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第二天的行程是在某宝上订的修道院一日游,之所以选择这一个冷门的地方,是因为曾经在《孤独星球》上看到对塞尔维亚修道院的介绍(摘抄一部分):
回溯塞尔维亚的历史根源,散落在
塞尔维亚南部的中世纪修道院群才是最能代表这里的地方。塞尔维亚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度,公元7世纪斯拉夫人南迁,塞尔维亚人在今天的塞尔维亚南部及科索沃地区建立了政权。随后基督信仰开始传入,直至公元1166年,斯特凡·尼曼雅一世(Stefan Nemanja)统一了塞尔维亚各个地区,塞尔维亚步入了历史上的盛世--
尼曼雅王朝。而信仰基督的塞尔维亚人,则在斯特凡·尼曼雅一世建立了塞尔维亚的独立的东正教会后,开始大量修建修道院。
精美的湿壁画与修道院一同诞生和发展的,还有
湿壁画艺术。塞尔维亚的中世纪修道院大多绘有湿壁画,它是趁泥灰土潮湿时用颜色进行描绘,泥灰土干透后壁画融入墙壁
经久不坏。修道院内的湿壁画大多数是宗教主题,也有记载一部份是历史事件。塞尔维亚湿壁画的
画师大多来自于拜占庭帝国,代表着当时
巴尔干半岛的最高艺术水平。虽然这些湿壁画后来在奥斯曼帝国的侵略中遭受到了大量的损毁,但依然成为了塞尔维亚乃至东欧地区的艺术瑰宝。
修道院=学术机构+防御工事?由于东面的奥斯曼帝国的崛起与进犯,给国力不断衰弱的塞尔维亚带来了巨大的威胁。而作为当时宗教、文化、学术中心的修道院,也因为面临战事的威胁,催生出了
融合塔楼、城墙等防御工事于一体的独特建筑模式,全世界仅塞尔维亚独有。 修道院的噩梦然而奥斯曼帝国的铁骑依然如噩梦般降临,塞尔维亚自1459年开始沦陷,被奥斯曼帝国统治长达数百年之久。而在信仰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帝国统治者面前,塞尔维亚的中世纪修道院成为了宗教冲突的牺牲品,
大量修道院遭到严重破坏,珍贵的宗教器物和手抄本被抢掠,湿壁画也遭到了无可挽回的损毁。但在坚韧的塞尔维亚人的坚守和隐忍下,依然有
数十座中世纪修道院艰难地维系了数百年并挺了过来,其中三处被列入了
世界文化遗产,还有数处被列入候选名单之中,作为塞尔维亚的宝藏当之无愧。如今的塞尔维亚中世纪修道院,
并未正式开发作为景点,而是依旧作为修行和祈祷的场所,远离城市偏安一隅,如同数个世纪前一样隐于世外。
看了介绍,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趟旅行,我们一共参观了三座修道院。
斯图代尼察修道院 Studenica Monastery
兹卡修道院 Zica Monastery
新霍普沃修道院 Novo Hopovo Monastery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