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广东高考就是地狱模式

27705108家有小学生

全部回帖
RACHELLUO:
我在武汉一直读到本科毕业,我所认可的正是广州孩子读书分数没那么高,但是个人兴趣爱好发展得不错,这才是更接近全人教育的模式。
查看原文
现在内地经济发展上去了,也注重体育音乐全方面发展了。这是跟经济相关的。
2019/06/11回复
碧蓝云天:
现在内地经济发展上去了,也注重体育音乐全方面发展了。这是跟经济相关的。
查看原文
是的,仓禀实而知礼节,尤其现在内地就业比以前好了,大家不像当年被迫人离乡贱。

其实每个区域分数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不用太过紧张在意哪个“模式”,总体来说,亚洲区域求学压力和竞争都很大。
2019/06/11回复
罗妈说得比较全面和中肯
2019/06/11回复
RACHELLUO:
是的,仓禀实而知礼节,尤其现在内地就业比以前好了,大家不像当年被迫人离乡贱。其实每个区域分数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不用太过紧张在意哪个“模式”,总体来说,亚洲区域求学压力和竞争都很大。
查看原文
请教下罗妈,小孩越秀户口,现在一白云区民办小学读一年级,刚把番禺的房卖了,你觉得这种情况买哪个区的房对读初中更有利。
2019/06/11回复
碧蓝云天:
请教下罗妈,小孩越秀户口,现在一白云区民办小学读一年级,刚把番禺的房卖了,你觉得这种情况买哪个区的房对读初中更有利。
查看原文
如果纯粹数据出发,考虑学籍无非是因为考虑中考指标到校的影响么。刘总说的,荔湾比较有优势,因为是两个指标娃抢一个资格。这是省属+区属的都算上,但是,如果只考虑省属,也就是真的要争取211或者985以上,只看省属,那就每个区基本上都是5个点多一点。

考虑哪个区其实意义不大,天河和越秀房价贵,这两个区的家长用心程度和付出都多,区内竞争会大一些的。其他区相对没那么鸡血,但是同样的,学习氛围是淡一点的。所以这要看家长具体定位,头部孩子去哪个区其实无所谓,关键是能不能挤的进目标学校的重点班,如果能进,就有了概率优势。起码在学校内部,资源是绝对倾向于自己孩子的,从中考乃至高考的角度都绝对有利。如果考虑高中或者大学出国,所在区就更无所谓了。

大人工作方便,多搞点钱更实在。
2019/06/11回复
和广东之前的计划生育政策不到位造成的高考基数大有关系吧
2019/06/12回复
cancgl:
那是以前。虽然部分单位能看到TVB,但毕竟不是大部分人都能看到。经济不活跃大家都喜欢集中在大单位,吃大锅饭,竞争意识都放在人事上了。但是随着现在内地也开始慢慢发展开放,人员流动的宽松,人的思维是会变化的。广东人的这种头脑灵活的优势会越来越不明显。如果再不思进取,现在的香港人就是以后的广州人。以前国内都是重金礼聘港奥台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现在是香港人不吃香了,必须有真材实料才能正面跟内地人才竞争。我刚出来工作的时候,还碰到过那种很水打着香港人才的旗号骗钱的“人才”,估计现在光有个名头香港人没有用了。我也看到了广州人的变化。广州的中产,不管是新广州人还是土著,都开始注重子女的教育。现在也没人再提搞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广州人不是非常好面子,所以很多读大学无望的学生家庭也是初中开始考虑职高大专。但是有能力读书成才的,肯定比我们当年鸡血很多。看自己身边的亲戚能看出来。现在信息流通这么发达,我相信大家会慢慢趋同的。
查看原文
趋同赞同,不过广东人总体对教育的重视和方法,个人感觉和内地比总还是有点欠缺的。

