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反思下我们教育的目标

701947家有小学生

      家有幼童,开始关注育儿。当大家在谈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好不好的时候,唯一的标准就是分数,或者XX赛获奖。虽然我质疑分数是唯一的标准,但是分数是唯一可以面对所有孩子量化的,其他方面的软能力很难去量化比较。

      然而我身边好多一路学霸到大学,甚至硕士,目前也并没有过得比普通人收入高,过的更自我,更高水平的生活。所以录取了XX大学,能作为我们教育的目的和检验标准吗?如果不可以的话,我们在日常教育中还要注意什么呢?

      我说两个我熟悉的人的例子。一是70后,一路学霸到中科院计算机专业硕博连读,户籍已转入京籍,博士在读期间和导师不合,放弃学位,放弃京籍回老家一学校做讲师,目前入职十年左右,没任何职称,就是讲师,一天和尚一天钟,年总收入约9万,他这样的背景的码农普遍在北京的收入和层次,懂的人应该懂吧。去他家玩几次,他都是躺在沙发上玩手机,没什么精神的样子。听他老婆经常抱怨他非常的懒,工作不思进取,对家人也很敷衍,在家带孩子也不积极,总是躺着看手机,打发孩子们每天看电视超过1-2小时,自己熬夜玩游戏。养2个小孩,家里钱一分要掰成2分用。

      另一80后,一路学霸到国内TOP10的大学,毕业后考研失败(其实并不想考,只是为了不找工作),然后在家待业1年,后在老家工作15年,年收入不到8万,工作轻松,每天下班照顾完小孩睡后打游戏到凌晨2点,早晨8点多起床(小地方通勤只需8分钟),每天重复过着一眼可以看到退休的生活。

      身边类似的例子还有好多,不一一列举了,如果有些人是说考上大学后,可能会放松自己控制不了自己,上述例一又考上了中科院的硕博连读,这说明他并非没有自我监督学习进步的能力。但是为什么会在青年时期失去了斗志呢,就算和导师有矛盾,导师的问题,他对待自己的工作和家庭的态度,也是很敷衍了事的。虽然老家9万也算还行的收入,但是我觉得这不算是很有质量的生活,比较消极,和他大学同学的层次差距,只有他自己心里知道了。

孩子进入大学后,家长的养育责任可以说告一段落了,但是家长在之前十几年的陪伴肯定对孩子后期发展的选择是有影响的,我们在育儿的过程中,要给与孩子什么呢?

      我自己总结,除了抓学习之外,是对生活的热情、对未知的好奇、对未来的勇气,类似于好奇心才是孩子学习最好的老师,(我认识一个学霸(80后)读初中时就是因为好奇,自学了高年级的物理、数学课本,并且做完了练习题。)可能对生活的热情、对未来的勇气、未知的好奇,能让孩子在进入社会后,仍然保持昂扬的斗志,一路向前拼杀,获得更多选择的筹码和权利。(有些家长说自己孩子就是想当厨师、理发师、农民之类的,快乐就好,本帖不评论,本帖讨论的是主流价值观下的追求)。

      如同有钱不一定最幸福一样,孩子考入名校,未来的生活未必就就比普通学校的孩子更顺利、幸福,不过至少相对站在了一个更高的起点,更容易获得更高水平的生活,普通学校的孩子也未必就一定未来不幸福,不过起点低了一截,难度更大。所以学习肯定要抓,只是通过我身边朋友的观察,思考除了学习,还要给与孩子什么,让他一会能有勇气,按自己的意愿去生活。

2018/11/19
全部回帖
chachacha1:
她这样的思维方式,和那些用分数来评价孩子的人又有什么两样呢??
查看原文
没错,是一样的,所以我有说是世俗的评价标准,如果你说你的孩子的兴趣是做理发师,快递员,伐木工人之类的,不在我的讨论范围内的。既然学生时代用分数去评价分三六九等,那我们也用这世俗的三六九等去评价看看一部分学霸大学毕业二十年后的后劲如何
2018/12/08回复
回复 gzriverside 的帖子
回复 nannan810810 的帖子楼主那些案例,是个人大脑的自然选择,原来的用脑方式和长期损耗,人承受不了,选 ...

