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华侨小学生,今年五年级。作业每天在6点前完成,除非写作文。不自觉的孩子就不好说了,也有23:00才交作业的。英语以前到了五年级会分快慢班,快班用的是香港的教材,不知道是换了校长的缘故还是疫情,今年不分班了,校长是江苏的,更关注语文。唯一仅剩的外语特色是五年级开始有第二外语。据说以前有多门外语可选,如今只学日语。每周一节课,没作业的,就随便学学。
班里的孩子成绩好的几乎满分,不好的就几十分。差距也大,去到好学校不好好学习也是没用的。一个班四十多个学生,人多总有熊孩子破坏纪律,老师管纪律都要花不少时间,学习任务也不少,课堂吃不透的,回家还是要靠家长。自己的孩子还是自己多上心,不要觉得进了学校就都是老师的事了。
说一下华侨外国语学校
2603342家有小学生
2012年,我开始考虑买学位房,主要考虑的点:
1)预算,这个不用多说了。
2)小学能上好初中的概率,尤其是现在全民摇号背景下的概率,肯定越高越好啦。不能只盯着对口的好初中,还得想想摇中的概率。
3)学校位置和环境
最后选择了侨外的老破小楼梯房,当时买房1万8,现在5万多了,还是不错的。
几个点:
1) 侨外初中部的成色可以接受:
侨外初中部中考历年中考平均分在660-690之间,注意这个是年级平均分,不是重点班平均分。这个成绩比第一梯队自然是不如,但应该还是算不错的吧,刨去第一梯队生源好的因素,可以说明学校还是不错的
2) 小升初的机会多一次,概率也高:
侨外的小升初有三次机会,第一次是校内直升,从申请直升的学生抽签,今年抽中率55%,这个概率相当高了,考虑到初中部的成色和抽中的概率,是个挺好的事情。第二次是电脑派位,侨外分在越秀区第三组,和其他组一样,对应的初中有好有不好,你自己可以看看,第三次是民办摇号,这个不多说了。
3)地点:
侨外在越秀的华侨新村,有个分校区在不远的淘金坑路,是市中心,有地铁,方便。学校周边环境非常好,闹中取静。
总之,侨外不是第一梯队学校,但也是不错的学校。当你没有绝对把握能进牛校时,尤其是今年全民摇号制度下“牛校可能没过去那么牛”,侨外是一个概率和预期不错的选择。
2020/05/28
全部回帖
2020/11/07回复
Celina1978:
家有华侨小学生,今年五年级。作业每天在6点前完成,除非写作文。不自觉的孩子就不好说了,也有23:00才交作业的。英语以前到了五年级会分快慢班,快班用的是香港的教材,不知道是换了校长的缘故还是疫情,今年不分班了,校长是江苏的,更关注语文。唯一仅剩的外语特色是五年级开始有第二外语。据说以前有多门外语可选,如今只学日语。每周一节课,没作业的,就随便学学。 班里的孩子成绩好的几乎满分,不好的就几十分。差距也大,去到好学校不好好学习也是没用的。一个班四十多个学生,人多总有熊孩子破坏纪律,老师管纪律都要花不少时间,学习任务也不少,课堂吃不透的,回家还是要靠家长。自己的孩子还是自己多上心,不要觉得进了学校就都是老师的事了。
查看原文中肯👍因为工作原因,我们明年换房子要从天河转学过来,不知道能否跟得上。
2020/11/13回复
Celina1978:
家有华侨小学生,今年五年级。作业每天在6点前完成,除非写作文。不自觉的孩子就不好说了,也有23:00才交作业的。英语以前到了五年级会分快慢班,快班用的是香港的教材,不知道是换了校长的缘故还是疫情,今年不分班了,校长是江苏的,更关注语文。唯一仅剩的外语特色是五年级开始有第二外语。据说以前有多门外语可选,如今只学日语。每周一节课,没作业的,就随便学学。 班里的孩子成绩好的几乎满分,不好的就几十分。差距也大,去到好学校不好好学习也是没用的。一个班四十多个学生,人多总有熊孩子破坏纪律,老师管纪律都要花不少时间,学习任务也不少,课堂吃不透的,回家还是要靠家长。自己的孩子还是自己多上心,不要觉得进了学校就都是老师的事了。
查看原文正解 师父领进门 修行在个人 不管进名校还是菜小 家长该抓的还得抓
2020/11/13回复
多情应笑我:
侨中中考均分660-690的年代是大部分择优甚至100%的结果,择优比例越大,均分越高,这点要搞清楚。这两年基本上变成了100%派位,所以可以预期中考均分会向五羊、东环靠拢。
查看原文东环和五羊还是挺多家长不愿意去的。都选择了私立学校呢
2021/04/16回复
多情应笑我:
没凭没据的事你就吹吧,今年750+就371个,除去这里列出来的剩下就180个,华附,广大附,执信,省实,二中,育实,荔雅,再加十几二十家区属重点二线民校,侨外何德何能占20几个750+啊[图片]
查看原文那个的确有二十多人哦
2021/04/16回复

