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银行周一四专属定期理财
1123045家庭理财

2017/04/21
全部回帖

jhhyq:
支付宝也才刚过4点啊。我说的其他理财,不是指第三方的那些平台,仅指银行自家的理财产品,这方面也有和支付宝类似的品种。我估计各大银行今年内估计会上调一下收益的。今天刚刚看到有产品已经重新回到年化5点2了。如果像我前面说的那样,挑个合适的短期品种长期做,那么预期5点的产品,最后复合年化收益还是有机会逼近6点的,并且期间的流动性也比较可以。当然这个模式适合用相对多一点的闲置资金做。至于零散的小钱,支付宝可以放,就是线上买单比较方便。但是放在支付宝的钱有个缺点,就是提现到银行卡一般都要收手续费,并且现在有购买上限,超过25w就不能再放进去了。目前,我的做法是,在银行找一个年化收益比支付宝高,提现T+0的超短期理财产品,钱放里面。然后这个银行卡也挂在支付宝下面。在需要线上支付之前,马上从理财产品提现到卡,再从卡充值或者转入到支付宝。如果不需要使用支付宝,则各大银行卡之间手机转账也是免费的,也很方便。这样处理,既保证了有收益,也不影响便利性,反正全部都是在手机操作。
查看原文赞一个……学习了!
2017/08/03回复

只看打折:
请问哪个银行哪个理财产品有年化5.2了?谢谢
查看原文我那个回帖是6月20日写的,那时,年化5.2的银行理财产品比现在还多。
现在是8月份,产品发行的速度慢下来了,但也并非没有这样的产品了。截止到今天,平安和浦发还有5.2的理财产品,甚至还保留着年化5.3的。
当然,这只是说年化5.2而已,在其他方面例如产品的期限,风险的等级,购买的起点等,是否一定符合你的要求,那又是另说了。
现在是8月份,产品发行的速度慢下来了,但也并非没有这样的产品了。截止到今天,平安和浦发还有5.2的理财产品,甚至还保留着年化5.3的。
当然,这只是说年化5.2而已,在其他方面例如产品的期限,风险的等级,购买的起点等,是否一定符合你的要求,那又是另说了。
2017/08/03回复

jhhyq:
我那个回帖是6月20日写的,那时,年化5.2的银行理财产品比现在还多。现在是8月份,产品发行的速度慢下来了,但也并非没有这样的产品了。截止到今天,平安和浦发还有5.2的理财产品,甚至还保留着年化5.3的。当然,这只是说年化5.2而已,在其他方面例如产品的期限,风险的等级,购买的起点等,是否一定符合你的要求,那又是另说了。
查看原文你好!请问你购买的平安银行理财产品有试过没达到预期收益的么?据说中国银行有出现亏损本金的情况。
2017/08/04回复