我觉得最主要是 生活状态消极,曾经的天之骄子,对待自己生活、家人的态度不应该是敷衍了事的。工作不是自己喜欢的,下班后也应该有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我认识一个三本毕业的同龄人,在小城市做公务员,收入不高,但是他业余爱好很多,自己做了一个书法类的公众号,同时爱好健身摄影和阅读,我觉得这就给人感觉很积极的生活态度。而我提及的学霸选择了要了两个孩子,就应该好好对待自己的孩子,而不是打发两岁三岁的孩子一天看一个半小时的电视自己玩手机,要了两个孩子,生活很拮据了,也应该想办法赚钱,这也是为了后代很自然的事情,然而他都没有做。就算你中意打游戏,也可以钻研,而不是花大量时间打杀时间的快餐游戏,打过游戏的人懂快餐游戏和真的打的区别吧。我的意思是他们的生活没有自己的计划和目标,哪怕你的目标不是赚钱也可以。而不是在三十岁就过上了退休生活,用保护心血管来解释这个行为,三四十岁当打之年,要开启退休模式了,那二三十年后退休了要怎样?
2018/12/08回复
yade11:
看完楼主帖子,深有感触。我自己就是一个你所说的反面典型,我很苦闷,拿出来跟大家说说,听下大家的意见。我从小就喜欢玩游戏,小初高每天下午自习可必逃,每天一定要打两个小时的游戏。每天跟父母吵架,然后在父母逼迫下(内地应试教育很严重的),刚好考上个一本,本来是上个师大当老师的,在父母压迫下搞了个计算机专业,考完高考对书本极为反感,许下诺言一辈子不再看书,大学玩了四年,现在广州年薪二十多万。但我过得很累,我的理想,真的是理想,就是每个月拿5000块,每天玩游戏到凌晨2点,一直玩到老。就是楼主说的反面典型的生活,我觉得那就是我想过的生活,不上进就是有错吗?我现在的生活,完全不是我想要的,上班不是说累,而是你完全进不了状态,下班了就回家带小孩,玩游戏只能在午休和孩子睡后进行。钱都花小孩身上了,我本人每个月只能花2000。总结一下,我的人生,就是一个废材,一个佛系青年,偏偏选择了一条积极上进的道路。一个人来大城市打拼,买房,结婚,一胎,二胎。我现在很想回到小镇,一个月拿5000整天玩游戏,可我唯一放不下的就是两个小孩,所以在这里拼命熬,生活对于我来说就是受罪,我现在的目标就是熬到我小孩十八岁,还有十五年。有没有人的感觉和我一样的?
查看原文
同感!身不由已!
2018/12/08回复
nannan810810:
      家有幼童,开始关注育儿。当大家在谈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好不好的时候,唯一的标准就是分数,或者XX赛获奖。虽然我质疑分数是唯一的标准,但是分数是唯一可以面对所有孩子量化的,其他方面的软能力很难去量化比较。      然而我身边好多一路学霸到大学,甚至硕士,目前也并没有过得比普通人收入高,过的更自我,更高水平的生活。所以录取了XX大学,能作为我们教育的目的和检验标准吗?如果不可以的话,我们在日常教育中还要注意什么呢?      我说两个我熟悉的人的例子。一是70后,一路学霸到中科院计算机专业硕博连读,户籍已转入京籍,博士在读期间和导师不合,放弃学位,放弃京籍回老家一学校做讲师,目前入职十年左右,没任何职称,就是讲师,一天和尚一天钟,年总收入约9万,他这样的背景的码农普遍在北京的收入和层次,懂的人应该懂吧。去他家玩几次,他都是躺在沙发上玩手机,没什么精神的样子。听他老婆经常抱怨他非常的懒,工作不思进取,对家人也很敷衍,在家带孩子也不积极,总是躺着看手机,打发孩子们每天看电视超过1-2小时,自己熬夜玩游戏。养2个小孩,家里钱一分要掰成2分用。      另一80后,一路学霸到国内TOP10的大学,毕业后考研失败(其实并不想考,只是为了不找工作),然后在家待业1年,后在老家工作15年,年收入不到8万,工作轻松,每天下班照顾完小孩睡后打游戏到凌晨2点,早晨8点多起床(小地方通勤只需8分钟),每天重复过着一眼可以看到退休的生活。      身边类似的例子还有好多,不一一列举了,如果有些人是说考上大学后,可能会放松自己控制不了自己,上述例一又考上了中科院的硕博连读,这说明他并非没有自我监督学习进步的能力。但是为什么会在青年时期失去了斗志呢,就算和导师有矛盾,导师的问题,他对待自己的工作和家庭的态度,也是很敷衍了事的。虽然老家9万也算还行的收入,但是我觉得这不算是很有质量的生活,比较消极,和他大学同学的层次差距,只有他自己心里知道了。孩子进入大学后,家长的养育责任可以说告一段落了,但是家长在之前十几年的陪伴肯定对孩子后期发展的选择是有影响的,我们在育儿的过程中,要给与孩子什么呢?      我自己总结,除了抓学习之外,是对生活的热情、对未知的好奇、对未来的勇气,类似于好奇心才是孩子学习最好的老师,(我认识一个学霸(80后)读初中时就是因为好奇,自学了高年级的物理、数学课本,并且做完了练习题。)可能对生活的热情、对未来的勇气、未知的好奇,能让孩子在进入社会后,仍然保持昂扬的斗志,一路向前拼杀,获得更多选择的筹码和权利。(有些家长说自己孩子就是想当厨师、理发师、农民之类的,快乐就好,本帖不评论,本帖讨论的是主流价值观下的追求)。      如同有钱不一定最幸福一样,孩子考入名校,未来的生活未必就就比普通学校的孩子更顺利、幸福,不过至少相对站在了一个更高的起点,更容易获得更高水平的生活,普通学校的孩子也未必就一定未来不幸福,不过起点低了一截,难度更大。所以学习肯定要抓,只是通过我身边朋友的观察,思考除了学习,还要给与孩子什么,让他一会能有勇气,按自己的意愿去生活。
查看原文
教给孩子危机感
2018/12/09回复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永远热爱生活
2018/12/09回复
呵呵
2018/12/09回复
猜你喜欢

小朋友的教育基金有多重要?

嫁了个一穷二白的90后老公,未来的路如何走?

我为什么坚持让孩子学管乐

以身边两个例子谈学龄儿童选择何种学校顺便说说学位房的意义

为着小孩的教育问题,真心不想生第二个小孩

如何维系一段婚姻,迷茫

热点推荐

实名羡慕 朋友孩子高考广东省1600多名

红树林观白鹭!这个宝藏海岛大家赶紧冲!

就业形势严峻 普通家庭孩子读书不好点算?

广州遛娃打卡梵高画展 看展拍照做星球灯

2024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小学已注册想换学校 还能操作吗?

2024装修交流群 超多福利杜绝踩坑

被问爆了这些孕妇照是在哪里拍的

实名羡慕,朋友孩子高考广东省1600多名,浙

跌幅最低是亚运城天峯?大V的脸要肿了?

青春痘,怎么抗战

打卡象湖里创意文化街区

孕期如何防止/缓解妊娠纹?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