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瑞雪幼儿园的家长请进,孩子成长的问题一起分享
32255162幼儿园早教
觉得幼儿园的确在尽最大的努力做到他们所说所提倡的,只是在一些具体问题的处理上还不成熟。
孩子进去两个月以后,学会了“我不愿意”这句话,而且频繁使用,本来学会表达自己的意愿很好,只
是她说了这句话以后并不快乐,而且容易进入到负面情绪里。我向几位老师提了意见:我认为在遇到问题
的时候,说“我不愿意”只会让能量变得更低,孩子需要学会更有效的处理方法。比如说“我不愿意”以后,
需要加上解决问题的办法,“我可以。。。””我希望。。”“请你。。”。这样可以让能量提升,
并且通过问题成长。老师觉得这么小的孩子可能说“我不愿意”比较直接一些,也说会在讨论会上提出来,后来
也没有反馈,不过过了第三个月,我发现虫子说“我不愿意”的频率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你。。我了,请向我道歉”。而且事无大小都这样说。我觉得是向前进一小步了,起码孩子会去试着解决问题。只是我觉得这种方法还是不太可取,如果别人不道歉,那她还是会很难过,这样等于把自己快乐的主动权交给了别人。真的很期待我的孩子能学会对自己的快乐负责任,事情发生了以后,接受结果,自己选择面对的态度。
大家是怎么看的呢,或者在幼儿园还遇到什么问题,一起讨论一下吧。
2009/06/03
全部回帖
liyifan:
其实我也喜欢看小巫的书,对她宣扬的理论也觉得比较有道理,但是有没谁实践的最后结果如何?最大的接受这个教育方法长大的孩子,现在情况如何呢?是不是真的完全信赖孩子的自律心能建立良好的心理秩序?作为家长总会担心他们行差踏错,而现实的社会并不如理想中那么美好公平和谐,总要接受一些无奈,而且一些不好的同学朋友对他们的影响也会比较大,小孩还有没办法自己克服的困难和诱惑,碰到这样的问题的时候,孙理论成长的小孩会和其他小孩比有什么不同的表现呢?自信心过强的孩子如何和中国目前的教育衔接呢?
查看原文在广州最大的孩子上小学还没毕业,有某省一级学校的老师收了一个学生很头痛,说他不听话,,有自己的一套。宁夏是孙园总部,最大的孩子上高中了吧,据说他们孩子中学以后优势开始明显,后劲很足,他们学校的孩子都非常抢手(宁夏的机构还包括小学).根据蒙特梭利的理论,孩子的心理构建大概到12岁完成,所以幼儿园+小学的素质培养会比较完整.孩子在儿童时期培养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他们以后处理复杂问题比较有帮助,小学学习以记忆为主,优势不明显。
我把孩子送到那里的原因,是因为自己和lg都是从幼儿园到大学一直接受传统名校教育的,根据我们的亲身经历和对身边很多同龄人的观察,发现进入社会以后发展的比较好的,大部分不是学校里面的优秀生,而是从小轻松应付,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我lg从小就知道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而我从小是成绩和排名的奴隶,当了母亲以后才醒悟从新学习。
现代人面临的难题是社会变化太快,选择太多,容易迷惑,稍不清醒就会随波逐流,代会过头来已经为时已晚。孩子的难题是,知识太多了,根本学不完。与其让她多几个字不如让她从小学会思考,摸索学习的规律,当她清楚了解自己的需要的时候,自然会学习她需要的东西,学习为了自己,才会有持久的动力。我们不求孩子拿多少个第一,只希望她在能够纷扰的成长环境中不迷惑,保持轻松愉快.