今天有时间再来回复一下楼主说的侨外20年中考二十几个750+的问题。
首先这个数据是很吓人的,但由始至终不见侨外有出来宣传,像16中6个750+早早也出来宣传了。
其次,全市总共就371个750+,而很多学校都有统计750+人数,有明确数据的广外8天外14海实4汇景6十六中6二中应元24金广附9天河省实39六中珠江50中大附15二中苏元33广外外校3
除去这里列出来的剩下就160个,
华附,广大附,执信,省实,二中,育实,荔雅........再加十几二十家区属重点二线民校,你说剩下的侨外占了20几个,可能吗?
最后,即使一个学校由始至终不公布中考情况,还是有很多方方面面能够推断出他的成绩的,不是你不公布就可以厚着脸皮胡吹。广州中考录取顺序,独立批——指标批——正常录取。首先750+去哪个高中都没问题,而且有指标批保护,侨外自己又没高中,750+去TOP7以外的学校可能性微乎其微。
先看独立批,侨外学生自招考入TOP7的人数分别是华附0,省实1,广雅0,执信1,二中1,6中0,广大附0,总共3人,我假设这3个人中考分数都是750以上。
再看指标批,20年分配侨外指标批人数分别是华附2省实2广雅1执信0二中1六中3广大附1,而最低录取分分别是719,726,736,——,727,704,714,没有一个是高于750的,那就说明:(1)如果你在侨外考了750以上而且报了前7的指标批那么一定就在指标批录取(2)如果侨外有考750+进前7学校而且没有通过自招的,那么这个人数最多就是华附1人省实1人六中2人。
综上,在最最最最乐观的情况下,就是说侨外自招进前7学校的3个人中考都考750以上,指标批考华附第一名省实第一名和六中前两名都是750以上的话(这种情况可能性基本为0)侨外750以上的人数最多才是7个人。难道说楼主YY想出来的20几个750+都出国了?出省了?或者就是拽不报指标批或者不报前7?呵呵,你高兴就好。
首先这个数据是很吓人的,但由始至终不见侨外有出来宣传,像16中6个750+早早也出来宣传了。
其次,全市总共就371个750+,而很多学校都有统计750+人数,有明确数据的广外8天外14海实4汇景6十六中6二中应元24金广附9天河省实39六中珠江50中大附15二中苏元33广外外校3
除去这里列出来的剩下就160个,
华附,广大附,执信,省实,二中,育实,荔雅........再加十几二十家区属重点二线民校,你说剩下的侨外占了20几个,可能吗?
最后,即使一个学校由始至终不公布中考情况,还是有很多方方面面能够推断出他的成绩的,不是你不公布就可以厚着脸皮胡吹。广州中考录取顺序,独立批——指标批——正常录取。首先750+去哪个高中都没问题,而且有指标批保护,侨外自己又没高中,750+去TOP7以外的学校可能性微乎其微。
先看独立批,侨外学生自招考入TOP7的人数分别是华附0,省实1,广雅0,执信1,二中1,6中0,广大附0,总共3人,我假设这3个人中考分数都是750以上。
再看指标批,20年分配侨外指标批人数分别是华附2省实2广雅1执信0二中1六中3广大附1,而最低录取分分别是719,726,736,——,727,704,714,没有一个是高于750的,那就说明:(1)如果你在侨外考了750以上而且报了前7的指标批那么一定就在指标批录取(2)如果侨外有考750+进前7学校而且没有通过自招的,那么这个人数最多就是华附1人省实1人六中2人。
综上,在最最最最乐观的情况下,就是说侨外自招进前7学校的3个人中考都考750以上,指标批考华附第一名省实第一名和六中前两名都是750以上的话(这种情况可能性基本为0)侨外750以上的人数最多才是7个人。难道说楼主YY想出来的20几个750+都出国了?出省了?或者就是拽不报指标批或者不报前7?呵呵,你高兴就好。
2021/04/21回复

按照楼上MM的回复,看来华侨初中近几年是是退步了?听说以前是30%的学生中考可以考上执信的,不过我也是听说而已



2022/03/0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