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有个性“的家长和”不敢言“的老师?
153415家有中学生
03/23 22:28
全部回帖
只是表面的和谐,因为家里有一个初三娃,一个五年级娃,发现平时测试的试卷,越来越难,考试成绩两级分化越来越严重!
03/24 09:47回复

双减很明显是城市长大的60后70后拍板的,当年放学根本就没多少作业,主要是玩。学习多数是自愿自发的多,不想学的有同学5年级就辍学。那时的教育条件和环境继续发展下去和欧美有的一拼。
90年代教育商业化风气也没上来,从2000年开始到双减这20年教育水平实际上倒退了很多,教法更趋单一化,很多教学方法也没有后续。 具体点比如数学虽然公式都是唯一对应数值有严密逻辑,但教法以前是有很多,现在基本就奥数就是数学皇帝丘成桐不喜欢的方向,以前是还有其它教法。 这20多年就一种,千千万万个小“丘成桐”就没了还整出N多抑郁。
90年代教育商业化风气也没上来,从2000年开始到双减这20年教育水平实际上倒退了很多,教法更趋单一化,很多教学方法也没有后续。 具体点比如数学虽然公式都是唯一对应数值有严密逻辑,但教法以前是有很多,现在基本就奥数就是数学皇帝丘成桐不喜欢的方向,以前是还有其它教法。 这20多年就一种,千千万万个小“丘成桐”就没了还整出N多抑郁。
03/24 11:30回复

sunny123hua:
只是表面的和谐,因为家里有一个初三娃,一个五年级娃,发现平时测试的试卷,越来越难,考试成绩两级分化越来越严重!
查看原文抱抱
,考试题目出的难,我猜测是有2种情况:
一是知识难度大,范围面广,学生没有接触过,看到题目就蒙蔽了,一时半会儿无法调动脑子里已有的知识体系去应对未知的知识。
二是还是题目太灵活了,老师目前只能把课本上的内容讲完,拓展的题目,对孩子知识掌握的灵活度都没有太多时间去变着花样检查,如果学生的思维停留在学到知识,会考试层面就显得远远不够了,还要会举一反三,知识前移,对知识的掌握要求更高了。如果在学校和家庭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巩固,还是会吃力···
以上两种情况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家长朋友们更加焦虑和着急,考的太难,家长的时间、知识储备以及辅导方式没有得到指导,为孩子额外找更好的,单独辅导的老师上小课就成了家长能做的选择之一,终于其他选择,则需要家长牺牲个人,为孩子和家庭投入更多,
以上是个人理解和感受,由于本人还没有结婚育儿,有不妥之处,欢迎指正。

一是知识难度大,范围面广,学生没有接触过,看到题目就蒙蔽了,一时半会儿无法调动脑子里已有的知识体系去应对未知的知识。
二是还是题目太灵活了,老师目前只能把课本上的内容讲完,拓展的题目,对孩子知识掌握的灵活度都没有太多时间去变着花样检查,如果学生的思维停留在学到知识,会考试层面就显得远远不够了,还要会举一反三,知识前移,对知识的掌握要求更高了。如果在学校和家庭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巩固,还是会吃力···
以上两种情况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家长朋友们更加焦虑和着急,考的太难,家长的时间、知识储备以及辅导方式没有得到指导,为孩子额外找更好的,单独辅导的老师上小课就成了家长能做的选择之一,终于其他选择,则需要家长牺牲个人,为孩子和家庭投入更多,
以上是个人理解和感受,由于本人还没有结婚育儿,有不妥之处,欢迎指正。
03/24 17:57回复

叮噹猪11:
现在是考试不躺平,升学政策不躺平,老师躺平,压力都放到家长身上了。你看看这几年高中录取比例、考试试卷、校内语数英课本、练习册,就知道有没有减负了。
查看原文所以我们也观察到一个现象:升学考试制度不改革,减负政策很难落实到位。
谢谢您提供的宝贵观察。
谢谢您提供的宝贵观察。
03/24 17:58回复

keelai8:
双减很明显是城市长大的60后70后拍板的,当年放学根本就没多少作业,主要是玩。学习多数是自愿自发的多,不想学的有同学5年级就辍学。那时的教育条件和环境继续发展下去和欧美有的一拼。 90年代教育商业化风气也没上来,从2000年开始到双减这20年教育水平实际上倒退了很多,教法更趋单一化,很多教学方法也没有后续。 具体点比如数学虽然公式都是唯一对应数值有严密逻辑,但教法以前是有很多,现在基本就奥数就是数学皇帝丘成桐不喜欢的方向,以前是还有其它教法。 这20多年就一种,千千万万个小“丘成桐”就没了还整出N多抑郁。
查看原文哇,感谢您提供的宝贵洞察!如果您是一名数学老师,期待可以进一步沟通~~
03/24 18:07回复