中国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观察了很多学校和幼儿园,只有孙比较接近我们的要求。虽然我不觉得她们如何如何厉害,孩子进去以后我也发现她们的教育仍处于理论摸索阶段,很多做法欠成熟,但与传统的精英教学相比,我们还是坚持选择自由放养的学校,毕竟还是往前进了一小步。我也欣赏他们在主流中坚持自己微弱的声音,在摸索中一直往前的精神,生命需要这种精神。
[ 本帖最后由 lunaguan 于 2009-6-4 09:57 编辑 ]
2009/06/04回复
chen101963:
我家的去年9月份去的.还行.去了三个月的时候,带她去宜家玩,她选了个抱枕要买,选好后放到一边去玩了,有个20多岁的姐姐拿起来看,小家伙跑过来跟姐姐说"这是我的!"那个姐姐也有意思,抱着不给,小家伙着急了冲过去就抢,边抢边说"这是我的,还给我!"后来,姐姐终于不好意思,松手了,小家伙得意地抱着跑回来了.整个过程我在一边看着没出声,因为这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我觉得她的处理方法没啥不对的,给她锻炼机会
但心潮澎湃啊!!要知道我闺女从来碰到问题都要找我帮忙,别人拿她东西她不愿意的时候也都是"妈妈,你帮我要回来嘛!",现在,终于知道自己处理问题了,哈哈 虽然看着有点小霸道,可对她来说,真的是迈出一大步了!!开心啊!!中午请她吃了大餐,不过没告诉她原因
在那个月的家园联系手册上,老师第一次写到"孩子的内心力量在增强",果然,老师的观察力够厉害的,比较负责的老师
[ 本帖最后由 chen101963 于 2009-6-5 09:30 编辑 ]
查看原文


你还真沉的住气,我们家虫子有时也这样,我感觉很没礼貌啊,别人也会很尴尬,不过又觉得不应该干预小孩的事情,有点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同时我也感觉他们园的小朋友有点自我中心和霸道,不太认同,毕竟要和社会打交道啊,不知楼上是怎么看的呢,请指教。
[ 本帖最后由 lunaguan 于 2009-6-5 09:38 编辑 ]
同时我也感觉他们园的小朋友有点自我中心和霸道,不太认同,毕竟要和社会打交道啊,不知楼上是怎么看的呢,请指教。
[ 本帖最后由 lunaguan 于 2009-6-5 09:38 编辑 ]
2009/06/05回复
hh0215:
呵呵,小孩真是可爱。我家的是男孩,这个月十五号才去。你们是南奥还是广奥,如是前者,我们还得坐同一校车,如是后者,离我上班地还挺近的。
查看原文我们住广奥呢,小家伙在小天使班,有空多交流。
2009/06/05回复
chen101963:
你尴尬什么啊??是自己的面子重要还是孩子的成长重要??呵呵 自己取舍吧我说的这个情况也是特例,刚好碰到那个不认识的大姐姐要跟孩子较真,如果是熟人我可能要假装着去管下了 哈哈 陌生人的话我就不用考虑自己的面子问题了,就当没看见,不管
孩子自己会处理好的
查看原文
可能楼上没看清楚,不是我尴尬,是让对方尴尬了,有时候孩子的拒绝也弄得爷爷奶奶很伤心。 面子我倒没觉得有什么重要,只是觉得礼貌对社会人来说是最基本的东西,虽然我一直没有强迫她,可内心还是希望孩子能学会一些生存规则,这也是她内心自由的一种保障。毕竟生存在这个社会上,不能随波逐流,也要学会圆融和接纳和自己不一样的人,和不同的人打交道。不过谢谢你的提醒,三岁的孩子,不打招呼可能真的太正常了,我忽略了这一点,还是要耐心等待她的成长。谢谢你的支招。
另外,他们机构的网站论坛我也上,里面的贴我也看了,声音有点统一,也想听听不同的意见。
另外,他们机构的网站论坛我也上,里面的贴我也看了,声音有点统一,也想听听不同的意见。
2009/06/05回复
有的孩子真是是"人来疯",见人就笑,见人就伸手要抱,我女儿的朋友见到我,就笑嘻嘻的跑来抱着我,叫"虫虫妈妈",我自己的女儿还站在那里呆愣着。那小女孩从小就这样,见了谁都叫的特别亲热,总是笑嘻嘻的,真是性格不一样。
2009/06/06回复
说实话,不只是楼上认为自己的孩子应该“人见人爱,阳光灿烂”,绝大部分的家长、老师、长辈都认为孩子应该这样,完全是一种社会因素。我小时候就属于另类,因为我的另类,受的教训比别人都多:我是园的,社会就一定要我能变成方的。我交了好多学费,才得以保存自己的个性,又让社会接受我,同时自己也接受社会。