起劲鼓娃的多半是新客家人,因为大家还是比较推崇把底子落实好。本土的,抱残守缺的还是不少,看妈网就略知一二了。
2019/06/12回复
cancglcancgl88楼
RACHELLUO:
趋同赞同,不过广东人总体对教育的重视和方法,个人感觉和内地比总还是有点欠缺的。起劲鼓娃的多半是新客家人,因为大家还是比较推崇把底子落实好。本土的,抱残守缺的还是不少,看妈网就略知一二了。
查看原文
但是我觉得来妈妈网的本地土著并不多。得罪说一句,来的平均学历也不高。高的那批人在哪里聚我不清楚。我家就是广州土著。我同辈的要么出国把小孩生在国外,要么高中就送到国外留学。没有不把考好大学当目标的,除非小孩没那个水平。读书最好的表哥,当年考复旦没考上,掉到暨大。其实他考中大轻而易举。他亲姐轻松考到中大,读书还没他好。表哥儿子在华附读高中。他比我大了一截我们来往不密切。我原来也以为他不推娃。后来听说拿了MIT搞的生物机器人中学生竞赛金奖。朋友跟我说要拿到这种成绩,必须是从小就砸钱砸出来的。如果不是他这次拿了奖,我都不知道他读华附。另外还有一个表哥的儿子,为了读哪个前六的高中,租了三年的房子方便儿子午休。这表哥两夫妻学历都不高的小市民。当时一些学历不高的亲戚不明白他们的举动。后来小孩考了华工的计算机系。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从来不跟大家讨论小孩的学习,所以我都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推娃。但是看结果应该是有的。
我感觉广州人推娃,一是量力而为,二是悄悄进行。小孩智商不在线,怎么鸡血都没用,还让大家都痛苦。而且你大肆鼓吹要补课外,不是给自己小孩增加对手嘛。哈哈。
2019/06/12回复
回复 cancgl 的帖子

你分析靠谱是更厉害的,出去了,也有暗搞的;这也是为什么我对广东教育感觉唏嘘的部分,头部醒悟得早,行动力强。

其实我没有觉得我在“大肆鼓吹课外”呢,我还经常写写文章,如果奥不进去也不要奥之类,

很多时候我自我感知只是记录和观察这个时代,而且不太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更不太在意别人怎么看我或者给我扣屎盆子而已。