不躺平选手:
抱抱
,考试题目出的难,我猜测是有2种情况:一是知识难度大,范围面广,学生没有接触过,看到题目就蒙蔽了,一时半会儿无法调动脑子里已有的知识体系去应对未知的知识。二是还是题目太灵活了,老师目前只能把课本上的内容讲完,拓展的题目,对孩子知识掌握的灵活度都没有太多时间去变着花样检查,如果学生的思维停留在学到知识,会考试层面就显得远远不够了,还要会举一反三,知识前移,对知识的掌握要求更高了。如果在学校和家庭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巩固,还是会吃力··· 以上两种情况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家长朋友们更加焦虑和着急,考的太难,家长的时间、知识储备以及辅导方式没有得到指导,为孩子额外找更好的,单独辅导的老师上小课就成了家长能做的选择之一,终于其他选择,则需要家长牺牲个人,为孩子和家庭投入更多,以上是个人理解和感受,由于本人还没有结婚育儿,有不妥之处,欢迎指正。
查看原文
其实所谓难题,不一定是难题,只不过是平时没接触过的题目罢了。
现在考试太多了,课堂教学时间很多时候用来考试,压缩了授课时间。上课时老师以讲题为主。原理知识,基本知识没讲透彻,更多地讲解题套路。培养出的更多是怎么套题,而不是灵活应用的能力。现在的教育更像培养刷题机器。
作业太多,孩子们课余时间基本上疲于赶作业,没有时间去好好学懂课本,没有时间自我消化。表面上好像懂做很多题,实际上没真的懂,换种方式出的题目就不会了。一味刷题培养出的孩子灵活运用能力不足。
作业多,没时间运动,身体素质受影响;没时间玩,没时间放空自己;加上外界压力,抑郁症越来越多。
现在考试太多了,课堂教学时间很多时候用来考试,压缩了授课时间。上课时老师以讲题为主。原理知识,基本知识没讲透彻,更多地讲解题套路。培养出的更多是怎么套题,而不是灵活应用的能力。现在的教育更像培养刷题机器。
作业太多,孩子们课余时间基本上疲于赶作业,没有时间去好好学懂课本,没有时间自我消化。表面上好像懂做很多题,实际上没真的懂,换种方式出的题目就不会了。一味刷题培养出的孩子灵活运用能力不足。
作业多,没时间运动,身体素质受影响;没时间玩,没时间放空自己;加上外界压力,抑郁症越来越多。
03/24 20:55回复

donau:
其实所谓难题,不一定是难题,只不过是平时没接触过的题目罢了。现在考试太多了,课堂教学时间很多时候用来考试,压缩了授课时间。上课时老师以讲题为主。原理知识,基本知识没讲透彻,更多地讲解题套路。培养出的更多是怎么套题,而不是灵活应用的能力。现在的教育更像培养刷题机器。作业太多,孩子们课余时间基本上疲于赶作业,没有时间去好好学懂课本,没有时间自我消化。表面上好像懂做很多题,实际上没真的懂,换种方式出的题目就不会了。一味刷题培养出的孩子灵活运用能力不足。作业多,没时间运动,身体素质受影响;没时间玩,没时间放空自己;加上外界压力,抑郁症越来越多。
查看原文感觉陷入了一种怪圈,大家都是为了考试而教学。那我还有一个疑问是:家长给孩子报补习班,为了提高分数,外面补习班的老师提分的方式有啥不同么?
03/24 23:58回复

不躺平选手:
感觉陷入了一种怪圈,大家都是为了考试而教学。那我还有一个疑问是:家长给孩子报补习班,为了提高分数,外面补习班的老师提分的方式有啥不同么?
查看原文这个问题,我来说说我的看法吧:就初中数学科需言:外面机构大部分是针对性模型进行训练,简单来说就是套路,因为学校周考月测之类都找旧题(普通学校也可能没有能力、时间、精力出创新题目),所以见效快!而大部分学校老师为了提高考分,也是按这个模式教学,讲了很多所谓模型(8字、燕尾等等),实在不行叫学生记住,这就构成了按套路出题,分数很好看。只要出一些教辅没有见过的创新题目(难度不太难)也会考倒一大批。这就造成了高中与初中环节的脱钩,中考高分,高中不及格!估计只有一些重点高中的附属初中平时考试会不按套路出题。
03/25 08:48回复

626021425:
这个问题,我来说说我的看法吧:就初中数学科需言:外面机构大部分是针对性模型进行训练,简单来说就是套路,因为学校周考月测之类都找旧题(普通学校也可能没有能力、时间、精力出创新题目),所以见效快!而大部分学校老师为了提高考分,也是按这个模式教学,讲了很多所谓模型(8字、燕尾等等),实在不行叫学生记住,这就构成了按套路出题,分数很好看。只要出一些教辅没有见过的创新题目(难度不太难)也会考倒一大批。这就造成了高中与初中环节的脱钩,中考高分,高中不及格!估计只有一些重点高中的附属初中平时考试会不按套路出题。
查看原文谢谢您!!
03/25 19:32回复

学校学生人数多,知识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又不能分快慢班,老师在教学时只能上下兼顾,又因知识量太多,分到各科课时不足,难以有个性化的提升与补漏。这个本来就需要课后去加强,现在国家双减,把这条路也给普通家长堵死了 (有钱人还是能找到一对一的来补课),最后就是差的只能继续差然后分流到职业学校,好的自己领悟自己提升。
03/28 08:56回复

躺平的目的是筛选出学习能力强的选手进入高中PK
03/28 13:1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