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从琴童到琴童妈,入行20多年,给你讲讲我学钢琴路上踩过的坑……

31419125家有小学生

发福利了!!!发帖以来收到很多优秀妈妈的留言,非常感谢大家的参与,同时这种交流也开阔了我自己的思路,对我的教学也是很有帮助的,为了答谢宝妈们的热情参与,本周起大家可以分享一些孩子学琴的心得经验或者一些有趣的学琴小故事,凡是发帖分享的宝妈都可以免费获得我的一节教学体验课(1演奏,2英皇乐理,3英皇听力,4视奏,任选一节)目前每周限1-2个名额哦。希望大家多多参与,共同成长。


———————————————————————————————————————————————————

第一次做妈妈,刚刚开始那会儿多少有点手忙脚乱,所以经常都会到妈妈网来看看大家发的帖子学习一下经验, 在这里学习的这段时间,看到很多琴童的妈妈和打算让孩子学琴的妈妈们,有很多困惑。
我是一个宝妈,完全可以体会到这些妈妈们的焦虑,同时我也是一位钢琴老师,6岁开始学习钢琴,从音乐学院毕业至今已经从事钢琴教育十多年。发这个帖子的目的是想帮助宝妈们解答你们的孩子在学琴中以及打算学琴的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大家也可以互相交流育儿的经验。
大家有问题可以在帖子里留言给我,我都会尽力回复,因为平时上课比较忙,所以可能回复没那么及时,但我有空都会上来看看的。
2018/07/04
全部回帖
lorac:
孩子六岁,每天练琴都要她命一样不愿意,是不是就不应该让她学这个呀
查看原文
宝妈,我个人的建议:
一,与钢琴老师沟通一下,看看孩子不喜欢练琴的问题出在哪里,一个有经验的老师,是可以根据每个孩子不同的情况,匹配不同的教学方案。布置的作业,可以选一些孩子喜欢,感兴趣的小曲子。这样孩子也有动力去完成。

二,家长对于孩子练琴的态度是不是有问题,不要一说练琴就横眉冷对,让孩子对练琴这件事有逆反心情,讨厌钢琴,有学生跟我说,我妈妈平时可温柔呢,只要一说练琴,马上像“母老虎一样”凶。。。这样的态度是不正确的,家长对于孩子练琴这件事需要给与很多的鼓励和赞美,时不时的跟孩子说:“妈妈最喜欢听宝宝弹琴了,自从咱们家有了琴声以后,家里的气氛特别好,宝宝真了不起”类似这样鼓励的话。真的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

三,与老师沟通,选择适合的时机,去参加一些比赛或者考级,如果取得了好的成绩,让孩子及时得到正反馈,没有人不喜欢被瞩目的感觉,我们的孩子也如此。

四,家长需要帮助孩子坚持,6岁,毕竟年纪还太小,如果训练方法不得当,大多数孩子都是不喜欢练琴的,这个不是你家宝宝的问题,这是每一个琴童和琴童妈妈都会面临的阶段问题,所以不需要过分焦虑也不必灰心丧气,找到问题所在,帮助孩子突破瓶颈,那么,未来的TA,会感谢现在的你和现在的TA自己。

这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所以我想最近写一篇关于孩子为什么不喜欢练琴的文章,宝妈也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有什么问题也可以留言或者私信,我会尽量帮你解答。
2018/07/15回复
好几天没有更新了,这几天有好几个宝妈私信我,都是关于孩子不喜欢练琴的问题,所以我想写一篇关于练琴兴趣的文章,因为最近到了暑期,上课的孩子多,太忙了,所以写的有点慢,我会尽快完成。

私信我的宝妈们,有时候我回复的会比较慢,因为最近大部分时间都在上课,但我肯定会一一回复的,大家不要着急哈。
2018/07/17回复
这几天没有更新,孩子一直高烧腹泻,今天是第四天了,去医院化验说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肠炎,既然是自限性的,只能等5到7天自愈。儿童医院里人满为患,恍惚中感觉全广州的孩子都在这里了,真的太多了。。。作为家长看着孩子高烧又一直拉肚子却什么都不能做,真是感觉身心俱疲啊!



