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 交过择校费的爸爸妈妈请说-你们后不后悔?
64892275家有小学生
所以今天想向大家了解一下: 交过赞助费的各位, 你们的孩子在结束小学阶段或初中阶段或高中阶段的学习后, 你们是否觉得所交的费用物有所值? 你们的孩子达到了你们预期的期望和结果了吗?
我先开个头: 我没有交过赞助费. 不过我儿子小学同班的同学大部分都是择校生, 越秀(东山)省一级学校, 交四万进去的(N年前的价格). 从小学结束时的升中考试结果看, 他们班考上民校和公立名校的凤毛麟角, 50人中考上5个, 10%左右的命中率, 我认为那四万块钱交得不值.
2008/09/18
全部回帖

周一看中央2台的《我们》,讨论的是是否该在高中阶段将孩子送到国外去读书。
无论观点如何,大家都觉得,中国的教育是应试教育。
中国的应试教育的成因,不得不归功于中国当代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
评判一个学校的好坏,最简单直接的就是看升学率。这不,家长关心的是升学率、评优要看升学率,甚至老师的工资奖金也是看升学率,这么一来,教育又怎么不会变成应试教育呢。
大道理不讲了,我是交了择校费的,并且在去年年底楼价高位时在儿子学校旁边买了房。可谓下了重本的。
人生是单行线,不可能试完这个学校再试那个学校的,没有比较,还真难分清到底是附近的学校好,还是省一级的学校好。
不过我不后悔。做人父母,尽自己能力给孩子提供好的环境,能否成龙成凤,还看他自己的努力和造化了。
无论观点如何,大家都觉得,中国的教育是应试教育。
中国的应试教育的成因,不得不归功于中国当代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
评判一个学校的好坏,最简单直接的就是看升学率。这不,家长关心的是升学率、评优要看升学率,甚至老师的工资奖金也是看升学率,这么一来,教育又怎么不会变成应试教育呢。
大道理不讲了,我是交了择校费的,并且在去年年底楼价高位时在儿子学校旁边买了房。可谓下了重本的。
人生是单行线,不可能试完这个学校再试那个学校的,没有比较,还真难分清到底是附近的学校好,还是省一级的学校好。
不过我不后悔。做人父母,尽自己能力给孩子提供好的环境,能否成龙成凤,还看他自己的努力和造化了。
2008/09/19回复

:
我只是指"考上", 不是指去读. 很多人考上了但因家里没钱,家里不同意去读. 考上率和就读率是两个概念.但是,如果连考都考不上,又怎谈去读? 我主要是说榜上有名的升学率.
2008/09/19回复

不是很多人说某些越秀(东山)省一级学校里“非富即贵”吗,很多家庭确实环境不错。4万元对一些人来说是“洒洒水”。所以花4万元送孩子上个大家公认的好学校是很多人毫不犹豫就会做的。起码也为上好初中作了铺垫。毕竟在好学校接触到很多不同的东西。
初中的升学率不高,那是正常的。毕竟小升初基本看成绩的。如果初中也只看赞助费和关系,那还得了。这世界哪还有公平。
部分不用交赞助费,随机的上了小学,又获得了好初中,是很幸运的事。
我想应该是孩子表现不错。多谈谈经验了。
初中的升学率不高,那是正常的。毕竟小升初基本看成绩的。如果初中也只看赞助费和关系,那还得了。这世界哪还有公平。
部分不用交赞助费,随机的上了小学,又获得了好初中,是很幸运的事。
我想应该是孩子表现不错。多谈谈经验了。
2008/09/19回复

人生是单行线,不可能试完这个学校再试那个学校的,没有比较,还真难分清到底是附近的学校好,还是省一级的学校好。
不过我不后悔。做人父母,尽自己能力给孩子提供好的环境,能否成龙成凤,还看他自己的努力和造化了。 -------同意
还有我的体会是真正的名校绝对不仅仅是硬件过关,其它学校无法比拟的反而是教学理念、师资等软件,这些都要几十年甚至过百年的积累,呵呵
不过我不后悔。做人父母,尽自己能力给孩子提供好的环境,能否成龙成凤,还看他自己的努力和造化了。 -------同意
还有我的体会是真正的名校绝对不仅仅是硬件过关,其它学校无法比拟的反而是教学理念、师资等软件,这些都要几十年甚至过百年的积累,呵呵
2008/09/1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