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还是天河?派位还是直升?
59929189家有小学生
越秀派位,存在不确定性,但是好像很多人都觉得越秀的爸妈抓得更紧,而且中考来看越秀还是有区位优势。想请教:抛开家长,越秀学校老师的教学水平和天河比到底有何区别?中考现在的政策有什么区别?现在还有小升初点招或者投简历的途径吗?听说好的小学绝大多数人都不靠派位,各显神通中,靠考民校,或者投简历的比例有多少呢?要是拼关系,感觉没啥信心能找到关系啊!难道个个爹妈都那么勇猛的?
天河直升,小升初压力小一些,学校也能确定,但是47中这类现在班级众多,会不会也有重点之分,仅靠直升能否在中考杀出重围?也有很多人说天河教育质量看涨,未来五年能否超过越秀?还请多多指点!感谢!
2019/02/01
精选回帖
1970/01/01回复
1970/01/01回复
如果你是老广州人,你可以选越秀。如果你是新广州人,你可以选天河。越秀看病方便。天河工作机会多。如果你是打工一族,你可以选天河。天河读书的家庭,通常不是什么大富大贵,大多是在外企啊,或者一些新兴行业工作的人。如果你是私人老板,你可以选白云或者番禺。市场更多吧?基本上,未来5年,新旧之分怕是更加明显。
2019/02/08回复
天河和越秀都很大不好整块比,各自内部都有分化,特别是天河,好的好,差的差。但LZ要想孩子在小学时有广州最顶尖的生源为伴,天河尤其是天河北无疑。生源好比股票的基本面,政策也重要却是瞬息万变的,若非生活工作环境不适合,我个人选天河北,周围家长学历普遍高,生源质量没有可比性。
2019/02/11回复
拿顶尖娃谈全区教育完全不具备代表性,现在很多顶尖牛娃还是海珠区的普小的,能说明海珠区普小整体教育水平就跃迁了嘛?其实并不能,因为这些孩子私底下也没少吐槽学校的各种不给力。在机构如此发达专业化的今天,就是家庭教育实力的成果展现而已。从区域角度来说,全市城市小学核心区域教学相差不大,差别大的方面体现在课后活动和家长影响力,但是不管读什么学校,大凡有点追求的和条件的家庭都没放松鸡娃,所以起码从成绩来说,区域的影响力前所未有的被削弱了。至于小升初到底直升还是派位,从大盘来说区别真不大,最终都会导致分流,人群中能上985 和211的孩子比例本身就是确定的,只是分子是否会稍微集中或者稍微分散的区别。但被教育的主体其实是肥大的中段,从中段个体开说,还真不存在被形式左右,要不怎么每个学校或者每个区域的平均分相差极小呢,因为只有这个脑子能考到这个分数啊。
2019/02/24回复
全部回帖
flutist47:
你科研分析不同原因,不同观点,但是这样不明原因的攻击来攻击去就很无聊了
查看原文我觉得你先去了解一下刘总以往的评论再来批评我不迟。我一贯观点是,不会去刻意利用一个区的优势来比较另一个区的不足,这是明显不够客观的做法,而且往往对于很多不了解学区政策的家长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误导,而且某些“客观”的人还自以为客观。我一直强调,每个家庭的教育观念不同、偏好不同,自然形成了不同的学区偏好,我身边不少的朋友包括我自己,都是选择越秀的学校,当然也有不少的朋友选择天河,还有觉得无所谓随便挑个收费高的民校的。但我从不会通过抨击别的区教育怎么怎么样,来彰显自己的选择有多么正确。我觉得那些整天为了证明自己选择正确而故意专挑别人不足的人,反而才是最容易误导别人的人。
2019/02/14回复
我是进来学习的。反正对比番禺来说,越秀和天河都是我的美好向往。
2019/02/16回复
flynn刘:
我选择有我的道理,我没选择的一样觉得好,我觉得天河很多小学初中都取得很好地成绩,我觉得海珠也取得很好的成绩,我觉得白云的民办初中很牛,我又没有都选择,我看到确实取得了成绩,我就说说,总之我不空口哇啦就说哪里不好哪里好,就行了。
查看原文越秀的考卷,80%-90%以上都是抽上去区统改的,现在却被人说成是学校老师自己改题。而且越秀的试题跟其他区差不多难度,只是平时越秀做的卷子难度更大(黄冈难度),统考的话试题简单而已。并不是越秀老师放水。其实我们巴不得百分百由区统改。因为自己老师改卷比区统改还要严格。
2019/02/23回复
根据自家娃的情况说说自己的感想:“非常感恩孩子的小学老师,庆幸孩子在越秀区(我能说本人其实更爱东山吗哈哈),遇到很好的老师,还有一起成长和进步的小伙伴们。感谢小升初那一年招生非常积极的7、16、T1、GDF、ZX...,让孩子有了坚实的保底学校(拿zx来保底实在罪过),从而家长没有焦虑孩子没有压力地继续往前冲。总之,感谢越秀。”
2019/02/23回复
allisha:
根据自家娃的情况说说自己的感想:“非常感恩孩子的小学老师,庆幸孩子在越秀区(我能说本人其实更爱东山吗哈哈),遇到很好的老师,还有一起成长和进步的小伙伴们。感谢小升初那一年招生非常积极的7、16、T1、GDF、ZX...,让孩子有了坚实的保底学校(拿zx来保底实在罪过),从而家长没有焦虑孩子没有压力地继续往前冲。总之,感谢越秀。”
查看原文所以最后去了hf?