2018/07/20回复
那孩子不爱练琴,家长应该怎么做呢?简单说下个人观点。

一,
妈妈们了解孩子真正喜欢音乐吗?为什么孩子对音乐没有强烈的兴趣?家长平时有没有给孩子一个好的音乐环境?家长与孩子共享了音乐时间的快乐吗?大部分的琴童这部分都是缺失的。孩子应该浸泡在音乐当中,开始的年龄越小越好。让孩子感受到欣赏音乐的快乐。

我遇到很多孩子们在学琴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其实都有大环境的原因,让孩子的童年充满音乐,这并不难,只要你能意识到,那就很容易了。选一些孩子能接受的音乐,那些太过于专业的音乐会,就没有必要去了,连专业人士都很难做到去享受的作品,孩子怎么会不痛苦?

二,
我觉得我们国内的孩子,在学琴的道路上,真的很缺少表扬,很多家长和老师,都怕由于表扬,孩子就会骄傲自满。“骄傲自满”这四个字,就像悬在头上的一把利剑,不敢轻易尝试。其实,鼓励和表扬孩子,才是让孩子进步的一种调控手段。

中国有一句古话“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很多家长把这句话理解为“批评使人进步,表扬使人落后”。

但我一直都相信“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这句话,所以我会多次不厌其烦的跟我的学生家长讲,不要采取强迫的这种极端手法,换一种方式去引导,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很多学生因为父母的表扬和肯定,变得更加自信,更加热爱音乐。但具体如何去表扬如何去夸奖,还需要家长把握好度的问题。

三,妈妈们要做的角色是啦啦队的队长,不要做教练。妈妈要记住的是,你是孩子的亲人,孩子从你那里需要得到的是呵护和关怀,是爱,一旦你把自己过度切换到教育者的角色,你的语气和表情,会让孩子觉得不安,会觉得自己失去了爱。

而且家长过度充当教练的角色,孩子通常都是不认可的。这就是很多家长跟我说,同样的话由老师你说,就像圣旨,回家练琴的时候,妈妈说,就像空气。孩子练琴中有问题,老师指出来,孩子会想去解决自己的问题,如果是家长过多干涉,他不仅不服气,还会生气。孩子对妈妈的需要,是最基本的亲和需要,对老师才是成就需要。

那么作为妈妈,我们怎么办?多去鼓励和赞美孩子,并帮孩子树立信心将学琴这件事情坚持下来,这样孩子不仅有学习的动力,还有安全感。如果一提到练琴,母子关系或者母女关系瞬间撕的稀里哗啦,孩子失去的是安全感,那我们想想,孩子能爱练琴吗?可能孩子最恨的就是钢琴了。妈妈可以经常跟孩子聊聊练琴的事,上课的事,聊聊老师,让孩子因为练琴,而跟妈妈可以有更多聊天的话题,更亲密。

有的妈妈跟我说,她监督孩子练琴的时候,孩子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口渴要喝水,一会儿肚子疼,借口多多。但是偶尔爸爸陪练琴,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所以啊,问题的关键,不是孩子练琴有什么问题,很多时候,是家长的作为问题。不能不作为,也不能过度干涉。如果你换一种方式,多去鼓励,赞美,引导,那可能结果就会不一样。

