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转载《人民教育》特别报道《 郭思乐和他的生本教育》

1048246家有小学生

郭思乐和他的生本教育
——记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生本教育”实验的理论及实践
《人民教育》杂志  记者刘群
本文刊于《人民教育》2008年第21期



    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这样表述其教育理想:“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
    “生本教育”所要实现的,也正是这样的理想。
    同一面理想之帜,把理论者与实践者紧紧团结在一起。自1999年以来,“生本教育”实验学校从最初的15所,逐渐发展到现在的100多所。这些学校由于依靠儿童自身的解放,不断出现令人激动的变化和办学成绩。
    在经济发达、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省,特别是珠三角地区,这一场教育变革犹如滚滚巨浪,奔腾而来。

    “生命如何伟大,我们每天在实践中都看得到”

        2006年秋季开学,广州市越秀区东山育才实验学校初一年级的第一节语文课,要学习德国儿童文学作家凯斯特纳的《开学致词》。
   走进教室之前,在李卫林老师的心里,有一些忐忑不安。
这是他第一次以“生本教育”的方式授课。此前,他曾接受过一些“生本”理论培训,也观摩过一些“生本”课堂,但他还是不免有些疑虑:“生本”要求教师放弃逐句逐段的讲解,而是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你一句、他一句地讨论,这样的课堂怎么掌控?依靠学生,他们能行吗?
    读完课文,他试着问学生:“这篇文章,最打动你们的是什么?”
    学生说:“课文里写着:‘不要把老师的讲台看作是皇帝的宝座或是传道的讲坛!老师坐得高一点,不是为了你们向他祈祷,而是为了使你们彼此看得清楚一些。老师不是教官,也不是上帝,他不是一切都知道……’为什么德国人这样看待他们的老师?而我们却不是?”
    “还有,‘不要过分用功’!这跟我们中国人也不一样!”
    “‘不要完全相信你们的教科书!’为什么我们的老师从来不这么说?”
     课文的内容让孩子们感到如此新鲜和惊奇,一会儿工夫,他们就提出了一大堆问题。
     这时李卫林提醒说:这些问题,都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关。学生马上追问:“中西方文化有哪些差异?这些差异又是怎么造成的呢?”
     这可真是一个大问题。
     按照“生本教育”的要求,学生提的问题,还要靠学生自己去解决。于是李卫林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作业:《中西文化差异之我见》,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挑选角度去查找资料、写作,期限是1个月。
    没过几天,就有性急的孩子拿着他们的提纲给老师看,有关注中西教育差异的,有关注文化传统差异的,有关注民族精神差异的,等等。不到一个月,各小组都交来了他们的论文,每篇都有1万多字,角度各异,材料丰富,写得像模像样。
    这成为李卫林一次难忘的教育经历。他说:“在那之前,我从未想过自己的学生能有这样的水平。从那以后,我开始相信‘生本教育’。我也开始相信,学生的潜力,的确是无穷无尽的。”
    从此,他更加放手,在每节课上都组织学生自由讨论。
    教学方式的转变,带来了学生的巨大变化。出于讨论和辩论的需要,学生不仅要精准地理解课文的深意,而且“非常自觉”地加大了课外阅读量,有的甚至已经在读《中国古代哲学史》。在学校的网站上,李卫林专门为学生建立了读书论坛,他们每星期都会确定一个主题,交流读书感悟。
    事实上,很多参加“生本教育”实验的教师都在感慨,当他们真正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真正做到全面依靠学生时,他们看到了以前想也不曾想到的、无穷的美景。
    在深圳市沙河小学,从学生字到学课文,都完全依靠学生自己。
    学生字,靠学生们之间的交流:这个字有什么特点?我是怎么记住的?许多难字,被学生自己编了好玩的故事,连老师听了都拍案叫绝。
    学课文,就以学生谈感受为主。如果一个学生能够使用精确简练的语言,引用动人的故事、睿智的名言来佐证他的观点,就会带来同学、老师的热烈掌声和由衷敬佩。那是一种非凡的成就感,成为激励他们进一步扩大阅读的力量。在一年级的时候,就有学生开始读世界名著,其涉猎之广,让老师惊叹。
    “传统上非常重视的语法教育、字词解析、段落划分等,我们一点都没搞。上课就是以学生的阅读和谈感受为主,把课外阅读内容迁移到课内来。”四年级语文教师胡梅说:“我们把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大量读写、感悟,让学生直接接触语文的本真和核心。”
     胡梅也从来没有辅导过学生的写作,可是大量读写之下,“学生的写作能力甚至超过了老师”。这给胡梅带来很大的快乐,“学生的文章写得那么好,我很想找个人倾诉!”
     有一次,她把学生的一篇习作挂到网上,4天时间竟有了8000多次的点击率,还有60多个回复。更让她得意的是,很多网友在赞叹之余,都忍不住质疑:这么好的文章,怎么可能是四年级的学生写出来的!
    精彩的课堂讨论,大量的阅读,在“生本教育”实验班里成为普遍的现象。
    在广州市天河区华阳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人均自主阅读量已达到1300多万字,相当于课标规定高中生阅读量的2倍。大量阅读带来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迅速增长。在广州市小学生语文能力竞赛中,前10名里华阳小学就占了4名。要知道,全市有1000多所学校呢。
    经常深入学校,不断看到这些由学生创造的“奇迹”,郭思乐教授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动:“学生是什么?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是天作之才,是天地间多少万年发展的精灵!生命如何伟大,我们每天在实践中都看得到。”
   “每个人都有他的天赋,他的聪明才智说也说不完!教学最大的资源是孩子本身,远比那些硬件、电脑、高科技手段都要紧得多。只有当他的潜能真正被激发,学习效率才能真正提高。”
    学习的发生之处是学生。任何时候,都要坚定地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这是“生本教育”理论的一个基点,也是“生本教育”实践的一个出发点。
2009/06/02
全部回帖
nanaxunanaxu沙发
生本教育,对家长有什么要求吗?家长要如何配合及引导,才能达到更佳效果呢?
2009/06/02回复
雨精灵:
也很想听听您自己的感受,写出来让MM们分享吧!期待.........补充一下:升本教育让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提高很快,因为上课就是让孩子把自己预习时准备好的知识在课堂上表达给同学和老师分享.
查看原文
好吧,找个时间,我来写一篇《我所理解的生本教育》。
2009/06/02回复
蛋娘蛋娘4楼
生本,关注
2009/06/02回复
nanaxu:
生本教育,对家长有什么要求吗?家长要如何配合及引导,才能达到更佳效果呢?
查看原文
这个问题提得真好,也是困扰我自己的问题之一。我还曾动过念头想写信问郭思乐教授。