至于培养对手这码事,我也没太觉得,

比我强的本来就比我强,不如我的学了我也还是不如我。 

现在这个年代,信息是透明的,鸡娃也要有开源思路,

更多是我找到很多志同道合一起打怪的人交流信息互通有无吧。

我抛出去的是砖头,但是确实收到比我高明的人扔过来的玉。
 
2019/06/12回复
cancglcancgl90楼
RACHELLUO:
你分析靠谱是更厉害的,出去了,也有暗搞的;这也是为什么我对广东教育感觉唏嘘的部分,头部醒悟得早,行动力强。其实我没有觉得我在“大肆鼓吹课外”呢,我还经常写写文章,如果奥不进去也不要奥之类,很多时候我自我感知只是记录和观察这个时代,而且不太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更不太在意别人怎么看我或者给我扣屎盆子而已。至于培养对手这码事,我也没太觉得,比我强的本来就比我强,不如我的学了我也还是不如我。 现在这个年代,信息是透明的,鸡娃也要有开源思路,更多是我找到很多志同道合一起打怪的人交流信息互通有无吧。我抛出去的是砖头,但是确实收到比我高明的人扔过来的玉。 
查看原文
我可没有说你鼓吹课外班,而且课外班又不只有奥数一门。虽然现在信息发达,但是还是有人不会主动收集信息。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是很赞成大家可以互通有无,这才是互联网发达起来的原因之一,共享资源。我只是说广州本地土著也是有很推娃的,但是他们在这里并不积极,也许他们一般只看不说,或者有其他的共享途径。如果光凭这里妈网网友积极发言的数据就说广州土著不推娃是不对的,因为你的取样有偏差。我的小学中学同学群,妥妥的本地土著群,从来不在群里讨论子女教育。小学里有个男同学典型的不能读书类型,小学都能不合格型。早早出来工作结婚,老婆也是没什么文化的小市民型。我们才刚开始结婚生子,他女儿已经读书了。按道理他女儿也是读书不行那种。但是小女孩喜欢再轮滑,学了一年就凭这个特长提前被省一级小学特招了。小学六年纪已经拿到全运会的参赛资格。我们只是聚会的时候听他提几句,他从来不在微信里提这些。小女孩的发展肯定比不上学霸,但是比起她的父母,还是选择多很多。
因为看了很多身边土著的情况,有学霸的有学渣的,所以我才得出结论广州土著也推娃。只是他们默默的推,也不在乎别人认不认同。就跟土豪穿拖鞋吃大排档一样,不显山不露水。推的也不只有奥数一途。深层原因,也有可能是不想增加竞争。你说不如你儿子的学了也争不过,比你儿子强的还是强。但是你也要承认你儿子不是唯一一个在某个能力层次的小孩。会有一堆跟你儿子能力差不多甚至比你儿子强的小孩。如果父母信奉放羊教育,这些天赋好的小孩就少了跟你儿子竞争的能力。天赋再好也需要适当引导和学习嘛。我猜广州土著不喜欢主动讨论也是有这个担扰。其实共享是会给整个群体带来更多资源整个群体受益,但是也有可能带来群体里的个体竞争。看你注重哪个方面。如果觉得小孩在里面是能力强的不怕竞争,会倾向于共享,如果认为小孩在群体里属于能力不是很强,需要信息不对称带来好处增加竞争力的,会倾向于不共享。不排除某些家长只看不分享。
2019/06/13回复
cancgl:
我可没有说你鼓吹课外班,而且课外班又不只有奥数一门。虽然现在信息发达,但是还是有人不会主动收集信息。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是很赞成大家可以互通有无,这才是互联网发达起来的原因之一,共享资源。我只是说广州本地土著也是有很推娃的,但是他们在这里并不积极,也许他们一般只看不说,或者有其他的共享途径。如果光凭这里妈网网友积极发言的数据就说广州土著不推娃是不对的,因为你的取样有偏差。我的小学中学同学群,妥妥的本地土著群,从来不在群里讨论子女教育。小学里有个男同学典型的不能读书类型,小学都能不合格型。早早出来工作结婚,老婆也是没什么文化的小市民型。我们才刚开始结婚生子,他女儿已经读书了。按道理他女儿也是读书不行那种。但是小女孩喜欢再轮滑,学了一年就凭这个特长提前被省一级小学特招了。小学六年纪已经拿到全运会的参赛资格。我们只是聚会的时候听他提几句,他从来不在微信里提这些。小女孩的发展肯定比不上学霸,但是比起她的父母,还是选择多很多。因为看了很多身边土著的情况,有学霸的有学渣的,所以我才得出结论广州土著也推娃。只是他们默默的推,也不在乎别人认不认同。就跟土豪穿拖鞋吃大排档一样,不显山不露水。推的也不只有奥数一途。深层原因,也有可能是不想增加竞争。你说不如你儿子的学了也争不过,比你儿子强的还是强。但是你也要承认你儿子不是唯一一个在某个能力层次的小孩。会有一堆跟你儿子能力差不多甚至比你儿子强的小孩。如果父母信奉放羊教育,这些天赋好的小孩就少了跟你儿子竞争的能力。天赋再好也需要适当引导和学习嘛。我猜广州土著不喜欢主动讨论也是有这个担扰。其实共享是会给整个群体带来更多资源整个群体受益,但是也有可能带来群体里的个体竞争。看你注重哪个方面。如果觉得小孩在里面是能力强的不怕竞争,会倾向于共享,如果认为小孩在群体里属于能力不是很强,需要信息不对称带来好处增加竞争力的,会倾向于不共享。不排除某些家长只看不分享。
查看原文
其实你身边还是偏精英层面的,全广东能出国留学定居的,占人口总量又能有多少呢?