最后,就是想提醒妈妈们,尽可能的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音乐氛围,多去鼓励和赞美孩子,扮演好拉拉队长,切记不要去做一个教练,甚至是一位面目狰狞的教练。。。。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2018/07/24回复
twikletwikle6楼
老师,您好,想请教一个问题。
首先介绍一下情况,我孩子现7岁,从去年八月开始学钢琴,在琴行跟老师一对一学,从她开始学琴,我也学习了很多帖子(我对钢琴是0认识的),深知基础很重要,所以一开始就和老师说宁可进度慢也要抓好手型等,但一年过来,我对比网上视频,发现手型还是不太理想,力度也不太够。
现在面临搬家后换老师的问题,要么继续在琴行学,要么找个私人老师学,我的纠结点在于,在琴行学,缺点:看了些帖子说从琴行学出来的学生基础都不好(在此不是说琴行的老师不好,可能更多的是其他客观原因造成),优点:有时会举办音乐会之类,能上台演奏,锻炼台风和缓解学琴枯燥,特别对于小女孩,一段时间可以穿着美美礼裙化着漂亮妆容在众人面前表演,这种仪式感可以提升自信。跟私人老师学:优点:不赶进度和考核指标,慢慢打好基础(当然,前提是遇上一个好老师)。缺点:几乎没有表演机会(不知是不是,仅是个人感觉),仅是上课学习或者考级备考,可能比较枯燥。
老师,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能否给个建议,谢谢!我以上的认知也可能有偏颇,毕竟还不太了解。
2018/07/29回复
twikle:
老师,您好,想请教一个问题。首先介绍一下情况,我孩子现7岁,从去年八月开始学钢琴,在琴行跟老师一对一学,从她开始学琴,我也学习了很多帖子(我对钢琴是0认识的),深知基础很重要,所以一开始就和老师说宁可进度慢也要抓好手型等,但一年过来,我对比网上视频,发现手型还是不太理想,力度也不太够。现在面临搬家后换老师的问题,要么继续在琴行学,要么找个私人老师学,我的纠结点在于,在琴行学,缺点:看了些帖子说从琴行学出来的学生基础都不好(在此不是说琴行的老师不好,可能更多的是其他客观原因造成),优点:有时会举办音乐会之类,能上台演奏,锻炼台风和缓解学琴枯燥,特别对于小女孩,一段时间可以穿着美美礼裙化着漂亮妆容在众人面前表演,这种仪式感可以提升自信。跟私人老师学:优点:不赶进度和考核指标,慢慢打好基础(当然,前提是遇上一个好老师)。缺点:几乎没有表演机会(不知是不是,仅是个人感觉),仅是上课学习或者考级备考,可能比较枯燥。老师,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能否给个建议,谢谢!我以上的认知也可能有偏颇,毕竟还不太了解。
查看原文
宝妈,看了你的留言,看的出来你对于孩子学琴的情况和老师的情况了解的很多 ,分析的很透彻,相信你做了很多的功课,下了很大的功夫。你是一个了不起的妈妈。

你现在思路已经分析的很清楚了,我就不再重复了。

我个人给你的意见就是两点:

1,找老师去家里上课。前提是老师专业性要强,相信你通过大量的学习和实践经验已经可以大概分辨老师的水平。我不是说琴行的老师不好,而是同一个老师在琴行教学和在家教学有时候采用的是不同的方法,原则也都不一样。琴行考虑到生源问题, 老师为了顺应琴行的某些机制不得不做出一些妥协。

2,关于表演机会的问题。很多老师会阶段性的举办一些自己学生的演奏会,也是有登台机会的,同时可以跟老师沟通,去参加一些商业比赛,通常一年都有好多次,既可以 满足孩子的表现欲,增加自信,也可以锻炼台风,对于孩子上学和在公开场合 的活动都有帮助。

如果你觉得练琴中有什么问题,都 可以发私信给我,我会尽量帮你解答。
2018/07/29回复
twikletwikle8楼
好的 谢谢 我关注了
2018/08/01回复
已经关注了😍
2018/08/02回复
这两天准备更新启蒙的曲单,需要的宝妈可以关注,另外公众号上也可以直接播放哦,
2018/08/04回复
在公众号给我留言的宝妈们,实在不好意思,因为最近比较忙没有登录,超过48小时没有回复的留言,系统就无法再回复了,请重新留言给我,我会尽快回复大家的,很抱歉。
2018/08/09回复
好久没有写点什么了,前段时间确实太忙,一个是暑期孩子们很多都需要加课,原有时间被打乱,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小柒1岁了,我的父母大老远的从老家飞过来,要给外孙过第一个生日,就这样过了十几天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

从小到大,我跟父亲从来都没有聊过我学琴的事,我又离家的比较早,13岁就去外地上学了,所以很多很多的事已经完全忘记了,毕竟那时候年纪太小了。而这一次有点不同,因为这位外公非常关心他外孙的学琴计划,所以在临走的前一晚,我们聊了很久。小时候那些模模糊糊的回忆,一点一点的变得清晰。