我从事心灵成长工作,个人认为蒙氏教育的确比目前的传统教育观念领先很多,这句话恐怕要得罪许多人了。大部分人坚守自己的观念,很难接受和自己不一样的人、事、物,潜意识里就有排除异己的倾向。哥白尼也要受火刑。因此受蒙氏教育的孩子将受到更多的质疑和挑战。要在这种挑战中保持自我而且可以快乐的保持自我,对完美人格的要求太高了。具备如此格的人,同样可以接纳和包容和自己不一样的人,并和别人和谐相处,这才是爱的最高境界“无条件的爱”。在孙园里,我只看到老师无条件的爱孩子,孩子在无条件的索求爱,所谓“爱和自由”,我认为孩子不但要学会爱自己也应该爱别人。应该获得爱,也应该给出爱。
我并不介意孩子和大家期望的不一样,只是因为爱,所以希望她即使离开了蒙氏学校,离开全然接受她的老师和父母以后,在充满能量争夺的物质社会里也能轻松愉快的生活而不需要违背自己的灵魂。在佛的故事里,完美如菩萨也要学会圆融和善巧方便才能普度众生,这种圆融和善巧的内在动力是大爱和慈悲。
在圆融社会方面,我多次和老师交谈,她们没有给过正面的回应,只是含糊的说,社会需要更多这样的人,才可以进步。说实在,我还是俗人,没有超脱到可以接受孩子成为哥白尼这种灵魂战士。也俗气的认为,再优秀的人,也要让社会接受,欣赏,向往才可以反过来影响和带动社会。这就是所谓的善巧和圆融。这也是我对孙园持最后保留的地方。这也在学校以外自己要作的功课。
我从事心灵成长工作,个人认为蒙氏教育的确比目前的传统教育观念领先很多,这句话恐怕要得罪许多人了。大部分人坚守自己的观念,很难接受和自己不一样的人、事、物,潜意识里就有排除异己的倾向。哥白尼也要受火刑。因此受蒙氏教育的孩子将受到更多的质疑和挑战。要在这种挑战中保持自我而且可以快乐的保持自我,对完美人格的要求太高了。具备如此格的人,同样可以接纳和包容和自己不一样的人,并和别人和谐相处,这才是爱的最高境界“无条件的爱”。在孙园里,我只看到老师无条件的爱孩子,孩子在无条件的索求爱,所谓“爱和自由”,我认为孩子不但要学会爱自己也应该爱别人。应该获得爱,也应该给出爱。
我并不介意孩子和大家期望的不一样,只是因为爱,所以希望她即使离开了蒙氏学校,离开全然接受她的老师和父母以后,在充满能量争夺的物质社会里也能轻松愉快的生活而不需要违背自己的灵魂。在佛的故事里,完美如菩萨也要学会圆融和善巧方便才能普度众生,这种圆融和善巧的内在动力是大爱和慈悲。
在圆融社会方面,我多次和老师交谈,她们没有给过正面的回应,只是含糊的说,社会需要更多这样的人,才可以进步。说实在,我还是俗人,没有超脱到可以接受孩子成为哥白尼这种灵魂战士。也俗气的认为,再优秀的人,也要让社会接受,欣赏,向往才可以反过来影响和带动社会。这就是所谓的善巧和圆融。这也是我对孙园持最后保留的地方。这也在学校以外自己要作的功课。
2009/06/06回复

:
这个问题真的太难了真是太难,送什么学校,可能真的要看自己孩子的状况。有些孩子天生就会保持本性,俺lg就属于这种,小学的时候父母从来不好意思去家长会,被老师赶出学校,他还说老师不会教,在家自学两个月回去考试成绩还进步了,老师都没辙了。在重点中学里,我们俩的成绩都属于不太好的那种,我几乎崩溃掉,他觉得读书是为父母的,考上大学就有交代了,照样天天打球。我估计像他那种人送监狱照样活的滋润。
我家虫子不是这种,她容易受环境影响。大部分时间是阳光的, 但不是天生会处理情感的那种,有时候累计起来就非常忧郁,变成爱的黑洞,我们只能陪着,真把我和他老爸都榨干了。我们都看到她很苦,可就是帮不了她,因为她痛苦的时候把所有的频道都关上了,对这种孩子,只能不停的给爱,直到她变的强大起来,所以孙园就帮了我们很大的忙。
我家虫子不是这种,她容易受环境影响。大部分时间是阳光的, 但不是天生会处理情感的那种,有时候累计起来就非常忧郁,变成爱的黑洞,我们只能陪着,真把我和他老爸都榨干了。我们都看到她很苦,可就是帮不了她,因为她痛苦的时候把所有的频道都关上了,对这种孩子,只能不停的给爱,直到她变的强大起来,所以孙园就帮了我们很大的忙。
2009/06/07回复

hh0215:
我的儿子今天是第三天入廊桥园了,第一二天表现很好,第三天开始不时有些闹,明天我不能再一整天陪他,还不知道情况会如何?我不知道别的小朋友入园一般要多久能适应呢?!