按全国的本科率算,不到十个点,广东一向毛入学率,不排除还低于这个总量。我的结论还是基于概率分析,不是周围个案。
2019/06/13回复
cancgl:
我可没有说你鼓吹课外班,而且课外班又不只有奥数一门。虽然现在信息发达,但是还是有人不会主动收集信息。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是很赞成大家可以互通有无,这才是互联网发达起来的原因之一,共享资源。我只是说广州本地土著也是有很推娃的,但是他们在这里并不积极,也许他们一般只看不说,或者有其他的共享途径。如果光凭这里妈网网友积极发言的数据就说广州土著不推娃是不对的,因为你的取样有偏差。我的小学中学同学群,妥妥的本地土著群,从来不在群里讨论子女教育。小学里有个男同学典型的不能读书类型,小学都能不合格型。早早出来工作结婚,老婆也是没什么文化的小市民型。我们才刚开始结婚生子,他女儿已经读书了。按道理他女儿也是读书不行那种。但是小女孩喜欢再轮滑,学了一年就凭这个特长提前被省一级小学特招了。小学六年纪已经拿到全运会的参赛资格。我们只是聚会的时候听他提几句,他从来不在微信里提这些。小女孩的发展肯定比不上学霸,但是比起她的父母,还是选择多很多。因为看了很多身边土著的情况,有学霸的有学渣的,所以我才得出结论广州土著也推娃。只是他们默默的推,也不在乎别人认不认同。就跟土豪穿拖鞋吃大排档一样,不显山不露水。推的也不只有奥数一途。深层原因,也有可能是不想增加竞争。你说不如你儿子的学了也争不过,比你儿子强的还是强。但是你也要承认你儿子不是唯一一个在某个能力层次的小孩。会有一堆跟你儿子能力差不多甚至比你儿子强的小孩。如果父母信奉放羊教育,这些天赋好的小孩就少了跟你儿子竞争的能力。天赋再好也需要适当引导和学习嘛。我猜广州土著不喜欢主动讨论也是有这个担扰。其实共享是会给整个群体带来更多资源整个群体受益,但是也有可能带来群体里的个体竞争。看你注重哪个方面。如果觉得小孩在里面是能力强的不怕竞争,会倾向于共享,如果认为小孩在群体里属于能力不是很强,需要信息不对称带来好处增加竞争力的,会倾向于不共享。不排除某些家长只看不分享。
查看原文
我感觉广州人推娃,一是量力而为,二是悄悄进行。小孩智商不在线,怎么鸡血都没用,还让大家都痛苦。而且你大肆鼓吹要补课外,不是给自己小孩增加对手嘛。哈哈。
来自[移动wap版]

-------------------------------------------
本帖最后由 RACHELLUO 于 2019-6-12 15:48 编辑

回复 [font][font]cancgl
 的帖子

你分析靠谱是更厉害的,出去了,也有暗搞的;这也是为什么我对广东教育感觉唏嘘的部分,头部醒悟得早,行动力强。

其实我没有觉得我在“大肆鼓吹课外”呢,我还经常写写文章,如果奥不进去也不要奥之类,
------------------------------
回复 [font][font]RACHELLUO 的帖子

