行了除了知识和逻辑外,更多的要向小孩学习,要了解发现小孩的天性,以及小孩内在潜能,每个儿童都是卓越的,有无限可能的,但是我们现实这个世界是有限的,无法包含儿童的无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和发展。教育是需要陪伴,关注,观察,启迪。儿童会知道你是否用心。

     信息技术的发展,让全科学习变得容易,大部分是知识互联网上都有,大部分的问题互联网上都有答案,在现实中如何运用这些资源来教和学,如何把互联网上的知识转化成学生的知识,通过学习给儿童一个完整的世界,这是我想做的事和想研究的问题。

    将儿童的研究公布,会面临着伦理上的问题,生命是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文字很难描述完整的生命体只能是一个个切片,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会有不同的理解,我一直担心儿童的隐私和被标签化。支持写出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在认真阅读时,小孩也会阅读,小孩读到爸爸写的书时,也开始想写书了,并找到了切入点,她要创作一本童话书。身教重于言传,我在写作的同时,也将会激小孩的创作力。

2016/12/31
精选回帖
到一定年龄知道意识这个东西实实在在的存在,领悟到学习和意识之间的关系,或者教育和写书的方向就完全改变了。讲实在的你提出的这些问题基本上是我10年前的想法了,早就做出完整的系统解决方案,解决的细致度可能比你想像中还要高很多。
2017/01/01回复
20楼
1970/01/01回复
想到一句话: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了不起的人,父母必须要让自己成为榜样。俗话:一身作则。有你这样的爸爸应该很幸运。
2017/01/02回复
全部回帖

十、家庭环境教育  


     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是无言之教,在阅读未来学习环境的资料时,我突然意识到,我的家并不是一个学习环境,商品房是为了人们的生活需要设计的,最多只是有个书房,在整体设计上并没有考虑到设计成一个学习环境,回想起自己的看房经历,没有见过一个样板房是为学习而设计的。家是小孩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家像一个学习环境,小孩回来到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于是我开始考虑能否把自己家变成一个适合儿童学习的良好环境。


整理清空


岁月是个集装箱,不知不觉会存下无数东西。小孩生活的环境很重要,家庭的布置是小孩天天看见的,小孩不太喜欢收东西,走哪都搞得有点乱,小孩妈常说这是跟我学的,我不太收拾,而且还经常在网上乱买东西,家里堆的比较乱。小孩和妈妈在一起会收拾东西,和我在一起,乱点也心安理得,看来身教很重要,如果我不学习整理,小孩也不会整理。我首先要从家庭环境开始,创造个简洁的环境,才有利于小孩学习。

    于是我们开始了家庭学习环境的整理工作

一是清空:把能清掉的东西都清掉,家里尽量空一些,无中能生有

二是归类:购买了各种层架把同类的东西都归在一起,方便查找;

