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学校不教音标等是一个阴谋
128431家有中学生
而类似问题反应在理科就是书本基本上连最基本的概念、公式、例题和习题都给删减了,最终课本几乎空洞无物,真正跟着课本走你会傻掉了,想想这背后的操作太可怕了,教育部的老大们不知道该不该问责,他们的后背不会发凉吗?
09/02 10:36
全部回帖
gzmama09:
哪有这么多阴谋,不学音标是因为音标用处不大,东正确发音的不需要音标,只学音标不能让你懂发音。这方面我太有经验了,我们70后广东农村孩子,小学不讲普通话,但学会了拼音,我们的普通话烂的那个样子,拼音只是让普通话本身就好的人知道哪个音而已,对普通话不好的人,拼音不管你学得再好也是广普。英语一样的。还有那些所谓防自学教材,实际是强调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不是我们那代人的死记公式死背知识点,目的是培养有创造力的人才而不是死背课本知识点就高分的蠢材。现在抖音反智太厉害了,不过世界范围内也是这样的,据说欧美现在还有很多人不相信地球是圆的。
查看原文我觉得音标还是有点用的,至少让你学会读这个单词,自拼只能有70%的正确率只是胜在相对容易。音标跟拼音作用一样就是让你读出原本不会的单词,例如你是广谱,只是卷舌和不卷舌分不清,还有有点广府口音而已,但是你至少会读,如果没有拼音,你之前也没有天天浸泡在普通话的环境,很多生字你是读不出来的。音标也是,看到一个陌生的单词,会音标就知道怎么读,例如里面的A是发什么音就能知道。
09/04 14:24回复

|happy_8420:
我觉得音标还是有点用的,至少让你学会读这个单词,自拼只能有70%的正确率只是胜在相对容易。音标跟拼音作用一样就是让你读出原本不会的单词,例如你是广谱,只是卷舌和不卷舌分不清,还有有点广府口音而已,但是你至少会读,如果没有拼音,你之前也没有天天浸泡在普通话的环境,很多生字你是读不出来的。音标也是,看到一个陌生的单词,会音标就知道怎么读,例如里面的A是发什么音就能知道。
查看原文看音标学的英语只不过是说出来的英语,英国人听不懂,中国人更不懂的所谓英语而已,其实在课本里删掉音标之前,我就听到很多要求取消音标的声音了,包括我认识留学英国在美国工作了二十多年的朋友也觉得我们学音标就是胡闹,根本没用,他还说,英语里很多单词是不能按音标规则拼读的,学音标不管对读音还是拼读陌生单词,用处不大,拼读陌生单词用自然拼读法就足够了,那些不按规则的拼读,自然拼读法不正确,那音标也是不正确的,一句话:学音标完全是多余的。
09/04 14:45回复

|happy_8420:
我觉得音标还是有点用的,至少让你学会读这个单词,自拼只能有70%的正确率只是胜在相对容易。音标跟拼音作用一样就是让你读出原本不会的单词,例如你是广谱,只是卷舌和不卷舌分不清,还有有点广府口音而已,但是你至少会读,如果没有拼音,你之前也没有天天浸泡在普通话的环境,很多生字你是读不出来的。音标也是,看到一个陌生的单词,会音标就知道怎么读,例如里面的A是发什么音就能知道。
查看原文其实还是那句话:懂普通话了,再用拼音就可以知道陌生字怎读。注意,前提是,你要先会普通话。我们以前英语先学音标就是你根本不懂普通话,就先学拼音,以为学会了拼音,普通话就会了,不是胡扯吗?
09/04 14:49回复

其实,旧的数学物理课本,上来就公式,外例题教你套用公式的方法,再用练习题巩固,这个教学方法好处是简单直接,老师容易上课,学生容易自学。不好之处:只懂套用,不明白里面的思维逻辑,结果就是产生很多“高分低能”,只要勤奋努力背公式做习题,考试就能高分,但这知识点的内涵逻辑一窍不通,在实际应用就成了低能。
现在课本强调知识点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对老师要求极高,同时,学生群体里有思维能力的估计也就10%左右,结果就是大多数学生是懵圈了,这时候老师无法按课本的设计上课了,就改回原来的背公式——讲解例题套用方法——大量做习题固定,立即见效,皆大欢喜,初中数学物理还可以,一到高中,全是思维逻辑问题了,立即恢复原形,数学物理成绩鞋码数。
现在课本强调知识点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对老师要求极高,同时,学生群体里有思维能力的估计也就10%左右,结果就是大多数学生是懵圈了,这时候老师无法按课本的设计上课了,就改回原来的背公式——讲解例题套用方法——大量做习题固定,立即见效,皆大欢喜,初中数学物理还可以,一到高中,全是思维逻辑问题了,立即恢复原形,数学物理成绩鞋码数。
09/05 19:11回复

gzmama09:
其实,旧的数学物理课本,上来就公式,外例题教你套用公式的方法,再用练习题巩固,这个教学方法好处是简单直接,老师容易上课,学生容易自学。不好之处:只懂套用,不明白里面的思维逻辑,结果就是产生很多“高分低能”,只要勤奋努力背公式做习题,考试就能高分,但这知识点的内涵逻辑一窍不通,在实际应用就成了低能。现在课本强调知识点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对老师要求极高,同时,学生群体里有思维能力的估计也就10%左右,结果就是大多数学生是懵圈了,这时候老师无法按课本的设计上课了,就改回原来的背公式——讲解例题套用方法——大量做习题固定,立即见效,皆大欢喜,初中数学物理还可以,一到高中,全是思维逻辑问题了,立即恢复原形,数学物理成绩鞋码数。
查看原文有一定的道理,理科的逻辑思维能力需要自己去琢磨一下,当年我就是只看课本把物理考了56分(满分60),当然那个时候的中考对阅读情境要求低,运算能力要高,现在刚好相反。
09/05 19:2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