莫紫罗:
你好!请问你购买的平安银行理财产品有试过没达到预期收益的么?据说中国银行有出现亏损本金的情况。
查看原文首先,一定要明确你买的真是银行自己出品的理财产品,而不是放在银行里代销的其他机构产品。这个很重要,因为不少消费者都是犯了这个张冠李戴的毛病,导致日后吃了哑巴亏又没地方发作。
其次,还要澄清一种观念,那就是认为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一定不会出现本金亏损的情况,也就是认为银行理财前提肯定是会保本的。其实未必。因为按照惯例,理财产品同样也有分保本和非保本的。其中,能保本的产品,在产品条款中会明确注明。而不承诺保本的产品,也会有相关的提示,换句话说,非保本的产品理论上也是不排除有亏损可能的。所以,一定要清楚自己购买的是哪一类产品,而并非凡是银行理财就肯定不会亏本。
再者,即使真是购买了非保本类的产品,也要看情况的。你应该观察产品的市场属性,比如是属于宝宝类产品,还是属于挂钩基金股市的结构类产品?还应该观察产品投资的方向,比如资金是投向货币市场,债券票据类市场,还是股市等高风险市场?
所以,同样是不承诺保本的理财产品,风险等级不同,其结果也不同的。而这些内容,是可以预先在产品说明书,合同条款,风险揭示书,客户权益书等书面资料上明确知悉的,只要根据自身的需求作出选择就是了。因此,那些“XX银行的理财也有出现亏损”的说法,可以说是十分误解银行理财的小白说法。因为没有一项规定说银行理财肯定不亏损,这完全取决于自己购买了哪一种产品。所以,不能笼统地因为出现过亏损就否定银行理财产品的。
最后,我说说我自己的情况,包括工行,农行,中行,平安,浦发等好几家银行的理财产品我都有买过,也买了很多期了,每一期都是一二百万地买的,虽然产品全都属于非保本,但是没出现过本金亏损的情况,甚至达不到预期收益的情况都没出现过。当然,也许就是因为我从来只挑选风险等级最低的那些品种买。风险评级为“中”或者“高”的品种,即使预期年收益更高,我也从来不碰的。
其次,还要澄清一种观念,那就是认为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一定不会出现本金亏损的情况,也就是认为银行理财前提肯定是会保本的。其实未必。因为按照惯例,理财产品同样也有分保本和非保本的。其中,能保本的产品,在产品条款中会明确注明。而不承诺保本的产品,也会有相关的提示,换句话说,非保本的产品理论上也是不排除有亏损可能的。所以,一定要清楚自己购买的是哪一类产品,而并非凡是银行理财就肯定不会亏本。
再者,即使真是购买了非保本类的产品,也要看情况的。你应该观察产品的市场属性,比如是属于宝宝类产品,还是属于挂钩基金股市的结构类产品?还应该观察产品投资的方向,比如资金是投向货币市场,债券票据类市场,还是股市等高风险市场?
所以,同样是不承诺保本的理财产品,风险等级不同,其结果也不同的。而这些内容,是可以预先在产品说明书,合同条款,风险揭示书,客户权益书等书面资料上明确知悉的,只要根据自身的需求作出选择就是了。因此,那些“XX银行的理财也有出现亏损”的说法,可以说是十分误解银行理财的小白说法。因为没有一项规定说银行理财肯定不亏损,这完全取决于自己购买了哪一种产品。所以,不能笼统地因为出现过亏损就否定银行理财产品的。
最后,我说说我自己的情况,包括工行,农行,中行,平安,浦发等好几家银行的理财产品我都有买过,也买了很多期了,每一期都是一二百万地买的,虽然产品全都属于非保本,但是没出现过本金亏损的情况,甚至达不到预期收益的情况都没出现过。当然,也许就是因为我从来只挑选风险等级最低的那些品种买。风险评级为“中”或者“高”的品种,即使预期年收益更高,我也从来不碰的。
2017/08/04回复

jhhyq:
首先,一定要明确你买的真是银行自己出品的理财产品,而不是放在银行里代销的其他机构产品。这个很重要,因为不少消费者都是犯了这个张冠李戴的毛病,导致日后吃了哑巴亏又没地方发作。其次,还要澄清一种观念,那就是认为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一定不会出现本金亏损的情况,也就是认为银行理财前提肯定是会保本的。其实未必。因为按照惯例,理财产品同样也有分保本和非保本的。其中,能保本的产品,在产品条款中会明确注明。而不承诺保本的产品,也会有相关的提示,换句话说,非保本的产品理论上也是不排除有亏损可能的。所以,一定要清楚自己购买的是哪一类产品,而并非凡是银行理财就肯定不会亏本。再者,即使真是购买了非保本类的产品,也要看情况的。你应该观察产品的市场属性,比如是属于宝宝类产品,还是属于挂钩基金股市的结构类产品?还应该观察产品投资的方向,比如资金是投向货币市场,债券票据类市场,还是股市等高风险市场?所以,同样是不承诺保本的理财产品,风险等级不同,其结果也不同的。而这些内容,是可以预先在产品说明书,合同条款,风险揭示书,客户权益书等书面资料上明确知悉的,只要根据自身的需求作出选择就是了。因此,那些“XX银行的理财也有出现亏损”的说法,可以说是十分误解银行理财的小白说法。因为没有一项规定说银行理财肯定不亏损,这完全取决于自己购买了哪一种产品。所以,不能笼统地因为出现过亏损就否定银行理财产品的。最后,我说说我自己的情况,包括工行,农行,中行,平安,浦发等好几家银行的理财产品我都有买过,也买了很多期了,每一期都是一二百万地买的,虽然产品全都属于非保本,但是没出现过本金亏损的情况,甚至达不到预期收益的情况都没出现过。当然,也许就是因为我从来只挑选风险等级最低的那些品种买。风险评级为“中”或者“高”的品种,即使预期年收益更高,我也从来不碰的。
查看原文感谢解答!
2017/08/04回复