我想,今天,我们不说技术,不谈理想,就只聊聊我小时候练琴的那点事儿。

1988年的那个冬天,不知道我脑子里的哪一根筋搭错了,我对父亲说:“我想学钢琴”!是的,你们没看错,这个坑是我自己亲手挖的~~~~只因为去家境殷实的堂妹家玩的时候,一个不小心,看到了那台庞然大物。那一年我6岁,钢琴对于我来说,大的有点震撼。。。


在那个年代,学钢琴,是一件太出格的事了,先不说父母连去哪里能买到钢琴都不知道,就算买回来钢琴,去哪里找老师学?


我们家祖上N代,听说是出过什么土豪劣绅和开票号的大款,但却没有一个从事过跟音乐沾边的行业,学钢琴这事儿,完全是听都没有听说过。父亲至今都搞不明白,当年的我怎么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事情进行到这里,如果你们觉得这样就能难住了那位伟大的老父亲,我最亲爱的人,那就大错特错了。。。


他很快找到了我们家的一个亲戚,这位亲戚是某学校的校长,他手下,有一位据说非常优秀的钢琴老师,是从沈阳“皇家”音乐学院毕业的(皇家两个字可能是我当时产生的幻觉),在当年,可是人才中的人才,堪比今天自带流量的微博大v,知识网红啥的。这位人才张老师,后来成为了我敬重的恩师之一。





老师带我参赛的照片,广播电台同步直播。


他带着我的父母,从一个门脸不大的商铺里,买回来我人生中的第一架“幸福牌”钢琴。多么温情有寓意的牌子啊,但我猜掏钱的时候我老爸心里肯定幸福不起来。花掉了将近5千块钱,这个数字,在1988年的那个沿海小城来说,足够让身边的亲戚朋友议论整整一个冬天。


钢琴搬回来了,下一步就是要找老师了。在那个年代,教一门手艺的师父都是无比清高的,人才就更是高不可攀了。如今,我们早已习惯了现在社会,各种资源的交换只需一个付款二维码就能高效匹配。而当年,清高持重,对名誉声望的爱惜才是那个年代略显笨拙的师徒社会的魅力


张老师并不想在官大一级压死人的社会里做一个绥靖和谦恭的好下属,他几尽推辞终于在几个回合的你来我往相互周旋后,顶不住校长也就是我家那位亲戚的压力,无奈之下答应了收我为徒。


想必这就为我和我爸程门立雪的上演拉开了序幕。



第一次上课,约在了晚上6点。父女俩4点就出发了。30年前,公交系统远远没有现在发达,老师家远到要换3次公交车,路上顺利的话也要一个半小时。我们在约定的时间到了老师家楼下,然鹅,老师没下班,也许其中原委各位看官已了然于胸。。。


等啊等啊,一个6岁的女孩子和父亲一起,在零下20多度的寒冬里,足足站了3个多小时,并且,老天非常应景,配合的下起了大雪。大家知道“程门立雪”的故事吧?对,说的就是我呢。。。


要知道那时肉眼是看的到银河的,地球也是没有变暖的,北极熊的老家还没有被强拆的,各国政要也不会为了排碳开会撕逼的。。。每逢西伯利亚的寒流气势汹汹的到来,马路可以在巨大的昼夜温差下被撕出张牙舞爪的裂缝


大自然总有许多未解之谜。那是什么信念支持这对父女在严酷的环境下苦苦等待呢?是2。对!一定是2。。。




家乡的冬天。


也许父女俩的所作所为感动了老师,就这样我们在学琴之路上又下一城,我有了人生中的第一位钢琴老师。每个星期三,4点出发,雷打不动整整7年,父亲带着我,从不请假,从不迟到


那时候通讯不发达,不像现在手机随时能联系上。老师是人才嘛,人才自然很忙,应该是5点半下班,但他经常都加班,于是,在老师家门口等上一个来小时,是太稀松平常的事了


无论春夏秋冬,下雨还是下雪。总有一个孩子和她老爸站在风中看着自己和地上的倒影,傻傻分不清楚。


现在脑子里还有隐约的一副画面:我蹲在老师家门口的一棵树下,情绪有点紧张的玩蚂蚁。为什么会紧张?没错,你猜对了,因为没练好。内心里有一百个情景设计:等下回课会被老师骂吧?下课会被我老爸揍吧?