郭教授的两本著作及其博客都是给老师看的,并没有直接指导家长。我看来看去,得出一点想法,与大家分享:

1、儿童的认知和学习规律是归纳性的,而不是演绎性的。因此,要让他们接触大量感性的、与现实生活有联系的素材,让他们去亲身体验和体会,让他们自己发现和总结事物的规律,而不是直接把该规律告诉他。这跟郭教授要求老师在教学时坚持“读和做,缓说破”是一致的。不要急于把答案告诉他。探索答案的过程是十分有趣的,而有所发现时的惊喜与满足感,更能激励孩子进一步探索。

2、最好准备一个小型的家庭图书馆,买上很多适合他年龄特点的书,但要各科各类都有一两本。不要求他读,让他自己去发现,但自己要以身作则,一有空就去翻读。要留意孩子读了哪些书,他读过的,争取自己也读一读,以便他有兴趣时跟交流心得,注意只提自己的看法,不能强求他接受你的看法。

暂时想到这么多。顺便透露一下,我家的“小型英文原版书图书馆”已经有模有样了,先自我陶醉一番。
2009/06/02回复
nanaxunanaxu6楼
谢谢mountie
顺便问一下,你们家的原版英文书是大人的还是小朋友的呢?知道在哪能能买到儿童的原版英文书吗?
2009/06/03回复
nanaxu:
谢谢mountie顺便问一下,你们家的原版英文书是大人的还是小朋友的呢?知道在哪能能买到儿童的原版英文书吗?
查看原文
基本都是小朋友的,适合0岁至18岁。目前以0-6岁的书居多。6-12岁的也不少。基本都是网上购得,有少部分是天桥上或地铁口的走鬼那里淘到的,还有部分是托朋友从美国寄回来的。

原版书除了小朋友的,其它主要是育儿类的书籍。
2009/06/03回复
mountie,您家的“小型英文原版书图书馆”珍藏了哪些书目?不妨向我们推荐推荐.
2009/06/03回复
雨精灵:
mountie,您家的“小型英文原版书图书馆”珍藏了哪些书目?不妨向我们推荐推荐.
查看原文
不好意思没有现成的书目,书比较多,一一列出也相当费劲,大概说说吧。买给骏骏目前看的书,最多的是关于各种工程车和消防队的,他特别喜欢,反复读不知多少遍。备给骏骏以后看的书,主要是科普类的,考虑到他现在喜欢车,因此科技类的更多,辅以一些历史地理生物等方面的书。