三是调整:调整书桌的方向,面向阳光,侧面对门,避免人为干扰。

2017/01/05回复
大家吉祥:
十、家庭环境教育       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是无言之教,在阅读未来学习环境的资料时,我突然意识到,我的家并不是一个学习环境,商品房是为了人们的生活需要设计的,最多只是有个书房,在整体设计上并没有考虑到设计成一个学习环境,回想起自己的看房经历,没有见过一个样板房是为学习而设计的。家是小孩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家像一个学习环境,小孩回来到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于是我开始考虑能否把自己家变成一个适合儿童学习的良好环境。整理清空岁月是个集装箱,不知不觉会存下无数东西。小孩生活的环境很重要,家庭的布置是小孩天天看见的,小孩不太喜欢收东西,走哪都搞得有点乱,小孩妈常说这是跟我学的,我不太收拾,而且还经常在网上乱买东西,家里堆的比较乱。小孩和妈妈在一起会收拾东西,和我在一起,乱点也心安理得,看来身教很重要,如果我不学习整理,小孩也不会整理。我首先要从家庭环境开始,创造个简洁的环境,才有利于小孩学习。    于是我们开始了家庭学习环境的整理工作一是清空:把能清掉的东西都清掉,家里尽量空一些,无中能生有;二是归类:购买了各种层架把同类的东西都归在一起,方便查找;三是调整:调整书桌的方向,面向阳光,侧面对门,避免人为干扰。
查看原文
除了佩服,就是深深的感谢,感谢您的分享,养育一个孩子真是任重道远。
2017/01/06回复
大家吉祥:
首先声明我是宝爸,所有文字为本人原创,版权归我。     我把对小孩1-4年级的所做的教育实验总结了一下,书稿已经完成草稿。现在连载一下,一个是希望将来出书能多卖几本,不亏本就可以继续坚持研究写作了。二也是希望能交流一下。        古人说,至善莫若教子,至乐莫如读书。不知不觉,小孩已经十岁了,这十年我们也不知不觉做了一件事。  在0-6岁时,小孩妈一直坚持写陪伴小孩的长篇日记。小孩上小学后,我是当老师的,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我一直坚持做儿童教育观察笔记。我做的主要做素质教育,做为学校教育的一个补充,我做了大量的教育实验,观察小孩是如何学习的,做为我教学的案例来用。        我希望给小孩完整的教育,我的方法是边阅读资料书籍,在教育上查漏补缺,边拿小孩做实验,验证一些教育教学理论,在事上磨练。一直想把这些记录整理出来,但是千头万绪,实在为难,还有就是儿童的隐私权问题,因为文字不能代表个体的全部,人总在变化的,写成文字怕对小孩造成不好的影响。        最终还是整理了大部分记录出来,因为小孩看到自己家写的书,也会更喜欢读书。   这里声明一点,本人只是客现还原我的教育实践的,我看到的教育现象,我的教育反思,供有兴趣的人参考,不想有什么争论,有可能的话分享一些教育书籍的阅读心得,这也一种乐趣。       我把资料与反思整理成两本书稿,       一本是跟着课本去旅行,我带孩子穿越中国到走遍广州的过程中看到的现象,以及我对儿童在研学旅行中的现象观察和反思。      一本是关于儿童全科学习的,我这些年对儿童做的各种教育实验,科学教育、国学教育、食物教育、故事教育、创造力教育、自然教育、家庭环境教育等等。前言                我的研究和我的教育观的改变有关,当我骑行旅行归来,用心体验看了这个世界后,开始静下心来阅读,突然发现自己以前教育的不足,只学过课本和专业的知识,没有体验过完整的教育。关于这个世界我有太多不知道的,世界是完整和丰富的,知识也是整体性的,在旅行中,突然感悟到知识的整体性,以及体验对学习的重要性,当有过体验之后,再去学习,很难忘记,我去过西藏后,阅读到关于西藏的资料时,总是比较容易记住和理解,也能比较快的明白之间的关系,会有种触类旁通的感觉。当我们见多识广之后,再阅读文本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会发现文本是活的,能指向自己的生命体验,会引起共鸣,当没有体验时,文字是死的,机械的,它与我有何干?当面对真实世界时,能发现文字背后的隐性的东西。     没有孩子和孩子没长大时,总觉得教育孩子是件很容易的事,但在陪伴儿童成长时,儿童不明白的问题都会问父母或教师,随着儿童的长大,会发现父母应当是百科全书式的教师或者说是全科教师,能为儿童描述出这个完整的世界,儿童能从父母或教师那能得出通向世界的指引。我发现自己仅有专业知识是派不上用场的,但是互联网带来了终身学习的便利,于是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不断的自学各种科目,阅读大量的儿童教育方面的书籍,和孩子一同成长。    