2018/08/09回复

从我开始学习钢琴的那一天开始,晚餐前就要把学校的作业全部写完,每天晚上的7点钟,新闻联播音乐响起的时候,无论手上在做什么,都要无条件的放下,去练琴。就算晚餐还没吃完,都要把碗放下去练琴(传说中高不可攀的衡中也就是如此待遇吧)。


任何理由都不是理由。


每晚7点到9点,两个小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犹如电脑上的复制粘贴。(PS:虽然已经年近40,但现在听到新闻联播的片头旋律,还隐隐有点心慌。)





那个曾经又爱又恨的附中琴房。


整整7年,父亲放弃了所有在晚上的应酬,工作无论有多忙,这两个小时都是一定要赶回家陪着的。7年,2555天,5110小时,换算成天数整整212天(纯练琴时间),这还不包括周末和假期,要知道,周末和假期的练琴时间是要翻倍再翻倍的,苍天~~~~~所以小时候我最讨厌放假。


有一年冬天很冷,我的手总是裂口,就是在手指尖和指甲两边的皮肤那里,经常练琴一用力,伤口就破了,琴键上到处都是血,看起来相当触目惊心。


然后,你们是不是认为我该走去一边休息+养伤了?no no no,一切还是幻觉,跟我匹配的结果是贴上胶布,继续弹。感冒发烧拉肚子这种小病,只要不是高烧到无意识,都不会耽误弹琴的。


正如那首诗所说的:练琴虐我千百遍,我爸待练琴如初恋。。父亲总会反复跟我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要知道那个年代并没有十万加的育儿公众号和各种鸡血的育儿推文啊,这一定是他从名人传记里看来的乌鸡汤吧。)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如今我已走在奔四的路上,也身为人母。深刻感受到那份为人父母的深情与厚重。我太感谢爸妈曾经为我做的那些付出。那些平淡的夜晚,那些苦痛的创伤,那些流金的岁月,今天看都犹如珍宝,让我更加懂得对子女的爱,是守护他们走在精进的路上,最终通过时间的棱镜帮他们看到未来的模样



后记:其实上大学的时候,已经明白这些道理了,那时候因为我的专业优秀,有很多演出和教课的勤工俭学的机会,虽然还没有毕业,收入也足够可以让我在我的同龄人里,看起来活的那么自信,那么好。可以说,如果没有他们的坚持,就没有现在的我。

当然,社会在进步,在学习了大量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学和早期儿童音乐教育后,我们的教育理念也应该在进步,与父亲不同,我的观点是:与坚持相比,引导同样更为重要。正确的学习,合理的引导,配合持之以恒的坚持,我们的孩子肯定是会有所作为的。当然,人生躲不开境遇和运气,是否能取得更高的成就,有时候也要看时代和他自己的选择。
2018/08/13回复
今天聊的话题,是我作为一个钢琴老师,被问了无数次的问题:我不知道我家孩子学钢琴到底能不能坚持下来?

每次被问到这个问题,我就会苦笑不得的回问家长一句:上学也很辛苦,要学很多学科,那孩子能不能坚持下来?是不是孩子说不想上学,我们就可以不用上学了呢?

作为孩子,自然而然的会选择舒适,我们成年人又何尝不是呢?我们有哪一个成年人更愿意去上班,而不愿意躺在床上刷个剧抖个音?支撑我们的是毅力和生活所带来的各方面的压力,而孩子现在没有这些烦恼,他们更愿意吃着冰淇淋看个动画片,有几个会主动去练琴?但孩子是要长大的,终有一天会步入社会,我们现在所承受的都是他们迟早要面对的。

坦白讲,有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人生有所成就?

