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黄全愈的书,有一句很有感触:“美国孩子是起跑落后,终点领先。”对比中国教育是“起跑领先,终点落后。”人家小时候该玩的玩,长大了学的广度和深度也不比国内的学生差。至少美国的精英大部分是国产的,中国的精英不少还需要去美国镀镀金,就可以看看那个教育制度比较先进了。如果也发现“可惜现在的课程,内容好像是多了很多,却不见得现在的孩子比我们以前有能力了去了”,是要好好想想,重要的是孩子要有后劲,后劲从哪里来,不是高压压出来,满堂灌灌出来的。
所以小学择校(除非附近的小学质量太差),小升初未必是多么关键的一步。离终点还早着呢,急什么?我小学和中学同学变化不大,甚至有部分大学继续同学。看到的就是小学学得特好的,未必上到中学同样优秀。反过来也一样,小学阶段,漫山遍野瞎玩的,小升初分数比我差一截,到了中学父母抓一抓,参加数学竞赛屡屡获奖,成绩大幅提高,年级领先。还常有女生后劲不足,因为女孩子从小听话用功,小学功课好是因为能做的努力都做了,学习能力已经发挥到极限,到了中学阶段怎么也使不上劲了。
[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09-7-7 11:42 编辑 ]
南奥小学,育才小学,东风东小学,我该如何选择?
63548252家有小学生
全部回帖

2009/03/06回复

如果孩子不出国,南奥、育才学校硬件好,运动场地大没有突出的优势。孩子日后要去美国受教育就另当别论了,人家注重体育,运动能力强的孩子在学校大受欢迎,人缘好,光是个书呆子就没啥人缘。高考选学校,运动特长加分也多。我一个同事规划孩子去美国念大学,老公就特意让孩子从小学点棒球。大家都知道华尔街薪水高,知道人家工作强度多大?不少投资银行需要每周工作100个小时,我的几个同学日子就这么过的,自己去算算什么概念。高薪的医生,律师没一个工作时间短的。所以工作能力强到后面拼的是体力,同一个圈子的人智力相差并不大。国内未来也会是同样的趋势,所谓的“好工作”压力大、工时长、或者需要经常出差,没个好身体受的了么。而且运动好的孩子大多比较聪明活泼,学习效率高,学习和运动不矛盾,只能说市区的麻雀小学在这一点上先天不足。
2009/03/06回复

现在的孩子多少总是有比我们当年做的压力的,如果楼是在上小学,并且小学就读了5年,1987读大学的人是最后一届正常读5年小学的,1988届也是读5年,分别就是4年级后分成一半,好的读5年级升中,差的读6年级升中;也就是40岁的人了;
我也同意你说父母安排太好的话,即使孩子成绩很好的孩子,能力也不如父母;你说的很多理论的知识都对,但现在小孩子的压力不是父母不给孩子压力,孩子就没有压力了,是整个教育改革推着孩子走,让我选,我宁愿回到我当年,斜背一个家里人用旧洗白的军书包,里面语文数学书2本,2本练习本,一个铁笔盒轻松上学去的状态,但现在光是发的书,就可以把人吓呆,一年级也发10多20本各种各样的书,大本印好的习题册等,有了这个基础,父母再不多给压力孩子,孩子的压力还是很自然存在的。
话说回来,压力是双刃剑,习惯了0压力的人,未必以后能经历风风雨雨,能够顶着压力上的人会表面意义上非常成功,当这样的成功不等于快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才是最好。
小学是个基础,养好读书的好习惯,有强健的体魄最重要。
很多人会觉得让孩子从一年级住读,父母忒狠心了,撇开是否狠心的部分,住读的安排,很适合从小培养孩子的:很强个人自理能力,不拖拉独自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和锻炼出了相当好的身体素质(女儿的学校住读的孩子小学生每天早上只要不下雨,就跑800米;中学生要跑2000米呢一路跑下来,这些孩子越跑越结实,也不怕长跑测试了)。
我也同意你说父母安排太好的话,即使孩子成绩很好的孩子,能力也不如父母;你说的很多理论的知识都对,但现在小孩子的压力不是父母不给孩子压力,孩子就没有压力了,是整个教育改革推着孩子走,让我选,我宁愿回到我当年,斜背一个家里人用旧洗白的军书包,里面语文数学书2本,2本练习本,一个铁笔盒轻松上学去的状态,但现在光是发的书,就可以把人吓呆,一年级也发10多20本各种各样的书,大本印好的习题册等,有了这个基础,父母再不多给压力孩子,孩子的压力还是很自然存在的。
话说回来,压力是双刃剑,习惯了0压力的人,未必以后能经历风风雨雨,能够顶着压力上的人会表面意义上非常成功,当这样的成功不等于快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才是最好。
小学是个基础,养好读书的好习惯,有强健的体魄最重要。
很多人会觉得让孩子从一年级住读,父母忒狠心了,撇开是否狠心的部分,住读的安排,很适合从小培养孩子的:很强个人自理能力,不拖拉独自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和锻炼出了相当好的身体素质(女儿的学校住读的孩子小学生每天早上只要不下雨,就跑800米;中学生要跑2000米呢一路跑下来,这些孩子越跑越结实,也不怕长跑测试了)。
2009/03/06回复

