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与游戏 既然宝宝的99%成长靠妈妈,同时宝宝更多的适合在“玩”中获取知识与技能,那妈妈们是如何选择怎样的游戏与自己的宝宝一起进行,又是如何安排合理的游戏时间的呢(特别是非全职妈妈)?在游戏的过程中又会遇到什么样的状况和困惑,妈妈们是如何面对解决的呢?与田妞的双向沟通越来越多了,真的很希望能从各位MMBB,JMXD的分享中,获取跟多见解经验用以借鉴,开个帖子来讨教啦~~~~~~~~也会陆续补充自己的一些做法和看法请大家多分享个人经验和其中的趣事呀, [ 本帖最后由 家有田妞 于 2009-6-30 13:13 编辑 ]
cocoyanzi:好帖,可我家那个臭家伙你跟他说什么做什么他都不理你,就自己玩自己的,怎么办啊,他现在都1岁1个多月了呀6查看原文能“自己玩自己的”是一个好现象呀,证明宝宝有自己的兴趣所在,并且还能有一定的专注力。妈妈在宝宝游戏的过程中感觉更应该充当一名观察者参与者,去发现宝宝的兴趣所在,由宝宝带着你玩,在这个过程中技巧性的加入自己的引导。例如,cocoyanzi可以试着不是“你跟宝宝说”,而是询问宝宝,让“宝宝跟你说”,让宝宝感觉您对他的游戏感兴趣,而让你参与进来,那样妈妈就能再进行下一步的观察与引导了,这样会显得自然很多,而不会让宝宝有强迫感,1岁1个多月应该是自我意识开始增强的阶段,妈妈更要多注重技巧啦,呵呵。个人意见多指正~~~~~~~~
田妈好历害,那些游戏好好玩哦.二十楼的妈妈说加入到了宝宝的游戏中,那就让他自己玩个够,只要看着他没什么危险就好了千万不要眼睛离开他.1岁1个月是学习生活规则的好时候,如果能加以引导就完美了.但也不要太急进,要先从"说"到"做"慢慢来,相信将来他一定能让你加入到他的游戏王国当中的.
1岁两个月适合的游戏称呼生人 宝宝学会叫妈妈\爸爸\爷爷\奶奶之后,要教她称呼生人.,平时可以用家庭相册让宝宝练习称呼.让宝宝练习称呼客人,使宝宝会按年龄性别去称呼大人,这是练习人际交往的良好开端,(感觉利用家庭相册来练习是与宝宝很好的一个互动) 放形板 用硬纸板照图画园\方\三角形,将形块剪出,让宝宝从纸板上取下形块,自己学着放入.大人向宝宝说“给我一个园的”,看宝宝能否将方形片块正确拿出。(感觉在玩这种带认知性的游戏时,大人一定要放松心态,不要对宝宝有过高的要求,以赞扬鼓励为主,赫赫,个人意见)儿歌押韵 (前提,宝宝已经有多次听大人背诵儿歌并为儿歌加入动作)让宝宝试着说出押韵的那个字。大人在念“小白—”让宝宝说“兔”,宝宝说对时大人鼓掌称赞,语言夸奖。宝宝的学习与他的兴趣和理解程度密切联系,她能理解的字常常是能用动作表示出来的,因此,动作表演时启迪宝宝开口的先导。(这个游戏的互动性也很强,也能很随意的进行,个人很喜欢)。 用动作理解乐曲 这个阶段的宝宝最喜欢跟着歌曲做动作,例如唱《找朋友》这首歌时,宝宝很愿意跟妈妈做动作。让宝宝按照乐曲的节拍做动作,宝宝更能理解歌词的意思,也会使她更开心。 另外搭积木,玩套塔,玩棍子,上高处取物,下楼梯,动作认字,都是参考书中推荐的游戏。玩具的选择很重要,尤其现在物资多元化,各式各样的“烧包”之物陆续更新。有这么一个意见——在大人选择时,你要想到的是以宝宝的角度,而不是大人是否满意这个玩具。“球”,在好几本书中都被推荐,尤其是对14个月以前的宝宝。(个人根据实际情况观察来看,球对这个阶段的宝宝确实有很大的吸引力)
游戏的选择与进行,主要是依据宝宝所处的阶段。在实际情况中又往往以大人的意愿来进行,多与宝宝进行认知性的游戏是不少大人爱选择的,因为会比较能获得成就感。我在刚开始考虑游戏这个问题时,潜意识里也是希望能达到让宝宝获取更多直接的认知能力为目的的。现在逐渐感觉到,其实游戏会有更多潜移默化的、对我而言重要的效果,例如增加与宝宝的互动沟通,亲子关系的增进,例如让宝宝更加愉快,让宝宝开心成长。我想在这些过程中,大人的心态应该放松,可以刻意地去留意适合宝宝当前阶段的成长特点的游戏,但无需刻意地去进行,否则,“游戏”将会失去其最原始的意义——让参与者愉悦而从中能获益。(当然,真的能如此放松心态,看到别家的宝宝能读会认的,自己心里一点儿都没压力,确实比较难做到,赫赫)
我家的宝现在快两岁了,平时也会跟她玩很多游戏,如玩积木,开始时宝宝喜欢将大人搭起的积木弄倒,到现在她也会将几块积木叠起来了。也有跟她玩类似拼图的游戏,开始小宝宝只会搞破坏,你要不断地在她面前重复,等有一天,突然她就都会了,还一个都不错,所以我觉得教育是不能太急功近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