我们说,教育本来就是反人性的,这是把人类从生物属性塑造成为社会属性的一个过程,从而成年后成为社会的一个齿轮,与社会和同类起到协作的效应。动物的天性就是散漫和自由,说到自由自在,脑子里瞬间想到了齐天大圣的画面。。。。其实大家想想,孙悟空在西游记里,就是一个被教育被塑造的过程,从开始的自由自在和无法无天,到后来得道成仙。我觉得,这就是对孩子的一个隐喻。

肖邦曾经说过让人啼笑皆非的话:我每天努力练琴十几个小时,最终世人却用“天才”总结了我所有的汗水。我看完以后,简直要笑出眼泪。

你们都知道的神童郎朗,在美国上学的时候,每天除了吃饭和睡觉,所有的时间都在练琴,练到手臂都抬不起来。他的父亲每天在他练琴之后,都要给他做将近1个小时的按摩。你们还认为他只是一个天才这么简单吗?






出身于音乐世家的林俊杰,也经历了从琴童开始,考级,练琴,不练琴被妈妈打。4岁开始学习钢琴,每天练习8小时是常态,手指尖常常会流血。有一次节目采访他,他说记忆深刻的一次是手指被妈妈拿的藤条不小心打的皮开肉绽。。。但并不觉得可怕或心有余悸,反倒带着感激感恩的心态感谢妈妈










有一句烂大街的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在我看来,学钢琴绝对是人生中最公平的一件事,做功课的时候,走神2小时,学习5分钟这种事儿,是很多妈妈抓狂的吧?但练钢琴不一样,只要你的方法正确加以大量时间的练习,你就一定会取得成绩。每一次,每一天,每一个手指的律动,一点一滴的积累,是慢慢长到了我们的脑子里。只要你有付出,就百分百有回报。

再说了,这个所谓的苦,真的有那么苦吗?头悬梁锥刺股了吗?每天拿出一点时间来练习,日复一日。爱因斯坦说过,复利是世界的第八大奇迹,每天的练习,就是我们的孩子为未来的人生,创造复利的过程。我们羡慕哆啦A梦那穿越时空的能力,但殊不知孩子当下的一举一动,就是货真价实的时间机器。
2018/08/27回复
这**给我看网上陈安可练琴的视频,这个7岁的孩子,用她的琴声引爆了全世界。




在给我看视频之前,他们都会说,徐老师,有个神童才7岁,我家孩子都十几岁了,那水平相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啊,太神奇了balabala。。。。。。

每当世人看到如此难以解释的现象,便会给她贴上“神童”的标签,觉得这孩子犹如神灵附体,天生是做钢琴家的料,可亲爱的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神童”都是别人家的孩子?事实上,这个孩子家里没有人是从事音乐行业的,她3岁半开始学琴,每天练琴4个小时,从没有停过,爸爸每天陪着练,要求相当严格。

行内人都清楚,弹琴这件事儿上,哪里有什么“神童”,所谓“天才”,等于正确方法+大量的刻意练习。

如果你也能做到如此,收获一个“神童”也是不足为奇的。
2018/08/29回复
猜你喜欢

谈谈学钢琴是否要考英皇^_^

八岁女儿学琴三年,这样的情况,需要换钢琴老师吗

琴行教学钢琴用电钢琴VS钢琴有何区别

谈谈才艺培养这码事

很开心 昨晚得知女儿的英皇钢琴八级优良通过

小孩子学琴成功70%靠家长----钢琴、低音提琴教师郭东莹专访

热点推荐

红树林观白鹭!这个宝藏海岛大家赶紧冲!

就业形势严峻 普通家庭孩子读书不好怎么办

广州遛娃打卡梵高画展 看展拍照做星球灯

云闪付百佳月卡又来了 一单回本真香!

2024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小学已注册想换学校 还能操作吗?

2024装修交流群 超多福利杜绝踩坑

被问爆了这些孕妇照是在哪里拍的

实名羡慕,朋友孩子高考广东省1600多名,浙

跌幅最低是亚运城天峯?大V的脸要肿了?

青春痘,怎么抗战

打卡象湖里创意文化街区

孕期如何防止/缓解妊娠纹?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