“1987读大学的人是最后一届正常读5年小学的,1988届也是读5年,分别就是4年级后分成一半,好的读5年级升中,差的读6年级升中;也就是40岁的人了;”O(∩_∩)O哈哈~,我还没那么老,你说的是广东本地的时间分界,不同省份是不一样的。而且我五岁多上的小学。
“你说的很多理论的知识都对,但现在小孩子的压力不是父母不给孩子压力,孩子就没有压力了,是整个教育改革推着孩子走。”所以我反感的也是这个应试教育的评价方式和选拔方式。从趋势上看,现在的孩子将来会有多一点的选择,我想未来有能力让孩子留学的家庭会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广州。现在的教育体制也迟早会改变,**期间也有不少反应。看长远点,为孩子做多点准备吧。
幼儿园全托可能不妥,小学住读只要孩子能适应我觉得挺好。我妈初中开始住读,大学去往千里之外的北疆。我从小学到大学,甚至到研究生阶段都没有离家太远,有时候挺羡慕她有这样的机会锻炼自己的能力。你女儿各方面都不错,看得出费了很多心思去培养。好妈妈,赞一个!
“你说的很多理论的知识都对,但现在小孩子的压力不是父母不给孩子压力,孩子就没有压力了,是整个教育改革推着孩子走。”所以我反感的也是这个应试教育的评价方式和选拔方式。从趋势上看,现在的孩子将来会有多一点的选择,我想未来有能力让孩子留学的家庭会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广州。现在的教育体制也迟早会改变,**期间也有不少反应。看长远点,为孩子做多点准备吧。
幼儿园全托可能不妥,小学住读只要孩子能适应我觉得挺好。我妈初中开始住读,大学去往千里之外的北疆。我从小学到大学,甚至到研究生阶段都没有离家太远,有时候挺羡慕她有这样的机会锻炼自己的能力。你女儿各方面都不错,看得出费了很多心思去培养。好妈妈,赞一个!

2009/03/06回复

你错了,育才自2008年9月开始不收体育特长生,把体育班取消了,但是你住得那么远,接送是很不方便的,学校早上8:15关校门,很多班都要求8:05到齐,老是迟到小孩会自卑,我女儿班上有个男生住番禺的,才读一个学期就转学了。
2009/03/06回复

jocelyn1025:
如果孩子不出国,南奥、育才学校硬件好,运动场地大没有突出的优势。孩子日后要去美国受教育就另当别论了,人家注重体育,运动能力强的孩子在学校大受欢迎,人缘好,光是个书呆子就没啥人缘。高考选学校,运动特长加分也多。我一个同事规划孩子去美国念大学,老公就特意让孩子从小学点棒球。大家都知道华尔街薪水高,知道人家工作强度多大?不少投资银行需要每周工作100个小时,我的几个同学日子就这么过的,自己去算算什么概念。高薪的医生,律师没一个工作时间短的。所以工作能力强到后面拼的是体力,同一个圈子的人智力相差并不大。国内未来也会是同样的趋势,所谓的“好工作”压力大、工时长、或者需要经常出差,没个好身体受的了么。而且运动好的孩子大多比较聪明活泼,学习效率高,学习和运动不矛盾,只能说市区的麻雀小学在这一点上先天不足。
查看原文看了您的几篇回复,理论上来说好象可行,但实践上绝大多数的家长会碰壁。当然你家的小孩天性相当聪明、乖巧除外。
2009/03/06回复

同意,实践的确不容易。前提是家长多关注孩子各方面的成长,在学校教育之外,做个补充拾遗补缺。如果工作太忙顾不上,上个名校当然风险比较小。要么多花钱去择校,要么自己多花精力培养孩子,都要多操心,

2009/03/07回复

继续提宝贵经验
2009/03/25回复

前些天,南奥组织儿子幼儿园的家长和小朋友去参观,回来的路上,听一个小朋友和她妈妈说:我们不去上次看的学校了(一所公办学校),这个学校比较好。他妈妈问为什么,小姑娘说:“刚才老师给了我一个面包吃,还发了两块糖呢!”
这就是孩子的选择
这就是孩子的选择