查看原文我的孩子上幼儿园第三天开始闹,她上幼儿园的第一周上午我基本陪着,直到她同意我才离开,头三周基本一起床就苦,在上学的路上一边走一变哭就哭,到幼儿园也哭着不让走,但我走了不到一分钟就止哭。第四周开始不哭,第二个月开始坐校车,哭了两天以后好了。头两个月老师反映她都属于在放松状态,在户外游荡,精神愉悦。第三个月老师说已经很放松了,开始自己选择上课或者工作。第四个月我怀孕了,妊辰反映让我几乎整天昏睡,下午改让奶奶接车陪她玩,晚上爸爸陪玩帮她洗澡和哄睡觉,这样过了三个星期,小家伙上周开始闹了一周,我忍着辛苦,和他爸安慰了一周,她昨天开始恢复愉快和独立。下面还在继续观察中。
2009/06/12回复

补充一下,俺家虫子也是廊桥的。
今天我送她上幼儿园的时候还有一小家伙特别有意思,她在哭着找妈妈,我安慰了几下,她就粘着我了,我抱着她,帮她找老师,老师抱她,她不要,一连换了四个老师,她都不要,就是要我抱着,我家虫子投诉,搞的园长都来了。后来其他老师到她班上把她最喜欢的老师叫下来了,才把她抱走。
今天我送她上幼儿园的时候还有一小家伙特别有意思,她在哭着找妈妈,我安慰了几下,她就粘着我了,我抱着她,帮她找老师,老师抱她,她不要,一连换了四个老师,她都不要,就是要我抱着,我家虫子投诉,搞的园长都来了。后来其他老师到她班上把她最喜欢的老师叫下来了,才把她抱走。
2009/06/12回复

子予妈妈:
对付喜欢捣蛋的小朋友,比如不许碰电源插座偏要去碰,故意将饭倒地上。。。孙园通常会如何处理呢?爱x贝的老师是说不可以,然后到一边反省(就是罚坐)。但我看这种孤立的效果对2岁多的小孩并不好呀。。。
查看原文第一,我观察到幼儿园里没有小朋友可以摸到的电源插座,所有电源都在一米五以上,教学用的电器都放的很高,只有一个电视机放的很低,用桂锁着,电源插座是隐藏的,没有发现存在没这个问题.
第二,故意倒饭的话,老师关注的是孩子倒饭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可能会蹲下来抱着他问:“宝贝,是不是有什么不舒服不满意....”之类的,她们一般会想办法帮孩子找出倒饭背后的心理动机,然后用语言描述出来,“你把饭倒在地上,是不是想表达。。。。”,找到动机以后,认同他的情绪“。。。心里有点不舒服”然后抱着安抚孩子,或者告诉他处理这些情绪的方法“你如果觉得。。。的话,可以。。。”等孩子情绪好转的时候,引导他把剩饭归位到垃圾桶里,告诉他这是餐厅的规则。(那里的孩子吃完饭要自己收餐具倒剩饭)
第三,对故意捣蛋的孩子看情况,如果影响或者伤害到其他人或者伤害到自己,老师会把他们抱到没人的地方,然后蹲下来慢慢说,对发脾气的孩子一般会先安稳他们,等他们的情绪稳定。
[ 本帖最后由 lunaguan 于 2009-6-24 14:18 编辑 ]
第二,故意倒饭的话,老师关注的是孩子倒饭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可能会蹲下来抱着他问:“宝贝,是不是有什么不舒服不满意....”之类的,她们一般会想办法帮孩子找出倒饭背后的心理动机,然后用语言描述出来,“你把饭倒在地上,是不是想表达。。。。”,找到动机以后,认同他的情绪“。。。心里有点不舒服”然后抱着安抚孩子,或者告诉他处理这些情绪的方法“你如果觉得。。。的话,可以。。。”等孩子情绪好转的时候,引导他把剩饭归位到垃圾桶里,告诉他这是餐厅的规则。(那里的孩子吃完饭要自己收餐具倒剩饭)
第三,对故意捣蛋的孩子看情况,如果影响或者伤害到其他人或者伤害到自己,老师会把他们抱到没人的地方,然后蹲下来慢慢说,对发脾气的孩子一般会先安稳他们,等他们的情绪稳定。
[ 本帖最后由 lunaguan 于 2009-6-24 14:18 编辑 ]
2009/06/24回复