在陪伴的过程中我自学了全科知识,需要长时间技能训练的科目至少学会了欣赏,于是你的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这个笑话再也笑不出来了,因为实践的真的需要这样教,描写运动之美就是语言,身体力行去阅读城市就包括体育。在家庭教育的情况也是一样,父母基本要是全科学习,体育老师不能辅导自己小孩的语文吗?语文老师就不能辅导自己小孩体育吗?    分科教育有明显的优点,让人专而精,而且条条大道通罗马,各个学科到尽头就很类似了,但是在现实在也会带来一些误解,各学科往往会认为是独立的,没有关联的,人们也会被贴上各种标签,你是这专业的,你是这行的。人们一问教师,马上会问你是教什么科的,默认你就只懂这个。所有的学科知识都来自生活,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慢慢分成不同学科发展,从不同方向描述同一事物或同一现象。在创造性的劳动,和大生产过程中,需要各学科的人一起协作完成。在个人生活工作中,实际上都是没有严格分科的,特点对儿童来说,生活世界是个整体,并没有分科分专业这个问题,分科只是成人理解世界的方式。     有些教育在学校教育里暂时没条件,或者想做比较难做好的,我们自己可先做,比如生活实践的教育,经历的教育,人的意志、磨难、情感等的教育等等。在陪伴小孩的过程中,我慢慢发现一些现象,比如成年受到的教育是过往的教育,过往观念思维和方法有的并不一定适合现在的孩子,比如背诵学习,成人要理解后才容易背,小孩学语言的能力是天生的,听多了就能背,根本不需要理解,慢慢就能懂;小孩的好奇心和创造力是与生俱来的。慢慢的就会发现自己很多方面不如小孩,但是有能力给小孩创造学习条件和引导就行了;除了知识和逻辑外,更多的要向小孩学习,要了解发现小孩的天性,以及小孩内在潜能,每个儿童都是卓越的,有无限可能的,但是我们现实这个世界是有限的,无法包含儿童的无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和发展人。教育是需要陪伴,关注,观察,启迪。儿童会知道你是否用心。     信息技术的发展,让全科学习变得容易,大部分是知识互联网上都有,大部分的问题互联网上都有答案,在现实中如何运用这些资源来教和学,如何把互联网上的知识转化成学生的知识,通过学习给儿童一个完整的世界,这是我想做的事和想研究的问题。    将儿童的研究公布,会面临着伦理上的问题,生命是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文字很难描述完整的生命体,只能是一个个切片,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会有不同的理解,我一直担心儿童的隐私和被标签化。支持写出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在认真阅读时,小孩也会阅读,小孩读到爸爸写的书时,也开始想写书了,并找到了切入点,她要创作一本童话书。身教重于言传,我在写作的同时,也将会激小孩的创作力。
查看原文
学习了~~~~
2017/02/06回复
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2017/02/06回复
真心是个好爸爸,值得学习和家长好好思考,陪伴孩子们共同成长
2017/02/06回复
这是什么鱼啊
2017/02/24回复
顶!d=====( ̄▽ ̄*)b
2017/02/28回复
谢谢分享,收藏了
2017/05/07回复
有心的爸爸,受教了
2017/05/08回复
gzxzlzgzxzlz11楼
给这位宝爸点个赞。
2017/08/24回复
十个赞👍
2017/10/18回复
很有心思的爸爸
2018/01/15回复
scandyscandy14楼
好爸爸。留印。
2018/01/16回复
猜你喜欢

关于选择幼儿园的几点建议

创客教育的意义:让“成功”滚一边儿去

托管班里的故事(一)

说说我对重点小学以及学位房的理解

为着小孩的教育问题,真心不想生第二个小孩

小孩子转学的感想

热点推荐

无锡赏樱之旅 多图直上全程拍大片

三月三庙旦吃酒席!600多桌好震撼

双排牙一点也不可怕 拔牙全程不到5分钟

牡丹花开了!洛阳三天两晚亲子游

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2025年装修交流群 杜绝踩坑等你加入

速速归队!广州妈妈网喊你回家

二刷宝墨园 开满园的梅花好惊艳

突然!广州一幼儿园7月终止办学

寿司郎疯狂点餐 10蚊一份性价比高

四月开始运气还不错 薅到很多羊毛

古站农庄 红烧甲鱼焖鸡香喷喷

美味有营养的白鸽粥 吃过都会爱上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