清水煮挂面1986:
如果不追求收益,利用支付宝相对安全系数高点啊,不过我个人就是拿支付宝当零钱,平时出门用的,理财之前6个点理过,现在基本都是4点,就不用理财了,就放余额宝。花钱方便,不考虑利息。你用其他理财,不能出去付款啊。就算能,一个支付宝,一个微信就够了,不想在搞多。
查看原文本息担保的目前7%要定期2年,而且要5万起了。银行5年4.5%,虽然银行低一些,也可以和7%的搭配,这一个是5年但锁定4%,基本3年后可能3%的理财都消失了,理财一般就是锁定中期和短期收益分配投资
2017/08/22回复

只看打折:
请问哪个银行哪个理财产品有年化5.2了?谢谢
查看原文本息担保的目前7%要定期2年,而且要5万起了。银行5年4.5%,虽然银行低一些,也可以和7%的搭配,这一个是5年但锁定4%,基本3年后可能3%的理财都消失了,理财一般就是锁定中期和短期收益分配投资
2017/08/22回复

jhhyq:
首先,一定要明确你买的真是银行自己出品的理财产品,而不是放在银行里代销的其他机构产品。这个很重要,因为不少消费者都是犯了这个张冠李戴的毛病,导致日后吃了哑巴亏又没地方发作。其次,还要澄清一种观念,那就是认为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一定不会出现本金亏损的情况,也就是认为银行理财前提肯定是会保本的。其实未必。因为按照惯例,理财产品同样也有分保本和非保本的。其中,能保本的产品,在产品条款中会明确注明。而不承诺保本的产品,也会有相关的提示,换句话说,非保本的产品理论上也是不排除有亏损可能的。所以,一定要清楚自己购买的是哪一类产品,而并非凡是银行理财就肯定不会亏本。再者,即使真是购买了非保本类的产品,也要看情况的。你应该观察产品的市场属性,比如是属于宝宝类产品,还是属于挂钩基金股市的结构类产品?还应该观察产品投资的方向,比如资金是投向货币市场,债券票据类市场,还是股市等高风险市场?所以,同样是不承诺保本的理财产品,风险等级不同,其结果也不同的。而这些内容,是可以预先在产品说明书,合同条款,风险揭示书,客户权益书等书面资料上明确知悉的,只要根据自身的需求作出选择就是了。因此,那些“XX银行的理财也有出现亏损”的说法,可以说是十分误解银行理财的小白说法。因为没有一项规定说银行理财肯定不亏损,这完全取决于自己购买了哪一种产品。所以,不能笼统地因为出现过亏损就否定银行理财产品的。最后,我说说我自己的情况,包括工行,农行,中行,平安,浦发等好几家银行的理财产品我都有买过,也买了很多期了,每一期都是一二百万地买的,虽然产品全都属于非保本,但是没出现过本金亏损的情况,甚至达不到预期收益的情况都没出现过。当然,也许就是因为我从来只挑选风险等级最低的那些品种买。风险评级为“中”或者“高”的品种,即使预期年收益更高,我也从来不碰的。
查看原文平安保险陆金所有5.2,不知安全性如何
2017/08/2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