2009/03/25回复

爱美丽妈妈:
你错了,育才自2008年9月开始不收体育特长生,把体育班取消了,但是你住得那么远,接送是很不方便的,学校早上8:15关校门,很多班都要求8:05到齐,老是迟到小孩会自卑,我女儿班上有个男生住番禺的,才读一个学期就转学了。
查看原文楼主有育才地段房子的,如果读育才就搬回去住了。
2009/03/26回复

jocelyn1025:
其一是没有完美的学校,各有特色和优势,看你看重什么。决定权保留在父母手中,但可以也应该征求孩子的意见,这也是很好的训练孩子的做分析和判断的机会,孩子人小但有自己的判断,前提是家长把利弊说清楚,比方说教学特色,学习氛围,离家远近,费用高低等等。如果父母不提供足够的信息,孩子可能只看表面现象。
查看原文同意没有一个学校是完美的,只能在自己的期望和能力,学校和孩子的个人情况中选择出一个相对理想的方案,但让孩子选的话,孩子日后可以会和父母说:你们真能推卸责任。
2009/03/26回复

ZR非非:
前些天,南奥组织儿子幼儿园的家长和小朋友去参观,回来的路上,听一个小朋友和她妈妈说:我们不去上次看的学校了(一所公办学校),这个学校比较好。他妈妈问为什么,小姑娘说:“刚才老师给了我一个面包吃,还发了两块糖呢!”这就是孩子的选择
查看原文
我带女儿参观学校的时候,因为在参观某私校的时候,看见该学校的某些孩子在吃棒棒糖,于是就说:我要读这家。
我问:为什么
她说:我以后读这家就有棒棒糖吃了。
这个是另外一个孩子的选择。 不过棒棒糖确实能让孩子更快乐。
我问:为什么
她说:我以后读这家就有棒棒糖吃了。
这个是另外一个孩子的选择。 不过棒棒糖确实能让孩子更快乐。
2009/03/26回复

当然选育才. 我就住在那附近. 知道东风东的老师是很势利的, 结果造成学生之前都有很严重的攀比之风. 如果家长的实力不够, 建议不要去. 因为这样会造成孩子的自卑心理, 对身心健康不好. 东风东小学挑得更多的是学生家长, 而不是学生.
2009/03/27回复

我就是育才小学毕业的,很好啊,何必他选!
其实小学最重要是离家近,所谓名校就是抓得比较紧,对家长抓得比较紧,还是要靠你家长全力配合,我有朋友孩子在东风东上学,班主任怕你不来看家长会,把家长会都改到晚上进行,看你还有借口不?呵呵,高啊!
如果你家长能力强,能配合,在哪家不太差的小学都OK,何必这么虚荣呢?
其实小学最重要是离家近,所谓名校就是抓得比较紧,对家长抓得比较紧,还是要靠你家长全力配合,我有朋友孩子在东风东上学,班主任怕你不来看家长会,把家长会都改到晚上进行,看你还有借口不?呵呵,高啊!
如果你家长能力强,能配合,在哪家不太差的小学都OK,何必这么虚荣呢?
2009/03/27回复

老牛妈妈:
我就是育才小学毕业的,很好啊,何必他选!其实小学最重要是离家近,所谓名校就是抓得比较紧,对家长抓得比较紧,还是要靠你家长全力配合,我有朋友孩子在东风东上学,班主任怕你不来看家长会,把家长会都改到晚上进行,看你还有借口不?呵呵,高啊!如果你家长能力强,能配合,在哪家不太差的小学都OK,何必这么虚荣呢?
查看原文其实,重点学校在我眼里,最大的弊病就是老师管得太多了。
我自己一路从名校走来, 虽然上了很好的大学,但是这些年来,一些弊端凸现:过分的依赖老师和家长,缺少独立的思考过程,什么都被老师和家长安排好了。跟着老师的步伐,按时完成作业,做老师指定的辅导书,上学上得很轻松。但是一旦离开老师的教诲,比如上大学,就变成一个“放养”过程,就觉得无所适从。所以我觉得上大学几年远比高三还辛苦得多。
以前需要自己想的事情很少,现在发现需要我们想得太多了。
那天看了一篇文章,把我们这代人称为“独一代”,即第一代独生子女,最大的特点就是高智商、低情商。我觉得分析得很透彻。所以在我的下一代,我更希望他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有一个独立的心态去面对社会,有好奇心,说实话,我并不担心他的成绩,很多优秀的品质比成绩、一个好的文凭重要的多。
我自己一路从名校走来, 虽然上了很好的大学,但是这些年来,一些弊端凸现:过分的依赖老师和家长,缺少独立的思考过程,什么都被老师和家长安排好了。跟着老师的步伐,按时完成作业,做老师指定的辅导书,上学上得很轻松。但是一旦离开老师的教诲,比如上大学,就变成一个“放养”过程,就觉得无所适从。所以我觉得上大学几年远比高三还辛苦得多。
以前需要自己想的事情很少,现在发现需要我们想得太多了。
那天看了一篇文章,把我们这代人称为“独一代”,即第一代独生子女,最大的特点就是高智商、低情商。我觉得分析得很透彻。所以在我的下一代,我更希望他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有一个独立的心态去面对社会,有好奇心,说实话,我并不担心他的成绩,很多优秀的品质比成绩、一个好的文凭重要的多。
2009/03/27回复

顶,好帖呀!我女儿也是育才的地段生!
2009/04/2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