我可没有说你鼓吹课外班,而且课外班又不只有奥数一门。

----------------------------------
中间是回应第一帖,我说奥不进去不要奥,不单只指数学。还是回应第一帖。

 
2019/06/13回复
cancgl:
我可没有说你鼓吹课外班,而且课外班又不只有奥数一门。虽然现在信息发达,但是还是有人不会主动收集信息。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是很赞成大家可以互通有无,这才是互联网发达起来的原因之一,共享资源。我只是说广州本地土著也是有很推娃的,但是他们在这里并不积极,也许他们一般只看不说,或者有其他的共享途径。如果光凭这里妈网网友积极发言的数据就说广州土著不推娃是不对的,因为你的取样有偏差。我的小学中学同学群,妥妥的本地土著群,从来不在群里讨论子女教育。小学里有个男同学典型的不能读书类型,小学都能不合格型。早早出来工作结婚,老婆也是没什么文化的小市民型。我们才刚开始结婚生子,他女儿已经读书了。按道理他女儿也是读书不行那种。但是小女孩喜欢再轮滑,学了一年就凭这个特长提前被省一级小学特招了。小学六年纪已经拿到全运会的参赛资格。我们只是聚会的时候听他提几句,他从来不在微信里提这些。小女孩的发展肯定比不上学霸,但是比起她的父母,还是选择多很多。因为看了很多身边土著的情况,有学霸的有学渣的,所以我才得出结论广州土著也推娃。只是他们默默的推,也不在乎别人认不认同。就跟土豪穿拖鞋吃大排档一样,不显山不露水。推的也不只有奥数一途。深层原因,也有可能是不想增加竞争。你说不如你儿子的学了也争不过,比你儿子强的还是强。但是你也要承认你儿子不是唯一一个在某个能力层次的小孩。会有一堆跟你儿子能力差不多甚至比你儿子强的小孩。如果父母信奉放羊教育,这些天赋好的小孩就少了跟你儿子竞争的能力。天赋再好也需要适当引导和学习嘛。我猜广州土著不喜欢主动讨论也是有这个担扰。其实共享是会给整个群体带来更多资源整个群体受益,但是也有可能带来群体里的个体竞争。看你注重哪个方面。如果觉得小孩在里面是能力强的不怕竞争,会倾向于共享,如果认为小孩在群体里属于能力不是很强,需要信息不对称带来好处增加竞争力的,会倾向于不共享。不排除某些家长只看不分享。
查看原文
广州高考大学录取率摆在这里,真有那么多能力强的,分数不会这么低,录取率也不会这么低。
2019/06/13回复
碧蓝云天:
广州高考大学录取率摆在这里,真有那么多能力强的,分数不会这么低,录取率也不会这么低。
查看原文
分数低只不过是没有应试教育到极致,录取率低是因为人多,这两个跟能力都没有联系。说句最难听的,以后出来混得最好的从来不是读书时候成绩最好的人。
2019/06/13回复
RACHELLUO:
其实你身边还是偏精英层面的,全广东能出国留学定居的,占人口总量又能有多少呢?按全国的本科率算,不到十个点,广东一向毛入学率,不排除还低于这个总量。我的结论还是基于概率分析,不是周围个案。
查看原文
她说的只是土著,不是泛指所有广东人。广东土著没多少,新移民倒是很多,打工的更多。土著里面的确很多出国读书的。
2019/06/13回复
cancglcancgl96楼
lookup:
严重不同意说广东教育二流的说法,只能说广东在执行中央政策从来不打折扣上,你翻翻现在广州小学学几门课,除了语数英,一大堆乱七八糟的,教育部说减负,马上就减负,教育部说不补课马上不补课,你再看看在南岭以南的其他地方,小学开始就语数英,科学=语数英,思想品德=语数英,减负的请走开,整个教育体系都不一样。等到考试时都学语数英、不减负的肯定比广东考得好,现在民办学校想招好一点的学生校长都被撤了。其实这边教育很好,我记得大学时系主任是这样评价广东学生的“如果哪个系没有广东学生,那就等着校运会、文体活动垫底吧”,说的是有点过,但就我15年前在北方念大学而言,广东出来的学生在学生会、各种校队(除了专业队)、各种外部活动,都有举足轻重的角色。比较遗憾的是NB的广东考生都不愿意出省,整天挤在中大华工,外省院校除了清华北大始终没在广东招到自己想要的NB考生。
查看原文
我读书的时候,从小到大,音乐课就是音乐课,美术课就是美术课,体育就是体育,人来就没有课程被占用的情况发生。我不知道其他学校的情况,我读的是广州省一级学校,但又不是第一流那种。运动时间,男生没有留在课室看书的。女生运动的也有一半,另一半会聚在一起聊天。
现在的广州土著,不论精英还是小市民,都会给小孩报兴趣班,看我身边的亲戚,游泳是必须会的。有经济能力的就报外语,编程。经济一般的就报些便宜的体育运动,画画,跳舞什么的。
 