网上搜索一下“原版书”,可以找到很多原版书店。淘宝上也有很多原版书。现在的小孩比我小时候幸福多了:选择多,也有钱买。想我五六岁的时候,哭着求我妈妈买一本书给我,她都没答应。
2009/06/03回复
嗯,好介绍,我也上网买几本给孩子看看,可能对英语学习会有帮助
2009/06/03回复
现在的教改方案多如牛毛,但多数停留在纸面上,有些付诸实践的也多数是最后不了了之。象生本教育这样进行了长达十年的实践,而且成绩斐然的,真是独此一家。不少本身做教改的老师也为郭教授的生本教育所折服,认为这是中国教育改革的方向。希望生本教育能为更多的家长、老师、校长、教育主管所接受,得到更大的推广。
2009/06/03回复
是,应该让更多的孩子受益于生本教育.

但现在的应试教育让好些家长对生本教育望而生畏,害怕孩子在小升初的考试中吃亏,不敢让孩子做实验品.
2009/06/03回复
sallycpsallycp13楼
生本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所以要推行,难度还是很大的
冲击最大的应该是那些照本宣科的老师吧
2009/06/03回复
雨精灵:
是,应该让更多的孩子受益于生本教育.但现在的应试教育让好些家长对生本教育望而生畏,害怕孩子在小升初的考试中吃亏,不敢让孩子做实验品.
查看原文
看看华阳的例子,其实不但不吃亏,还大大受益。要通过宣传让家长们知道。
2009/06/03回复
sallycp:
生本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所以要推行,难度还是很大的冲击最大的应该是那些照本宣科的老师吧
查看原文
您说得对!在师本教育下,如果教材一辈子不变,老师备一次课可以讲一辈子。但在生本教育下,每一拨学生都不同,他们给课堂带来的知识和信息也不同,老师要甄别、提炼、总结、评价,都不一样,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自己备课时更要做足功课,会辛苦一些。但是,看那欣欣向荣的课堂,真是一种享受!这就是对老师最好的回报。
2009/06/03回复
"那欣欣向荣的课堂,真是一种享受!这就是对老师最好的回报。 "
呵呵,感觉mountie应该是一位陶醉在生本课堂的老师哦,
2009/06/03回复
nanaxunanaxu17楼
雨精灵:
"那欣欣向荣的课堂,真是一种享受!这就是对老师最好的回报。 "呵呵,感觉mountie应该是一位陶醉在生本课堂的老师哦,
查看原文
同感!
2009/06/03回复
雨精灵:
"那欣欣向荣的课堂,真是一种享受!这就是对老师最好的回报。 "呵呵,感觉mountie应该是一位陶醉在生本课堂的老师哦,
查看原文
同感
2009/06/03回复
雨精灵:
"那欣欣向荣的课堂,真是一种享受!这就是对老师最好的回报。 "呵呵,感觉mountie应该是一位陶醉在生本课堂的老师哦,
查看原文
不好意思,弄得那么多人误以为我是老师。其实那句话是郭思乐教授说的,因为印象深刻,转了过来,想不到会给自己披了一身为人师表的光环。

其实我大学毕业时有机会留校,也有机会去一所中学做老师,因为家里强烈反对而作罢。但心底还是向往做老师的。
2009/06/04回复
理论上是所有学科都适合生本,但要看老师的水平及学生的能力。依我看,所有小学都可以开语文和数学生本,但英语就不一定了,因为学生的能力有限,老师的水平多数也做不到可以自由表达。

生本不但适用于各学科,还适用于思想教育和学生管理。3楼那个骏景小学用生本的方法安排野炊,不但有趣,而且很有启发意义。

[ 本帖最后由 mountie 于 2009-6-5 15:20 编辑 ]
2009/06/04回复
猜你喜欢

妈妈关注:虐童何时休!惩罚是教育孩子最失败的方式

7岁二年级的孩子处于叛逆期?

为什么选择在职老师家教而不是大学生或机构老师?

东山培正歧视地段生,准备买学位房的家长请注意

一年级新生的学习习惯培养 (转载)

孩子需要怎样的快乐教育(十年教育实践的启迪)

热点推荐

无锡赏樱之旅 多图直上全程拍大片

三月三庙旦吃酒席!600多桌好震撼

双排牙一点也不可怕 拔牙全程不到5分钟

牡丹花开了!洛阳三天两晚亲子游

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2025年装修交流群 杜绝踩坑等你加入

速速归队!广州妈妈网喊你回家

成品家具还是定制家具

无锡惠山古镇.寄畅园、天下第二泉(多图)

次新房的装修历程

1分钟选出适合的装修模式你选对了吗?

装修要注意暴雷,不要因为国补囤货

120㎡简约的生活,也是最精致的生活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