2019/02/24回复
梦后楼台高锁:
所以最后去了hf?
查看原文正解。能够让人放弃执奥的也就是hf吧。年级稳定的前三名两个来自越秀(东山实验、小北路小学)一个来自天河(华师附小),当年的隋帝来自于越秀的署前路小学。当然这些都只是个体且仅代表这一年级的情况。
2019/02/24回复
allisha:
正解。能够让人放弃执奥的也就是hf吧。年级稳定的前三名两个来自越秀(东山实验、小北路小学)一个来自天河(华师附小),当年的隋帝来自于越秀的署前路小学。当然这些都只是个体且仅代表这一年级的情况。
查看原文16年的时候越秀在竞赛的优势也慢慢给追上了,当年小学华杯赛一等奖获奖人数,越秀20,天河21;17年华杯赛一等奖获奖人数,越秀15,天河19;18年因为华杯决赛停办,按华附初中奥班录取人数统计,越秀26,天河59。
在华附奥班应该也没有常胜将军吧,隋帝不是也没进20人的保送名单吗?
在华附奥班应该也没有常胜将军吧,隋帝不是也没进20人的保送名单吗?
2019/02/24回复
拿顶尖娃谈全区教育完全不具备代表性,现在很多顶尖牛娃还是海珠区的普小的,能说明海珠区普小整体教育水平就跃迁了嘛?其实并不能,因为这些孩子私底下也没少吐槽学校的各种不给力。在机构如此发达专业化的今天,就是家庭教育实力的成果展现而已。从区域角度来说,全市城市小学核心区域教学相差不大,差别大的方面体现在课后活动和家长影响力,但是不管读什么学校,大凡有点追求的和条件的家庭都没放松鸡娃,所以起码从成绩来说,区域的影响力前所未有的被削弱了。至于小升初到底直升还是派位,从大盘来说区别真不大,最终都会导致分流,人群中能上985 和211的孩子比例本身就是确定的,只是分子是否会稍微集中或者稍微分散的区别。但被教育的主体其实是肥大的中段,从中段个体开说,还真不存在被形式左右,要不怎么每个学校或者每个区域的平均分相差极小呢,因为只有这个脑子能考到这个分数啊。
2019/02/24回复
梦后楼台高锁:
16年的时候越秀在竞赛的优势也慢慢给追上了,当年小学华杯赛一等奖获奖人数,越秀20,天河21;17年华杯赛一等奖获奖人数,越秀15,天河19;18年因为华杯决赛停办,按华附初中奥班录取人数统计,越秀26,天河59。在华附奥班应该也没有常胜将军吧,隋帝不是也没进20人的保送名单吗?
查看原文那三位就是非常稳定的年级前三,特别是其中的第一和第二名,前面的所有大考中几乎每次都位列前三,而第三名的波动也很小,所以累计下来这三位就是稳稳的年级前三。对了,累计排名隋同学应该是第四,so,又一个越秀的。BTW,不知道什么原因隋同学并没有报名参加保送生遴选,所以名单中没有他。当然这些都是校内排名,和竞赛是两个不同的维度。6月底高联初赛(紧挨着中考和自主招生),9月初高联复赛,看好隋帝欣神还有另外一位同样强悍的姜同学,他们中任何一位高一进国集都不让人意外。啊,我好像越来越歪楼了,就此打住啦。
2019/02/24回复
,而且还表扬你的超级“客观”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