2019/06/14回复
cancglcancgl97楼
碧蓝云天:
211录取率全国倒数第一,985录取率倒数第四。广东省外的好学校在广东招的太少。
查看原文
广州人在选好大学和好专业之间选了好专业。不能只看985,211的录取率。中大的历史系和暨大的金融系,你选哪个?华工的地理系和广工计算机系,你选哪个?我觉得广州人宁愿选个好专业也不愿意为了985,211的虚名选个冷门专业。广州人比较务实,更多考虑以后工作的职业方向而不是学校的排名。广工再烂,计算机专业也是比华工的地理系好找工作吧,发展方向更多吧。广州人又不喜欢出省,当年排在我前面的同学,只有一个选了武大,其余全去挤中大华工,挤不上宁愿跌到广工也不考虑广州市外的211.不说别人,我自己也是这样填志愿的。
所以虽然广州的985,211的录取率低,但是土著的生活都是一代比一代好。一是得益于广东的经济,二是利益于广州人的务实态度。很多新广州人没有理解土著的思维方式,仅仅凭他们的第一本科学历就认为他们能力不好是不准确的。另外我在大学里总是被外地学生认为我不是土著,我的土著同学也碰到同样的情况。仅仅是因为我们长得不像他们认为的“广州土著”的长相。普通话也很少广味。
2019/06/14回复
cancgl:
广州人在选好大学和好专业之间选了好专业。不能只看985,211的录取率。中大的历史系和暨大的金融系,你选哪个?华工的地理系和广工计算机系,你选哪个?我觉得广州人宁愿选个好专业也不愿意为了985,211的虚名选个冷门专业。广州人比较务实,更多考虑以后工作的职业方向而不是学校的排名。广工再烂,计算机专业也是比华工的地理系好找工作吧,发展方向更多吧。广州人又不喜欢出省,当年排在我前面的同学,只有一个选了武大,其余全去挤中大华工,挤不上宁愿跌到广工也不考虑广州市外的211.不说别人,我自己也是这样填志愿的。所以虽然广州的985,211的录取率低,但是土著的生活都是一代比一代好。一是得益于广东的经济,二是利益于广州人的务实态度。很多新广州人没有理解土著的思维方式,仅仅凭他们的第一本科学历就认为他们能力不好是不准确的。另外我在大学里总是被外地学生认为我不是土著,我的土著同学也碰到同样的情况。仅仅是因为我们长得不像他们认为的“广州土著”的长相。普通话也很少广味。
查看原文
这不是你选专业还是选学校的问题,也不是你选省外985还是选省内一般学校的问题,这是好的985,211大学只给广东这么多名额,导致广东高考好学校录取率低。
2019/06/14回复
cancgl:
我读书的时候,从小到大,音乐课就是音乐课,美术课就是美术课,体育就是体育,人来就没有课程被占用的情况发生。我不知道其他学校的情况,我读的是广州省一级学校,但又不是第一流那种。运动时间,男生没有留在课室看书的。女生运动的也有一半,另一半会聚在一起聊天。现在的广州土著,不论精英还是小市民,都会给小孩报兴趣班,看我身边的亲戚,游泳是必须会的。有经济能力的就报外语,编程。经济一般的就报些便宜的体育运动,画画,跳舞什么的。 
查看原文
你应该多去外地看看,现在内地经济发展上去了,不仅省会城市的家庭都会报各种兴趣班,就连小县城家庭报兴趣班的也不少。
2019/06/14回复
猜你喜欢

有今年(2015)报名入读白云区时代玫瑰园朝天实验小学的妈妈吗

有孩子近视的妈妈吗?

宝宝不爱吃辅食怎么办?

小孩办身份证要带什么资料

有小孩在番禺区洛浦街绿韵之星幼儿园读的吗?

哪位妈妈补办过预防针本子?急…

热点推荐

28岁娃2岁离婚路上 我该不该要孩子?

在芳村花鸟鱼虫大世界 被一缸小魚治愈

公司安排我跨区兼岗 我选择直接辞职

南航贵宾厅消费降级 2积分只换来一碗面

活在当下

乌龟和小鱼

跟着孩子们去秋游啦

跟着十五运去赏花,海珠湖的花上新啦!

菊树花鸟鱼虫大世界

闲逛丽影广场

# 花式过双节 # 江南长城

要离婚了 该不该要孩子

番禺大夫山公园骑车 天气好舒服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